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们有没有追《亲爱的客栈》?为什么好好的慢综艺变成了《残酷的职场》?! 配图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那一年有一种爱情叫阚清子纪凌尘。(虽然是过期狗粮,再看一眼也甜到不行)
虽然第一季《亲爱的客栈》刚播出时被指抄袭。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度,大家在节目了感受到了被治愈的力量。
而第二季虽然没有第一季那么亮眼,但节目还是秉承了一贯的慢节奏主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老板和老板娘开心地在雪地里玩雪,脸上的笑容是寒冷冬日里最亮眼的暖阳。
而这一切的平静和美好在第三季不翼而飞,在第三季的《亲爱的客栈》中处处都有硝烟,似乎每一次开口说话,情绪都游走在爆发的边缘。
下面让我们来喝几碗亲爱的“职场”毒鸡汤,大家品一品每位管家言语间的焦虑滋味!
不得不说,如果第一季和第二季是诗和远方,第三季就是甲方和乙方。我们暂且把刘涛当成甲方,为什么要说当成甲方,是因为这毕竟是个节目,刘涛也是“整场演出的一员”,说白了也是拿钱办事的人,在这个角度上刘涛也是乙方。
而接下来丸子要跟大家讨论的是职场,所以我们就把决定生杀大权的老板也就是刘涛当做甲方来讨论。
管家们来客栈的第一天开会,刘涛登场后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都应该叫我什么?
等等!我们先别急着批判,这一看明明就是玩笑话的开场方式,比如看见闺蜜的小孩会问:“你应该叫我什么?”一般小孩都会甜甜地说:“阿姨~”
但是请注意刘涛接下来的话,“特别好!你们就应该叫我老板,因为叫我涛姐,我会心软。”
恕我见识浅薄,现在还有人沉浸在老板的title中乐不思蜀吗?大家都直接叫“马爸爸”、“孟爷爷”好吗?!
01态度 能力谁该让步管家们进入客栈的第一个坎儿就是“简历PK”,话说各位管家真的有不够认真的,这一点我站涛姐。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尴尬了,由于马天宇填写简历不够认真,涛姐来了个恐怖三连问!
客人就在你面前,他问你要个东西,你说我没看到、我没听到、我没想到吗?!
这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的是那句充满权利色彩的魔音——能力不重要,对错不重要,关键看态度。
一般谈论到态度问题时,谈论者必定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场,理所当然的无畏。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是生命的馈赠、老师对学生是知识上的碾压,那么老板对员工呢?强烈的权利意识会不会显得有些落后?
请注意你可能会心甘情愿承认态度问题并认错的几个情景,爸妈给你生命,曾经为你的一切买单。然而你误入歧途前途尽毁,面对头发花白的父母,你会下跪认错,爸妈我错了!对不起你的养育之恩!
老师前前后后因为一道题目给你反复讲解,你却仍然不得其解,愧疚地对她;对不起老师,可能我太笨了!
然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后问题,那就是要求你态度的人提前预付了“薪水”,这个“薪水”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情感的投入。
然而职场呢!你需要先付出相应的劳动,然后获得薪水,此外还要面对态度问题未免也过了些吧!
举个极端的例子,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不就说明了职场人的风险吗?!我冒着风险跟你闯天下,你却拿态度给我穿小鞋!
面对90后,聪明的“老板们”早就将管理这样的词弃之如敝履了,他们更愿意用“平台提供者”、“员工的服务者”来标榜自己。
那么,第一道职场问题的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对于一个具备情绪管理能力的职场人来说,态度就不该成为考核标准。
如果有人在职场上拿态度出来说事儿,那么你就要质疑一下他的能力了,因为他只是权利游戏的爱好者,而非职场的能力者。
02遵守规则还是人尽其用?《亲爱的客栈》中,管家的第一场考试就是制作早餐,下面是早餐的考核评分。
大家稍微了解马天宇的人都知道马天宇学过厨师,结果马天宇的早餐排名垫底。
刘涛对马天宇早餐的评价是,葱还是那种生生的感觉,面有点死,还说他的粥无味。
话说,刘涛老板手下也没几个人,刘涛不知道马天宇做过厨师吗?而且比赛的意义不是为了选出能力出色者而是为了看看谁是最差的吗?
