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伯恩版《天鹅湖》》是一部由马修·伯恩执导,Will Bozier / Liam Mower / Nicole Kabera主演的一部剧情 / 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一):这不是基情剧,不是基情剧!
你以为是天鹅之死,但实际上是王子之死,你以为是王子之死,但实际上是天鹅之死。你以为的正常实际上是神经病,你以为的神经病实际上是正常人。你以为的生其实是死,你以为的死其实是生。你以为的美其实是丑,你以为的丑其实是美。你以为的理想其实是欲望,你以为的欲望其实是理想。导演把理想、纯洁、欲望、毁灭以及绝望通通揉杂在一起。强调一下,这不是基情剧!不是基情剧!经典从不惧怕改编,更经得起新的诠释和解读,这是我看过的最绝望、最压抑的舞剧(我本人喜欢舞剧多过话剧,因为好的话剧台词太少见),绝望到我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柴可夫斯基牛逼!马修·伯恩牛逼!
迟到了近二十分钟,(居然有工作人员打小灯筒领着迟到观众入席)一进去就看到一个四处撒欢,举止粗鄙的金发洋娃娃在台上,低俗又肤浅的sex doll。和以前上舞蹈名作鉴赏课看老师播放影片的心态完全不相同了,当时最喜欢小王子误入天鹅湖变成lost little boy和黑天鹅出现在糜烂的舞会肆恣调情的部分,今天下午看到这两个地方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觉得索然无味,每个角色都无味的光鲜亮丽。 现在看来明显更倾向于在王子房间里描写他内心的部分。灰色的墙壁前,金色的镜框,儿子的恋母倾向,母亲对儿子在情感上的虐待;舞会之后,王子开始失常,在牢/房间里出现了很多个母亲;最后的床上,天鹅在王子的梦里搅啊搅,天鹅湖始终是王子旖旎的梦。 是我的需求变了,看东西的眼光也变了。 太阳已经比人类先走到了秋天,来不及去卢沟桥看日落了。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三):你们看的是男男基情,我看到的是亲子悲剧
绚丽的舞台,优美的舞姿,英俊王子与半裸男天鹅激情四射春光乍泄[捂脸][捂脸]引来现场腐女们惊叫连连,乍一看毁三观的画面很符合腐国风格!不过细细想来,喜剧的外衣下隐藏着绝望和悲剧:王子从小缺失父爱,对母亲产生恋母情结,然而母亲严苛的家教让他更加懦弱胆小自卑,女友的背叛让他备受打击,让他写遗书准备自杀,这一系列叠加性的创伤已经导致他产生人格障碍(人格分裂或者是双相情感障碍)男天鹅其实可以理解为王子内心分裂出来的男性人格,希望这一形象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包括母亲的爱,而现实中人格的冲突导致女友意外死亡,然后被囚禁接受错误的治疗:电击治疗(杨永信上身)[捂脸][捂脸][捂脸]一系列叠加性的创伤和错误治疗让王子在病床上备受煎熬,最终死亡……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结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原生家庭中亲密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健康的父爱和母爱有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发育。2.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一定要接受专业的治疗,不要盲目囚禁甚至乱用电击治疗[捂脸][捂脸]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四):头鹅在发光
