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10篇
日期:2019-10-01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10篇

  《夕颜:日本短歌400》是一本由[日]小野小町 和泉式部等著作,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一):日本的《诗经

  真是不好意思写文章之前我一直把“俳句”读成“fei句”,也不全是无知,因为我觉得绯红色的绯倒是蛮适合它的。

  那些作者既有显贵皇室,也有民间歌者。梅、樱,晨露、暮雨,流转四季沁染了歌不尽的相思。日本短歌的这些特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的《诗经》。而相比中国古体诗,短歌的行句更加自由赋有灵气;相比现代诗,它又显得简洁古朴传递着一种悠远雅静之美。

  从这些简短句子间,能感受岁月流淌的,真实缓慢痕迹。恐怕作为现代人,我们对四季的美妙感受有很多却是来源诗歌的。当我们的日历变成了时间模具,一天一天只是按部就班完成生活里的各种任务,那些文字里借四季更迭的美景表达的相思似乎离我们就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时间,失去了可以舒展心境的自由,或许也就不再有相思。

  印象深刻的是写在前面的两段编者的话:

夕颜是与朝颜(牵牛花)、昼颜接力打卡露脸,在俳句诗人芭蕉眼中亮着梦幻白色绽放一夜之花;夕颜也是夕暮之颜,当晚霞满天,当白日疲劳忧愁即将被诗、被夜歌、被爱兑换成满天星光......夕颜也许是(有情人间)一夕之言。夕颜也可能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之言。爱的叶言。日本或本日,本月,一年365天日日可读、可喜的美的简讯/短歌。

  人世间许多的美好短暂如夕颜,比如青春,比如爱情。“爱的叶言,日本或本日”,我们说过的话或许并不存在任何意义,但此刻我却觉得那么的有趣,并因此铭记,就像是爱人之间的秘密,只有当你我相爱时才具有奇幻的意义。

  周作人那段著名评价仍记挂于心:

如果我们“怀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想将他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便是最好的工具了。

  只是那些句子不再是闲来无事而做,而是为了抵抗这匆匆忙碌的岁月。很喜欢封面颜色,那种艳丽而不夺目活泼而又深静的绯红色。让我想起上班途中看过的,在天桥栏杆下盛开的莫名之花的颜色。它们的位置并不显眼,却开得那样喜悦从容。而在它们身下,是一片繁华车水马龙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二):竟也无意前来一赏 我家前面的橘花吗?

  22 柿本人麻吕

  “引手山上

  掘穴安置

  阿妹,

  山路行复行

  恍如无魂身”

  42 大伴旅人

  “今世狂欢

  乐逍遥

  不惧来世

  为虫鸟”

  55 大伴坂上郎女

  “说来

  却时而不来。

  说不来

  所以我等待你来,

  因为你说不来。”

  “没有山海

  阻隔我们

  为什么久久久久

  才投过来

  一眼或一言?”

  65 笠女郎

  “八百日才能走尽的

  海岸上全部的砂

  合起来——都

  抵不过我的爱:

  岛守啊,明白吗?”

  80 无名氏

  “你可能

  不喜欢我——

  竟也无意前来一赏

  我家前面的

  橘花吗?”

  “阿哥身上

  白衣,此去

  势必一路被秋色

  所染——啊

  红叶满山呢”

  117 纪贯之

  “别离

  不是一种

  颜色——

  但其情

  深染我心”

  151 紫氏部

  “有人走过

  我还在想是否

  是他,

  他已如夜半的月

  隐于云中”

  163 和泉氏部

  “被爱所浸,被雨水所浸,

  如果有人问你

  什么打湿了你的袖子

  你要怎么说?”

