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差点跟人吵一架。
我爸是工厂里的工人,近两年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很多活儿做着有些吃力,但还没到退休年龄,就计划着社保什么的挂在单位,再出来谋一份其他工作。
老爷子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学历初中,技能没有,让他抛头露脸的去看大门扫马路送外卖吧,我有点担心他身体吃不住,开店摆摊什么的也不太行,他不善交际,估计做不来。
于是我在某论坛发了个帖子,想着集思广益,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爹做的活儿。
他说他想出去工作你就信?谁不想在家里享清福?他是骗你的你看不出来吗?
还问给父亲找什么工作?真是没见过你这样爱装bi装孝顺的人!”
我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点进这位“评论员”的主页看了看:中产家庭,收入尚可,曾经瞒着老婆甩手借给女同事十多万,为怎么催人家还钱而困扰。
难怪了,是个有钱人。
“我现在月入过万,每个月能存下五六千,给我爸开的起工资,也并不想他辛苦。
您家境殷实,可能不太懂穷的感觉,我们家过惯了苦日子,挣多少钱都觉得不够。
我想多挣钱让我爸享清福,可我爸也怕我负担太大,也想给我多铺点后路攒点存款,闲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他难受,且心里不安。
穷人家的日子就是这样,相濡以沫,相拥取暖,每个人都发光发热,才能把日子有滋有味的过下去。”
这段话写出来,仿佛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但我们家的生活,真的就是这样的。
有时候还免不了争吵。
我们家在南京市区守着一套老破小,40多平两室一厅,二十多年没有装修,到现在水管子都是露在外面的,灯的开关全是拉线,像是套毛坯房。
我妈妈一直想折腾着给房子装个修,寻思着我结婚的时候,人家上门迎亲,我们家这个样子,实在拿不出手。
那时我毕业三年,存了有十多万块,加上家里这些年的积蓄,东挪西凑的,大概够一套偏远点的小房子首付,买了新房子,家里舍不得的旧家具、旧电器都可以往新房里搬,等装修完再搬回来,把新房子出租出去也算是个进项,房贷我一个人背得起,不给爸妈养老添负担。
我把计划整的周密,原以为自己作为一个刚毕业几年的小姑娘,能一个人扛起房贷大旗,也算是勤俭持家尽了孝心,但没想到,我爸妈就是不同意,尤其是我爸,非说要留着钱,以备不时之需。
我仗着自己多读了几年书,嫌弃他们目光短浅:钱放着就是贬值啊!南京的房价只涨不跌,买了房子就是最保值的投资,房贷我又背得起,你们担心什么呢?
他们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我负气而去,不欢而散。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我爸提起这个问题,语重心长的给我说:
“你现在25岁,还没对象,但也该为结婚考虑了。
家里存的钱不多,我们觉得还是给你做嫁妆比较好。万一你遇见个小伙子,人也上进你也喜欢对你也好,就是家里差点钱,那我们家里贴补一点,无论你们是想买房,还是想办个体体面面的婚礼,我们这里都好说。
钱要是买了房子,你还背着房贷,那真的一点活络的资金都没有了。
我啊,就希望你找个对你好的人,不要考虑太多,别因为我们家没什么钱,就瞻前顾后的,限制了自己选择的余地,错过值得托付的男孩子。”
寥寥几句,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不是他们目光短浅,是我在殚精竭虑为他们考虑的时候,他们也在为我着想。
我想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他们想留给我更多幸福的可能。
在这样彼此付出的矛盾里,浓浓的爱潺潺的流淌出来,把生活一点点向前推进着,奔向无数个幸福的可能。
最近我谈了恋爱,跟家里报告了消息,专拣好的给她说:男孩子对我不错,工作挺好能力也挺强,家境也不错,在南京已经把房买了,几乎全款,压力不大。
本来说这些是为了让我妈安心,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女儿嫁个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富足安康呢?谁知我妈忽然沉默了一下,砸吧两下嘴,自顾自地感叹:全款买房呀?那他家确实挺有钱的。
然后抬眼小心翼翼地看向我:你会不会觉得,我和你爸很没用啊?
我的心像一团被人重重捶了一拳的棉花,凹进去一个坑,久久不能平复。
这就是我妈,没想着养大女儿换什么荣华富贵,也没想着把我送进有钱人家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满心只想着:我给我闺女的,是不是比人家差了?
真正爱你的人,从不怕你索取的太多,又总是担心自己给你的太少。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一对夫妻生活贫困,丈夫手中最值钱的物件是一块祖传的手表,妻子最引以为傲的资产是一头金子般的秀发。
圣诞节前夕,丈夫看中了一个宝石梳子想要送给妻子,妻子则想为丈夫的表配一条白金表链。
他们都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礼物,可是在交换礼物的时候,两个人先是十分惊讶,随即涕泗横流。
妻子卖掉了自己的头发,丈夫送的梳子成了摆设;
丈夫当掉了自己的手表,妻子挑的表链毫无用处。
礼物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却又格外动人,因为它们承载着的,是这对贫穷的夫妻,对彼此满满当当的爱。
寻常人家里,资金资源都是匮乏有限的,只是彼此的爱能让有限的物质不显得扣扣搜搜:因为为彼此着想,心底有了温暖,就算生活艰难,也依然能扶持着走下去,越走越好。
在付出和收获中,我们能感受到彼此的用心,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
平凡如你我,亦可用爱,成就不平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