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大联盟》是一部由郑东允执导,南宫珉 / 朴恩斌 / 赵炳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棒球大联盟》观后感(一):泪擦干 继续肝
棒球大联盟 | 热血/棒球/经典/韩国 泪擦干 继续肝 中年职场危机 排名倒数第一又如何 点金手在手 优胜我有 可惜职场经历有点惨兮兮(剧透打死 「总会有人需要我的」 跨界 其实也没那么难嘛 Dreames 不仅仅是梦想 更是孤注一掷的团结一致 推荐指数:⭐⭐⭐⭐⭐️ 郑冬允执导 南宫珉、朴恩斌、吴政世、赵炳奎、金道贤主演
直接就是奔南宫珉来的,但是在这之前我看了几本棒球的小说,所以看到这题材,立刻就有了几分意外惊喜。
第一集看着有点不太舒服,算是是要交代背景交代配角群的缘故吧。第二集就顺畅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些走神。不自觉的想起(life),而且设定方方面面也是没谁了。其他方面我都能接受,为什么弟弟也要坐轮椅,看到这我真的有一点崩溃。
我现在就真心祈祷一点,千万不要跟营运组长谈恋爱啊。只要不谈这剧就稳得住的。
《棒球大联盟》观后感(三):年末值得追的一部剧!
无意间看到这部剧再加上本身喜欢棒球,一口气看完2集。演员卡司没得挑,剧本照这样下去也没得挑。16年中旬开始正式接触棒球开始看主要看MLB,NPB(日棒) KBO(韩棒)看的不是很多但是大致有些东西都略微了解一些,为了避免有些追剧的又不懂的可以看一下该评价,并学习
投手群:一般球队有5名先发投手+若干中继投手(下面会细说)+救援投手(又叫CL),当然有些球队因为先发投手质量或者变动会出现假先发投手会吃下一些局数(这个不固定看一支球队教练方针而定)
先发投手:能一人吃下比赛大多数局数,当然也有投满全场的。一般投一场比赛可以休息一阵子,当然季后赛的话就不一定了会连续两场先发。
中继投手:先发休息后接管后面的比赛6-9局开始上场。
救援投手:当队伍处于危机状态比如得点圈有人(2垒有人情况下)面对对方球队中心榜次(通常是一只球队强打或者明星选手 剧中林东奎就是中心榜次),一般此类球员有大心脏 心态不好容易崩。
胜率贡献值(war):这里不细说因为实在太麻烦了,可以理解为你对球队胜场做出的贡献值一般2+以上球员已经算是先发了 5+全明星 8+MVP可以争夺金手套奖
胜场(win):投手胜投,比赛结束后获胜一方投手会记入一胜,这里有其他情况就不多说。姜斗起有个赛季拿了18胜 自责分2.2左右已经是绝对王牌投手了,放任何球队都是王牌ace。
自责分(era):这个也不细说,通常衡量一个投手的好坏,一般救援投手的era偏低因为需要吃的局数少。
打击部分等剧更新到该部分在说,总的来说团长是赚了 一个主力榜次+小牛换了个ACE+中继投手。再加上自家小牛也在慢慢崛起打线应该问题不大。棒球和其他的不一样,球员得靠养成 不像NBA和NFL的即战力直接可以用(有人会问状元会直接进入大名单么?基本上不会因为还达不到标准)。通常选秀之后球员会在小联盟(日本那边叫二军)开始养,养好了就是个全明星级别,绝大部分都是低顺位被选走变成全明星。还有还有棒球真的是个看数据的,通过数据来分析一个球员好坏(可以去看看点球成金这部电影 这是最好的例子。)
《棒球大联盟》观后感(四):不懂棒球完全不影响的权谋剧情爽剧,完全值得一看
制作方宣言放最前面——Stove League没有的三样东西:虚假、爱情线、演技漏洞。
南宫珉演员确实会选剧本,是真的。
暑假听到要播的消息,想着赶紧把棒球的规则给记牢了,要不然肯定没法看。不过一直咕咕到了十二月……直到点开人人第一集的时候还没看规则。
第一集刚开始,我承认确实不那么容易进入剧情,但是过了一开始,剧情发展速度开始紧凑,而且完全没有懂规则的必要。我两小时看完了,仍然不懂棒球规则,只是被剧情吸引,感受到有趣。
白团长自然是重中之重,两小时埋下许多伏笔,球队的走向,团长的选择,秘密的揭露,我想看他如何一点一点清除弊病,清理出真相。
南宫珉演员真的适合这样的角色。从两年前的《操控》里频处险境又每次化险为夷的韩记者,到今年的《囚犯医生》暗中发力的罗医生,到现在《stove league》里的白团长。角色都是多智型,需要谋略,智慧在线,剧情节奏在线。
客观来说,目前为止可能出现和以前角色重合的可能,但是说起来智慧型人格谁不爱呢?况且现在才播了两小时,白团长,就是需要我们一点点了解、揭开他身上秘密的人啊!
