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提到一种现象:有些亲戚不尊重与他人的界线,动不动就干涉别人的工资待遇,婚姻状况等私生活。
她和男朋友的恋爱阶段,男友的姐姐总会对二人的事情十分热衷,不管她们需不需要、同不同意都会自作主张地来“帮忙”。
刚开始,网友还觉得有这样的姐姐真好,可渐渐地,男友姐姐的做法越来越过。
不但各种打听两人的私事,还要干涉到两个人的感情中来。吵架要来劝和,闹意见要来调解,约会要来建议,甚至连二人生活都要来指点一二。
热情过度是场灾难。
他们的出发点,永远都是“为了你好”,你若有丝毫的躲避抵抗,那就是 “不知好歹”,这样的热情,每一份都是在吞噬着别人的空间。
太过热情,会让人心生反感。就好像暖阳胜过寒风,但炎阳却让人避之不及。
2
我有个朋友,被熟人骗了。
这个熟人原先是他的客户,一向对他很好,不仅逢年过节给他寄特产,还在他父亲生病时亲自来探望,并留了1000元的红包。
机会很快就来了,熟人找他借钱,一开口就是十几万。
本来数额有些大,他有些犹豫,但想到人家之前为他做的事,便咬牙借了。
朋友这才意识到,人家之前所表现出的热情,可能都是这场骗局的伪装。
凡大献殷勤者,必是有所图谋人。
作家晚情说:“一个真正热情善良的人,必然是以你的需求为先,当你真正需要帮助时,他才会伸出自己的手,并且,不会在未来不久后,就想着从你身上加倍讨回去。”
3
社会学家霍曼斯曾提出著名的“社会交换理论”,他指出:人际传播的推动力量是“自我利益”,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任何人际交往,本质上就是公平交换。只有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正常的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心中都是有数的。超出预期的热情,不是为了物质收获,便是为了精神回报。
理发师热情,是为了让你多办两张卡;销售员热情,是为了让你多买两件货;隔壁老王的嘘寒问暖,是期待着你的笑脸相迎。
当有人对我们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时,我们就要保持警惕了。如果因为他人的恩惠感到抹不开面子,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很透彻:“速热的人也会速冷,慢热的人才最长情。”
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循序渐进。唯有通过接触,交流,理解,经过时间的沉淀而熟络起来,这样的感情才会长久。
如果再遇上让你不适的热情,请告诉他们:对不起,我们不熟。
作者简介:
琳小柒,皓然成长签约作者。一个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愿用温馨的文字,陪你度过每一天。聚焦认知正能量,与你共同成长。微信公众号:皓然成长(growing-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