  “此心

  思念

  碎成

  千片——

  我一片也不丢”

  194 西行法师

  “这让人憎厌的

  人世

  不值得活的——

  唯你在其中

  我愿苟活”

  “愿在春日

  花下

  死,

  二月十五

  月圆时”

  231 橘曙览

  乐哉十二首

  240 正冈子规

  “我庭

  小草

  绿芽,无限

  天地

  今将甦”

  284 石川啄木

  “想独自一人面大海

  哭个七八天

  我离家到此”

  “视死如

  随身备用之药

  心痛绝望时”

  “说是悲哀也算是吧

  我过早尝得

  事物之味”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三):你抵挡了爱情来袭,却抵挡不了这些情诗穿透力

  随便翻上几页,随意读了几首,你会觉得满纸的爱意缠绵。如:

  不思

  偏诱思——这山鸟尾般

  绵长孤单

  独寝夜

  ✱

  此心

  想念

  碎成千片——

  我一片也不丢

  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情诗集,也可以说几乎是世上“最短的情诗”了。它们大多是爱情短歌,是日本诗人的短歌作品选,准确地说,这是日本历代歌人的爱情和歌俳句精选集。

  爱情,是文学上乃至诗歌中的永恒主题人类这种真切而忘我的最美情愫,它——穿越于每个时代,穿越于每颗心灵,而亘古不变。

  每个人经历过青春,遭受过爱情的俘获,或一厢情愿,或两情相悦,或痴情依依,或恋恋不舍,抑或刻骨铭心海誓山盟……丘比特那支箭,穿透过世世代代多少情人们小心脏,是吧。

  然而,将这些情愫,能生动真切地表现出来,化成美丽言辞,渗入每个读者的骨子里——唯有世间那些敏感多情的诗人。

  你抵挡不了爱情的来袭,也抵挡不了这些情诗的穿透力。

  说到情诗,让我首先能想到的是中国最古老的那首,也是最石破天惊的一首情诗,当属这首: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以一个女主人公口吻写的,可以看做是一位女诗人的作品,坚贞决绝义无反顾,这大约是人间最为动人的爱情了。

  不过,这部来自东洋的日本短歌,却让我在不经意间也发现类似诗句

  天地

  之名

  灭,乃敢

  与君绝

  翻阅当中,意外地发现,其中不少俳句竟然与中国古典诗词异曲同工之妙:

  对你无限

  思念,来会我吧

  夜里

  至少在梦径上

  没有人阻挡

  ————————————

  姜夔《踏莎行》: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梦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

  我等候,我

  渴望你:

  我的门帘

  掀动——啊

  是秋风

  ——————————

  王实甫《西厢记》里绝句: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新屋作新壁

  请君相助割壁草

  少女如柔草

  顺君情意娇伏倒

  ——————————

  《孔雀东南飞》,不过表达重心也有差异

  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

  仰头望见一芽

  新月勾引

  思念那曾匆匆

  一瞥的

  伊人之眉

  ——————

  牛希济《生查子》名句,只是借用的意象不同而已: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

  你看看被泪

  所染得我袖子的颜色:

  仿佛深山

  湿潮的红叶

  ——————————

  《西厢记》里这首: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这些短歌,与中国诗词相比,有些比喻相通,要么构思相仿,要么只是借用意象不同,却可谓异曲同工,难道中日诗人们的曾暗地里串通的吗?抑或这些是诗坛里的历史“黑话”?

  此外,可贵的是,本书收录了日本三大才女(亦称“歌仙”)——紫式部、和泉式部、小野小町她们的情诗作品。

  紫式部更为知名的是她的那部传世长篇小说,不过她也留下过不少短歌,书中选录的这首富想像,令人动容:

  明月向西行,

  我怎能不

  以月为信,

  向你谈我的近况

  或路过的云?