最后说一下译名,其实一直奇怪原名为什么是stove league,中文名应该是翻译组起的,有《棒球大联盟》,还有叫《金牌救援》的,总之看它就对啦!
追下去不会错!
(来自一个考试周里被n篇论文追赶的新传狗的现身说法,真的可以追下去!!)
《棒球大联盟》观后感(五):反转不停,失业跨界再就业的职场中年如何逆袭
小冒坚持原创的421天 以为是看不明白的棒球剧,没想到不同于《囚犯医生》,另一种风格的反转不停,让人欲罢不能的职场好剧。
南宫珉小哥哥今年年初凭借在讲述监狱医疗背后惊天故事的反转不停的畅快爽剧《囚犯医生》里的精彩表现,年度演技大赏最佳男主角应该不负众望可以斩获,轻松完成今年获奖指标。
年末新剧,他在一部讲述棒球队准备赛季的电视剧里,居然又一次惊喜出演男主白承洙团长。他化身神奇的点金手,化腐朽为神奇,要大刀阔斧,将连续数年稳居倒数第一的职业棒球球队Dreams,在下个赛季,不仅不做吊车尾,更异想天开要拿优胜的励志故事。
乍一看这简介,有种浓郁的励志风——每集不停解决球队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停打怪,甚至真的可以问鼎冠军。这是熟悉的中二热血运动剧的典型套路。
再加上国内并不太热衷的棒球题材,我差点要错过这部剧——
球队名为“梦想”,实际上内部已经一地鸡毛,包括球队成员和眼泪都流干了的铁杆球迷在内,大家都已经放弃并接受了球队倒数之一的状态。
新上任的白团长,非常有能力,简历很华丽——带过各种互相没关联的运动团体,还都拿到了优胜,比如手球,摔跤,冰球等等。
是的,没有任何棒球从业经历。
所以,他就要来这倒数第一的棒球队?
也是因为他过于华丽又带有悲剧色彩的经历——总要在拿到冠军优胜后,所在的团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解散。
就这样“优胜——解散——失业——跨界再就业”,周而复始。
普通顺风顺水的中年人,经历一次跌落谷底的“职场中年危机”,大概都要一蹶不振,焦头烂额很久。可白团长面对自己刚带成冠军的手球队又一次被财团解散的被迫失业,只是平淡地说了句:
“总会有人需要我的”。
他哪里来的淡定自若?他又是怎么做到这华丽的一次次跨界?他又要怎么带领这支集问题于大成的棒球队?
