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尽头的酒店》是一本由离鹿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3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越读到后面越有意思
●体会到了人生中的很多人情冷暖。一级酸甜苦辣,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可以值得读一读。
●看完之后真的是感觉很复杂,一股股情感都在书中涌现,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书中…
●去新疆在机场随手买了这本书,去喀纳斯每天十多个小时大巴上这本书一直陪伴我,很棒的一本书,时间的旅途中如同人生路,一路酸甜苦辣百味杂陈,作者文笔冷静而又克制,视角独特,把自己旅途中感悟融入文字里!
●看似平淡无奇的表面下蕴藏着挺深刻的内涵。时间之匣到底是什么呢?酒店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可能就连作者自己也没有答案
●有几篇看不懂,但是整体感觉挺有意思
这本小说非常有内涵。描写的很多细节非常到位。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以及周围环境都有很到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的题目也非常吸引人。节选一下片段描述“每当有人带着邀请函来到酒店,旅行者的故事便会在时间之门背后上演。壮志未酬的青年导演、漂泊十年的流浪者、读《西游记》漫画长大的朋克和尚、怀愧疚无法释怀的朝圣者、为爱守身的钢管舞女郎、天赋异禀的情感咨询师、脾气暴躁的过气摇滚乐手……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时间旅行中流淌,百味横陈。”这个是文章部分简介。看到这里就给人一种非常想读下去的感觉,这也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吸引人。有时间的话,推荐大家可以读一下,能够得到不少的提升。
甚至连奇幻也不算。
「回到过去」是整本书中的一个淡而又淡的设定,技术细节根本不重要,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里面的人物,以及他们带出来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想要改变的过去,就像作者所说,每个人都在背负悔恨前行。
但是,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纠正了一个过去的错误,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会变得不糟糕,好像纠正它之后,一切都万事大吉,岁月静好。
不,不是这样。
书中 21 话,真的通过回到过去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例子,我只看到两个(「朋克和尚,霓虹小姐」),剩下的,有的压根没能成行,成行的,有的人毫无起色,有的人甚至变得更加糟糕。回到过去不是万能药,或者说,仅仅希望通过回到过去来让自己变得幸福的人,本身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幸福来源于对当下的把握和对未来的希冀,而非对过去的悔恨。
好了,不提感想,说说书本身。
结构上,本书是由几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主线穿插其中。作者在小故事里特别擅长写反转——又精彩又合理的那种。有些时候我以为是捧,结果回头就批判一番;我以为这家伙是个恶棍,结果发现他也有可爱之处;我以为他是个可怜人···几页之后马上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作者基本没有什么judge,就算有也是很克制的。
好了,这些精彩的小故事引君入瓮,然后埋伏的引线凑到一起,突然点燃,主线随即抬头。主线情节极其成功地拔高了故事的 taste,从平凡生活中的爱恨情仇升华到了发生在世人所不知处的,自由意志的战争。很奇怪,这个时候倒没有反转了,情节如洪水一样推动到高潮,爽~
称赞一下作者的文笔吧。冷静而准确,是手术刀一般的华丽。
最后,说下特别喜欢的篇目:「红发安妮」,「男友改造计划」,「爵士沉迷」,「愤怒的安妮」以及「自由意志」。
《时间尽头的酒店》读后感(三):你是否接受一个重来的机会?
