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背锅侠》是一本由肥肥安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一):职场真的太难了
职场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职场已经成为了常规化。曾经的旧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长期处于农业占领主导地位的阶段。那个时候的人们也是为了生存奔波,但是更多的是和土地打交道,因此根本就不知道职场是什么情形,也不会了解到职场的的竞争会这么的残酷。把职场比喻成没有硝烟的战场其实并不夸张,尤其是在一些待遇更好的环境中,这种竞争的恶劣性就越加明显。而在职场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是常事,总之职场是真的太难了。
在现今的职场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容易,都是很难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都是非常难相处的。同事的是是非非,已经让人们疲于奔命,而领导的阴谋诡计才是致命的,防不胜防,而且有的时候是明知道刀山火海,也是丝毫不能退却。背锅侠这个名词也是最近频频出现的,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一般来说是指不是造成某事出现坏的后果的原因,却要为此承担责任的人或物,也就是俗称背黑锅的人。这种情形在职场中是屡见不鲜的,尤其是在上下级关系中最为常见,遇到困难的工作让下属去做,作出了成绩就是领导的管理有方,得到嘉奖更多的是领导,而如果出了问题,不管是不是下属的问题,则全部推给下属,让他背黑锅。这种情形也是太常见了,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在影视书籍作品中更是能演绎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最近看的这本书《了不起的背锅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了不起的背锅侠》顾名思义,通过书名就知道了书大概想要讲述的内容,这是一本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公关题材的职场小说,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是从一场劫案开始引发的。通过一个女公关的视觉为大家呈现出公关职场的内幕,书中的讲述可谓是生动真实,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代公关的重重困难。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所以书中最大的看点还是看这些低层的背锅侠是怎样绝地反击的,怎样在逆境中出奇制胜,也让大家看到了恶有恶报的因果。
《了不起的背锅侠》的作者是肥肥安,作者非常喜欢文学创作,是一位新生代“女子力”作家。作者成长于加拿大和日本,是商务谈判专家和天使投资人。作者出版了一些作品并且获得一些奖项,尤其是《战无不胜的汪小姐》入围燧石文学奖最佳长篇。本书也是作者一本代表作品,书中作者涉及的题材是当今最为引人关注的话题,所以获得了众多的读者的关注和喜欢。
《了不起的背锅侠》是一本非常真实生动的职场励志小说,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当今最为关注的焦点公关,用细腻的笔触通过女主角的视角带我们见识了职场的丑恶,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在职场中不畏艰难困苦而努力的人们的坚强,职场真的太难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二):唯有自己强大,方可立足于这片百鬼夜行的土地
这是和肥肥安合作的第二本长篇小说,亦是肥肥安个人的第二部长篇作品。从《小飞侠》到《鄙视链》,我惊叹于肥肥安对都市饮食男女敏锐的捕捉以及在故事里张力的表达,当时就想一定要和这位才女合作出版,很幸运能和肥肥安合作两本小说,从《战无不胜的汪小姐》到《了不起的背锅侠》。
今年的出版市场很是冷淡,市场容量一步步变小,书号减缩,更甚的是国内出版环境对国内原创小说非常不友好,做原创小说的出版社越来越少,新人作者想出书越来越难。原创小说确实回归到了精品出版,从这一点上来看《背锅侠》绝对是20年最值得期待的职场小说。
