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神父代理人》是一部由扬·科马萨执导,亚历山德拉·康涅兹娜 / 伊莱扎·莱辛姆波 / 托马斯·兹代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3.5,今日最佳
●这是一个魔鬼误入天堂给上帝的信徒上了一课又被打回地狱的故事,所谓天使堕入地狱即魔鬼,魔鬼升入天堂即天使 其实哪里有什么天使与魔鬼,不过都是凡人,都有自己的阴暗与自私,只是有些人可以借上帝的之名行恶行,有些人却被贴上罪恶的标签永世不得翻身 每个人都是基督的祭祀?我差点就信了,基督也许是这样想的,但世人并不认可,他们信服装,信证件,信圣像,就是不会信任一个人,即使这个人此时此刻是基督圣体
●同题材可对比俄罗斯那部《门徒》,显得更细腻丰富又稍微保守,除了意料之中的对小镇排外和教会守旧教条的批判外,个人救赎的故事线反而更出色。男主非常
●全靠演员的肢体、面庞支撑起来的优秀学生作文。剪辑调度比较平庸,情节粗枝大叶(警察的出场除了能证明这个世界有警察外,还有什么别的作用吗?),如果没有这位同时拥有圣徒、不良少年双重气质的男主角,故事可能根本站不住脚。
●开放式结尾,收得有点仓促,给人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少年的眼神充满忧伤,令人心痛。那首波兰民谣lipka真是太好听了。
●竟然是真实事件改编。一开始想到了2017年的冒牌上尉,但后来剧情的发展更多展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神父”,其实他的做法更接近一个善良的少年的所作所为,与宗教无关。而更加人性化恰恰应该是神应对人类宽恕的吧。一个犯过错的人,我们是否该原谅,是否能原谅,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一个人的发展谁都不能预料。清冷的天色和这样一个闭塞的小镇真的容易制造出惊悚的白色恐怖气氛。男主角的眼睛特别有神,外貌很有特征,这已具备一名成功演员的潜质。
《另类神父代理人》影评(一):了
本片由扬·科马萨执导,讲述20岁的丹尼尔在青年管教所生活时所经历的精神转变。他想要成为一名牧师,但由于他的犯罪记录,这让他的理想变得不可能。而当他被送到一个小镇的木匠工作室工作时,他乔装成一名牧师,并阴差阳错地接管了教区。年轻、有魅力的传教士来到这个刚刚发生过悲剧的社区,社区的重建给了丹尼尔无限机会。
《另类神父代理人》影评(二):上帝在每个人的心中
很难相信,竟然是安安静静看完了整部片子。不愧是奥斯卡提名片,厚重而深沉。非常好的一个故事,据说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故事开始小伙子带着对神的敬畏离开了少管所,从局促到坦然承担起牧师的工作,他以为自己真的就是那个谁也没有伤害的真实的牧师。被好友出卖,回到少管所,不再相信神。。。神不是可以宽恕所有的罪吗?片尾是开放性结局。女孩离开了失望的城镇,男孩在骚乱中狂奔。。。
男孩的眼睛让我想起了沉默羔羊中的霍普金斯。。。
不错的电影。。。
《另类神父代理人》影评(三):基督圣体
刚看完的时候很想哭,但是好像又并没有觉得很难过。觉得好像一切都是不合理的,但是又好像很合理似的。仿佛有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在说,他就是Ksiądz Tomasz,不是Daniel。他抽烟吸毒酗酒打架纹身蹦迪性爱跳街舞,但是他是真的有一种充满神性的力量,他的沉默和言语都让人陷入沉思,他不是降临到这个小镇上来拯救世人的,但他是真的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我没有信仰任何宗教,不觉得宗教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宗教甚至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都不是圣人,那种痛苦的感觉和失去所爱的恶都表现得令人揪心地难受。最后,有的人赎罪,有的人原谅。 在一个充满罪和悲伤的世界跳舞。 电影是没有答案的,生活也是。 走出电影院拿出手机,随机到的第一首歌就是Ave Maria. 身边走过一个神父打扮的男人。 我甚至分不清电影里提到的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汇。 但是所有的感情都表达出来了,就够了吧。
《另类神父代理人》影评(四):在充满罪和悲伤的地方跳舞
走出电影院的时很想哭,但是好像又并没有觉得很难过。觉得好像一切都是不合理的,但是又好像很合理似的。仿佛有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在说,他就是Ksiądz Tomasz,不是Daniel。他抽烟吸毒酗酒打架纹身蹦迪性爱跳街舞,但是他是真的有一种充满神性的力量,他的沉默和言语都让人陷入沉思,他不是降临到这个小镇上来拯救世人的,但他是真的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我没有信仰任何宗教,不觉得宗教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宗教甚至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我们都不是圣人,那种痛苦的感觉和失去所爱的恶都表现得令人揪心地难受。最后,有的人赎罪,有的人原谅。 在一个充满罪和悲伤的世界跳舞。 电影是没有答案的,生活也是。 走出电影院拿出手机,随机到的第一首歌就是Ave Maria. 身边走过一个神父打扮的男人。 我甚至分不清电影里提到的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汇。 但是所有的感情都表达出来了,就够了吧。
《另类神父代理人》影评(五):嘎嘎嘎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ausinsaang(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60034/
似乎剧本精彩的部分是为了再次证明“马丁盖尔归来”式的故事已经成功融入流行文化,成为长卖不衰的一种精神内核。《基督圣体》(或者圣托马斯归来)和其他“马丁盖尔归来”式的故事相似,扮演而非归来才是故事的核心。人生即舞台源于莎士比亚的论述,但“马丁盖尔”们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是他人的角色;一般来说,强行代入陌生角色的尝试往往是不成功的,这一印象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卓别林、憨豆先生等滑稽剧,通过加强对社会身份的刻板印象达到一种反讽的效果。而“马丁盖尔”在扮演中是无可挑剔的,但扮演中的成功是让人怀疑的。对于所有再演绎的“马丁盖尔”,观众的同情是更容易激发的一种反应,因为“马丁盖尔”的表现符合观众期待,他在这个位置上明明能表现的更好,而使人们开始反思什么样的历史和现实再造了这样错位的悲剧。假托马斯对真托马斯辩称自己没有伤害任何人,看起来,他甚至用自己离经叛道地方式尝试让一座小镇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