今天看了,下午场,并没有签售,sad。两点半到五点,中间休息20分钟,还挺好的。说是芭蕾舞剧,但其实是大杂烩,什么都有,很多摆胯的动作,四小天鹅那一段简直魔改,还有几个黑人小哥,黑人跳芭蕾其实非常不容易,点个赞。稍稍有点乱,偶尔有人动作做不到位,但瑕不掩瑜,有几幕跳得超级好,头鹅太帅了,感觉比所有人都高大健壮一圈,跳得特别好,气势也好,肌肉线条也好,身上的汗都闪闪发光,完成度非常高,还有那个母亲的角色,跳得也非常好。 只是剧情有点魔幻,提前没做功课,直接去的,仿佛王子有点恋母,可是自己又找了个渣女,然后渣女出轨,王后也不理他,王子打算投湖自尽,结果遇到头鹅带着一群天鹅,头鹅仿佛引诱了他,他就觉得自己还有救,就不自杀了,高高兴兴回家了。后来舞会上头鹅突然出现,我以为是来找王子的,可是他又四处勾搭,还勾搭上了王后,王子不知是想挽留头鹅还是想挽留王后,总之场面非常混乱,舞会结束后王子应该是精神出现问题,回到住处,头鹅来找他,被其他鹅们集体反对,其他鹅们想要杀掉王子,头鹅战斗受伤消失,最后只剩王子一人倒在床上,王后进门时发现王子已死,悲痛号哭之际,床头高窗上浮现头鹅与王子抱在一起的身影,完了。
就是前因后果没交待清楚,我看过很多遍天鹅湖,很多遍,但这个看完,我已经忘了天鹅湖原本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了。头鹅为什么突然来到舞会四处勾搭刺激王子,头鹅最后来找王子时为什么其他鹅会攻击他,只有这两点很迷,剩下都好,再说一遍,头鹅太帅了,太,帅,了。
总之一切都很好,想看第二遍,结果发现没票了,还是sad。听说这个舞团明年还会魔改红菱艳,我要看两场。
以上。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五):黄浦剧场,终于看到了11月10日的新版官摄
一、独舞。
终于再次看到酒吧门口那段solo, 太美了, 随着时光的逐渐流失,当时在文广看得我心驰神往的这段,已有点记不清了。 只记得后来8月25日末场第一次看Dominic North演时,我从开头就死盯Domi看,誓要看出两人的区别来,看到这段独舞,就 “哦~~,原来如此” 了。
网络上有各种各样视频片段,包括Liam分别跟Will和跟Max在伦敦演出的零星片段、在文广的片段,也有2012年Dominic跟Richard Winsor的整部,偏就再也看不到Liam这段独特的个人solo,于是,心心念念,酒吧门口solo成为记忆中越来越淡、越来越神秘的印象。
前天,终于在黄浦剧场看到了。 太美了,孤独而美丽,他是被酒吧扔出来后,立刻滑入舞蹈中的,我没记错,从地面上伸展开来的现代舞,翻腾、扭转、挣扎, 中途他跑向走出门口的脱衣舞女,满脸哀求,祈求倾诉(这里情绪表达跟整段舞蹈都是贴合的,简直跟舞溶为一体,而不是为了等音乐而在熬时间), 那个在舞厅里叼着香烟、弯腰驼背、早看破红尘的舞女,拍了拍他胸口,默默走了, 然后他再次进入舞蹈,激烈的旋转、展腿高飞...,跟Scott Ambler和Dominic一样的动作,却又完全不一样的舞蹈。
他这样跳,马修伯恩应该是给他特批了。
二,Will。
第一次完整看Will。我算明白了,那些姑娘那么兴奋的给william配对的原因,肯定不止两人的化学反应关系,will跳舞,原来跟liam是一个路数的:阴柔。所以,两人乍看上去感觉上就特别合拍。
前两天看到Max westwell曾经在社交平台上放的一张图片,说都柏林场结束了,自己最喜欢图中这个片段。他真是一个无心眼的善良汉子,这张图片上,max和liam同步腾空跃起。可偏图上liam的动作又能完全吸走人们的注意力:他的指尖,已经碰到了后踢腿的脚部....。 这就是我一次次看liam和max双人舞时的感觉:liam这是不要朋友式的跳法,完全不顾舞伴死活。 当然liam这样也无可厚非,马修伯恩本来就应该找Matthew Ball这类人去压住他。
话题扯远,是因为我觉得,马修伯恩天鹅湖里气场最强大的,最吸引人眼球的,理应是头鹅。 跟liam搭档时,头鹅如果不够强,主场就会变成是他王子的,因为liam是不会放弃用尽自己全部去舞蹈这个机会的,他是疯狂想用自己指尖脚尖去舞蹈的人。 但问题是主场不应该是王子的,虽然王子是完全的主角,头鹅/陌生人作为剧中美好的象征,必须表现的比王子更夺人眼球。
好在,will居然跟liam合拍。视频里,看不出will技术上的问题, 无可挑剔,能跳能蹦,单腿站立旋转360度问题,谁敢说自己光脚不穿鞋袜能旋转得顺溜。 甚至有一个单腿定立在舞台远处回头瞪王子良久的动作,我原本超担心,因为2012年的Winsor我看他是站不稳的,而他will居然稳稳当当。 还有我最在意的舞蹈乐感问题(liam可是精准踩着每个音乐点起舞,堪称到疯魔程度的),will乐感完全没问题,这点真让人幸福到流泪,他的舞蹈节奏居然明显比根正苗红的Max更有感觉,真的。
所以,感官上,will跟liam完全合拍。而且他肢体可阴柔,面部可凶狠,带出来的表演风格,硬是撑住了场面,也就是气势上压住了liam王子,头鹅/陌生人本该如此。
