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3-24 23: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锦集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是一本由宋乐天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精选点评

  ●非常美。一页一页细细地看完,感觉可以喂饱我明年的乡愁

  ●拿来作18年份手帐可能是我一直在心心念所以期望太高了,收到书之后有点儿失望:纸质问题,背面的图片会透到日历面的那面,顿时好感度减1;印刷问题,图片虽然很清晰亮度很低整体图片都发乌。当然4星都给song老师题材都是我的西湖西泠印社法喜寺灵隐九溪等等

  ●我爱其静 寤寐交挥

  ●真美好啊。舍不得读完~希望2018沉浸在湖光山色中。

  ●我送了一本给好cp,还送了一本给这一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cp在和我分开后从相反的地铁追过来,给了我装在送她日历时牛皮袋里的充电线。最重要的那个人迫不及待地拆开日历说,好漂亮,适合写点什么,但我舍不得,真好看

  ●我的也到了,好漂亮

  ●真的读过了。

  ●这是一本 西湖四时图景。很美。

  ●图美死啦

  ●江南好,到底怎么个好法,可于这一册湖山日历见之。湖山有幸,得有乐天这样的有心人长年累月地观察记录。这次翻阅,发现图片多取偏冷色调,真又是一部“无尽绿”。清人有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如今看来还是湖山最耐看一些。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一):安静又充满力量

  今天无锡阳光非常好,一扫连续多日的阴霾。早上八点半的晨光洒满书桌时,快递员敲响了门送来了这本《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泡上一杯热红茶,伴着周围的植物和脚边两只晒太阳的狗,我一张一张仔细翻看起来。这本厚实的日历如同天叔的作品一样,安静又让人安心

  我迷上天叔镜头下的杭州已经有一段时间。记不得从哪里发现的,只记得当时看到天叔作品时的震撼。从春夏到秋冬,从杨柳花草瓜果蔬菜,从胡到山,从晴到。每张作品都有着一个共通之处:安静又充满生活的力量。

  去年冬天刚搬到新,外面下着湿漉漉的冬雨天公不作美空调出了故障维修人员爽约又爽约。我围着毯子抱着热水杯狗子们挤在沙发一角冻得瑟瑟发抖。加上其他一些工作中的琐事,当时内焦虑绝望的。最最盼望的除了空调能正常运转,更期盼温暖春天早点到来。于是把天叔所有关于春天的记录全翻看了一遍。天叔的作品有让人暂时却身边苟且神奇魔力

  日历上的图片大多数在天叔的豆瓣公众号上已经看过。再看仍然一不开目光。有几张图片还被我下载下来当做手机桌面微信聊天背景。春天会用天叔拍的嫩柳,夏天顶着烈日在外奔波时会用灵隐寺的浓荫。秋天用桂花,累了看一眼再脑补一下桂花的味道,觉得释放很多压力。尽管今年冬天还没来,我已经做好了各种过冬准备。也许工作上生活上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心,我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心去面对。

  期待天叔更多的作品。也期待天叔出大开本的图集。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二):最忆江南是西湖 但愿早晚复相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唐)用久了《故宫日历》,想着换本新的日历书来欣赏,这本《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刚好符合所有取向——江南、西湖、风景。

忆江南

  曾在浙江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却未有机会将江南美景饱览,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美,好好去珍藏,就已成了触不可及的天涯咫尺。最为可惜的是,求学四年都未曾踏足西湖,倒是工作后有机会感受一二。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是作者沈乐天编著的摄影日历书。本书配图是沈乐天的十年江南摄影照片精选之作,每一幅照片都表现出了江南当下的季节、节气、天气的不同变化,最爱的还是金秋的桂花,翻开书中图片便已觉芳香扑鼻。

九月、十月,满城桂花香

  这本日历书结合图片的形式,不仅呈现了江南的风光、物候,还有市民生活。其中大多图片,作者都配上了或长或短的介绍,例如书中提到了很多次上天竺法喜寺。上天竺法喜寺是杭州市天竺三寺之一,此外还有中天竺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寺。天竺寺位于灵隐寺南, 均系杭州古代名刹。除此之外,图片上还有西泠印社的身影。西泠印社,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 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通过作者的编著,倒是使得这本《忆江南:湖山日历》还可作为旅行指导,读者可按照书中时节对应的图片介绍,选择在不同季节去欣赏杭州四季的美。