他是如何应对“中年职场危机”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职场中年早已不是小白,正常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性,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和稀缺性。能做一个独当一面的综合型领导,能起到关键岗位的关键作用,才是“职场中年”优于活力满满的新人的核心竞争力。
白团长在面试阶段,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自己观察出的各种棘手致命问题:
内部四分五裂,两个副教练各自带领的派系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而主教练又被人无视,没有权威,无法平衡。球队整体因为倒数第一实力差导致形象下降口碑差,人气低,新人不愿意来,觉得丢人;经费紧张,设施老旧,导致训练积极性严重下降。为人和善,没架子,对下属的请求都能满足,这样的领导也许确实让人心不累。
但更应该先看,他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带领团队,找到症结,解决问题,创造未来。但领导真正重要的“人好“,会真心为下属,为团队未来着想。换言之,领导不是工会,如果不能着眼于发展的目标,而是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为下属谋福利,或者丝毫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取舍,那这个宽松愉快的环境确实很难长久。
职场中年,起起伏伏,太正常。相对于年轻人,缺少太多精力,活力,看似输在年龄上。白团长每一次失业后的跨界从业,之所以都不害怕,不露怯,有自信有底气,原因有三:
1.深度学习和快速超强理解的能力
白团长随时随地携带关于棒球的基础知识书,并不为自己对专业的陌生和无知而自卑和丢人。承认自己不会,那就在人前人后,都努力高效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一味埋头,而是机智地学会抓主要矛盾——判断什么最关键最有用,然后再去努力。
白团长每一次跨界具备的专业知识,都是在脚踏实地的努力中,突飞猛进。
虽然白团长经常接受到,要他随便搞一搞就好的反馈。他还是坚守自己工作的原则底线,哪怕这一次还是要以“解散——失业”收场,他也一定要做到先优胜。
对自己工作完成质量的高要求,完全源于自觉,绝不是外界诱惑或强压可以外力驱动,一定是内心的坚持驱使。
认真和靠谱,专业和高效,是工作中最有力也最不会背叛自己的“背书”。
3.提高将新知识和自身知识体系融汇贯通的能力,发挥综合素质。
白团长借鉴曾经工作经验中相似部分,从而让自己能快速理解新知识,抓住自身知识体系的“广而不精”也能成为一种“不可替代性”,可以发现另一种看待工作的视角。
“职场中年”多年工作经历,不应该只是在混资历,熬时间,等到更高阶的位置。我们在基础岗位上的打磨,就是为了在无数琐碎事情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白团长这更“高阶”的靠谱能力,让我仿佛看到了棒球版的《囚犯医生》,每集精彩反转不断。
问题一个接一个棘手,就因为全面认真思考,愿意比其他人多想一步,白团长这个被大家轻视的外行人,关键时刻就能反败为胜——因为有时候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不是你会多少东西,而是最关键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解决,有没有勇气和决心,为人所不敢为。专不专业,不重要。
比如,他从新人选拔的问题中,一步一步发现了球探组长惊人的向家长公然索要贿赂,还持续不断要挟已入选的球员。这个坑,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平稳度过,皆大欢喜。然而他不仅主动揭发这一真相,还提前预知对方的反击,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对方无法反驳。
要纠正错误,也不会造成新的损害和问题——与其非要像女主一样,只将希望全放在已入选球员,公开这一切,却没想到他会顾虑,说出真相会影响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
白团长直接换个提前预知到球员的犹豫,准备了一个更有说服力,且丝毫不畏惧说出真相的杀手锏。
其实所谓的“填坑”,就是把impossible变成possible的过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就是可以搞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才是经验和能力。
这些经验和教训又促使自己遇事多想一步,多做一些。事前这看似多余的一小步,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是真的会避免事后再去补救的很多人的很多步。
“职场中年”拼的不应该是体力和努力,而应该是智力,魄力和精准的判断力。
比如,团霸选手多年扎根在球队,作威作福,球队考虑到作为重要的人气门面选手,也不能轻易放弃,只能听之任之他的作为。
白团长要剔除这个影响对内团结,风气和士气的地头蛇的时候,其他的人,都在想没有这个选手,要带来多少损失;用他去交换的选手,太不划算;
就没有人敢像白团长一样,敢于做决定,就是要换掉不良影响,弊大于利的队内顶级球员;
敢于大胆设想,还要反其道而行,用他去换取更有价值的球员——这根本是天方夜谭,但不去想,不去试,甚至不拼尽全力,创造条件,达成使命,“职场中年”怎么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绝不做赔本买卖,熟谙人性,还能让交易对手心服口服,主动配合。当别人都想着怎么和别人战斗的时候,你想着怎么共赢,就赢在起点。
白团长,要面对团里团外,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的人,跟各种层面打着交道。由沟通带来的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团队的内耗问题,严重起来,都不堪设想。
哪怕被对方恶意威胁,甚至暴打的时候,白团长仍然是云淡风轻,理性地对事不对人,先齐心协力想想怎么deal with,然后再去argue划分责任和错误,最后再去feel自己的委屈和心酸,甚至省去了最后的情绪。
在职场久了,“职场中年”退去小白的怯意和羞涩,可能多了自信和气场,也会被磨去耐心,变得易燃易爆炸。也有可能被磨去锋芒,变得低调没存在感,没主见好说话的“滥好人”。
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
最好的状态,始终要记得,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要能化作被人看到和认可的“成绩和成果”。
互相理解,互相多考虑一步。多一点协商,少一点针锋相对。
不是要战胜别人,而是寻求双赢,共赢,更好地推动事件,赢得别人的信任和肯定。
克制与修炼,不动声色的成熟,提高情商和智商,真的是永远的功课。
当下社会,已经看不出还有什么行业,是非常确定的终生铁饭碗。比如最近华为10亿遣散费辞退7000员工,和全球银行业今年官方公开裁员7.8万从业人员的消息。
职场中年,保住自己的饭碗很重要,但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时候,努力的个人也会被时代淘汰。
像白团长这样,时刻有危机感,这个职场不行了,也能立即找寻到合适下家。这全靠自己的敏感性和平日积累。
我们青睐在大公司名企业工作,不就是需要这段工作经历收获的能力为自己背书吗?
