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女儿,仿佛有了软肋,我们必须变成她的铠甲,护她周全,给她力量。
她们将来注定比我们的更丰富,也更艰难。
世道险恶,人心难测,只有带她看过世界,她才会有抵御风雨的能力。
家有女儿,一定要带她见这三种世面。
01
见生活的世面。
小西活泼开朗,见面能落落大方地跟别人打招呼,刚来2个月,就顺利地和团队打成了一片。
安安性格就比较内向沉稳,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每次需要她去对接另一个部门的时候,就特别抗拒。
有一次我们有个任务,需要去采访一个美国的艺术家,我带他们一同前往。
到了现场,小西边打招呼,边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手工制品当礼物。
最后小西一个人完成了采访任务。
小西和安安在一起,气场是不一样的,小西自信大方,安安则扭捏害羞。
起初我觉得是性格差异使然,后来才知道两人的差异在于,见世面。
但是安安父母的教育模式,十分保守,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不让她在任何事情上分心。
在学校还好,一走出社会,各种人际关系、沟通问题通通显现出来,让她有点接受无能。
小西的父母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总会想方设法地带她出去见世面。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每次和爸妈一起出去旅游,我们一定先去博物馆看看。
所谓的富养女儿,不是给她优渥的生活条件,而是带她去感受这个世界。
02
见感情的世面。
没见过世面的姑娘。
她有才有貌,身材好,情商高,好像能游刃有余地转圜在各种男人中。
但是一旦谈起恋爱,却变得不像自己。
和曲筱绡的哥哥曲连杰恋爱的时候,曲筱绡不止一次地提醒她,说曲连杰只是玩玩而已,但樊胜美就是不信。
恋爱过程中,曲连杰带她出入各种高端场合,给她买奢侈品包包,带她去各地旅行。
有人说是因为她贪心,想嫁给富二代;有人说她愚蠢,分不清真心和假意。
但看到她的原生家庭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因为她从小就缺乏爱。
父亲母亲对她毫不关心,哥哥就像一个吸血鬼,需要源源她不断地“供给”。
所以缺少父亲关爱的女性,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更容易出错,更容易被一些肤浅的关系迷惑,更容易被一些男人施以小利所骗走。
因此在感情中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樊胜美,但凡看到男人对她多一点殷勤和付出,就理所当然地当成爱了。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择偶可以算得上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后半生躺赢,赌输了还得赔上前半生。
因为感受到自己被爱着,所以才不会遇见一个普通的男人就觉得非他不可。
因为有分辨爱的能力,所以明白在爱情中做到永远比说到更重要,才不会被花言巧语吃得死死的。
父母之间的爱情,是带女儿见识生命中第一个感情世面。
父母相爱的家庭,女儿才会更懂爱。
03
关于成长。
成绩优异的她本来是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学校里的老师对她期待也很高。
珍妮并不是书呆子,她热爱艺术,喜欢浪漫,她渴望考上大学,是为了以后可以穿上华丽的礼服,出入各种高级的音乐会现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帅气多金,风趣绅士的男人大卫,两人一见如故,迅速进入热恋期。
大卫带珍妮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出入高档餐厅、音乐剧院、艺术品拍卖会。
即便您毕业于剑桥大学,最后还不是沦落到这个普通的中学,当一个普通的老师,每天批改学生们枯燥空洞的作文。
校长多次警告珍妮,再这样下去将对她进行开除处理,珍妮没有犹豫,选择了退学。
考上大学对珍妮来说,就像是通向理想生活的独木桥,但枯燥的学习过程,让他心生烦闷。
大卫无疑是一个跳板,只需要投入他的怀抱,理想生活就触手可及。
但,就在他们结婚前一夜,珍妮发现大卫不仅已婚,而且有了孩子。
恼羞成怒的珍妮和大卫断绝了关系,但此时的她不仅失去了感情,也失去了学业。
珍妮来到她家,看到屋里的装潢虽然简陋,但钢琴、藏书、绘画、咖啡机让屋子极具艺术气息。
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所追求的艺术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标签,而真正的艺术是融入其中。
褪去浮躁,珍妮在老师的帮助下,回归学校,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和珍妮一样,很多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
也许年轻可以换来特殊照顾,美貌可以换来短暂的财富,但年华易老,容颜易凋。
没有谁是你的靠山,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自己。
所以,女孩这辈子,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