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日期:2020-02-25 22:4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一部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 拉德·马尔科维奇 / 留比沙·萨马季奇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精选点评

  ●1973年公映,才4岁,我是天才。看!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为了这句话,我第三次看,南斯拉夫民族浪漫阳刚柔和在一起,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差距时候存在了。对那时期的电影,我几乎不敢感动,只有崇敬,虽然钟表父女这次让我落泪,绝美的音乐…2012年3月10日,上次是2003年底。vcd。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1973年的萨拉热窝,和2019年的萨拉热窝,没有任何分别。

  ●1944年,纳粹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为了能体面结束战争,纳粹集结巴尔干半岛的A军团北调,妄图阻挡苏联红军南下

  ●瓦尔特好帅,穿什么衣服都好帅,假扮成德军军官尤其帅,比电影里其他真的德军军官都还要像。瓦尔特是一个人,瓦尔特也是一座城市,那些捍卫着他们的城市的人们都是瓦尔特。

  ●看了n遍了。一直觉得里面的配乐不错。 T34组建的“德国装甲师”很强大啊。

  ●应该列入高智商犯罪豆单...敌我双方都好文艺XD

  ●我的有一部“地理旅行片”,不带有任何配音怀旧情结,反倒是直至去了萨拉热窝后,才找出来看。它并非我所关心了解的萨拉热窝,却反倒因这种差异超越了本已遍布荒诞仇杀故事真实城市本身,带着那些我从“美好药店”及老式小品里习来的听觉记忆碎片,将这座故事之城再赋予一层迷雾

  ●那经典场面啊“不要过去,会被杀掉的”“我的儿子躺在那”看了热泪盈眶

  ●南斯拉夫版铁道游击队,整个故事讲得很缜密,“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缺点体现装备上,虎式是T-34,猎豹是SU-85

  ●有质感的电影~钟声敲响,鸽子飞舞,一个人安静的跪在地上…我想到了吴宇森同学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观后感(一):脱离真实

  与《桥》一样,这是南斯拉夫拍摄的两部经典的二战题材电影。它们反映了南斯拉夫民族面对征服者的斗争精神。但是,这两部片子都过分夸大了个人的英雄行为,过分贬低了德国军队形象,这是不公正的,给人的感觉也很假。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观后感(二):竟然没人提这句??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这才是贯穿一切时代真理阿。

  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忠诚

  也许我们不能拥有智慧

  也许我们不能对抗狡猾

  也许我们不能勇敢牺牲

  但是,一切的前提必须还活着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观后感(三):无法比拟的震撼

  这部电影有个我个人认为其他电影无法超越的片段,比绍夫对手下说:看谁走过来,就打死他!对面的瓦尔特等人都在劝阻其他人不要过去,一位老人却说:我儿子躺在那儿!而钟表匠谢德,却义无反顾的走向前,也带动了其他人!加之适时的主题曲,一下就觉得太震撼了!这种震撼不是任何一个大场面,大特效能比拟的!希望有一天,这部电影能在电影院再次公映!我将带着我的父亲去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观后感(四):瓦尔特是一座城

  瓦尔特不是一个人,他是一座城。其实从这部电影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谁是瓦尔特?看完整部剧,我不会再考虑这个问题,那个不羁的吉斯是瓦尔特,那个为了革命牺牲的修表匠谢德是瓦尔特,那个在德国人枪口下毅然走向亲人尸体的民众是瓦尔特,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挽救这个国。面对战争,有的人投降,有的人等待。只有当灾难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那群等待的人会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最后的净土。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观后感(五):百看不厌的老电影

  这是我看过最多次数的电影,熟悉到台词能接上的地步。除了瓦尔特,印象深的还有年轻游击队员的牺牲、认领尸体的感人一幕、老钟表匠的牺牲,钟楼,四飞的白鸽,吉斯、苏里,女叛徒肖特、鹰钩鼻,等等……音乐运用精彩有品位,主旋律的恢弘豪情浪漫,与钟表匠女儿出场时纤细让人碎的小提琴声,游击队员牺牲之前两种旋律交织并进,很有表现力!瓦尔特的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意义, 真正保住萨拉热窝的也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