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她妈走了。
老太太从年初开始就不舒服,断断续续在病床上躺了好几个月,瘦得皮包骨,最终还是没熬过去这个冬天。
一大家子全都眼瞅着希望王凤赶紧好起来,可王凤的病愣是不见好。
这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大家都猜王凤是为了她妈的事儿,一个个轮番上阵劝她想开点,说人老了都有那么一天,这是命。
最后还是俩闺女在边上磨了半天,王凤才终于有了动静,呜呜咽咽地哭出声来。
王凤她妈总共生了7个孩子,五女两男。
结果到了李进军家,一进门就扒着窝给他们一大家子做饭洗衣服,没白天没黑夜的忙活,却没落着半分好。
坐月子的时候,还是她妈丢下家里的一大摊子,过来伺候她,做饭洗尿布带娃娃,啥都干。
婆婆碍着面子,好不容易舍得送来一身小衣服、一块肉,话里话外还都是要她承她的情,记她的好。
王凤闷着头不吭声。
婆婆是个人精,见她这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拍大腿,给自己叫屈:“哎,我知道你还怨我说要把二妞送人的事,可我不也是为了你们好么?
你自己看看你们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这等再生了儿子还养得起么?”
王凤她妈可见不得闺女受苦,冷笑两声,回呛道:“亲家,这话说的不对了吧?你自个儿也是当妈的,那些年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日子不比凤儿现在苦,不比她现在难?
可你有想过把哪个孩子送人么?
王凤见她这样,悄悄冲她妈竖了个大拇指。
她能欺负她,就别怪她妈替她欺负回去。
可她妈能帮她一时,却帮不了她一世。
出了月子,日子还是得自己过。
王凤烈性,拼着劲儿干,等到儿子出生的时候,愣是干出了盖房子的钱。
可盖完房子,手里就空了,眼瞅着日子又一下回到了解放前。
婆婆是绝不会帮她一下的,否则当初分家的时候,也不会连一针一线都没给她。
后来还是王凤她妈二话不说拿来五百块钱,递到她手上:“起码先把大门装上,房子没门算怎么回事?”
说是让她买大门,可王凤心里知道这是她妈心疼她,拿自己的私房钱贴补她。
但这是老太太的养老钱啊,她怎么能要!
王凤不要,老太太还不乐意:“我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不给你花,难道留着这钱填棺材啊。”
“呸呸呸!”王凤急得眼泪都下来了,一把搂住老太太,“别说这些不吉利的,我妈硬朗着呢,得长命百岁。”
老太太这才乐了,眉开眼笑地揉揉闺女的头发,嘴上却怪道:“你说长命百岁就长命百岁啊,你又不是神仙。”
“那我就求神仙。”王凤说。
王凤那时候是真没想过,她妈要没了她该怎么办,她这辈子就在她妈这儿觉得自己是被人惦记的。
她发誓一定得给她妈尽孝。
可王凤最终还是亏待了她妈。
那时王凤丢下家里一个大人三个孩子,蹬上自行车就走,压根顾不上他们回来能不能吃上饭,衣服有没有人洗。
李进军不理解她,拦着不让她出门,嘴里还振振有词:“哪有你这么当妈的,放着家里三个娃娃不管,你咋恁狠的心。”
王凤把自行车一摔:“他们不是还有你么?再说了,他们饿两顿饿不着,我爹跟前不能没人。”
“你爹又不是只有你一个闺女,你孩子们可只有你一个妈。”李进军很懂怎么戳人心窝子。
王凤红了眼,却还是硬着心肠道:“那就算他们倒霉,摊上我这么个狠心的妈。”
她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所以对她爹,王凤不敢说问心无愧,可起码在该尽孝的时候,她没缺席。
可是轮到她妈了,王凤有愧啊。
她五妹最后连工作都辞了,就在老太太跟前端屎端尿地伺候着。
可她王凤呢?
别说一天三趟,三天一趟她都做不到!
王凤是真的分身乏术。
自打孩子们长大,她就再也不能做从前那个说走就走的王凤了。
李进军干活就干活,不干活就去打牌,只能她守着这个家,不然孩子们大老远回来一趟,没口热饭,没口热汤的,没得要埋怨她。
从前遇上这情况,她铁定要叉着腰跟他们吵回去,现在却轻易不会了。
王凤一笑,没说话。
哪儿是脾气变好了,她脾气还是那么冲那么犟。
可人上了年纪,听不得埋怨,更怕被嫌弃,只能有啥委屈都往自个儿肚里咽。
平时买个菜,她都是趁儿媳孙子还没起的时候,赶紧抽空去。
但凡儿媳下楼没见着她,立马就不高兴了,一通抱怨就打到了儿子手机上。
然后儿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你又去哪儿了?你天天咋那么忙?晶晶起来连上个厕所都得抱上孩子……”
王凤也委屈,小声辩解:“我还不能去买个菜了?不买菜中午吃啥?”
“那你不会快去快回啊,买啥菜要那么久?”