三,这次才发现,第三幕其实有不少舞蹈是王子在宫廷舞会上跳宫廷舞。王子是淹没在众群舞中(群舞中可是包含着一个演樵夫时跳过空中击打(Cabriole?)的),还是鹤立鸡群,这就要看演员是谁了,所以,别怪我用liam的标准看人,他的舞蹈动作明显比其他所有人都正规得多。 有人把他说成台下无比闹腾的孩子,那根本影响不了我对liam的印象,舞是人切切实实跳出来的,用大脑演出来的,无数人那么努力,结果出来也不过尔尔,我就不信闹腾能跟他的表演能力形成什么关系。
四,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伦敦那个舞台,灯光有些昏暗,will出场,那么漂亮一组甩头扭臂动作,竟然半隐藏在灯光不明中,还有一组什么动作,灯光居然在中途才突然打到身上来,让我想起看到北京天桥的那些黑暗的照片,文广的灯光可是漂亮非凡。
至于其他,那些被揪出来的这个那个小问题,算个啥呀(连开场半小时中陆续进了半个剧场观众,我都能忍),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员的表演,感动和激动都来不及。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六):这是pron是drug是alcohol
我吹爆男鹅!男版天鹅湖简直就是一部制作精良感染力惊人的porn,天鹅们这是一群怎样的性感猛禽啊!舞美精良,编舞细腻,情节设置得当,可以说,他打破了对芭蕾舞剧的传统想象。
liam的王子从肢体到情绪都把王子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天真的,脆弱的,自卑的,渴望被爱的,向往自由的,will的头鹅在一开始有点没进入状态,几个单腿都晃了,头几个转体也不稳,但渐入佳境,尤其天鹅湖章节的后半段和整个下半场,把天鹅的高贵和野性都展露出来。至于王子情人的演绎,我怀疑是在黑哈里和梅根。
整体来看,天鹅湖那段自不必说,群鹅们的舞蹈真是性感又野蛮,四小天鹅意外的蠢萌,宫廷舞会那一段则是我的最爱,每个群舞都极其有戏,will和女王的对舞则把黑天鹅的浑不在意、不受拘束和女王对欲望的渴求和压抑表现出来,而融合了国标和探戈的芭蕾编舞也把奢靡的散发着欲望的宫廷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癫狂的极致后就是王子的自我救赎,那段王子在地上挣扎,天鹅从床上挣脱攀爬而出的戏真的太震撼了。
的确,王子与天鹅本来就是一体双面,他们本来就是整体,最后天鹅抱着王子在天上无声的嘶喊和地下母亲搂着王子放声的哭泣格外冲击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七):是救赎,是解脱,温暖而绝望——马修·伯恩《天鹅湖》芭蕾舞剧
后现代芭蕾的男性之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再创作,老柴从棺材里爬起来鼓掌。总体来说真的惊喜,我太爱Will的头鹅了。本年度目前最惊喜的一部剧。
评分:音乐8,视觉8,感觉8(10满分)
返场天鹅绝美剪影整篇repo会围绕一个问题来展开:天鹅这个意象在剧中究竟代表什么?
是梦魇、是讽刺、是梦幻、是反叛和救赎。
第一幕中王子从噩梦中惊醒,天鹅是梦魇。随后王子醒来,贵族家庭的条条框框和井井有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群演的佣人和民众都是意料之中的追随者、附庸者。这是个不称职的王子,可是他的母亲是一个完美的女王。从妆发到言谈举止,无一不代表着身份和地位。连同母子二人疏离的关系也是,必然是这样的家庭所具有的特质。Liam的王子一上来就迷迷糊糊的,年龄感比较小,懦弱且毫无自我感。他是一个毫无自信又极其敏感的人,始终是处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母亲、管家、女朋友、以及后面的头鹅、医生,等等。
wark酒吧外的天鹅,是嘲讽,是晴天霹雳。一个贵族公子爱上了一个和自己的家族底蕴格格不入的潇洒大妞。尤其是戏中戏那段,在剧场舞台上和包厢里的戏码。这里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舞台上是对传统芭蕾舞剧的一丝叛逆和荒诞,包厢里是描写两种文化的冲突。当然也是很好的剧场礼仪课本。
剧场里手机要调成静音、不能吃东西、不能大声喧哗!!!