职场故事造不得假,没经历过就是没经历过,你收集再多资料采访再多的人,而没有亲身在这个熔炉里历练过,是决然理解不了处在这种环境之下的心境,那还是“伪职业”故事;肥肥安则不然,她职场履历丰富,多年的五百强企业高管身份让其笔下的职场故事,真实又生动。单这一点,就甩出其他所谓职场小说好几条街。吃过见过,方知其味。
《了不起的背锅侠》书名源自于第一章第一节的章节名,非常生动传神,而且和小说里想要表达的主题完美契合,后和肥肥安商议,决定用这个作为书名,本来会以为出版社这边对背锅这个词会敏感,还担心了一阵子。比较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家开明的出版社。
职场是绝大部分人不得不应对的生活,不管是我们如何厌恶996,如何吐槽无良老板,如何鄙夷职场潜规则,如何痛恨甩锅;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狠下心来逍遥裸辞呢?生活不会停止,工作也不会停止,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能力,强大到不惧这魑魅魍魉。
《背锅侠》里描写了一个霸凌的熔炉和一个背锅侠的绝地反击。前两天和一个影视公司的朋友讨论了职场霸凌,她讲“哪有什么职场霸凌,不好做换个地方就是了”,从她个人角度来看没有错,她从内容行业从业多年,有能力有资源情商高,公司老板新人,部门下属配合,想跳槽随时后边有十家公司等着,她可以做到不开心随时走。
一切的基础是自身能力和视野的磨练,这也正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一个点,女主程觅雪从最开始职场鄙视链的底端、被人随意打压随意甩锅的对象,想要逃离想要辞职,而逃离正中敌人下怀,而后和盟友定下“斩江汉,清君侧”,她开始反击,反击并不是盲目的,要讲究策略;这是成长的过程,在成长中认知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内容上不再赘述,愿君购书详读。
相较于肥肥安首部作品《战无不胜的汪小姐》而言,《背锅侠》不管是文学水平、故事设计还是人物和情感处理,都精进很多。她的文字有魔力有趣味,轻松好读又金句百出,台词的设计极有画面感,有画面感的阅读感受才是一部好小说该有的样子。
愿所有努力都不负期待。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三):一部写给社畜的爽文
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用27万字来讨论。
《了不起的背锅侠》的故事始于一场灾难性的公关危机,炸出几个平日埋头“背锅”的社畜,一群张牙舞爪的“甩锅”野心家。后者习惯了对前者的毁灭性碾压,认为这一次找人背锅也是理所当然,哪知道社畜们却不干了!一开始,她们仅仅是在一个庞大企业中期待拥有尊严,野心家们却吝啬地不肯给予,于是,她们穿回了卸甲开始战斗。硝烟中,胜负已不重要,燃到飞起才是她们的梦想。
起笔《了不起的背锅侠》时,MeToo运动正在如星火燎原;小说出版的这个月,日本的伊藤诗纱漫长的诉讼才等到一个“胜诉”。站在法院前,她被无数的镜头和各界人士检视着记录着提问着,难以忘怀这一景象,此刻她的声音已经超越了女权的诉求,她代表所有职场上被霸凌的弱者。
当一个人在经历职场霸凌时,往往一开始认为:或许这并不是霸凌吧?只是前辈对于后辈的表达方式?既然大家都在背锅那为何我要反对?职场霸凌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我身边最聪明最tough的女性也经历过这些自我怀疑。即便是《了不起的背锅侠》女主角程觅雪的反抗,也仅仅在极大的不公平待遇下才被激发。
程觅雪的人物设定是家境好又受过海外教育,这种buff难免让她在故事开始显得有点白莲花。但我真心不希望她遭遇失败,于是给予其这些“加血技能”。她不但可以救自己,还有些许余力保护身边其他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始终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但现实却始终存在着,于是你还可以读到那么多暗黑又令人讨厌的角色,例如心甘情愿被潜规则的女同事,自我膨胀又作恶欺人的领导,利用牺牲同事来攀上事业高峰的同僚……物种的多样性在书中被充分地表现,这甚至令前半本书显得压抑。好在,还有爱情。
程觅雪有着阴郁如月亮的前男友,开朗如阳光的追求者。对的,我的女主角一定要那么爽!她处于弱势却不是弱者,不需要披着闪亮盔甲的男骑士拯救。男人们与她结伴同行或并肩作战就好,如同真正的浪漫主义那样。
更棒的是,还有友情。恩师一般的女上司孙夕照,姐妹一样的女同事尹冰,都是在苦逼的996中蹉跎出的真感情。一起上阵杀敌,共同经历成长。围绕着程觅雪的“职场家人”们,每个社畜都值得拥有!