最美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这本日历书虽名为忆江南,但仅仅是西湖就已绝对称得上半壁江山。夏季的、冬季的,晴天的、雪天的,各时各节,西湖都有不一样的美。古人云:晴湖不如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作者沈乐天常年坚持拍摄,早已将西湖的湖水、杨柳、堤岸、茶园等用照相机记录搜藏,而西湖各处的美景此书中均有收录。正如作者所说,书中所录图片尽管并非全都堪称佳作,但真实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恨不得想穿越到书中,把作者眼中西湖的各个角落通通饱览一番。更让人感慨“心动不如行动”,何不真的“身在此湖”,去发现作者还未曾发现的西湖的美。

  最忆江南是西湖,但愿早晚复相逢。

  365日,日日有江南美景相伴,逝去的2018也变得别有风味。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三):日月每从虚处过,湖山还与梦相亲

  关注宋乐天很多年了,看她拍的照片,写的文字,做的手工,无不透着一股仙气。那种仙气不是高高在上的,是清明,是简约,是极致,又的的确确是人间的。看似矛盾,其实又很好理解。因为乐天所关注的,就是日常和风俗本身,不过是以她独特的仙气方式呈现。这本日历即是如此。

  她拍的西湖,已是豆瓣上的经典了。很多人去西湖,看不到历来文学经典里书写的美好,可是在乐天的照片里,却能看到。这实在还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因为有乐天这样的记录者,让我们知道原来西湖确是如此,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西湖对我个人而言,也很特殊。我曾经去过两次,因人因景,皆有不可忘却之处。第二次去正是冬天,湖山萧瑟,人烟稀少,但确乎可以领略到乐天照片中西湖之美。那般湖山,我至难忘怀。而与西湖相关的人事,也是如此。买这本日历,有我自己的记忆和私心在。

  到手也确实很漂亮。每日一景,寥寥数语的解说文字清简得恰到好处。开本较窄,拿在手里很合适。看这样的日历,总想起小时候,大概八九十年代的样子,家里也有过类似的年历,虽然开本不同,但是情致如一。我想即使多年后,这样的一本日历,也是值得回望和珍藏的。

  虽然对于日历,我其实很有一种担忧害怕的心理。实在是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对不住这样清明的载体。

  最后,填小词一首。还是谢谢乐天,以及文礼兄,呈现一本这样的湖山四季。

  浣溪沙 题宋乐天湖山日历

  探雪听香说旧因,当年行迹已如尘。心思珍重看花人。

  日月每从虚处过,湖山还与梦相亲。他生忆向此中春。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四):湖山在怀

  暮秋时节收到宋乐天老师的《忆江南.湖山日历》,在泥泞的生活之中也对来年生出了期盼。

  宋乐天、苏枕书、沈书枝,她们三位对于我来说都是药,安眠药,镇静剂,吗啡。还是船,使往归途,去向彼岸。

  当然三个人又有不同,乐天记录的不是文学想象中的图景,而是鲜活的市民日常,叫人相信眼下这些是真的。书枝讲童年和过往,叫人相信我们是有来处的。枕书写日本,叫人相信远途中也有宁静,无需恐惧什么。

  可以将西湖四时带在手边一年,辗转各地也不觉得惶然了。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五):四季流转

  这段时间以来我辗转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在飞机高铁奔波忙碌中度过。清晨回到上海,一早开完例会,回到座位前,拆办公桌上攒了一周多的两份快递,收到了宋乐天老师的忆江南。

  类型:这是一本关于杭州四季流转的日历,每天附图一幅,从植物风景到市民生活。

  每月之前,有跨P的日历一张。

  根据四时不同、节气差异,配的图都不同。翻完之后有一种当下体会到杭州四季的错觉。

  无论是杭州还是江南,我最喜欢的就是宋乐天老师拍摄的图。既真诚又美。真诚是非常重要的项,它代表拍摄者心怀对生活的喜爱与对美的感悟,并不是以一个旁观者做作或高高在上的角度去看,而是融入生活当中,在体验的同时去记录。

  并非旁观者、旅人,而是以生活在此处、也在此处感受美的状态去拍摄。

  很高兴这些记录能够被展现。

  以下是更多的内页图。

  我昏天黑地忙了三个月,期间也去了杭州好几次,今天清晨刚从杭州回来。但近来并没有感觉到之前无事去玩时所看到的闲情雅致。生活在一座城市,日日习以为常,却依旧能够去好好地“看“日常生活,何等难能可贵。

  最后,相机真是人类伟大的发明,能够展现更多的世界,而善于利用的观察者,还能有心把它编撰成册,简直就是福气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忆江南:湖山日历2018》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