失恋后备受打击的王子在酒吧外独自纠结苦恼,天鹅成群飞过,是萦绕不散挥之不去的梦魇,时时刻刻在嘲讽着王子。
湖边偶遇天鹅群的时候,天鹅是个梦幻,是王子向往又无法融入的群体。
我相信马修应该观察了很久天鹅吧……这段群舞几乎完全突破了观众对古典芭蕾中《天鹅湖》的刻板印象,包括四只可爱的男鹅俏皮又有点笨拙的“四小天鹅”。不是纯粹的整齐和舞蹈的优美,而是从形态和动作习性上非常还原“天鹅”这种动物原本的姿态。尤其是展现出来了,天鹅和男性芭蕾舞者都能表达出来的肌肉的线条感,紧实又坚定。这种男性美在这部舞剧中被传达到了极致。
第二幕舞会中陌生人(头鹅)的“入侵”,天鹅是突破禁忌和框架。第二幕再出现的王子已经有了些许的呆板,可以迎合母亲的需要来做好“一个王子”。然而这时陌生人出现了,只有王子一个人认得他(陌生人)就是那个头鹅。他惊讶地看着这个陌生人在舞会上不受拘束,跅弛不羁,在全场女人心中都撩拨起涟漪。尤其是陌生人对女王的攻击性和目的性,让王子开始不解和恼羞成怒,“为什么?凭什么?”。
尤其要说一下舞会这段精妙的双人舞。选用的音乐也是节奏明快和激烈的,于是马修在舞蹈中融入了国标舞中探戈和斗牛的成分。国标舞源于宫廷中的社交舞,在此刻出现在合适不过了。而且许多国标舞中的舞步和技法都从芭蕾沿袭而来。这一部分的融合简直是出神入化了,也是全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
最后一幕房间里,天鹅是本我,是救赎,是解脱。
自始至终,天鹅都是王子心中的幻觉。天鹅(尤其头鹅)代表着每一个王子心中,想成为却无法成为,想做好却永远也达不到,既爱又恨,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那个自我。宴会时王子行为失常,意识混乱,女王规避家丑一般把王子锁在家里,依然不外露她对儿子的爱和疼惜。在这种家庭里,更多的还是爱之深责之切和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绪吧。接受过治疗后(电击、鞭打等等肉体上的折磨),王子又静静地躺在床上。群鹅出现了。
绝望的王子迎来群鹅的攻击,唤醒了心中不能被湮灭的头鹅。头鹅从床面上伸出手挣扎着爬出来那个瞬间我真的倒吸一口凉气,心里又冰冷又酸楚。这一段的拥抱、拯救、被攻击、又被分开,看得让人揪心。无论是对于角色还是对于现场观众而言,大家都知道,哀莫大于心死。头鹅是王子的幻想和执念,二者同生共死。
终于在最后一幕,女王抱着王子的尸体跌坐在地上无声的哀嚎,终于施舍给了自己亲爱的儿子一点点来自母亲的温暖。布景又回到第一幕的样子,头鹅怀抱着王子伫立在半透明的玻璃后面,温暖而绝望。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八):马修·伯恩版《天鹅湖》观后感
涉及剧透
——
从第一幕开始舞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除了最后王子被关起来治疗的时候,其实可以将影子也运用起来,或许运用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或者还表现得不够明显,保持了一贯教科书般的高水准舞美,音乐仍然是柴可夫斯基作品,再者灯光服装造型,都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首先从王子起床后宫廷内场表演一个小高潮,我瞬间就明白了交响乐和芭蕾多配,它们无论从西方形式上的雅,风格,都是一致的般配,在舞蹈动作突破平缓之时交响乐配以高潮,就会给人带以double震撼,所以这里提名孙颖老师在批评古典舞基训的时候指出的西方化问题。
此刻也感触颇深,中国古典舞和西方交响乐组曲,真的不配,就不是一个路子的。(当然可以搞元素碰撞或风格融合,但是我认为前提是中国古典舞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这里不必杠我也不细论。)