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一直在单曲循环hello nico乐队的《布兰琪》。“于是她奔向火光,自寻死亡。”
说实话,这本书完只读到了《师徒父子》那一章。至于结尾是什么,其实我并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客观的评价这本书。
我本有机会在上市之前读到整本书,但是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怀,我选择在上市之后再去读剩下的内容,算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仪式感吧,但是这个仪式一直拖到现在。
但是最后几章的内容,我在书上市之后粗略的翻过。当时我忍不住作者离鹿说,虽然没有仔细看,但是哪种熊熊烈火一般的强烈感觉却扑面而来,好像全世界最一瞬间崩塌了一样悲壮。
但是对于想要说点儿什么的表达欲,我已经克制不住自己了。毕竟从这本书上市之前,我就一直在酝酿这一篇内容。
作者离鹿是我的朋友。
我曾问过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题材。他问我“你难道就没有过特别想回去的时间点吗?你难道没有后悔的事情吗?”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回答他,我没有想回到的时间点,如果硬说,我希望可以回到我出生前,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前。至于后悔的事情,我这个人从来不会后悔。 或许是有后悔,或许是过去的某一个时刻对他来讲很有意义,所以才会促使他写重要一本书。
我没法全面的去看顾到离鹿到内心和他的生活,但是从某些我所能见的角度讲,这本书充满了他个人的隐喻。关于他信奉的写作原则,关于他喜欢的电影,他喜欢的导演,他真实存在的朋友,他经历过的生活碎片……这些东西构成了这本书,而粘合剂是他的思绪,或许还有幻想与某些期盼。
这本书,本不是一本书,是他自发表达的产物。但是他把这些小故事结集成“时间尽头的酒店”系列,后来有了发掘他的编辑,为他去出版。在我开始在这本书的出版环节帮助他之初,我们彻夜为了优化书中的细节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能看到的是书中的每一个情节中他闹钟睡足够清晰的,情节与情节之间的编排充满逻辑性。换种方式说,就是如果用影像来表现,这本书可以是一部电视剧。
在这个什么人都可以出书的年代,能做到这样,这本书的出品不差。虽然说从外观上来看这并不是一本美丽的书,对于这件事,以及后来在出版过程中我所看到的很多事,我只能说,我眼睁睁的看着这本书开了好头却打了一手的烂牌。 我不说在嘲讽,我只是觉得心疼。
没什么文章逻辑的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想说的太多,又要忍住不要透露什么情节。
总而言之,这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不过就不要当作睡前故事看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对催眠无益。
《时间尽头的酒店》读后感(四):你确定你要一份酒店的邀请函吗?
时间尽头的酒店位于造纸街16号。你走进书店,看见这样一本书。标题在眼前划过,你就知道这是虚构的故事。它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不能让你变得富有,不能为你找到伴侣。你确定你要拿起它吗?
酒店的想法源于我旅行归来,在新公司面试。对方提问的时候,我满脑子想的是:如果有一家酒店为人提供时间旅行服务,人的选择会是什么;创造酒店的人,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时间旅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结果显而易见,面试一塌糊涂,酒店最初的概念也孕育而生。
全书开篇第一句,我就在致敬。在书中的无数角落,我把喜欢的音乐和电影埋藏进去,就像侦探小说家埋藏线索那样。音乐对我影响很大,听不同的东西,写出来的也截然不同。电影也是。每当自己过于偏激、愤世嫉俗,我就看伍迪艾伦的电影。反之,嫌自己太啰嗦,就翻海明威和布考斯基的小说。现在,我把这些秘密都告诉你。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一直觉得,真诚最重要。最高级的写作是跟随直觉,曝光自我。最高级的故事是让读者读到的比看到的更多。可能是想象力匮乏,我无法完全虚构一个人物。书里的人物既有名流显贵,也有卧虎藏龙,既有现实中的朋友,也有未曾谋面的神交。我最想感谢他们。是他们让现实与虚构产生了某种勾连,是他们支撑住我的笔,告诉我,这些故事不是毫无意义,是他们在我担惊忧虑的时候跳出来,鼓励我,让我觉得写小说还不那么无聊。
时间是燃烧的火焰,是永恒的漩涡。时间是一种活物,是尾随我们的野兽,用悔恨折磨我们。有个词儿叫魔幻现实主义,对吧?指的是在高度细节化的现实背景中,嵌入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我也曾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有分享会什么的,第一排要坐满书里的原型。等你读完整本书,就知道这事有多魔幻了,它发生的概率基本为零。当然,如果你在书里看见自己,看见身边的人,欢迎和我聊聊。
酒店出版,给我最大的益处是,我可以拿着这本书,以小说作者的名义,贪得无厌地向别人索求故事了。开场白可能是:朋友,我看你骨骼惊奇,人生经历必定万中无一,我现在想写一个故事......
你看,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无耻混蛋。他写的东西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不能让你变得富有,不能为你找到伴侣,但有可能在极其罕见的时刻,让你会心一笑。
愿真诚遇见真诚,善良遇见善良,见面击响掌,干杯干破杯。
——————————
我曾在豆瓣日记连载酒店的故事,成书后连载暂停,做出大幅修改,并剔除了一些不满意的篇目。过审的时候,有一篇被整个删除。虽然与其他故事风格不太一致,但它还算我比较喜欢的。名字源于威廉·巴勒斯的《红夜之城》,灵感源于蝙蝠侠漫画,我想聊聊一座乡村小镇,是怎么变成罪恶都市的。
删节篇目:红城迷事
《时间尽头的酒店》读后感(五):终极隐藏篇:信号
“离鹿,我坚持不下去了。”
她边抹掉嘴角的血沫子,边看着雾霾里的夕阳叹气。
“什么话。你死了,这一车书怎么办。”
他在山风中使劲嘬着烟头儿。
“你想过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吗,就为了一本破故事书。”
她拄着刀想撑起身子,却疼得一咧嘴摔坐回地上。
“什么……算了,你觉得破就破吧。”
他艰难地扔出一只塞着胶质炸弹和酒店邀请函的信封。
轰,往山顶这边爬得最快的几只“不要命的猴子”被炸上了天。
“三只。”
“你的编辑太疯狂了,可你也不该把她冒充我送到那些人手里!”她大口喘着气,小心地扯下肩带查看伤口。
“翻墙逃出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他们会怎么对待说真话的人。”他从裤兜里掏摸出一只压扁的小酒壶,晃了晃,本想把壶嘴塞进自己嘴里,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将残酒全倒在了她惨不忍睹的伤口上。
“咝——疼疼疼疼疼!疼死姑奶奶了!你个冷血动物!怪不得你在书里……也这么对待读者!”