那么吴磊、李兰迪的分数那么高,为什么不把做早餐的任务交给他俩呢?
作为员工,他为老板争取最大的利润。
节目中,张翰服务的第一桌客人选择了黄河边上的烛光晚餐。本来翰哥跟餐厅定的时间比与客人约定的时间早15分钟,结果餐厅出餐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作为补偿翰哥免费送了客人一瓶红酒。
在他看来答应了的就一定要做到!细心的他还贴心地为两位客人准备了御寒的毯子。
而面对像张翰这样的销售人才,刘涛是怎么做的呢?刘涛指责张翰在客人用早餐的时间离开,客人有需求找不到管家。
而张翰认为一对一服务也要有个度,而且提前跟客人说过有需求可以给他打电话。
张翰离开的这段时间是去使用自己的早餐,他坦言说道:我的底线是吃早餐。可能你们读到这里会觉得翰哥矫情,但前提是员工早餐这个问题已经提过了,没有得到解决。
而且在我看来客人提出加一块早餐肉的需求是对刘涛说的,在客人看来你们是一个整体。
而没有时间吃早餐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李兰迪阚清子在捡客人剩下的食物填肚子,马天宇直接抱怨道:狗都没有我们累!
职场上这两类人并不少见,有些人有意见了只是会背后抱怨,不会想办法解决。而有些人,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并提出来。
我们再结合时代特征来说一说,是应该遵守刘涛说的规则玩法还是要人尽其用?我把这个问题翻译一下,那就是老板喜欢会来事但能力一般的员工还是喜欢有能力但有性格的员工?
没错,不管进入任何一个圈子,我们都要来选择一下是要成为业务主干还是服务于老板的私人目标,并在他身边附庸风雅。
虽然职场是复杂的,但是基本上也就这两类,站在老板的角度两者都需要,但很明显的是后者在这家公司待得久。因为就连老板也知道靠能力吃饭的人到哪都吃得开,毕竟他也是因为有能力才离开上家公司成为老板的。
这里完全没有黑化第二种人的意思,因为他们确实是职场生活的润滑剂,首先他们能跻身权利的漩涡就比一般人要有策略的多。
所以,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而规则是保证社会井然有序的束缚力。因此在真正进入某家公司或进入某个圈子之前,我们要对其规则有所衡量与判断。
03有竞争意识在职场中能走多远?《亲爱的客栈》从做早餐考核、迎宾考核再到房务考核,竞争充斥在每个环节。
做事认真的马天宇却因为没有竞争意识,惨遭垫底。
而只想当第一的吴磊表现怎么样呢?
早餐环节,在没有竞争意识的马天宇帮李兰迪做早餐时,吴磊要回收所有水果,因为怕别人赢过他。
等大家打印完回来时却发现打印机好了,还能打印彩页,于是大家便请他帮忙,但他面露难色。
然而到了客人选管家的环节,吴磊居然是倒数第二个被选到的,正因为他是彩页,客人们觉得跟网上的没有区别(像是在网上直接下载下来的)。
这里我们需要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职场中竞争意识强的人不一定工作能力强,但竞争意识薄弱的人就始终只能做个老好人。
在丸子看来,与其花心思在竞争上倒不如花心力在磨刀上,专业能力上去了,才能一鸣惊人。
而过分流露的竞争意识更像利己主义,不适合职场大家庭,毕竟团队合作的前提是要先以大局为重。
有人说《亲爱的客栈》第三季才是真正滚烫的人生,它把现实赤裸给观众看。但丸子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之外追求慢节奏的真实与美好,是《亲爱的客栈》给予观众的温暖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