接着说,台上演员在演出时会和台下的观众有单方面的互动,例如饰演王子女朋友角色的演员在下台时神色夸张的看着观众,一边走一边指了指下场口,仿佛在说:“我要从这里下去了喔”,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点,包括舞剧里非常有细节的表演,就算场上再多人的时候,主角在进行强烈的互动和表演时,角落里的任何人无时无刻都在状态,没有闲置的人,你不管看向谁都是在演出内的。
然后分析一下故事情节,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同性恋天鹅湖,因为情节里所有天鹅都是男性,而王子确实和头鹅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和爱意。
在这里我更愿意解读为这只头鹅只是王子的梦境,是王子缺失的渴望的,王子从小被母亲管控到大,而被噩梦吓醒时渴望得到母亲的安慰,不停的去拦住母亲,不停的去拥抱依恋母亲,在这里有人解读为恋母情结,我觉得完全没有,我认为王子只是过度缺乏,缺乏母爱,缺乏安全感。
而王子的女朋友,就是现实里典型的脑子里半点墨水没有的拜金女,她在第一次遇见王子的时候,处处展露的都是她的心机,她与高雅规矩的宫廷格格不入,我认为王子仍然会选择同她在一起便是王子一直懦弱压抑心理下唯一的渴望反抗和叛逆的表现,再例如女朋友同王子、皇后一起观看演出时,女友被妖怪的出场吓得大声尖叫,又在捕蝶人出场时哈哈大笑,在翻阅目录时发出巨大的声响,甚至在扮演妖怪的演员跳到她面前时用她的小包攻击人家。
在这种种细节的表现下,几乎可以充分的看出王子的这位女朋友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了,后来王子去酒吧时,看到女友和别人调情,发生口角,被逐出酒吧,他摔倒在地,大衣被守门人扔出,他的迷茫,长期以来的压抑,以及现实的巨大落差,他的痛苦、孤独,在那一刻无论是演员的表演、配乐,融合在一起,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后来,王子失意的来到湖边,写下遗书,准备自尽,我认为这时开始王子的精神已经开始错乱了,也就是这时天鹅出场。
月下湖面波纹荡漾,头鹅就那样游过湖面,这个开场我真的惊艳,而这个天鹅就是王子心中缺失的表现,头鹅充分展现了男性的力量之美,自由、健壮,王子开始追逐天鹅,在一段一段的进退之中,天鹅终于亲近了王子。
而天鹅驻足在月下遥望王子的时候,真的美到窒息。
而梦境褪去后,天鹅消失,王子已经深深迷恋上天鹅,无心赴死,可以说天鹅带给了王子新生,王子撕掉遗书,以跳跃代表高涨的情绪,拥抱素不相识的老人后退场。
在后面便是宫廷舞会的开始,在权臣贵妇之间的盛宴里,又是规矩和以往熟悉的压抑袭来,王子心目中的天鹅再度出现,然而此刻的天鹅已经不再是那个月下注视他的天鹅,天鹅化身的黑衣男子与在场的每一位女子调情,其中也包括王子的母后。
黑衣男子不再看王子,而王子一直举步维艰的靠近黑衣男子,二度见面,一切都变了,很多人没有对这里进行分析,只觉得这是天鹅的转变,是天堂和地狱的一面之隔,但是我个人更愿意解读为,这是王子已经精神紊乱的结果,因为天鹅从来都不是人,它只是王子的一个幻想。
而这里天鹅的变化,我更愿意解读为王子内心的黑暗,他对于爱的缺乏,对于安全感的缺乏,导致他心目中的天鹅也背叛了他,而原本压抑的王子,对于天鹅的背叛更是不能接受,王子几度欲逃离宴席,却被守卫一次次拦下,这说明王子想逃,却没有出口。
后来黑衣男子和王子母亲的调情令王子不能忍受,坐在角落哭泣,推开母亲,被所有人逼疯,最后精神失常、掏出手枪误杀了他的拜金女友。
而后便是王子被关进房间接受治疗,这一幕虽是治疗但无一不展示着荒唐和压抑。
最后王子躺在一开始的大床上,而临死之际梦境中的群鹅和头鹅再度出现,而他挣扎着想和头鹅在一起,群鹅不断攻击王子,阻碍他和头鹅,我认为这里的群鹅暗喻着现实中限制他,控制他的人,最后王子死去,头鹅拥抱着王子,而王子的母亲进来时看到王子已经死去。
