文章吧手机版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3-31 23: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精选

  《看不到高级》是一本由胡颖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424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01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到高级》精选点评

  ●94 18

  ●人文设计,说文解字,需细嚼慢咽。

  ●之前光看了这本书上设计的字体 我在纳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喜欢 设计得有多好我就觉得有些设计得一般 重复 看着都像错别字 但不得否认的是 喜欢他阐明的设计看法 和每个字的理解 有趣得很

  ●《干净错误》之后,再一次看到了高级。

  ●看了胡大哥之前的书,干净的错误,感觉文字很美,上了,哈哈,就是找不到买新书地址,具体什么时候上线

  ●肯定,有很多思;否定,少很多标准……

  ●能看到国内在价值观理念思辨方面惊喜设计师很难得。

  ●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娇柔清高

  ●设计很棒,让我印象深刻老胡观点很新,也很有趣。只不过每次想起他的形象,总让我觉得这本有趣的书不是他写的。

  ●可能因为作者是做字体设计的缘故吧,国学文化特别深厚字里行间也是满满的文人气息,一篇篇短文一句句鸡汤组成厚厚的一本书,就像看作者厚厚的半生经历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一):难得一见

  刚有功夫翻了数页,文字很淡,又很浓。汉字,图形琐事,琐念,不慌不忙温热地向前。掉落在自己喜欢事情里,这样的光阴,多让人羡慕

  书是镜子,让读的人看到自己渴望

  跟Logo打了不少交道,身边的设计师来来往往,能会心的,真的不多。大多时候都要怪自己渴望得太多,刻意粗糙、无意的媚俗、遮掩的牵强、放肆平庸,哪怕只瞥见一些些,也难从容好比眼中有砂。

  设计如炒菜,无所谓雅俗,笃实有爱地烹饪,才称得上巧妇。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二):见微知著

  以旁观者之眼读了一个设计者的前半生,见微知著,让人感动的娇柔与清高。

  作为一个设计在读学生,又想起了那个困扰我的问题,我究竟不适合设计?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被各种高大上名词包围笼罩,各位专家学者也时常现身说法,对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被洗脑似乎是常事了。

  我想说的是,设计作为一个工种,是推进经济运行,也是让自己谋求生存的百千因素之一,设计可以很高级,但也要很接地气

  作者以平淡之姿向我们展示了这半生的往事,这或许是千万都市后的生活状态,很平静,也充满波澜人生是没有什么是能够修正的,也没有办法修正。高级不高级也因人因时因事而论了。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三):这是什么

  起了个故弄玄虚题目,也要写点故弄玄虚的内容。

  衣食足而思淫欲,生活富足了也就开始琢磨什么叫文化。历史上讲,中国似乎没有商品这个玩意(没有考据,考据党轻拍),至少是没有看到成系统的商标发展,也更谈不上logo。接近的应该是金石,不过仅限是个小玩意,并没有任何商业作用。商业上,吴裕泰三个字摆出来比什么都有说服力。英语就缺了这份味道,原因很有可能在于汉语是象形,而英语则更多是音,没有型。于是在西语世界里就需要人肉再配个型出来,而汉语则不需要这多余的玩意。

  最近还读了另外一本书,李零的《中国方术正考》。李零自己在前言里讲宗教的定义,讲哲学。这所有的一切来源于西方,中国人争论的是中国有没有这些玩意。死套别人的定义,估计很难对的上,自己的脚硬要塞进别人的水晶鞋里,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削足适履。所以李零提了一个观点,不去问是什么,有没有,去思考我们有什么。

  我们有汉字。这可能是我在这本书里最想找到的,汉字。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四):关于胡颖的新书,在阅读邻居读书会上的发言

