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平
阳光普照着大地。
而阳光却说:孩子们,仅有这些还不够,爱要无处不在,同时又要让别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束缚和压力。
风儿问小船:“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远航,去那 遥远的彼岸。”小船说。
“去那遥远的彼岸做啥?”
“渡别人上岸。”
“那你自己呢?”
“为什么不上岸呢?”
“上岸,我便死了。”
小溪说:我要是能抵达小河就好了。
小河说:我要是能抵达大江就好了。
大江说:我要是能抵达大海就好了。
而大海说:我理想的源头,只是一条弯弯的小溪。(摘自《广州日报》 2007年10月30日)
文/黄小平
“月亮的背面是什么?”老师问。
“为什么呢?”
“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只是太阳照亮的一面,而在它的背面,是一片阴影和黑暗。”
“哪太阳的背面是什么呢?”老师又问。
“也是一片阴影和黑暗。”我们随口而答。
“太阳本身是一个发光体,它的背面怎么可能是一片阴影和黑暗呢?”经老师这么一提醒,我们知道自己答错了。老师说:“对于太阳来说,无论是我们看得见的正面,还是看不见的背面,都是一片光明。生活中,有的人像月亮,有的人像太阳,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做什么呢?”
“太阳!”
“做一颗太阳!同学们,我为你们的回答感到高兴。月亮自己不会发光,哪怕被别人照得再亮,也会留下自己阴暗的一面。而太阳就不同了,它能做到自己发光,这样不仅照亮了自己,而且还照亮了别人,照亮了它周边的整个世界。同学们,一个人只有永远不放弃发光,永远不放弃自身的努力,才能做一颗真正的太阳。” (摘自《广州日报》 2007年8月7日)
人生可以不苦
文/黄小平
一日,在公园与一位老者闲聊,当老者谈起自己的一生时,感慨地说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是,你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
老者的感叹,确实道出了一些人痛苦的根源。既然得不到时痛苦,得到了也痛苦,放弃了还是痛苦,我们何不把人生的得失看轻一些,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痛苦不就会随之而减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