想来《了不起的背锅侠》应算是我写过的最黑暗的爽文,沉浸在压抑的故事里的写作时,心情经历了很down的时期。但触碰到一个现实又不鲜少被书写的话题,却同时令我兴奋不已。希望有一天,某个读者处于类似伊藤诗纱的位置时,需要一个人来面对职场的黑暗时,不需要一个人举着“胜诉”用泪水来回应这个冰冷世界。她可以像程觅雪一样,身后站满了爱人、家人和朋友们。
那一刻,胜负也不需要写在一张纸上了。
献给所有的社畜们。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四):职场如战场,除了勇往直前,还要善于作为
不知为什么,读《了不起的背锅侠》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想起另一本同样反映职场生涯的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来。后者,杜拉拉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是一个经历了职场变迁与磨练的成功者;前者,程觅雪作为互联网公司公关行业的底层从业者,同样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但是更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但她更愿意自己全身心靠奋斗开始——程觅雪最后也成功了,但总感觉和杜拉拉的经历有着很大的不一样。
公关行业确实水深得很,《了不起的背锅侠》对此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揭示。为了某一个位置,以退为进都是小事,甚至翻云覆雨都在所难免,可谓是血雨腥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程觅雪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标本”,至少她和杜拉拉有着很大的不同。程觅雪其实不需要拼命,作为一个合格的“背锅侠”,她需要的只是成长,不断打怪练级,所以她最后的成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蜕变”,个人意义上的成功。而杜拉拉的成长、成功,却可以给很多职场“小白”以更多的启迪。
所以与其欣赏程觅雪的职场大进击,不如欣赏她对爱情的坚守、坚持。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态度。她选择与原来的男友萧正礼分手,就是因为她觉得两个人终究不是一路人,虽然对方的家境更好,将来对自己的帮助也很有可能更大一些,但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分手。同样,程觅雪与谢铭心的相识、相知到相恋,一波三折,所幸最后终于朝着修成正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确实让人觉得,好人还是有好报的。相比之下,程觅雪在职场上的成功,倒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经历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职场攻守战,她的成功也无可挑剔,只是多少感觉还是少了些温情、多了些苦涩。
如果非要选择一个职场的“榜样”,不如选择孙夕照或者陈盛年,这两个人的成功并不相同,但在现实中却很值得寻味。布局确实很重要,善于用人也很重要,方方面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主观的客观的叠加之后,成功也就距离不远了。他们俩的确都很精于化“危”为机,不管那个“危”是自己面临的还是怎么来的,重要的当机立断、危急面前毫不慌张、机会面前毫不迟疑。如此,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体而言,《了不起的背锅侠》写得还是颇具可读性的。而且,从各人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如何,自己必须要有真本事,要有冲锋陷阵的本钱,不然,就连做“背锅侠”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一场血雨腥风,总觉得会随着离去与成功就归来平静,谁又能想到最后还会来一出劫杀与劫持的大戏呢?看来,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痛打落水狗,不一定非得打得人无路可走,有时候还是需要适可而止的。前面自己痛快了,后面不是还得付出吗?所以,人生智慧就在于,收放自如,天高云淡。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五):谁说遭遇职场霸凌只能要么忍,要么滚?
你经历过职场霸凌吗?
