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3-29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的读后感大全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是一本由斯·茨威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4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精选点评

  ●跟作者的另一本"蘇格蘭女王"放在一起看的。同樣是在歷史洪流中堅強掙扎又無奈隕落,相比之下,這位法蘭西王后更悲情,前者是被英國女王殺死,算是同地位王者間的較量,而後者被法國大革命殺死,一切革命都是魚龍混雜,暴徒流氓下等人居多,借革命大肆報復生活比他們好的階層,用下三濫的手段污衊羞辱"囚徒"的人格,瑪麗與丈夫路易十六在受盡恥辱后被推上斷頭台,臨危不亂保持尊嚴直到最後一刻,他們昂首挺胸步上斷頭台如同當年步上凡爾賽宮的大理石台階。真正的貴族不僅會體面地生活,更會體面地赴死。再次佩服茨威格的筆力。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过于轻易地得到了很多别人难以得到的东西,这对她而言,是一场灾难。而真正能让她成长的,也一定是灾难无疑。

  ●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高傲尊严永恒

  ●2017.11.23

  ●我还是不喜欢茨威格。。。。咱们写历史人物传记能不能踏踏实实的,不要动不动就大准备好我要开始吹nb的那么一股劲。。。

  ●这版翻译真的差。 玛丽.安托瓦内特只要愿意,只消稍稍使劲,法兰西王国一切外交线索都会完全经过她的手心,整个欧洲将被三个女人统治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玛丽.安托瓦内特和俄国的叶卡特琳娜沙皇。但是玛丽.安托瓦内特一丝一毫也不被宏伟壮观决定世界历史的任务吸引,这对普鲁士是万幸,对于法国王自己却是灾难。王后根本不想了解这个时代,仅仅只想消磨时间。她慵懒地伸手抓起王冠,就像抓起一个玩具。她非但不去利用那落在她手里的大权,反而只想享受这个权力

  ●翻译太糟糕了......

  ●She was still too young to know that life never gives anything for nothing, and that a price is always exacted for what fate bestows. 那时她还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所有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真实的历史里的每一个情节震撼人心。再好的小说家也无法创造出这样恢宏壮丽故事。读完后,是久久的无言与叹息。茨威格向我们提供了观察法国大革命的一种视角,又让我们在真实的历史动荡中,深获教育,陷入沉思。

  ●词藻过于华丽了,甚至影响了本身的阅读体验.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读后感(一):【阅读中】

  --有继承权公主怎么都喜欢一无所有帅哥(๑´ㅂ`๑)。

  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第二次自主选择婚姻放弃和其他王室在位者或继承者联姻,嫁给了英格兰王子

  奥地利大公玛丽娅·特蕾莎,在第一位未婚夫彼得二世早夭后,选择了洛林公爵弗兰茨

  --奥地利女皇工作的劲头简直是性专版朱元璋

  --歌德出场了,还是个年轻的大学生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读后感(二):法兰西的断头王后

  看完茨威格的象棋后,发现了他还给玛丽王后写过传!花了两天时间看完,翻译很好,完全不让人觉得有翻译腔,就像看思路清楚的中文书一样。很喜欢这本书快结尾的时候的观点,我们无需美化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性格和她年轻时的放纵奢侈,也不必对她在大难临头当前的自尊过分吹捧。她的伟大并非她天性所致,而是命运将她钦定为法兰西王后,让她在法国大革命的激流中锤炼后,在大富大贵和流落监狱无人问津之间流转后,终于让她意识到自己作为王后所肩负的使命,代表着法兰西与奥地利王室的尊严。 同时这本书尊重事实,娓娓道来,很多以前看各类杂文小说的关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杜撰不攻自破。因为是人物传记,尤其是一个宫廷中的王后传记,作者为了猜测她内的情绪波动,为了解释她的所作所为,着实花了不少笔墨,因此读来也会有些拖沓感,但仍然让人手不释卷。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读后感(三):法兰西的断头王后

