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03-09 23:0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精选

  《马可瓦尔多》是一本由[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马可瓦尔多》精选点评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状况和从前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噢!可爱的马可瓦尔多!

  ●太浪漫了!马可瓦尔多的生活状态跟我前几年差不多,会去探寻城市隐秘诗意四季变换,会跟随一只流浪猫造访猫咪领地贫穷且浪漫。——现在是贫穷并且没有时间浪漫了:( 另外装帧版式皆美,喜欢封面上的猫猫。

  ●轻盈沉重

  ●SB-AV公司的小工馬可瓦爾多的五年四季故事。在我看來,或許中文語境能使其意義更加「完整」。

  ●工业化的城市速度推进只是堆积钢筋水泥构筑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道路只是加快了人们流动的速度并不能消除孤独琳琅满目商品丰富了人们的眼球并不能让人手一份。生活在城里的人儿其实很拧巴脑子里根植的农耕社会就是会对小动物植物莫名痴迷,上了发条的城市把春去秋来弄得模糊化,五彩斑斓广告灯箱把黑夜月亮遮挡,花盆饥渴的植物需要雨水浇灌而不是水壶洒水。人们带着精神肉体交织城乡结合部的模式生活在城市里,有像阿根廷蚂蚁那样的麻烦也有污染排放造成的烟云笼罩忧郁,也一样世世代代把这样的城市生活成历史,一直到看不见的城市,淹没在一个个历史坐标上,等着卡尔维诺扒拉地图,挨个的在写出来,然后这一本本书在一个午后被翻开,这些个城市又挨个的复活,或者你又会想在你的城市也在其中,被写出来被你翻看。

  ●把马可瓦尔多们的生活翻到B面看到四季的轻童话,就像撕扯掉本书碍眼的蓝色腰封发现潜藏的猫咪。在一些熟悉触角中尤其喜欢《月亮与GNAC》。

  ●卡尔维诺竟能把现实生活写得如此细腻轻盈。

  ●城市四季中,转瞬即逝周而复始暖意内容比封面更可,马可瓦尔多和基顿真的好像啊,热衷苦中作乐却不断弄巧成拙,连闯祸的创意如出一辙!在会心一笑和哭笑不得之间读完了整本书。

  ●很轻盈的小故事,求而不得,弄巧成拙。(其实,我觉得一般耶……)

  ●生活如此艰难,卡神写出来又如此轻盈,像是月亮悄悄发出的一声叹息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一):有点失望

  我想,读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是从他的第一本开始,一本一本往后读,这样,你会看到他的成长了解他最优秀作品为何如此。可是,对于卡尔维诺,我的打开方式却是相反的,我从他最优秀的作品读起,从惊喜意外,到渐渐失望。

  失望这个词或许有些重了,可是确实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

  一改往常简单的书封,极尽噱头的书封,剧透到底的摘录,都在为我的期待之情降温。

  不过,要肯定的是,卡尔维诺确实是从这里,反思城市,写出《看不见的城市》的。

  还有一处发现便是,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间概念下,可是却在地理和历史上经历着时差。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二):马可瓦尔多

  卡尔维诺的这本《马可瓦尔多》是本薄薄的小书,讲了一位名叫马可瓦尔多的小市民的故事。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一件事,五年,讲了二十件事。一件件好笑的事情构成一位意大利小市民酸的人生。

  一开始卡尔维诺这样介绍马可瓦尔多: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和都市的隐秘。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让人以为马可瓦尔多是位多愁善感的知识分子,然而,接下来一转弯,有一天,马可瓦尔多发现有个长蘑菇的地方,他与清洁工之间暗暗争斗,一场后,他与清洁工发现蘑菇长大了,为了不让对方采更多的蘑菇,两人都喊大家来采蘑菇,每个人都采了蘑菇,都不多,才中毒不严重。

  他在医院里治疗时发现一只小兔子,起初只是同情这只瘦巴巴的小兔子,他带回家养,后来医院找到他说兔子是注射了病毒的,最后,兔子跟他家人都回医院了

  用黄蜂治风湿.......

  只要是马可瓦尔多意外之中发现的财物空欢喜一场,努力闹腾一番后最后都是一场闹剧,20个故事里只有一个一个冬天里把广告牌锯回家当柴火烧没有被逮住,因为巡逻的警察是个近视眼......