  2006年9月读易洞开店那段时间,特别简陋,外廊根本没东西,怎么办呢?于是办了一个胡颖的LOGO设计展,写了一个展览词叫做“LOGO的内心世界”,然后摆了一排胡颖的作品。当时我儿子8岁,看完展览之后问他什么感受,胡颖也在场。我儿子说胡颖叔叔设计的东西都是错别字,后来我儿子就叫他“错别字叔叔”。

  胡颖的设计中,“错别字”,还有所谓的看不到高级,怎么去理解?我跟胡颖合作十多年,每一次他的新作品出炉,都会让我在第一刹那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这个看不明白,以看不到高级来说,也许就是胡颖设计中隐藏在内心的密码,而那个部分很可能是胡颖最真实和真挚的地方。但是这个困惑确实存在啊,因为每次设计,要跟他进行交流沟通,对自己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合作伙伴出来一个设计,你居然都看不懂、看不明白,你不显得特别低级吗?总之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补充、解读,我相信,有很多阐释根本不是胡颖的意图,但胡颖温厚,不愿揭穿。

  胡颖最擅长字的演绎,我虽然是胡颖最好的朋友,之一,但他对字的研究,反而是这本书我读起来最吃力的地方。这个领域我一向浅陋,但我看不到的东西和他想深挖的东西,我没有进入的那部分,或者就是我和胡颖错过的地方。这种错过能制造恍然大悟的惊喜,这个过程的体验令人奇怪。

  前一阵我们公司请普里兹克奖获得者包赞巴克先生到项目考察,他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后来我把它作为启蒙杂志卷首语的标题——“我喜欢无法即刻看见或理解的东西”,这种理解需要共同频率,创造这种共鸣很艰难,无论商业设计还是艺术设计。很多人希望马上能够看得到,马上能够理解,理解不到就觉得它不对,但包赞巴克用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和《看不到高级》一样,胡颖创造了我无法即刻看见或理解的东西,虽然我对说文解字部分比较忽略,而胡颖从中吸取的设计灵感,我却喜欢它,我觉得这个可以存在于我跟胡颖的差异和差别之中,我未必一定要去透彻的理解,那反而是我们在某一瞬交会时发生碰撞存在的可能性。这是我对“看不到高级”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这本书我跟杨早有过交流,里面有两篇文章我特别有感触。我们共同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了解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其中一篇是关于创业,一篇是和陈三的交往。

  有人说,创造电影最高潮的方法就是往事历历在目,过往的那些东西逐渐浮现,能够产生最强大的感染力。看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就觉得往事历历在目。但是这个往事历历在目不仅仅是事情重新浮现出来,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能看到胡颖对自己剖析,甚至是忏悔,或者是在二三十岁年轻的时候不敢承认的一些事情,比如他对朋友的辜负,对朋友的误解,意气用事的地方,他把它给挖开,都非常坦然的表达在书的内容之中,没有躲避。

  一个人写私人东西的时候,不堪的都不愿意给别人去看。但是胡颖没有。在《干净的错误》的里面,我还能看到他对过往事情,甚至包括对我的看法,不舒服和抱怨的地方,但是在《看不到高级》里面,他把对外的锋芒全都收了起来,而是向内把自己解剖开。这令我感动。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对我来讲,它完全超越了“设计”之书。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第三,最近两年我跟胡颖不同事,他和大鹏合作,但是我们依然通过甲乙方的工作保持创作紧密的联系。这两三年,胡颖有了两个小孩,大量庭琐事。我们都知道,这些精力的消耗,可能会对自己的事业、工作有影响,影响对工作的投入度。但我发现胡颖已经进入另外一种人生阶段,外在生活不是包袱,而是自己设计事业能量的蓄积,换尿布、看医院,这些生活的“负累”,都已经和自己的日思所想联系在一起。所以我特别同意杨早刚才关于“发布一切生活思想”的观点,思想和生活不分家,生活虽然琐碎,如果当一个人具备思想认知的能力,那些平凡日常细小的行为,都会转化成滋补的营养。

