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绿色小喇叭收听文章语音
从这一期
开始,
延续前文,
记录了随佛
长老早年的一些学
佛经历,以及种种殊胜
感应,有的
部分或与前文
重复,但
细节更
完整。
读者不仅能
感受到一位
可敬前辈的至诚向道之心、为法为众的
奉献之情,进而
见贤思齐;于诸多修行细节的
真诚分享中,亦能
获益匪浅。 ……接上期 (全部连载文章文末可见)
个人学佛初期的
恩师们,(如:)广钦老
和尚、煮云
法师与忏公
律师,他们都是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从
大陆来到台湾修行、传法的大德,对台湾佛教早期的
发展,具有相当
程度的
影响。这三位大德都是主修“弥陀
法门”,各有
不同的
风范。在前面的
章节曾经提到:广钦老和尚像是
浑然天成的
朴质玉石、
山谷清泉,煮云法师如同
粗粮做的北方窝
窝头般
实在无华,而忏公则犹如细细
雕琢的
玉器、
精心栽种的清兰松景。因为三位大德有这些不同的风范,让个人在“念佛”的
学习经历里,从三位大德的言教与
身教,各别
获得不同的
启发及学习
利益。在学佛的前几年,个人的学法
心态是较
倾向“厌离”,厌离
世俗、
人世,不
欢喜参与人群的
聚会活动。乐于
独处,
喜好宁静、沉思,不惯多言,不
说闲话,远离嘻闹逸乐。这种带点“
忧愁”及“
少年老成”的
性情,应当是与个人
童年时期的
忧患生活有着
密切的关辩。
少年时期个人一向是
独来独往,独自地登山踏岭,身处
山林而安于
寂静,习于面对内在的
世界,不乐与众
相处。譬如:在
学生时代不曾参与任何
同学之间的聚会活动,
一生至今未曾有
欢乐跳舞的
经验,也不曾有抽烟、喝酒、赌搏等任何
不良嗜号。一向是相当
洁身自爱,不乐
随波逐流。虽然当时的
年纪轻,但是想的、说的、做的事,却都不在一般
年轻人的生活世界,反而是一团
老气,更像是古代人。在此说句
实话:这在旁人看来,是既
孤僻,又相当
孤芳自赏,
身心与生活
内容,都是和周遭
环境有一大段
距离,但又安于其中,不觉得有何
不妥。或许,正是这种性情,让个人对印光
大师、弘一律师相当的
仰望,连带的对广钦老和尚、忏公律师也崇仰于心。面对闻名
社会,却是
名利不离的
僧人,是起不了丝毫的
兴趣。在
亲近过前述的三位大德后,个人
内心随即
决定终生专修“弥陀法门”,栖心
净土、求生极乐。个人在 1979 年左右,为了专修净土法门,一
心念佛,往生极乐,更决定在“念佛”上,下大
功夫的达到“一心念佛”。当时用的
方法,除了之
前提过“
想象自己走在连系两边
山崖的
绳索上,桥下是
万丈深渊,想象念一句佛号就向前走一步,如果有一句佛号念得不
专心,就想象一步没能踏稳绳索,摔向万丈的
深渊。”之外,主要是“ 倾
全力摄持当前一念 ”。“倾全力摄持当前一念”的
作法,是在持名念佛时,只倾力持念“
阿弥陀佛”当中的一字。譬如念“阿”字 时,全心念“阿”,不 想“弥、陀、佛”等三字,直到念已经无法定在“阿”时,才接着念“弥”字,而念“弥”时,不想“阿、陀、佛”等三字,其余等同念“阿”字的方法。采用“倾全力摄持当前一念”的作法,得到很大的
效果,
经过约三个月,已经能够摄念专注了。为什么经过三个月的修习,即超过之前许多年的学习,并且能够摄念专注呢?主要的
原因,应当是
落实“二十四
小时”持续地摄心念佛。个人是如何在“二十四小时”内,持续地专心念佛呢?当时用了一个
办法,即是
规划出一天念佛的作法: 01四点半起床后,随即放佛号的音带,随着念佛声,
一面念佛、一面漱洗与作务。02 五点至六点半做早课,内容是礼佛、诵阿弥陀经、禅坐念佛; 03早课
结束时,随即放佛号的音带,一面念佛、一面
准备早餐及用餐; 04七点半至八点间出门,
出门在外活动期间,随身带着当
时日本出产的
最新式小型
录音机,不停
播放弥陀佛号的音带,听着从
耳机传来的佛号声,随着佛声默念佛号,整日不停; 05走路时,右脚向前时随念“阿弥”,
左脚向前时随念“陀佛”,如此
循环不息地持念佛号;06下午五点半回
到家,随即改用大型录音机播放佛号的录音带,一面念佛、一面准备
晚餐及用餐,在餐后的盥洗、作务与读书,还是不停地听着佛号与念佛; 07八点半至九点半晚课,内容是礼佛、诵阿弥陀经、念佛、禅坐; 08晚课结束后,再接续的读书
时间,依然播放佛号录音带,十点准备就寝;09入睡前 20 分钟,个人会
依据《观无量寿佛经》,修“净土观
想法”的“净土十六观”; 10修观后躺下就寝时,再
使用小型录音机自动翻面播放的
功能,不停地播放佛号。这个方法让个人在短短三个月内,达到夜寐
安稳、
心安吉祥。(……未完待续)本
文选自随佛
禅师著作《回首
漫长与艰难的
光明路》
往期连载目录(点击每期进入)
第01期 第02期 第03期 第04期 第05期
第06期 第07期 第08期 第0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第13期 第14期 第15期
第16期 第17期 第18期 第19期 第20期
第21期 第22期 第23期 第24期 第25期
第26期 第27期 第28期 第29期 第30期
第31期 第32期 第33期 第34期 第35期
第36期 如果您喜欢 欢迎转发朋友圈 利益更多人 ▼ 更多往期精选 ▼☞ 不要只做听法者,而要做一个学法者!☞ 做 佛陀的法工,应有哪些自觉?☞ 认真于生命即是宗教精神!☞“没有得失心”如何打起精神过一生?☞ 如何养成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实践中发现生命价值,自我成长、利益他人。☞ 生死中的大利益除特别说明外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原始佛教任何观点。欢迎将 原始佛教 公众号设为星标支持我们请点右下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