  努力挣扎着想让自己跟家人活的更好一些,但经常事与愿违

  真实,幽默,心酸.......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三):呼吸顶底

  § 无论阅读书写,还是生命实践,通向诗与神圣(爱与拯救)的方式诸多,但归结起来就是大道至简(道成肉身/肉身成道),尤其对待书写(包括谈话)要简化。简化就是单纯地思、言、行。失去简化,失去单纯,就是一堆又一堆的废弃的材料,一次又一次的无效的畅聊。

  § 有两种道路,喋喋不休的对日常的话疗—缄默无语的对神圣的虔思。然而如若失去敬畏,即尊敬和畏惧,无论是日常还是神圣,就都被戏谑了。所谓戏谑是以涉嫌貌似真诚和贞洁的形式糟践了真诚和贞洁。抓住事极/物极的两端来玩魔术,进而居于中端/中庸藐视两端,皆是既定的聪明把戏。

  § 我会告诉你真实。但从来不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因为你想知道的东西不是我所能告诉,这只好交给创世主。因为我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意味着我羞辱了你的同时也反向羞辱了我自己。敬畏神,就是敬畏那创世主。敬畏创世主就是敬畏个体自身生命及生命实践。此个体生命与创世主共处一灵的唯一法门也。

  § 思本身和诗本身一样,是灵命的无序性、突发性、可能性的涌荡。言与行是涌荡的表征。以思想自居的人们,长期处于被思想的一元/二元/三元结构所俘虏的状态,将所有的事件归给恳认和怀疑,但并不能逃脱被恳认和怀疑制造的嵌套。人被所谓的思与诗给捆绑了。人成为既定的诗与思的发明者。人放弃了创世主。

  § 人被怀疑和怀疑对象给怀疑了的时候,这个人(怀疑者)处在怀疑的中端/中心,故此怀疑堕入万劫不复。恳信,是怀疑的牧者。恳信的力量来自创世主,怀疑的力量来自人。人怀疑创世主所造之物,然而怀疑不能接近创世主。因为没有创世主,就没有人。怀疑不能引向创世。创世的意愿来自爱。本质上,爱并非源自人。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四):《马可瓦尔多》:泥沼中的点滴诗意

  在不少中国读者那里,卡尔维诺这个名字要么是与“祖先三部曲”《树上的男爵》《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相关,要么就脱不开与《看不见的城市》这种玄妙的篇章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卡尔维诺,这个出身科学世家的“叛徒”,已经成了牢不可破的文学神话,以至于很少有人会问,卡尔维诺究竟是怎样成为卡尔维诺的?

  这个看似实际的问题,其实并非意在提供写作指南,仅仅是为了考察卡尔维诺何以最终呈现为如今的样子,或者说,他是怎么形成了后来的风格。相较可能会用“晶体结构”这种术语将好奇的读者草草打发的评论家们,阅读卡尔维诺前后期的作品可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特别是那些具有过渡意义的小说,比如《马可瓦尔多》。

  与自出机杼的其他小说不同,《马可瓦尔多》确有现实原型。卡尔维诺曾经坦率地说,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一位出版社仓库工,此人因为吃了路边的蘑菇中毒。我们无法想象听到这段经历时卡尔维诺作何感想(灵光一现?当然,换作我们,可能一笑而过),但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这个戏剧性的引子,恐怕很可能就没有后期的卡尔维诺,或者说,我们最终见识到的卡尔维诺会大打折扣。

  马可瓦尔多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在一家公司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同时还要承担整个家庭的开销,常常觉得生活不如意。此外,马可瓦尔多并无多大志向,得过且过(没有谁能质疑他对孩子和妻子的爱意,这是肯定的)。不过,如果慢慢地走近他的世界,读者会发现,此人身上的确有着闪光点:发现路边长出蘑菇的他,觉得“一直包围着他的吝啬的灰色世界陡然变得慷慨起来,充满了秘密的财富”;他会牵挂“一株被囚在公司四壁之间”的灌木……

  就像大多数人,马可瓦尔多非但不是一个圣人,反而存在不少缺点:贪小便宜(食用路边的蘑菇,结果造成食物中毒)、双重标准(想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摆脱家中的妻子,故憎恶先于他占用椅子的男女,心生怨念)、自欺欺人(无力购买超市中的很多商品,却乐意炫耀般地逛超市)……可意料之中的是,恰恰是这些缺点,让他无比真实。卡尔维诺无意于塑造一个遗世独立的高人形象,他笔下的马可瓦尔多完完全全扎根生活,同时却也不乏超越性。

  毫无疑问,马可瓦尔多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泥沼之中,房租、粮食的开销始终在彰显着生活的压迫一面,他和妻子的日常是生活的细节与争吵。然而,马可瓦尔多并未因此向生活缴械。恰恰相反,他总是几乎出于本能地发现生活的美,那些微不足道的琐碎让他无比着迷。更为难得的是,这种本能并非浪漫主义者的矫揉造作(也就是表演),而是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构成了他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存在方式,这可能就是我们难以摆脱其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五):吃货马可瓦尔多

