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儿》是一部由徐晓星 / 霍庄 / 邢丹执导,宋丹丹 / 斯琴高娃 / 葛存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星半,老舍的原著本就力道十足,电影出自小说却没有被文学所奴役,除了旁白那种沉重的诗意也融进了一套现代理念所指导的视听语言,边缘构图(指涉人物地位以及命运);戏剧性布光(全景中月蓉处于黑暗和光明的边缘而暗部占据更多画面);缓慢运动(推拉、横移)镜头的内在叙事能力。结局特别好,虽然被动堕落却仍怀有反抗意味的悲愤。唯一别扭的是宋丹丹,并非演得不好,只怪我自己天天看《我爱我家》。
●年轻时宋丹丹那清纯劲儿甩神马北大校花、人大女神几条街啊。。。当然后来沦为暗娼后那叫一个本色演出,生动
●这跟什么社会关系不大
●听说大明宫词一开始定的是宋丹丹 看完这片 绝对相信宋丹丹的演技
●老舍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作家,他能用幽默的语言讲一个悲伤的故事。老舍貌似说过,最悲观的往往是最乐观的人,他就是这样的悲观的人。月牙儿小时候看过,没有太深的印象。穷人往往要靠作贱自己来活下去,有多作贱社会便有多下限。PS.宋丹丹年轻时候挺好的呀。
●宋丹丹年轻时候百分百的美少女啊 还有大长腿 演技真好 清纯女学生 初入风尘 妓女营生三个段落眼神肢体动作完全不同 惊呆了
●母女二人做妓女的故事,这真是我喜欢和想写的内容,有机会要到八大胡同那边住一段时间……
●宋丹丹也演过卖肉的啊蛤蛤
●老舍先生的书里有大量的景物和心理描述,这是电影无法体现的,但胜在选角。 宋丹丹真是惊艳,少女时期的清纯美丽,放弃自我时的拿腔拿调和眼神。 摄影也用了很多心思的,她说着“我不知道呀”时的留白真美。 20170511
《月牙儿》观后感(一):随便一说。。
看着让人压抑,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当一个女人失去丈夫时,却无法自立,只能想到改嫁或者去卖肉,即使是月容这样一个读过书的女孩的想法也是封闭的,在碰到那个把她从学校带出来的男人,也只是想着遇到了一个“好人”,之后就如同片中成为了一只被圈养的"金丝雀",然而当发现被骗后,虽然是自己找到了一份事情,却又免不了受人欺负,这就是最悲哀的地方,想要自立不仅仅是自身,社会体制是影响最大的地方,之后顺着剧情发展,月容又走上了同她妈一样的路。这部电影里出现过的多数女性角色都很悲惨,也很悲哀,丧夫后卖肉的女人,自由恋爱成婚后又到处追着在外拈花惹草的丈夫的女人,孤身一人生存不下去的女人。。。在那样一个体制下,女人丧夫改嫁都要被人给诟病,甚至有时候都是女人难为女人,何其悲哀。就算之后所谓的"改造"活动,在未改变的体制下又能影响什么,开头的出去后又转手被卖出去的女人就是一个例子。
《月牙儿》观后感(二):演员有:斯琴高娃,宋丹丹,还有葛优的亲爹葛存壮
老舍的一本长篇作品被日本人轰炸丢了,只好凑残稿凑了一部中篇小说。
演员有:斯琴高娃,宋丹丹,还有葛优的亲爹葛存壮。
演员演得很好,导演也到位,编剧改编原著也真是用心了。
看不下去啊,铁石心肠也落泪啊。太惨了,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啊!
黑暗的旧社会啊,现在好了...........
