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老同学们聚会,一帮人轮番自夸了最近取得的成就:比如全票当选了女儿学校家委会主任,比如在幼儿园运动会上夺得转呼啦圈第一名,比如给儿子教室里改装了一台变频半自动加湿设备......呵呵,这群油腻中年,在社会上没混好,跑到孩子学校里张牙舞爪。他们问我干过什么,我笑了笑,掏出了上次参加儿子学校民俗展时拍的汉服照。看着大家纷纷投来赞许的眼光,我知道我并非赢在了服装道具灯光摄影以及后期制作,而是赢在了那大鹏展翅仪态万方的气场上。
当儿子回来传达“要求我穿汉服参加活动”时,我还是惊恐的,后来家长们一讨论,才知道全班都穿。到活动那天,大家将穿着统一采购的汉服,穿越时空,褒衣广袖,峨冠博带,大气磅礴地展示我汉族儿女的飒爽英姿与超凡风度。
然后老师告诉我:“您的儿子主动替您报名当讲解员”......
感谢我娃,要不是他,我可能不会在一周之内速成汉服发展史。
上到历史背景,下到布料配饰,从楚汉之争、七国之乱、群雄割据、曹丕篡汉,到前襟后裾、直领斜领、鹘衔瑞草、地黄交枝……
这哪是民俗展示,这是要我开百家讲坛吶!
当我好不容易拟了大约2万字的讲稿,连润喉糖都买好的时候,老师告诉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百因必有果,学校终究不会放过我。
还记得那几个秉烛夜读的晚上,我这个苦逼的老父亲埋头回炉重修《汉书》《礼记》,坐在灯下划重点,只为了在这难能可贵的高大上活动中 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光辉岁月 别给我娃丢人现眼。
都说中年人优不优秀,主要看娃;但娃在学校的涅槃之路,也需要父母来成全。必要时刻(不要面子的时刻)必须爸爸上。
穿上汉服讲解历史这种事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人生巅峰,但对于我们中年老父亲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
所以我经常说,一个男人的才艺,只有等他的孩子上学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
现在,但凡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走遍校园每个角落,寻找那些需要 脸皮够厚 内心够强大才可以做到的事情,基本都能找到爸爸们的身影。
幼儿园有次搞亲子活动,要家长临时出一个节目,现场有爸爸,自然是不需要妈妈出场的,结果爸爸们脸上笑眯眯,心里MMP,硬着头皮宣布:下面我们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打篮球。
一群1米8上下的中年男人,拼尽全力展开了一场篮球表演赛,你争我夺着一个XS号小篮球,在高达1.6米的篮球架前面纵身飞跃,像海狗一般灵活的转身过人飞身爆扣,拼尽全力营造出一种很有难度但绝不放弃的氛围......
如同中年老母们都是纯爷们,我们中年老父亲有时也很柔情。比如儿子有次对我说:“爸爸,老师让我们在衣服上绣个标记。”
“为什么不去找你妈?”
“找过了,她不会。”
好,爸爸们绝不能让孩子成为唯一的一个衣服上没有可爱的logo的可怜孩子!
我们的logo就是这个榔头,与众不同,绝不撞衫。可爱中透露着刚毅,简单中渗透着强大。
对,这个logo是为了致敬孩子他妈。
当我正为自己的伟大杰作沾沾自喜时,孩子妈妈发来贺电:几乎全班的爸爸都在给孩子缝logo。
看来这届爸爸都向命运投降了......
当爹就像取经一样,谁知道下一站是什么妖魔鬼怪。尽管如此,我们也可喜地看到不少爸爸还没取到经,已经修炼成了半仙。
曾经不修边幅的土小子,成长为艺术家,甚至东渡扶桑学插花,西出阳关描梵高,水彩油墨信手拈来,泥塑浮雕自成一家,从文艺复兴到装置艺术,从榫卯结构到枯山水大咖,仿佛达芬奇转世,又像双手被罗丹开过光,一件件骨骼精奇的绘画雕塑盆景手工作品琳琅满目的出现在娃学校的艺术节上。
曾经作文不及格的程序猿,化身为先锋诗人,擦着尴尬的红脸蛋、勒着羞涩的红领巾,在娃学校的国庆主题活动上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用通宵呕心沥血激情创作的伟大作品,跟孩儿们一起歌颂民族生生不息,祝福亲爱的祖国繁荣昌盛,并衷心的希望 这样的活动赶紧结束 学校的活动越办越好。
曾经一天吃三顿外卖的资深宅男,跨界成为米其林八星八钻大厨,自学成才,查食谱、做实验、改配方,一人就学会了寿司刺身、麻辣小龙虾和新疆切糕配马卡龙等中西合璧的豪华菜系,美食节亲自上阵,把娃的班级摊位活生生的捧成了全校网红。
曾经几十年学英语都没开过金口的爸爸,练出字正腔圆的伦敦西区口音,甚至飚几句意大利咏叹调,同时还分担导演编剧服装道具后期制作等各工种,客串群演树木扮牛当马及配音,只为不辜负在娃学校戏剧节上亮相的高光时刻。
每个爸爸都在陪娃的修炼中意识到,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棒。
要感谢孩子,没有他,我可能没机会跟随超市门口的摇摇机学会上百首童谣,不会有闲情逸致在公园里追逐春天的风,不会在下雨天专挑积水的路面去重拾童年的梦,更不会走进可爱的亲子餐厅品尝从小没吃过的亲子套餐......
为了体验更多的可能性,我成为了我们家的“吃喝玩乐导航”。每当孩子他妈问我:“周末带娃去哪玩”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活的GPS一样,瞬间制定好计划,必须迅速说出哪些地方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哪些地方不光能玩还长见识,哪些地方人少不折腾,那些地方性价比高不踩坑......
一个优秀爸爸,没有“不知道”,只做“百宝书”,所以我早就在手机里装了大众点评app,只要打开里面的亲子必去榜,瞬间就有了方向。
里面有绝对靠谱的评分,不管孩子要“去逛公园”,“去亲近动物”还是“去做手工”,近20种玩法都有资深爸妈实地体验给出的精准点评,优中选优,公正性和可信度很高!它还专门分了1-3岁,3-6岁,6-12岁板块细分,别管多大的娃,只要想带他玩,手机一查,说走就走!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句:
如果你暂时还讲不了百家讲坛,跳不了草裙舞,绣不了花,做不了蛋糕布丁也辅导不了作业,至少你能立刻了解大众点评的亲子必去榜,在带娃出去吃喝玩乐这件事上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