只要一点,一定要清晰。其实很多成果,不是个人单兵能力的体现,而是依托平台所完成。离开title和平台的“职场中年”,依托个人能力,能做些什么,所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还剩下什么?
这才是最重要的。
伴着这种危机感,总会或快或慢地不断自我提升。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的积累。
男主南宫民小哥哥,气场两米,真的是靠演技征服我的演员之一。
《囚犯医生》里终于当起堂堂正正的大男主,饰演罗以帝,是泰江医院应急医学中心的精英,医术高超,医者父母心,是一个不在意社会地位高低,有着强烈道德感,使命感的良心医生,绝不会忘记医生和患者的缘分的充满人性魅力的男人。后期因为人生巨大变故,被人毁掉一生,有了新的觉悟和目标,归来复仇,他是在太适合这种腹黑人设了。今年终于大爆,喜闻乐见。
但其实,他也算是“中年”走红,大器晚成系列。
做了不少反派配角,但就是闪闪发光的存在,让我不能忽略他的人格魅力:比如《看见味道的少女》里饰演道貌岸然的变态大反派,靠温柔多情的精英形象诱骗女性的连环杀人犯,他一收敛温柔笑容,变脸,简直看得我瑟瑟发抖,对完美男友人设留下了心理阴影;
他也接过很多不优秀的剧本。在爱情戏里,做挑剔高智商富二代,或者毒舌商场精英,真的有点埋没他。
对好演员来说,番位,戏份,角色大小,剧本好坏,都不影响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可能有烂角色不好看的剧,但绝对没有烂演技。
当他这个职场中年,终于奋斗到有选择权时,他就成为一部剧最好的背书。
最近的职场新剧,非常多又优秀;每一部都从不同视角去揭示大家可能遇到真实的共性问题和困境。
比如讲述底层临时工新人教师生活的《黑狗》,和职场人生百态的《检察官内传》。
临时工新人教师版《未生》,徐玄振罗美兰8.7分职场剧回归
当中年领导辞职,变成骑手送外卖,当中年女明星都开始公开呼吁,为自己打广告争取工作机会的时候。终于有这么一部剧,认真关注职场中年,优秀,但就是被迫一次次经历失业和跨界,从不放弃的故事。
人到中年,拖家带口,各种无奈与心酸,谨小慎微,不敢有情绪,经不起任何任性地犯错,试错,是大多数人的日常。
习惯了舒服区,突然“皮之不在,毛之焉附”,真的是可悲又可怕的人生无奈。
剧里的南宫珉小哥哥当然在开挂,但是他的所有职场专业表现和个人素质,让这一次次反转逆袭,都真实可信。
看得越多,越会发现,努力生活的大家都很不容易,我们只是选择性看到别人轻松和成功的时刻。
我们觉得剧里开挂不现实,是因为当你走到困境,才想起这一切,当然晚了——所有开挂的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滴水穿石,稳扎稳打。人前的毫不费力,就是因为人后看不见的付出更多。
未来的世界,很可能变成,不是因为想努力做到些什么才要去生活,只是为了平凡地活下去不得不去努力拼命。
2019年复盘:我的十佳韩剧榜单 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只想写有思考的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