顶上的窗户垂落至床上方,王子和头鹅在窗户外相拥缠绵,这里的窗户应该可以代指天堂之类的,而最后一幕全场几乎也都是暗指天堂的白色。
总之表面的故事情节不落俗,深层次的内在隐喻可以反映一定社会现状,甚至可以再度深挖,我看的仍是比较表面以及个人观点偏重,再包括像宫廷舞会里出现的很多各国代表性舞蹈,无论从哪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一部极其优秀的作品。
总结就是我反对对于王子和头鹅同性恋的解读,赞同认为头鹅是无性的看法,它只是王子缺失的幻想,而王子一切缺乏的来源,痛苦的来源,都来源于现实中的压迫和遭受到的背叛。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九):9.21午场willxliam 晚场dommyxmax
“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剧本”,看完两场的当天晚上我躺在yzr床上这么想。“优秀的剧本框架是能够承受住不同的解读的,每种不同的演绎都能自圆其说,有各自的特点和趣味。” 下午的一场是我期待很久的搭配:Will x Liam 坐在乐池的我能近距离观察到liam的动作但也因座位不够正失去了舞台右侧舞段的良好欣赏体验。 Liam的王子是一个有很多细节的王子,柔韧性很强,手部动作很丰富且灵活,肢体语言的多样能很好的传达出情感。在序幕开始王子从床上苏醒时,他就塑造了一个眉间已笼罩淡淡阴郁气氛的王子。对于女友他也较为纵容,更纯良,天真地期待母亲的关爱,但内心知道不会有回应。他的情感表现是有痕迹的,甚至可以是“犹豫”的,感情的加强和淡化都能找到对应的表演。情节表演和舞蹈的转换非常顺畅,能看出音乐剧的功底。 Will的轻盈感是超乎他体型应有水平的,手部动作没有Liam那么细致但四肢延伸感极强。公园的双人舞很有气势,是一只很凶的头鹅(?)舞会的陌生来客侵略性很强,出场瞬间直接把我从没睡午觉的困意中唤醒。Stranger 和ensemble的群舞张力极强,随身携带的棍子/烟斗真是个好道具,有距离感但是依旧能够达到亲密接触的效果。下半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绝了,编舞剧本舞者表现。 毫无疑问Will是表演型选手,细节处理也把我抓得死死的。在和女王一段舞后,有一段与王子交换舞伴的双人舞,其中有一个细节我觉得真的非常绝:有一动作是男方手控住女方手腕,另一只手抚腰侧做出向后倾倒的动作,Will是手指张开放在女伴腰腹,Liam是绅士地轻扶腰际,相比之下Will的处理实在是太in character了,更亲密也更有性意味,一种力图掌控所有的侵略性。Act3实在是太好了,从暗流涌动的情绪到高潮处王子拔枪失控,节奏舒张程度堪称绝妙。被众人压住的王子Liam在失控后恢复了意识清明,挣扎的动作慢了下来,更多变成了对自己行为的后悔对自己的责问,还因为挣扎过于剧烈额头粘上了黑衣人装作头鹅画的黑色油彩,配上他张皇失措的表情,以及众人惊恐的表情好像在告诉王子:“你已经被标记了,你失去了身份。”你不能在天鹅的幻境中得到欲望的满足,也终于不能在现实里做顺从的王子。他崩溃了,瘫软着摔在地上被众人压制住拖走。Act4编舞内涵的新发展是真的强,Liam挣扎与被攻击时候的脆弱,他已经“受伤”很久了,这些幻象里的伤害是他潜意识里崩溃的具现化,一步一步下去以致于死亡来得突然。在梦境中他和头鹅相拥着离开了,在某种程度上,这又是美好的,头鹅是他痛苦时幻化出的保护者,而被命运与恋母情节压的奄奄一息的小王子,他活得过于小心翼翼,能从人生阴影里带他逃离的方法只有死亡。 晚上看Max和Dominic的场,说实话中场时我很气愤,一部分原因是感觉大家不在状态,表演浮于表面,但同时好像发现了一些很病态的解读方向,这让我很不安。Dommy的王子和Liam不一样,Liam的情感与神态是自然外露的,Dommy上半场表情很单调,微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表情。