旧社会老舍还算活下来了,新社会老舍。。。。。。
《月牙儿》观后感(三):没人看的国产老片,却让我哭惨了
一部上世纪的老电影。电影年代虽古老,画质虽古旧,却并不影响观感。
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宋丹丹。
在这部电影里,她饰演的角色月容是一名“女人”。 更确切的说,是出身底层,对自己的人生毫无把握,最终被逼为娼。 旧社会。 月容小时候生父就去世了,跟着母亲(斯琴高娃 饰)一块勉强度日。 自从生父去世后,母亲的首饰,嫁妆,一件一件地被拿去典当。 没办法,她们没有钱,穷。 当东西是维持生活,填饱肚子的唯一方法。 更别说让月容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去上学,简直是天方夜谭,想都不敢想。 后来母亲改嫁,但是很快继父也死了。孤儿寡母二人,日子变得更为艰难。
无奈之下,月容的妈妈开始搞起了特殊工作,家中频繁地出现了各色的男人。
月容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这部电影后劲儿很足,属于看了就不太容易忘掉的电影。 吸取了老舍先生原篇小说的精华,把旧社会女人痛苦的挣扎,无奈的选择,无依无靠的悲剧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选择都值得揣摩和剖析,都有复杂的人性做支撑。 像月容这样旧时代的典型女性,没有男人,没有工作,只能沦为娼女的命运,也实在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力。 但是电影相较于原作来说,某些地方处理的还是有点扁平化,就像母亲做娼女后两人的关系,太过苦大仇深,有点滥情。 不过瑕不掩瑜,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棒的电影,可以一看。
《月牙儿》观后感(四):老舍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读老舍先生的作品,买来很多书一本接着一本读,完全没有任何倦意。老舍先生的文字很奇妙,让人回归生活,发现细节,不知不觉会感觉自己在平凡生活中的一点乐趣。
喜欢上老舍是因为他的散文集,幽默诙谐,让人时而沉浸在他描写的老北京里,时而沉浸在他的猫和花儿朴素的生活中,时而看他对友人的悼念,满篇的大实话,让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骨子里幽默的人,一个幽默的人也定是尝遍过生活辛酸的人,也定是目睹过人性最卑劣一面的人。看过一切黑暗面,用文字去还原叙述,有血有肉。所以,读过老舍的文字,我就爱上了他的文笔。描写景色时,仿佛身临其境。描写人物时,真的像在和这个人物对话。社会状态,阶层,形态,都与他的语言密不可分。从侧面了解人性的卑劣,吃人的社会究竟是何种。老舍曾经说过,哲学可以教育人,但是它枯燥,少数人可以接受,但小说因为其戏剧性可以使更多人愿意去读。自从读了老舍,才知小说的魅力所在。
昨天读完了老舍先生的《樱海集》,《月牙儿》这篇短篇小说就收录其中。对于这个故事我不是很陌生,小时候看过央视八的一部电视剧《月牙儿与阳光》,当时还为主人公悲惨的经历哭过。昨天终于读到文字版,老舍先生用清淡的语言以及第一人称月牙儿的语气叙述着。不得不感叹老舍先生对于女性心里描写有那么的细致,多么的真实,能打动我的永远是真实。
好奇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是什么样子,看老舍的小说能略知一二,从《离婚》《老张的哲学》里也能看出,女人在那个时代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地位更低。男人,喜欢你娶你,失去喜爱后就转手卖给其他男人,没有势力和背景的女人就只有遭遇抛弃的命运,没有自己的选择权,甚至有时还是抵债的物品。和现在女性做对比,旧时代女性遭遇过何等的不公平待遇,女人是弱者在那个时代甚至比当今更加弱势。
《月牙儿》里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改嫁给了一个不能生育但是顾家的男人,新爸对月容很好,供娘俩儿吃喝,供月容上学,如果新爸不死,月容和母亲的生活会很幸福,即使清贫也不会出卖人性。新爸去世后,母亲为了养活月容只能做出下下策,招揽嫖客来自己家出卖肉体,以换取口粮。母亲没有别的办法,还是没有放弃供月容读书。但是月容的心里却发生了变化,她无法接受自己的母亲做这样的事,她选择脱离母亲去学校做劳工养活自己,也许那个时代女性要谋一份靠谱的差事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吧,她在学校扫地、写板报、帮别人织衣服,微薄的收入能养活自己。她甚至觉得,如果母亲可以和自己相依为命不去卖,自己完全也可以养活她。
但是好景不长,现任女校长被换,新校长不允许学校有闲杂人等。月容必须面临重新找房子,找工作,还有最大的生计问题!女校长走之前对月容说:我希望你日后可以诚实的生活。
月容没有出路,又去找女校长,却遇见了校长的侄子,一个玉树临风的男人,男人觊觎月容的美貌和单纯,很快就包养了月容,男人骗月容自己没有妻子,但是妻子很快就找到了月容让她放过自己的丈夫。月容被骗之后带着一腔屈辱离开了男人,去餐馆做了女招待,再次遇到那个妻子的时候,妻子说男人又和别的女人跑了,抛弃了一家老小,她只能这样守着活寡,即使当初他们是自由恋爱,但是男人也变了心。
月容突然明白了点儿什么,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让她又重新树立起价值观,女人必须承认自己是女人,就要去卖!她也走上了母亲的老路,剪短长发,涂上口红,戴上红花,穿上蓝油油的学生服夜晚去招揽客人。清纯的女学生沦落成市井的暗娼,她还是时常看着天上的月牙儿,不断想起在这冷清洁白的月牙儿下她生命中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月容患病后母亲来看房子找她,此时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看着女儿做起了暗娼患病,也没半句阻挠,买来药继续帮衬着女儿。月容发现母亲变了,眼睛里没有一点光,只有看到钱的时候才有一点光亮,心也变的和钱一样硬。最后,月容被送进收容所,这个地方实质也是个倒卖妇人的地方,只不过是警察管理的合法机构,不服从的就只有进监狱。月容最后进了监狱,在牢房看照射进来的月光,她有点不敢去看,有点感到羞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老舍用简单的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两个女人的一生。女人为了生计,在那个时代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出卖自己。月容,读过书,女学生,有新思想,在生计面前她说了一句话:文明,道德都是有钱人说的话,饿着肚子不配有道德。迫于生计,她做了她最不想去做的事情,也是因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她曾想过去自杀,但是被救之后只能重燃希望活下去。
贯穿整个故事的是那洁白冷清的月牙儿,月容亲生父去世时的月牙儿、母亲改嫁那天的月牙儿、新爸去世那天的月牙儿、被校长侄子包养后那天的月牙儿、想自杀那天的月牙儿、成为暗娼后的月牙儿和进监狱后每晚看到的月牙儿。月牙儿仿佛是她的朋友,用在最绝望的时候在一旁审视着她,月容想过诚实清白的生活,但是太难太难,她有时不敢去看月牙儿,觉得自己做了羞耻的事。月牙儿一直没有变,变得是它底下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大众。
读老舍的小说,他最擅长描写百姓,百姓也是劳苦大众,我渐渐明白时代在变化但是阶级其实一直存在,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所经历的人和事与现在无异,那个时代的人性的善良与卑劣也与现在无异。读老舍,更能读懂人性,更能明白生活中的无奈与辛酸,更能让自己脚踏实地的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感谢老舍先生!