  《马可瓦尔多》第一个故事就是《城里的蘑菇》,讲万物复苏的春天,城市绿化带突然莫名其妙长出了蘑菇。别的行人往来匆促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我们的马可瓦尔多不但看到了,而且这在他眼中立刻就变成一盘炸蘑菇。

  他每天都去看这些蘑菇,盼着它们长大,早日成为自己的盘中餐……

  穷人马可瓦尔多最爱的就是这样从天而降的美食。《市政府的鸽子》中他看中了迁徙而来的丘鹬,上班路上都不能好好走了,脑子里全是“如果我能想到办法的话,星期天就能吃上烤丘鹬了。”

  于是他在天台刷上粘鸟胶,撒上玉米粒……结果只粘到了一只可怜的鸽子。但马可瓦尔多也并没有放过它,当晚就给自己做了烤鸽子。

  但另一次,马可瓦尔多还是将到嘴的美食给放弃了。《在河水更蓝的地方》,马可瓦尔多去钓鱼,带了“鱼竿、钓鱼线、鱼钩、鱼饵、渔网、捕鱼靴、鱼篓”,收获了满满一鱼篓的丁桂鱼。

  结果被看守人发现,告诉他河水早已让上游的油漆厂污染了,鱼有毒,“您赶紧把鱼放掉,否则我要没收的!”

  吃货马可瓦尔多还想挣扎,辩解说,如果自己是在工厂上游钓到的鱼呢?

  看守人表示,那可就是人家鱼塘养的了,“我不仅要没收这鱼,还要罚您的款。”

  马可瓦尔多赶紧把鱼给放到河里去了。

  马可瓦尔多人生的最大难处不就是穷么。

  贫穷限制了马可瓦尔多的食欲。所以有时候他就只能带着全家去逛超市,干逛,不花钱。在《马可瓦尔多逛超市》的时候,他一边嘱咐家人因为买不起,不能随便从货架上拿东西,一边自己就忍不住往购物车中拿了又拿,拿了又拿。

  一盒海枣、一瓶辣椒酱、一袋咖啡粉、一袋面条,然后又跟着那些女佣和妇人们拿了黄瓜、奶酪,“生菜沙拉或者烤野禽用的配料”。全是吃的。

  马可瓦尔多就这样享受着推了满车美食逛超市(但却没有一样付得起)的快感。

  吃货马可瓦尔多人生另一大难处是老婆做饭不好吃。当然其实还是因为穷,老婆只能每天给他的《饭盒》中带前一天吃的剩菜,而且会连续好几天都是香肠配萝卜。吃得马可瓦尔多绝望。

  有一天,他拿着饭盒遇到了一个住在别墅的男孩,男孩每天都被要求吃炸脑子,也已经吃到厌。于是两人就愉快地交换了彼此的食物。作者卡尔维诺这样描述当马可瓦尔多看到那盘炸脑子时:“柔软而弯曲的就像是一堆云。他的鼻孔在颤抖。”

  颤抖!

  马可瓦尔多还有一次跟着猫咪去觅食……

  《顽固猫咪的小花园》中,那只虎斑猫把他带到了比亚里茨大饭店,马可瓦尔多跟着猫咪一起匍匐在地上观察饭店里的美食,“那烤成了金色的山鹑和鹌鹑”。

  然后饭店里肥美的鳟鱼是养在玻璃缸里的,客人点到哪一只,服务生就拿去厨房烹煮。马可瓦尔多吃货办法多,就找来垂钓工具,偷偷从外面伸进去,钓了一条鳟鱼……

  结果,这只鳟鱼在收竿时被他的虎斑猫朋友叼走了……最终马可瓦尔多也没有能吃上。

  不过吃上了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啦!

  马可瓦尔多有次就人馋胆子大地在医生的实验室里偷了一只兔子回家,先养着,“他带着饲养人爱怜的眼神望着它,这眼神能把他对动物的善意和烤兔肉的可能性包含在同一种款款深情中。”

  结果,这个兔子身上有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肉是有毒的。此事闹得全城警察出动,捉兔子,发警报,恐慌蔓延……

  好在,最终兔子还没来得及被马可瓦尔多一家吃掉,被捉住放上了救护车,“车上也有马可瓦尔多、他妻子,还有他的小孩,他们将被留院观察,还要接受一系列的疫苗试验。”

  这已经不是马尔瓦尔多为食物第一次付出惨痛代价了。

  还记得他在城里发现的那些来历不明的蘑菇么?那次他成功吃上了,然后,就食物中毒了。

  所以,就算是吃货,也要学会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食物,比如野味,说不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马可瓦尔多》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