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和写
2听演讲
3做个杠精
1
首先咱得明白一点——人的智力是有区别的,这是老天制造的不公平。
有些人就是怎么学都没用,智力有限嘛。如果排除这个问题,那剩下的就是“看和写”。
一般来说,单纯阅读也能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思维方式这种东西可以直接从别人的作品里获取。同一个内容,读多几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你就会发现不同的思维和角度。
太阳底下无新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前人早就想过了,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阅读就能获得各种思想,最终思想的高度能到哪去,取决于你读了多少书。
在这基础上,尝试着去分析、总结和创作,那效果就会更好——不仅对我们看到的东西进行更有效的逻辑梳理,还能创造出新的东西,让我们的思想达到更高的境界。
问题是,这过程比较漫长,一时半会看不出效果,也很难量化,所以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
像我,每天写几千字,如果没有网友们的评论和赞赏,我也坚持不住,太无聊了,还不如去打球、玩游戏、泡妞呢!
除非你的毅力很大,或者说对“看和写”有浓烈的兴趣,“看和写”能给你带来快感,不然,除了“看和写”,你还得找个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东西。
我的建议是“从朋友圈开始”,做一个“十天计划”,不用太久,十天十天来,太久了容易放弃。就十天,每天定量阅读,一篇文章还是十篇文章,给自己定个量,然后总结一下,梳理自己看到的这些东西,最后写个读后感发朋友圈,每天至少更新一条,限定多少字。
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能给你带来一定程度的动力,也能指正一些你的错误,如果没有人评论,你可以直接邀请朋友给意见,告诉他们你正在做这方面的训练,希望他们给你点评论。加上你也只是坚持十天,很快就结束,压力不大。
这样,十天十天来,慢慢的你就能看到效果。
写朋友圈时,一开始可能像便秘一样,老半天憋不出两个字,几天后就顺了,跟吃泻药似的,哗啦啦,爽得很。
一开始不用限定主题,想写什么写什么,天马行空。不去写,你可能会觉得很难,但写着写着,你会发现“它怎么就通了?”。
等你写到来感觉,就可以尝试着给自己找主题。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去阅读和创作。
2
那我推荐你去听演讲。
比如马云啊、罗永浩啊之类的,他们都是非常有思想的人。开车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或者睡觉前,把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并且不能只听一遍,很多演讲都需要反复听才能吸收到精髓,你听一遍就过去,效果可能不太理想。
听完还要学着说——平时朋友之间聊天,可以引用你听到的演讲里的内容,这对逻辑思维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3
做个杠精。
再不行就去微博找人抬杠,不管别人说什么,你就反着来。
很多你想不通的问题,只要你一抬杠,就会有很多人跳出来以慈父般的口吻讲述给你听。
不过这种方式要注意自己的心理。
一定要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不要因为别人口吐芬芳就影响了心情。免得逻辑思维没学到,反而把自己整抑郁了。
加了个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