  古人鸿雁寄书,女诗人则想象以月为信,以云为信的内容,奇思。

  和泉式部则以那部日记闻名于世,日记中夹杂了女诗人大量的情诗。而和泉式部也是本书中收录情诗最多的一位诗人,多达43首,也许是译者偏爱这位才女吧。其中当以这首为代表

  独卧,黑发

  乱如思绪

  我渴望那

  最初

  梳它的人

  独卧—黑发(青丝)—思绪—梳它的人。这几个意象组合,其中的诗意不言而喻,无疑,它含蓄而动情地表现了对初恋情人怀念

  小野小町,一位名副其实的歌姬,极富才情的女歌人,其诗风才情,让我能对的上号的,大约相当于中国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的李冶或鱼玄机,抑或是薛涛,准确地说,她更像她们三者的合体

  秋夜之长

  空有其名

  我们只不过

  相看一眼

  便已天明

  正所谓欢娱嫌夜短,此诗似乎写了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初恋情形。对于恋爱者来说,时间跑到比宝马快,完全不够用。

  不过,有点小遗憾的是,本书没有收录另一位日本著名才女清少纳言的情诗。

  清少纳言是平安时代的才女,是三十六女歌仙之一,她也被誉为日本古典随笔的“鼻祖”,以随笔的开山之作《枕草子》而著称,与紫式部的小说被誉为平安时代“文学双璧”。她与紫式部大致同时代,也曾在同一个宫廷担任女官,可惜两人主子势力敌对阵营不同,两才女关系不和,互相吐槽,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互掐,徒令后世唏嘘感叹而已。

  清少纳言的情诗,在日本经典的《百人一首》中入选了这首,也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再此以供备览,译者未知):

  莫学鸡叫过函谷,

  逢坂关前妾意绝。

  以戏剧化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贞洁女子轻佻者的拒绝。不知道陈黎老师那里,会翻译成什么面貌,可惜这首没有入选译出。

  如果硬要从社会学角度看,也可以说,这部精短的情诗集,为我们呈现了人类爱情的各个侧面:

  约会之情——隐秘羞涩

  他人岂知

  我两人

  恋情,果有

  知情者

  其唯枕与衾

  相思之情——寝食不安貌:

  想着在梦中

  与你相见

  我不断移动

  枕头,全然

  无法入眠……

  别离之情——恋恋不舍状:

  别离不是

  一种颜色——

  但其情

  深染我心

  怨恨之情——埋怨嗔责貌

  没有山海

  阻隔我们

  为什么久久久久

  才投过来

  一眼或一言?

  悲伤之情——断肠哀泣貌:

  这风

  结露草上

  一如去年秋天

  唯我袖上泪珠

  是新的

  …………

  可以说,这些情诗,从不同的角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方人类爱情中不同阶段的面貌状态,也是对人间爱情几乎所有侧面或含蓄或奔放的写照

  最后再啰嗦一句,若果要让我从这本情诗集中,抄写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本人会毫不犹豫地写下这首:

  像山鸟长长长长的尾巴

  这长长的秋夜

  我一人

  独

  眠

  个人私见。这也许是本书中翻译最妙的一首,毫无一丝生硬违和感,堪称神来之译笔。不过,这里就不做鸡肋式的品评了。个中神韵,每个读者都可自行慢慢品味体会了。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四):绿色柳枝上的雨珠

  绿色柳枝上的雨珠

  三伏天,酷暑中。人乏力厌动,此际,读人间字宜短,宜精凝,以少少胜多多,最为适合。《夕颜》正是此类好书。译者陈黎,张芬龄,我购其译著不下十册,译制精良别开生面。《夕颜》为日本短歌精选集,短歌又称和歌,不同于俳句的十七音节,而由三十一音节构成。同属日本最盛行的传统诗歌形式。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选集《万叶集》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和歌。而第二古老的《古今和歌集》只有9首不是短歌。可以想见在近一两千年里,和歌是日本人的最爱,就像他们所用器物,小而美,是一种盛放他们生命情感思想,爱与忧愁的器皿,是一串口念心抚,安慰人心佛珠,传递着物哀幽寂之真情流露

  读和歌,以心灵,以肉体感应为先,无所挂碍,无所执戒,一一呼应文字的血气温度真诚浪漫。可稚子,可豪情,可深邃,可悠远,可嗔怒,可狂燥,人态百态,情味万千,以简驭繁,举重若轻,铸刹那于永恒,于电光火石,摄人心魂。借俳圣松尾芭蕉《山中问答》所记:应以天地为尊,不忘万物山川草木人伦之本情,而当与飞花落叶游。游于其姿时,道通古今,不失不易之理,行于流行之变,”和歌,或是最易为东方人所接纳与挥洒,因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世也。

  读一则寂莲法师--

  园里的蜗牛

  不要去惹小牛

  不要以为你同样有

  两只角

  就可以随意招摇!