职场霸凌,顾名思义是在工作场所中遇到的欺凌行为。我们知道校园霸凌、网络霸凌,却很少有人谈及职场中那些不公平的恶意的对待。
前段时间,杨璐在《各位游客请注意》中自曝自己做艺人助理时曾在剧组因为帮前辈艺人拎东西而被骂。
不仅如此,该女艺人还曾把他“丢在高速公路上”,因为怕黑又怕吵而要求他睡浴缸、睡酒店走廊,第二天还拍照发朋友圈取笑自己。
日本某娱乐经纪公司的饭后“余兴节目”,竟然是将男员工的头强行按进火锅里,造成受害者脸部严重烫伤,一旁围观的员工还发出阵阵爆笑声。
事后,受害者回忆说平时就遭到社长职场霸凌,情绪逼近崩溃边缘,然而社长受访时则轻描淡写回应,只是恶作剧罢了。
2019年9月19日,中国工程师陈勤,从脸书公司总部大楼的四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陈勤一年半前入职脸书公司,去世前疑遭印度裔上司霸凌,面临被辞退风险。
将近200名华人聚集在Facebook公司总部外,要求为陈勤伸张正义(JusticeforQin)有人说,遭遇职场霸凌,要么忍,要么滚。
你在父母面前抱怨同事和领导时,他们也只会语重心长地说:“职场就是这样,你要自己学着适应环境。”
所以,当被上司挑剔羞辱时,被同事甩锅排挤时,我们只能忍气吞声或者打包走人吗?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中,女主角深海晶的经历可能会让很多人都想起自己。
她原本只是一名销售助理,却一直被迫善后同事们的烂摊子,同事们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而现实生活远比电视剧残酷多了,如果要将现实中职场霸凌的片段拍成电视剧,恐怕都过不了审。
为什么深海晶想要反抗?为什么想要成为野兽?不是要变得野蛮凶恶,而是希望自己可以学会抵御外部攻击,可以遵循自己内心而活。
承认吧!我们在背锅的时候、被欺负的时候、被辱骂嘲笑的时候、也有无数次想反抗的念头,可是最后我们还是“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今年7月16日起,韩国《禁止职场欺凌法》正式施行。
韩国出台这项法律并不让人意外, 作为职场霸凌的“重灾区”,从韩国企业单位、娱乐圈到医院、学术界,职场霸凌问题几乎长期存在。
大韩航空已故董事长赵亮镐的长女赵显娥因职场霸凌事件“坚果门”被判刑即使有了新法律,韩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仍然是历史性的一步,因为当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欺凌时,能有安全感去寻求法律的帮助。
肥肥安的这本《了不起的背锅侠》,是国内为数不多关注职场霸凌的小说。
说实话,前半部分暗黑得让人压抑。我看到女主角程觅雪被上级、被关系户们一次次甩锅、抢功劳,甚至辱骂、扇耳光。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从小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她,有一份表面光鲜亮丽的职业,每天优雅地出入高级写字楼。当这样一个人走在路上,谁也不会想到她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折磨和挣扎。
但好在,背锅侠没有选择继续忍,也没有选择卷铺盖走人。绝地反击,手撕大反派!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可能有人会说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我们怎么可能会像程觅雪一样自带主角光环?
确实,如肥肥安所说,这本书始终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现实是残酷的,不单要有理想主义的表达,更要有理想主义的争取。
我希望有一天,某个读者需要面对职场的黑暗时,不需要做出“要么忍,要么滚”的选择,更不需要用泪水来回应这个冰冷的世界。
她可以像程觅雪一样,勇敢地对抗恶,勇敢地对职场霸凌说“不”。
困顿中,唯愿强大!
《了不起的背锅侠》读后感(六):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黑白分明,它是灰色,也是彩色
四岁的女儿跟着我们看电影电视,总爱问“妈妈,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的问题,我不由地想起童年时我也总爱问这样的问题,后来青春年少看到一些不良现象,也总怀着哪怕与之同归于尽都值得的愤慨,初入职场的那几年常常因一些是非曲直钻入牛角尖。
那时的我,总想辨个黑白分明,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恨不得给这个世界划条分界线,把好人坏人分队排排坐。如今,年纪越长,就越来越能体会,这个世界除了极少部分是纯粹的黑与白,绝大部分的属性都是“灰”,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年少时极爱看那些“好人好到极致,坏人也坏得彻底”的脸谱化严重的作品,在那样的故事里给自己代入“好人”这个角色,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获得一次又一次的心理高潮。一切的发生,都是自己内心的映照。彼时,我想那种“好”是我的需要。然而现在再看同类作品,看到的已与以往大有不同。纯粹的黑白滤镜已经褪去,人性中的灰才是最本真的底色。
《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我不是太赞同后半句,却真切地觉得前半句是真理。因为真实的世界远远不在“对与错”的二维平面上,而是一个充满对错、善恶、公平与偏见的各种色彩组成的多维综合体。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接纳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最近刚刚看完新生代作家肥肥安的小说《了不起的背锅侠》,这种感觉更甚。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海外留学回来的富二代程觅雪在万国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就职公关经理。万国在并购竞品公司S集团后,大量曾经在公关战场厮杀的敌对员工涌入到公关部门,程觅雪等旧部沦为了公关事件中的背锅侠,成为职场鄙视链的最底层,郁郁不得志。此时,公司赴海外的员工旅行团却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武装劫持,万国因此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公关危机。程觅雪等人临危受命,成为解决危机的中坚力量……
故事很精彩,尤其是女主一派的复仇依然看得我心潮澎拜,只是看完之后,我想有一些东西是比单纯地评价好与坏更重要的。对错与好坏的标准从何而来?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人性中的灰?又如何映照自身,完善自我?