“扯淡。”他冷冷地回应。
“《时间尽头的酒店》,这么漂亮的名字,就算不像当年《第8号当铺》那么滥俗,至少也得出现一下《大话西游》里那样的月光宝盒吧,可你看你写了些什么?前半截像是文青磕飞了写下的穿越日记,后半截TMD成了《行尸走肉》!你以为大家都没看过《杀出个黎明》吗?你又没长昆汀那张鞋拔子脸……”
“切,那你想怎样?七只,八只。”他又扔出两封炸弹邀请函,还往地上摔了一只自制燃烧瓶,火焰与夕阳熔化在一起,暂时阻挡住猴子们蜂拥而上的势头。
“文青就文青吧,这年头连穿着套头毛衣捂一身痱子的暖男都有人待见。可你为什么不自信点坚持自己的风格?也许会熬成《深夜食堂》那种IP呢……”
“你鸡汤喝多了吧?我努力记录真实的时候,大家都说你别整这种上代人玩剩下的魔幻现实主义梗了,好吧我屈服了,毕竟字比天大,字没人看天也就塌了。我试着按狄更斯海明威布考斯基伍迪艾伦这些最会讲故事的人的路子——闪开!”
他抬手毙掉了一只从另一端巨树丛攀爬飞扑过来的猴子,继续开口:“九只。没多少子弹了,你缩缩脖子。”
“缩脖子有什么用?”她还是照做了。
“划开这儿死相太难看。”他在喉咙处用手指比划了一下,“抓紧说完——按这帮人的路子讲一个伊藤计划那样的harmony ,结果——你也看到了,高高在上的人分不清幻想与现实,他们觉得杀戮能消灭一切不和谐因素,而读者们却只关心谁拿着时间尽头酒店的邀请函回到过去跟初恋生下了孩子。‘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并不管事实如何。’”
“不,你撒谎!”她摇摇头,扯动了伤口,疼得又一咧嘴。“你说的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让世界变成这个样子!”
“她死前也跟你说过一样的话,因为她根本没弄懂书写和这个苟延残喘的世界的关系。”他扔出了所有的信封炸弹,拉着她坐进了残破不堪的货车里,费力地点着火。
“整个城市的人都在被拷问啊,就因为我卖出了几百本你写的破书!这里又不是Gotham City!”她流着泪嘶哑地叫喊着。
“没关系。没有人真的会死去,除了加害者。”他镇定地看着前方,双手握紧方向盘。挡风玻璃外残阳如血,猴子们已经成批爬上山顶。
“你才是扯谈!MD老娘还没结过婚,怎么会跟你死在一起!”
“我身材比你好,而且——你没得选了。”他挂上挡开始踩动油门,猴子们像电影里的僵尸一样冲上来摇动着货车。
“离鹿,我坚持不下去了。”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她认命般地往后一仰,双手却下意识地系上了安全带。
“你还记得我给他们写下的‘供词’吗?”
“‘见面击响掌,干杯干破杯。’那行刑的当场就翻了白眼,哈哈……干,我们现在真快成了两个大杯具啊!”她疯笑着抹掉冲散了眼影的黑泪。
“对,就是这个。Signal 。‘他们’收到了。我们出发!”
货车轰响着甩开人群,跌跌撞撞地碾压着猴群冲向山顶护栏。
“十一只,十二只!”
最后一抹夕阳中缓缓飞来一座巨大的“岛屿”,形状像一只舒展到极致的海星。
整座城市中觉醒的人们聚集在“触手”的透明舷窗前,迎接着最后两个逃出索多玛的同类。
运气好的话,他们在漫长的航程中会得到一册货车上残存下来的《时间尽头的酒店》,也许附赠签名,但绝对不会有折扣。
毕竟,作者还活着,而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时间尽头的酒店8.8离鹿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