  天真烂漫,见情见性,像童谣儿歌,又像大人在警讯小儿,切勿轻易妄动。牛与牛是不同,切勿牛气冲天。读来,又如《伊索寓言》中未收录之一则,只是少了世故,多了可爱

  斋藤茂吉---

  把萤火虫

  放进蚊帐里吧

  暮色降临时

  让它自动

  为我们发光......

  前田夕暮--

  涂满金油,

  高高摇摆着的

  向日葵--

  远方的艳阳

  何其小啊

  伊势--

  垂悬于

  绿色柳枝上的

  春雨

  仿佛一串

  珍珠......

  以上几则,都是清明可喜,引人遐想。把萤火虫捉来,放入蚊帐,以期制造人工星空,这,小时我也做过。只后来,皆为大人无情驱除,但在黑暗中,看一尾尾小小绿光,拖曳缓移的视觉印象,一直不曾覆灭。而在田野乡村里生活过的孩子,谁又没有见过夕阳下的向日葵呢。像油画一般庄严辉煌,直似将宗教感植入内心深处。柳枝上的春雨,如珍珠,透明,晶莹。据说,连网络上不识汉字、日本字的许多“外国”读者纷纷转贴。童心汇聚,是人性复苏的迹象与证明。不管胎生,卵生,水生,凡一切生命都有稚嫩的记忆等待发芽。

  西行禅师

  牢固于

  岩缝中的冰

  今晨开始融化了---

  苔下的水,正接力

  找出一条小通道......

  而西行禅师的和歌,近于禅,有佛意。全歌关节,在于“接力”一词,一通百通,生机盎然,水之无意识,突成潜意识的不由自主。此接力,是生命力的斗志,化冰寒于萌动。小通道,是多么明净的道路与道啊。

  生命有情又无情,看各人所取所求。日常生活,父母子女,生老病死,触目皆有所发现,而发现之处,常是有情天地。使生命的无意义,添一丝丝温暖的光亮。哭之笑之,舞之蹈之,皆人间情致之细微体察。我喜和歌,也是取其日常,着眼于平实平淡之中,那一种越轨的发现。

  石川啄木

  开玩笑地背起母亲

  还没走三步,我哭了

  她居然那么轻......

  大隈言道

  酣睡于

  我妻背上,孩子

  无知觉的手里

  握着的纸风车,

  依旧回转着.....

  斋藤茂吉---

  赶着急急回

  奥州家乡,看一眼,

  深看一眼

  母亲

  在世的容颜

  山上忆良--

  他尚年轻,

  可能不谙去路,

  请收下我的礼物,

  黄泉的使者——

  求你背着他走吧

  这几则,生生死死,情情爱爱,于父母之爱,人子之爱,无助之祷,央人之暖,如人性的化石截留 ,每每几欲泪目。它存在,即圆满。人同一心,情同一瞬。就像庞德所说:”惟有情感万古长存”。

  赤染卫门--

  虽然诚乏儒者之智

  或乳汁---

  何妨以平和心

  尊重此大和之材

  留她为奶妈吧!

  大江匡衡--

  真不靠谱啊

  没奶没才,居然以为

  挤个两三下,就可

  跻身为

  博士家的奶妈!

