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是一本由Martin Kleppmann著作,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519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2018-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一章就值五颗星。
●学习分布式的好书,包罗万象: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RPC;MAPREDUCE,一致性算法,流式设计等等,后面的参考文献也很有价值,关于分布式的好书太少,感觉还是要看paper啊。具体细分领域不熟悉导致部分内容理解不是很深刻,感觉以后有必要再读一遍。读完才发现现在的系统都是面向数据设计的。
●最后一章不太看得懂,其他都感觉很不错
●最后一章错字病句太多
●第二部分是本书精华,介绍备份,分区,事务和一致性,最后一节则是画龙点睛,技术服务于人,如何使用是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没有提一次大数据这种忽悠人的词,但绝对是分布式数据库理论到实践难得一见的好书,而且内容紧贴当下最流行的数据解决方案,甚至提到了firebase
●- 如果你需要一份数据相关内容/技术的坐标或者地图, 这本书绝对可以排在明显靠前的位置, 如果再考虑到时效性, 我建议你立刻打开来看看
●此乃真 TM 神作也。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看,这是一本基础原理科普书籍。堪称通俗易懂的典型范本。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读后感(一):面向后端开发、运维人员的存储圣经
这本书从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检索、更新等方方面面,介绍了一个后台系统使用到的种种存储技术,包括了数据库、缓存、检索引擎、批处理、流处理。对于每一种技术,作者介绍了它们的基本原理、使用场景、优势和不足,并附带了大量的扩展阅读书目。对于后台开发、运维人员,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存储方案,非常值得一读。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读后感(二):吐槽下
本书开头提到“当今很多新型应用都属于数据密集型(data-intensive)而不是计算密集型(compute-intensive)” 当今机器学习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其实用户应用后面基础件层的compute-intensive应用越来越多了。“很可惜,让鄙人日常头秃都是 compute-intensive的,啥时候有一本Designing Compute-Intensive Applications呢?“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读后感(三):粗略地翻了一下
想深入了解一下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理论基础,看到 hacker news 上有人推荐这本书,于是找来看了一下。确实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无论是讲理论领域的深度,讲实践场景的实用,无论是内容编排还得结构思路,基本都挑不出毛病。但最难得的还是作者能把理论的东西讲得足够易懂,当时看 Lamport 的 paper 看得一头雾水的东西,这本书却能讲得十分精炼易懂。并且书里引用的 paper 也很值得挖出来啃一啃,总之是这本书浑身都是宝了。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读后感(四):分布式系统设计必备
对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做了很好的总结归纳。且分析透彻易懂,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这本是翻译版,翻译的水准也不错。。。。为啥评论需要140个字呢对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做了很好的总结归纳。且分析透彻易懂,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这本是翻译版,翻译的水准也不错。。。。为啥评论需要140个字呢对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做了很好的总结归纳。且分析透彻易懂,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这本是翻译版,翻译的水准也不错。。。。为啥评论需要140个字呢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读后感(五):最后一章升华了整本书
Martin Kleppmann 不仅是个牛逼的程序员,更是一个极富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牛逼程序员。而这是更难能可贵的。
习武之人讲究“习武先修德”。Martin Kleppmann 亦是如此。他用前十一章教会我们如何处理海量数据,用最后一章告诉我们如何正确使用数据。要保护用户隐私、要对自己的算法负责、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他旗帜鲜明地说道:“盲目相信数据决策至高无上,这不仅仅是一种妄想,而是有切实危险的。”
当再有人打着“技术无罪”的旗号,行不法不义之事时,就可以用这本书狠狠地砸他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