“好坏对错”往往是一种主观判断,即某件事情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信念价值系统,通常我们也会叫三观。符合三观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而我们的信念价值系统又形成于何处呢?我们的原生家庭,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社会的影响,应该说这些共同塑造了我们的三观。在这些因素当中,又属我们的原生家庭给予我们的影响最大。你看,我们每个人的三观,除去一部分社会群体道德观念,我们的很多细微观念是不同的。这种细微处的不同,它往往无关法律道德,但却最常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记得看到过有一对夫妻的离婚理由是“挤牙膏的方式不同”,乍一看觉得这个理由实在是搞笑至极,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其背后反映的信念价值观问题吗。丈夫大大咧咧,每次挤牙膏都从中间乱挤,挤完之后牙膏口总是残留一些膏渍,有时候盖子也忘记盖上,直接扔在洗手台上。妻子呢,爱干净整洁,做事喜欢有条理,每次挤牙膏都从底端开始一点一点挤,若是不小心有牙膏溢出到口子周围,必定用纸巾细细擦干净,盖子盖好,放回原处。
试想,这样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妻子要收拾丈夫留下的残局,而丈夫要不时接受妻子的怨言,长久下去,必然爆发。“你怎么能这样挤牙膏,弄得到处都是,又不收拾”“不就是一个牙膏吗?至于吗?”于是双方都认为对方是“错的”。其实,没有人规定挤牙膏应该怎样挤,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方式。只不过夫妻双方由于所持的信念价值观不同,就认为对方是错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错好坏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真的存在,一切皆因我们的三观不同。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迪纳武装劫持事件中的受害者陈盛年,在事件后通过程觅雪之口让公司得知受害者团体要集体起诉的消息,并从中获得自己升职加薪以及儿子在美国名校的入学资格。事后反应过来的程觅雪在陈盛年办公室指责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因为在程觅雪的价值观中,这种利用他人谋求利益的行为是可耻的,是错误的。而陈盛年一句“你在这事当中就没有私心吗?”就让程觅雪语塞。因为她在这个事件中奔走为的也是能解除集体诉讼的危机,获得派系斗争的胜利。陈盛年与程觅雪,看似谁都有各自正当的理由,也各自有“错”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自我拥抱”倾向,一般来说,拥有这种行为倾向的人大都看重自己的价值观,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当我们陷入“自我拥抱”时,很容易得出“对错好坏”的简单粗暴答案,然而当各自的对错好坏标准碰撞之时,我们才会发现,原来这只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不同罢了。一个成熟的人,首先就要警惕这样的自我拥抱,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从更多角度去看待人和事,才能看到其丰富与复杂。
在很多小说作品中,倾向于将人物“脸谱化”,这样的人物通常只是一个标签而非活生生的人。真正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是丰富立体的。而无论这个人物当下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都能让读者看到这是有理由的。我觉得《了不起的背锅侠》这部小说,让我佩服的是在这里。
在小说里,虽然塑造了对立分明的正派反派,但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并没有太过于标签化。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反派的其中一个代表黎娅,身为公关部总监,经常逃班不作为,甩锅给下属。心机深重,挑拨离间,出售公司的负面新闻从中谋利。对待下级目中无人,对待上司又极尽巴结之能事,在他人没落之时趁机落井下石。这样的一个人可算得上是一个恶人了。