  我们习惯上认为,过了某个年龄,创作能力都会衰减,不会有更多的灵感,我觉得跟风的设计师才会有这种毛病。胡颖13年出版《干净的错误》,17年又出版《看不到高级》之后,我依然能看到胡颖活跃的艺术生命力,而且一定还将非常漫长。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五):原文摘抄

  仞、寻皆为单位。仞是八尺,寻是七或八尺。(作者双孖儿子小名)

  言、语的区别在于,主动说的是言,而回答或讨论是语,所以不言不语的意思是自己不说话也不与人交谈。

  设计是从精神到精神的过程,如果非以物质决定精神的话,那物质就是设计者本身了。

  有时,被人嘲讽为装逼,是因为你对自己和世界还敢提要求。

  人起码要敬畏三样东西:自然,时间,情感。是为神。

  人至少有三次生命:出娘胎,知道死,有了理想。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真正要告诫的是,你得有一颗买单的心。

  设计的价值就是提供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既有差异性,又美好。

  忽悠别人的叫聪明,忽悠自己的叫智慧,忽悠别人的叫信仰。

  自由自坚定出,平和自固执出。

  浪漫,是很用心的做件小事,所以设计是份很浪漫的工作。

  因为相信感情,所以相信奇迹。

  在人群中要有独立性,在独处时要有人性。

  当听不清时,就静下来,当看不清时,就慢下来,当想不清时,就笨下来。

  就像要找到适合的螺帽,自己也比先伤痕累累。

  设计于品牌的作用在建立好感,再交与时间,成长情感。

  命题是条件,是规则,但一件作品最出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困难的限制处。艺术是设计的给养,这是难以剥离的,就像设计也同样难以从服务于商业的结果剥离出来一样,这不是一刀了断的事,是偏倚和高级。

  所谓高清,只是对自己的生命和时间的尊重程度更高罢了。

  爱情和亲情怎么区别?爱情是:只要我有,只要你要。亲情是:只要你要。

  工作室就叫“天启”,今年称千禧年,来自《旧约》中的天启故事,传说基督复活,失乐园将重拾欢乐。

  设计是一个人的事,

  设计是一,个人的事,

  设计是一个,人的事。

  创新,多不是推陈出新,而是守陈出新。

  学问和生活有一个道理,当受困于一个问题时,往往不是这个点的问题,而是体系尚未建立。

  设计是不断的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只有理性会庸俗,只有感性会轻浮。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以人类的明天为己任,生活忙碌而充实,亲历见证人性中伟大的力量,尊重妇女,感恩父母,呵护家庭,日日洁净如新,时时吟诵莫扎特名曲……养娃后我发现自己竟然成了。

  人不要被别人和自己的付出所绑架。包括对自己孩子的付出。

  邱、王金婚,邱yuan瓷婚

  年轻的时候总想着索取,能从中获得什么。长大了知道付出和获得是对等的,便公正严明起来。有了孩子后,明白了最终所获得的恰恰是自己给予的。

颜羽喜帖施,安喜帖

  自由的前提是自我意识,没有自我便无从谈自由。自由是可以对不喜欢的事说不。

  我怕我站在你身前挡住了美好,我怕我站在你身后忘记了忧伤,好在我们还有时间成长,忧伤是记忆里的糖,美好是生命中的匆忙,我就在你身旁。

  上帝赋予人爱的能力,是因为同情我们孤独。

  设计师有老幼,设计无大小。

  说话要轻,说话要慢,说话不要轻慢。

  人生,近看是喜,远看是悲。不远不近,不悲不喜,则慧。

  你们未来也一定会遇到不顺遂人意的事,不在意,那也许是上天在保护你们。

  世人,没有谁有义务对你好。世人,往来互敬不逊。互敬且志同,可近之。祸福同舟,多年不负,可友之。

  儿大分家,树大分桠。

  设计师要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如同到了这岁数,更多的不是听别人说的什么,而是没说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看不到高级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