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是一本由[美]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Ada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精选点评:
●我还能从什么角度看这件事?
●改变
●1、选择地图:学习者心态解决问题双赢;评判者心态责怪批评非赢即输; 2、你是要赢得一场辩论还是要一个美好的晚上; 3、你被牵绊和失足之地,就是无尽宝藏之所——约瑟夫坎贝尔; 4、平庸者不提问题、优秀者提问题,杰出者提出杰出问题;
●深入浅出,作者用小说手法阐述道理,显得非常好懂。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时刻提醒自己,处于评判者状态还是提问者状态。
●核心:改变心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跳出思维定势。故事写得不怎样。
●还不错。
●1.我想要什么? 2.我做了哪些假设? 3.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4.这件事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 5.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6.我遗漏了什么或者我在逃避什么? 7.从这个人身上或这件事本身,我能学到什么? 从这个错误或失败中,我能学到什么? 从这次成功中,我能学到什么? 8.我应该问(自己和 /或他人)哪些问题? 9.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变成双赢的局面? 10.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11.我有哪些选择? 12.哪些行动步骤最合理?
●总体来说就是一本操作手册,从理论来说与很多教练技巧、心态转变等书籍类似,所以熟悉起来不费时间;从实操层面来说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了,主体部分读起来就像读一篇案例,商业背景、人物关系、完整的叙事加之设计的贴合现实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相似经历引发读者的代入性思考觉知“我们都是康复中的评判者”的现实,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何时何地怎么用“提问式的工具QT”。为了加深理解,文章的最后又从工具维度进行回顾,将12个具分别进行目的说明、出现的章节和讨论的要点,以及如果练习进行提升。总体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帮助领导者刻意练习从评判者心态到学习者心态的转变的指南,但是还是高管教练更管用些,某种角度也可能是广告。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一):能提多少个问题就有多少种方法
提问思维:提问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开辟更多的思维模型,打破思维的禁锢;
两种思维:1.评判型思维(表现为受情绪左右,不断抱怨,抱怨自己,抱怨他人,恶性循环。但是,这种思维不可避免,既然如此就要接受,接受他人的评判性思维,接受自己的评判型思维);2.学习型思维(意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随时问自己是否陷入评判型思维,时刻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便可以走出评判型思维转为学习型思维。
提问风暴:尽量提出更多的问题,先不着急给出答案。
提问思维的十二大工具:刻意练习,内化能力。
HOM
2019.12.31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二):改变提问
书的内容借助虚拟的故事,针对改变个人的思维方式展开叙述。就实用性而言,可操作性的空间不大(可能是自己实践次数不够)。但是书中的核心观点还是值得学习的,我们凡人总是习惯性去做评判者,并不擅长去做学习者。一、通过学习书中的观点可以借助工具来提醒自己,不要划入评判者泥潭。重要的工具包含选择地图(尤其对于客观事实的阐述是否清晰、对自己当下的位置界定是否准确)
二、ABCD模型法 A :察觉法 自己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 ?这样有用吗? B:深呼吸退后一步思考 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 C: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的真相是?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D: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选择是什么?。
三、获得成功的最关键12个问题
1、我想要什么?2、我做了哪些假设?3、我该承担什么责任?4、这件事我还能从什么角度看?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三):另一种慢思考
其实这本书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谈慢思考,用提问的方式放慢思考。 为什么需要放慢思考,因为我们的情绪还有决定,很多时候都是反应很快的,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这帮助了远古人类识别,躲避危险生存下来,但是很多时候今天不适用,反而拖累我们。 这种进化的结果我们无法消灭它,但是我们通过训练,减少对我们影响的时间。 书中就通过讲一个故事,说明了提问的力量,帮助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事情发生的时候很难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让自己慢下来思考,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平时生活中时常留意,总结一些常用的可以转换看问题角度的问题,背下来,慢慢开始改变。 1,我想要什么? 2.我做了哪些假设? 3.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4.这件事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 5.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6.我遗漏了什么或者我在逃避什么? 7.我应该问(自己和/或他人)哪些问题? 8.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变成双赢的局面? 9.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四):改变,从希望发生变化的那个人开始。
生活太难了,批判生活比解决问题来得简单。诚实地说,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有这样可怕的观念,我渐渐成了一个爱抱怨,很脆弱,易崩溃的人。自己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独自承担,可一旦有家人和男朋友在身边为我撑腰,我就会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所以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点醒了我。
全书围绕着一条线展开:要摆正提问的心态,从批判者,转变为观察者、学习者,提积极的问题,以积极的方式过好一生。
原来通过提问,可以引导思考方式的改变,从而改变人生。
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陷入“批判者”的境地,不妨问自己:
这是我想要的感受吗?
这是我现在想做的吗?
我更希望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我怎么才能处于那个状态?
这样做有用吗?
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关于此事,我还可以从哪些其他角度来看?
我做了哪些假设?
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现在我选择或决定做什么?
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我遗漏了什么或者我在逃避什么?
从这个人身上或这件事本身,我能学到什么?
我应该问(自己和/或他人)哪些问题?
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变成双赢的局面?
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我有哪些选择?
哪些行动步骤最合理?
以上。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12个改善生活与工作的有力工具(原书第3版)》读后感(五):伟大的思想始于伟大的问题
观点很棒,内容有点拖沓。提问式思维的12大工具
工具1:赋能于你的观察者
工具2:用选择地图做向导
工具3:发挥提问的威力
工具4:区分学习者与评判者心态和问题
工具5:与评判者做朋友
工具6:质疑假设
工具7:善用转换问题
工具8:建立学习者团队
工具9:用问风暴实现突破
工具10:去问那获得成功最关键的12个问题
工具11:教练自己或他人
工具12:领导力——提问式思维的力量
12大问题: 伟大的思想始于伟大的问题。
1.我想要什么?
2.我做了哪些假设?
3.我该承担什么责任?
4.这件事我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看?
5.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6.我遗漏了什么或者我在逃避什么?
7.从这个人身上或这件事本身,我能学到什么?
从这个错误或失败中,我能学到什么?
从这次成功中,我能学到什么?
8.我应该问(自己和 /或他人)哪些问题?
9.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变成双赢的局面?
10.有什么样的可能性?
11.我有哪些选择?
12.哪些行动步骤最合理?
ABCD选择法
A:Aware
:Breathe
C: Curiosity
D: Dec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