希望大家都能读老舍!
《月牙儿》观后感(五):1986年,宋丹丹正当年
提起小品,我们就会想到赵本山,提起赵本山,我们就会想到宋丹丹。提起宋丹丹,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谐星,喜剧演员。几十年前,曾经有人评说,中国戏剧界的丑角宋丹丹排第二,第一则是吕丽萍(曾经的国民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葛玲)。宋丹丹当时就很不解,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吕丽萍并不丑,而宋丹丹年轻的时候,颜值也是大杀四方的存在。但就因为自己曾经饰演过喜剧人物,所以才被人贴了标签。
但是只要是看过宋丹丹演过的诸多作品,我们还是会扭转自己的这一看法。除去小品之外,宋丹丹出演过很多很多电影以及电视作品。除了被我们定性为谐星的经典作品《我爱我家》外,《家有儿女》自不必说,还有近年来很多家庭剧,宋丹丹都有着出色的发挥。她的戏路,已经超越了一个喜剧演员的范畴,但是跟范伟一样。宋丹丹的演技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电影,就是对于宋丹丹演技以及颜值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月牙儿》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宋丹丹饰演的韩月荣因为父亲的病逝,只能跟随母亲改嫁,但是好景不长,继父也不幸离世了。母亲在听信了算命先生之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于母亲的出卖灵魂的行径。月容很不齿。最终不惜与母亲决裂。
之后,月容虽然完成了学业,但是在旧社会,在动乱的年代,一个弱女子即使有学识,却依旧无处容身。这个时候,一个叫高俊生的男子走进了她的生活,月容本想着自己可以跟他好好过,但是没想到高俊生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伤心的月容只能选择离开。在谋生的道路上屡屡受挫的她目睹了自己母亲因年老色衰的的颓败。求生无门的月容只能走母亲的老路,最终流落风尘。
时代更替,但是自己却始终没有能够找到理想的安定生活。在被政府收容了之后,看着童年的美好的月亮,月容终于没有等到天亮。
如果我们以颜值来划分演员的话,那么宋丹丹在1986年的这部作品中,颜值无疑是非常高的。对于女学生时期的月容的塑造,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未经俗世的娇羞。而对于后来流落风尘之后的暗娼,宋丹丹的举手投足之间,却满是勾魂摄魄的蛛丝马迹。对于角色的转变,拿捏得非常准确。如果我们不是看了很多宋丹丹的喜剧作品的话,一定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会被这样一个清纯的演员逗得合不拢嘴。
如果仅仅是演技论证的话,那么本片是不会形成讨论的。重要的依旧是故事内核。众所周知,老舍的作品,多反映了旧社会的不堪,以及小人物在黑暗的社会中的苦苦挣扎。本片依旧是在这个主题上走了很远。
在动荡的年代,一个男性的生存尚且不易,而对于女性来说,这更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男性还能做一些卖力气的活计。但被封建教条包裹着的女性而言,当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之后,选择却很少了。即使有着学识也没有多大用处。最终只能沦落风尘。
自古以来,我们听说过的风尘女子的故事不胜枚举。梁红玉,杜十娘,苏三,李师师等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些故事的内核。故事为大家展现的永远是个例。对于大多数风尘女子而言。自身的悲惨命运从一开始踏进这扇门起,就已经注定了。月容的母亲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最终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民。以至于不惜余力的为了获取而做任何事情,甚至于教唆自己的女儿如何在这业内更好生存。
而月容也是从一个未经世事的女学生到最后彻底的沦丧自己的灵魂。这背后不仅仅是生活的压迫,更是动乱的年代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写真。
老舍笔下,永远都是既有的时代最生动最平实的白描。当我们醉心于民国的自由的学术氛围的时候,请本着平和的心态,接受那些不怎么美好的事情的存在。正因为这些事情同时存在,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有血有肉的灵魂。生活本不易,美好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