  看完茨威格的象棋后,发现了他还给玛丽王后写过传!花了两天时间看完,翻译很好,完全不让人觉得有翻译腔,就像看思路清楚的中文书一样。很喜欢这本书快结尾的时候的观点,我们无需美化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性格和她年轻时的放纵奢侈,也不必对她在大难临头当前的自尊过分吹捧。她的伟大并非她天性所致,而是命运将她钦定为法兰西王后,让她在法国大革命的激流中锤炼后,在大富大贵和流落监狱无人问津之间流转后,终于让她意识到自己作为王后所肩负的使命,代表着法兰西与奥地利王室的尊严。 同时这本书尊重事实,娓娓道来,很多以前看各类杂文小说的关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杜撰不攻自破。因为是人物传记,尤其是一个宫廷中的王后传记,作者为了猜测她内心的情绪波动,为了解释她的所作所为,着实花了不少笔墨,因此读来也会有些拖沓感,但仍然让人手不释卷。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读后感(四):读后小感

  茨威格似乎对那些被命运打击,从而超越平庸生活的悲剧性人物特别的偏爱,这个断头王后就是如此。”她那时候还很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流传得很广的话就是描写这个法国的断头王后的。还有一个民间流传的传说说这位王后在上断头台的时候踩了刽子手的脚,然后马上向他轻声道歉。当然茨威格在小说中澄清了这只是坊间流传的一个传说,并不是真实记录在书中的。茨威格原本一心想还原一个被命运摆布的无辜女性,他原来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而后来的版本出现都是<断头王后>吸人眼球,与他的写作意愿相悖。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位王后既非保王派所说的伟大圣女,也不是革命派攻击的下贱娼妇,而只是一个性格平庸的人,并不特别聪明,也不特别愚蠢,既非烈火以非寒冰,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女人。没有心思去做恶魔,也没有志向去当英雄。茨威格的笔端充满了感情,以至于看到王后入狱后在命运面前措手无策、无能为力时,不禁生起深深的同情与代入,面对强恶势力,无辜的人如何自保幸免?当然这位王后也有自己的过错,但是她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读后感(五):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没有把玛丽·安托瓦内特脸谱化,而是把她看做一个“人”来写。 她的懵懂少女时代,她的婚姻隐情,她的奢靡豪纵,她末路上的高傲...她的每一段人生,作者都在用解剖刀一样细腻的笔触描摹她的灵魂:她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 她的悲剧中还有无辜的成分,这是对她作为“人”的一种尊重,没有把她仅仅看着顽固的封建残余。 如果将之妖魔化,最为简单不过,“老百姓为什么不吃蛋糕”与晋朝白痴皇帝晋惠帝名言“何不食肉糜”如出一辙。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些轶闻。 玛丽皇后最大错误就是她的出身——哈布斯堡皇室大公爵的小姐——与自由、平等、博爱所揭橥的共和思想有着天然的对立,还有就是她所处的时代:革命的时代的到来! 玛丽适合做个富家女,路易十六适合做个守成之主,哪怕一个富家翁也行,太平年代斗鸡走马过一生则最为理想不过,但他们没有这个选择的权利,所以说,他们的悲剧来自一个才智平庸的人被置于不该据有的位置却又无力抗拒,从而一步步走向毁灭。 读的时候,我常在想,若在中国,玛丽就是杨贵妃,路易十六可能就是李煜、宋徽宗、朱由校,作为一个画家?一个诗人?一个木匠?

  考虑到成书时间,作者对于皇后青年时期的个性形成采用了弗洛伊德般的心理分析方法,非常精彩,引人入胜,但臆断的成分过重。

  作者文字丰赡,饱含感情,又刻画入微,但是未免过于繁华浮丽,恰若他在追忆的那个逝去的巴洛克时代一样,不客气地说,太啰嗦了!

  既然是传记,那说明写的是历史,作者需要克制,稍一泛滥就成了小说了。这样的写法至少可以说在今天的读者看来是不讨巧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传》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