在序幕的时候王子有个动作是踩过仆人的背踏上地面接受侍从服务,Liam在这里表现出了羞愧与抑郁,Dommy则依旧保持微笑,透过望远镜看到时我惊呆了,这个处理让我感到很不安很不舒服。 对于女友近乎拙劣的搭讪方式,两个王子的处理表现真的天差地别,Liam对于女友不是没有情的,但是他的爱都拿来补偿自己,投射到幻境中的头鹅身上。而Dommy对于女友的搭讪显得更从容,仿佛早就识破。 Max的stranger一段不是我喜欢的处理,轻盈度不足空有力量感,舞会的上stranger的利落和风流没了,只有横冲直撞。和ensemble的互动显得生硬,整个场面的结果就是:尬撩。公园双人舞也不够凶,要是能把舞会那个凶悍的气势分一点给act2就好了。公园双人舞的既视感很奇妙,像是小孩追逐一样强大的新奇事物,好奇和天真感很重,但两人跳的比较模式化,手脚都动作处理很相似,没有那么有意思。 但 max和dominic不是没有优点,act4王子发病被送入精神病院的处理很有层次,因为Dommy并不瘦弱,不是抑郁,是崩溃与失望绝望的转变。女王探望完和管家转身离开时Dommy小心地靠近,被女王发觉后又假装不在意的四处看。他是有期待的,希望能有回应。在精神病院的折磨后,王子被管家拖着走向床,Liam此时的表现出的是“完全崩溃”,瘫在secretary身上,Dommy则回头朝着女王离开的方向继续看,确认了被放弃的事实后才瘫倒,这样的王子更天真坚强,崩溃时也更痛苦。 我觉得很病态的处理方式出现在前半场,act1王子的对镜借酒消愁part也就是被女王撞见后的双人舞,从喝酒的动机来看:Liam的喝酒处理的更“平常”,也就是王子通过喝酒发泄情绪已经很多次,Dommy相反。这一段双人舞我有用望远镜看,这样更放大了这一段处理方式的不同。Liam是酒后壮胆才敢如此放肆,他不是在渴求母亲的回应,这一段激烈的挣扎是他悲伤的诉说。Dommy的孩子气和愤怒感也更重,也有体格带来感官感受不同的影响dommy比女王高,liam比女王矮一点。这种愤怒感给我的幻觉就是angry sex 有病态的欲望与亲情渴求的揉杂。 晚场的ensemble夜店戏状态没有午场好,liam闯夜店是酒后神志不清的表现,dommy的行为倒显得很理智和合理。一个骨子里是软弱,另一个是不甘与愤怒。Dommy并不是酒后滋事,他更清醒,或者说,他没有醉得很深,闯夜店这一举动更像借着醉酒名义已经预谋很久的行为。被赶出swank的举动也很不同,liam还在迟钝的反应与悲伤,没意识到酒吧外蹲守的狗仔,直到闪光灯亮起后才意识到自己陷入困境。dommy几乎是一被赶出swank就做出了挡脸的姿势,他是个decent 礼仪周全的王子,就算失态也要尽量保护皇室形象。这种形象也出现在act3舞会上,与嘉宾的寒暄是义务,liam不是很适应这种社交场合,dommy则是很自如地应对。可以说这是他将情绪埋的很深,也可以说他对细节的处理过于流程化,使人不能共情。他和max的互动间没有“爱”,是权力和欲望的掠夺。那份不见得光的扭曲感情来源于对母爱无望的追求,被欲望吞噬的王子想靠近头鹅是为了得到那份权力。但他们act4演得对于我这种情感流观众来说是合格的,所以这种黑暗童话式解读可以说有道理,也能说是我对他们上半场不在状态下的过度解读。 反正,无论如何,逃脱不了命运最终靠死亡释怀的悲剧组和被欲望反噬的黑暗组都能很好的放进这个改编的剧本框架里,马修伯恩你真牛。 广州是各种组合的大末场,能看到William组合的末场很开心也很难过,这种体验派感情流的天赋型选手组合就算有失误对我来说就是把我拉进这个共情环境里想要溺死我但是又让我时不时得到一口氧气,完全是痛苦并快乐。 最后,马修伯恩牛逼,值得所有赞美,明年《红舞鞋》再会。
《马修·伯恩版《天鹅湖》》影评(十):马修·伯恩永远能触碰到当代观众的G点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看荐TheShow,欢迎关注)
三年前第一次看《睡美人》时,带给我的震撼,在看《灰姑娘》和男版《天鹅湖》时,一再没有落空。
这样的作品,是活的。
应着时代的脉搏,和观众的呼吸。永远有生命力。
王子为何会爱上白天鹅(or头鹅)? 废话,当然是因为他美啦!