她自问自己把儿媳当成亲闺女,恨不得把孙子捧手里供着,任劳任怨地给他们一家当老妈子,结果却还是只落下了埋怨。
每每这个时候她就恨不得跑到她妈那儿哭一场。
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世上,也只有她妈是掏心掏肺地对她好。
可她却在她妈最需要她的时候帮不上忙。
凌晨四点的冬天,路上又冷又黑,可王凤压根顾不上这些,蹬着自行车就往老太太那儿跑。
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跟打耳刮子似的疼,王凤觉得这是老太太对她的埋怨,只能更加把劲把车轮蹬得飞快。
到了地方,王凤见她妈烧得迷迷糊糊了,嘴里还念叨着她的名字,顿时就哭成了泪人。
她拽着老太太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妈你别怕,我在呢。”
可等老太太缓过劲,又要撵她走。
王凤犟着不动:“妈,我就在这儿伺候你。”
老太太生气了,拉下脸撵人:“家里一大家子等着你呢,我这儿不缺人,你赶紧回。”
“我不走。”王凤说着反手抱住椅子,铁了心要在这儿守着。
大姐和二姐赶紧劝:“老三,我们不是都在这儿呢么,我们家里都没啥事,就跟咱妈在这儿呆着,你赶紧回吧。”
王凤倔脾气上来,谁的话也不听:“你们在这儿是你们的孝心,我在这儿是我的,那是能替的?反正我不走。”
“王凤!”老太太这回是真的动了怒,都叫上大名了。
王凤被这一声吼得掉了两眼泪。
她以前最怕老太太叫她大名,现在却无比希望往后的日子里还能听见她这么吼她。
“你走不走?你要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就赶紧给我回家去。”老太太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气儿都有些喘不匀,又咳嗽起来。
王凤吓了一跳,又心疼又懊悔:“妈,你别生气,我走,我走还不行么?”
老太太哼了一声,闭着眼不理她。
那天,王凤只能两眼含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回去后,王凤恨不得一天十个电话打,就为了问一问老太太怎么样,有没有吃东西。
可是天天这么吊着胆子,王凤到底还是没赶上看她妈最后一眼。
那天凌晨她二姐给她打电话,带着哭腔说老太太这回怕是真不行了,让她赶紧去。
挂了电话,王凤只觉得心慌腿软,几乎站立不住。
头一回顾不上会打扰儿子休息,王凤把门拍得震天响,叫儿子起来开车送她去老太太那儿。
等儿子磨磨蹭蹭起来,俩人赶到地儿的时候,老太太已经闭上了眼。
王凤看着她妈闭眼躺在那儿,登时两眼一抹黑就晕了过去。
好不容易等她醒过来,听见儿子带着哭腔说:“妈,你可别吓我。”
王凤无声流泪,她也特别想对老太太喊一声:“妈,你可别吓我。”
可是老太太听不见了,也不会回应她了。
自从老太太生病以来,王凤就觉得心上跟悬了一把刀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在她心口上扎一个大窟窿。
可真正到了这一刻,她才知道这有多疼,有多要命。
回家后,王凤看着一大家子,觉得必须得说点什么,不然这段时间心里对她妈的愧疚压得她喘不过来气。
半天,她抹一把泪,对着众人道:
可是我知道乌鸦反哺,我却没在我妈病床前伺候过一天,我对不起她啊。
对你们,我不敢说做得多好,可我也是掏心窝子地对你们。
你们呢?
老头子这辈子就没体谅过我,冷眼旁观我跟你妈斗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帮过我。
平时不干活就是去打牌,家里酱油瓶倒了都不会扶一下。
要是你这段日子能稍微帮衬我一把,我至于都不能去我妈跟前尽孝么?
还有我的好儿子,这哪儿是儿子,也是个讨债的。
娶回来一个祖宗,又生了个小祖宗,硬生生把我变成了你们一家三口的老妈子。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关键时候,你们也是一点指望不上,还埋怨我没法给你们都带孩子。
我一个人,我能做多少?
我得把自己分成几份才够你们使的?
我不是当了妈,就卖给你们了呀。
我也是有妈的人啊。”
那天,王凤哭得很大声,像是要把一直以来的愤怒和委屈都哭出来。
李进军和孩子们听完面面相觑,似有愧色,可谁也不说话。
王凤在心里叹一口气,知道他们到底是指望不上。
可她本来也没想过能改变什么,就是想把这些年的委屈说上一说。
她得叫他们知道她心里也有不满,她心里也有牢骚,她不是任他们使唤不知抱怨的老黄牛!
自那以后,日子还是照常过。
王凤病好以后,还是把家务活又包揽了下来。
好在老伴儿和孩子们到底是有所收敛,时不时会给她搭把手,偶尔也会说两句哄人的话,总之不似从前那么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王凤看在眼里,觉得也就那样了。
她想人这一辈子谁还不受点委屈了,尤其是当妈的。
从前她妈是,现在她也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