可是,这样的人从小到大因父母离异被孤立,努力学习考到了北京,为了留在北京进了一家电视台,却在那受尽鄙夷。这一路走来,从来没有得到过丝毫的朋友的温暖。偶然一次宣讲会上一个中年男人的问候被她紧紧抓住,从电视台出来之后就进了这家公司做了男人的下属,卖力工作,取得一番小成绩之时,想把母亲接来北京却又得知母亲患癌症的消息。于是自觉缺失陪伴亏欠了母亲,就让母亲住最好的加护病房,并时时逃班去照顾母亲。
从来不知友情为何物的她,只知道不择手段地往上爬,过往的经验告诉她有权有钱才是王道,于是当她身居高位之时,将之前所受的屈辱一并以颐指气使的方式给到那些下级。为了母亲,她不能丢掉工作,于是在公司巴结上司及相关利益方。又因母亲医药费问题,泄露公司机密牟取财富。在最终事发之时,因那年上司的一个温暖问候,将责任统统揽下。在她看来,也许那就是爱。黎娅是恶人,但也有其坚守的关于爱的诠释,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多年爱慕的那个男人。
当然无论生命怎样的艰难都不能成为作恶的理由,只是从多角度去看,可以提醒我们自己对万事万物多持一份慈悲之心,多一份接纳与理解,不随意评判。有一句说:“当你想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记住不是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你所有的优越条件”。不说女主程觅雪,海归富二代、前男友是董事会成员,这些主角光环可以让其毫无后顾之忧地惩奸除恶,就是程觅雪的同事兼闺蜜尹冰,本地人,有一套自购住房,这些条件也比不计其数的打工族好过太多。
慈悲,并不是纵容作恶,而是看待人事更加多样化,去接纳人性中那份最大面积的灰,因为那才是真相。只有接纳了这个真相,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解,也与自己和解。这份慈悲,不仅仅是对他人,更是对我们自己。
程觅雪在反派落败之后,为了报当初自己受辱之仇,将佟林“赶尽杀绝”,用手段让他因涉嫌吸毒被抓。让我们看到这位一直以来正气凛然的女主身上,也暗藏着那一丝丝的黑。而其他人物,如程觅雪的上司孙夕照、CFO陆欣怡,甚至是闺蜜尹冰,也都各自在这场硝烟中,用伎俩也好,接下他人抛来的选择也罢,为自己争得利益。
当我们去看这些人物的时候,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可以说你我皆是他们。如他们一样,我们的生命底色也绝大部分是灰色,介于黑与白之间。如果我们用纯粹的好人与坏人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终将无法得到答案,也会令自己痛苦异常。一位朋友一直对自己的恩师崇拜有加,直到一次偶然看到恩师在风月场所,朋友大受打击。跑去质问恩师怎么能做这种事,恩师叹息了一声说:“我也是人呐”!
无法接受别人的不完美,会令你攻击他人;而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则会自我攻击。在与一些有抑郁倾向的来访者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他们对自我是非常不满的,身上大大小小的缺点都会进行自我批判。这样长期的自我攻击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
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完美的,心理学家荣格关于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一个人有善良也会有邪恶,有自负也会有自卑,有阳光也会有阴霾。破除完美的幻象,去接纳一个真实的他人或自己,远比完美更重要。而且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不是非黑即白,才使得这世上的每个人都变得丰富立体,多姿多彩,这灰色也是另一种“彩色”。
真正的成熟,是能够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阴暗面,但仍保持当初的初心。青春年少的赤子之心是可贵的,成熟之后依然能保有天真的一面,更是可贵。在与世界的不断碰撞中,我们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去坚守住那些自己的信仰,同时也不忘对自己和他人怀有慈悲之心。
脚下有泥泞,依然不妨碍我们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