(96版第一任卡司Adam Cooper,美到窒息)但这种吸引,仅仅是外貌协会这么简单吗?
美这个字,看似简单。但它的冲击,往往是直抵内心深处的。
男鹅的美,蕴藏着坚毅,力量,甚至桀骜自由,不可一世的洒脱。而这一切,都呼应了王子内心深处的渴望——
从小父爱缺失,他对力量有着原始的憧憬。
严厉而白璧无瑕的母亲,则从来没给过王子真正的怜爱。
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成长起来的王子,在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浸泡下,他的心始终是真空的,未曾被任何东西触碰。
所以,从见到头鹅的第一眼,他的内心,就像接触到了氧气一样——
苏醒了
他感知到了自我。
他感知到了自己对于“美”的触动。
他感知到,原来有感知,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
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此刻王子倾慕上头鹅,简直太顺理成章了。
因为头鹅与其单纯理解为王子的心上人,不如说是,启蒙了王子内心觉醒,且符合他期望的人。
所谓爱情,有时候,不过是爱上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吧。
特别爱96版男鹅中,王子爱上天鹅后,从湖边回来,此刻的表情。
即便回到现实,但因心中有爱,看他的眼神,炯炯发光。
他终于发现了生命的乐趣。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童话。
陌生人(or黑天鹅)出场,惊扰了一池春水。
王子目睹着曾经自己倾注了全部真心的人,纵横舞池,左拥右抱,极尽暧昧挑逗之至——这里面甚至包含了王子内心深处最神圣不可触碰的母亲——
王子几乎不能自持。
但,仔细观察,陌生人全场衣摆飞扬,双手拈花无数。而他的眼神,却始终死死盯着王子。
像是要挑起他的嫉妒,欲擒故纵。
更像是王子分裂出的潜意识人格,希望填补与女性、与母亲之间,亲密关系的缺失。
欲望这东西,压抑越久,
它越是会找到一个幽暗的角落,肆无忌惮地盛放。
从戏文上,黑天鹅是魔王(管家)的一步棋。诱惑王后,祸乱宫廷,邪恶势力入主皇室。
这也暗合了天鹅湖原作的脉络。魔王施法,扰乱宫廷。
然而同原作相比,还是有一个重大区分:
在男鹅里,真正摧毁王子和白天鹅感情的,并不是魔王。
而是同类。
他们之间的感情,逃不过族群的指指点点。
对于王子,那是舞会上的宾客。
对于头鹅,那是他所出身的天鹅群。
这一段跨越一切世俗界限的感情,
终究无法迈过世俗的成见。
(96版,剧终,鹅怀里抱的,是童年的王子)或许,此情只应天上有。
从各个角度,这个戏的张力之强大,层次之丰富,都令人回味无穷。
这当然源于编导戏剧铺陈的重视:从王子成长背景的铺垫,与黑白鹅的关系,还有无数个体现人物性格的小细节…更不用提,从纯粹艺术角度,此剧的舞蹈与音乐、与剧情,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
柴可夫斯基应该没有想到,自己为同名芭蕾舞剧精心创作的交响乐《天鹅湖》,生前惨遭滑铁卢,身后经彼季帕大师之手重新编舞,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为后世的古典芭蕾表演奠定了基调。
他更不会料到,在百年后的当今,他的音乐依然可以为颠覆版的《天鹅湖》,注入新的活力:大交响的规整讽刺调笑着宫廷的礼教;Swank bar里的摩登狂欢;王子与鹅初识时,试探逡巡的双人舞之下,悠扬而紧凑的小提琴独奏…这部戏本身出彩的细节,无不在《天鹅湖》音乐的加成下,达到了新的高度。
而这一切元素聚合而绽放出的惊喜,都来自马修·伯恩和他新冒险舞团的点化。Always有趣味,从不浮光掠影讲大道理,永远能从耳熟能详到耳朵起茧的童话故事里,触碰到当代观众的G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