  赤染卫门与夫婿大江匡衡的对话短歌,就幽默有趣多了。《后拾遗和歌集》有八卦,“他们家新请了一位奶妈,但身上能挤出的奶却稀薄得可怜,一家之主大江匡衡圾士于是写了下面这一首评定奶妈哺乳成绩不及格的短歌。”“有别于以汉学造诣闻名遐迩、难弃儒者吹毛求疵身段的夫婿,身为“大和”家庭主妇的赤染卫门似乎比较宽宏大量,将心比心,写了上面这首平和为上,建议包容、收容小罩杯奶妈的短歌回复其夫”以上是译者的注解。赤染卫门不妨宽杯为大,而作为父亲的大江,我以为并不为过。不说是祖国的花朵,单说为人父这一节,为孩子茁壮成长故,这分小小的介意与挑剔,丝毫不为过。只是夫妇间,如此对话,可谓风雅之致,凭添许多生趣,让人羡慕。

  在《夕颜》里,大多数和歌都是情歌,有即兴效果,如迷你的情景再现。又如水彩画,五光十色的清新,一切都原生态的情致。当然,在短小的歌里,那种困境或喜悦,仍在千百年后继续着,在读者的想象才能得以解决。但事实上,解不解决,都无济于事。斯人已逝,惟留其情。这些短歌,像是纪念品,送给后人的礼物。他们几乎是把心坦露给了世界,没有提防的意思。他们关注唯有自身的痛与悲,喜与乐。我个人极喜这些短歌,质朴无华,情趣横生。一点不比萨福遗留下来的诗歌片断惭色。而且经过千年,众人三昧情火,反复实验煅烧,“爱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炼出情天欲渊,补天之石,色呈七彩,艳丽无匹。

  小野小町--

  在此岩上

  我将度过旅夜,

  冷啊,

  能否借我

  你如苔的僧衣?

  僧正遍昭--

  这遁世的

  苔之衣只有

  一件,不借

  未免薄情,两个人

  一起睡好吗?

  小野小町,平安时代前期女歌人。“三十六歌仙”又是《古今和歌集》序文中论及的“六歌仙”中的唯一女性,貌美多情,擅作恋歌。她是传奇人物,据说晚景凄凉,且沦为老丑乞丐。后世有关小町的民间故事很多,她的激情洋溢,视情欲为理所当然。而僧正遍照亦是“六歌仙”之一。所以,小町之美,有野性,有主动出击的坦然。两者都是毫无羞意地互撩,挑逗。没有网络的时代,这等于公然的露水情。当然,男的更直接。我奇异的是日本人将它无差别保留下来。

  当看到高桥虫麻吕的短歌,这就是小菜一碟了。于民俗学家而言,更值欣喜,可作实证。

  高桥虫麻吕---

  男神勃立筑波山巅

  攀向云端,阵雨

  自天降,我纵

  全身湿透,岂能弃

  云雨之欢归去?

  另有一长歌,截来小段,试读

  人妻我

  可交,我

  妻人亦

  可快意戏;

  跳歌会‘’为古代民间行事、宗教仪礼,男女于特定时日、地点,群聚饮食、歌舞、交欢,祈求丰收,为古代开放的性之祭典,又称“歌垣”。这种群交,淫乐,据说在上个世纪在日本仍存在。祭祷,求取丰收,这是先民们的节日。井原西鹤,曾有文字记载,此种风俗图。不分男女老幼,群饮烂醉,时有乱伦之举。我国,礼记,月令》中有记载。所谓“礼不下庶人”,庶人的礼,也包含此种自由。小说家阿城,到云南插队,见少数民族过某节,亦是彻夜狂欢,说“八九岁小女孩,双腿间血糊糊”云云。作家黄尧,1988年,曾出版长篇小说《女山》,有一章节,就描写此一民欲风情,如梦似幻,彼时正年轻的我,看得懵懵懂懂。

  夕颜》此书,最多表达男欢女爱,世间最多的最乐此不疲的歌唱,也是此类情感。每个人都会经历,都会怀思,都有销魂蚀骨之时。所以,我多说无益,众人自会评叹,体味。再随手录几则吧,以作结尾。

  小野小町--

  见不到你

  在这没有月光的夜,

  我醒着渴望你。

  我的胸部热胀着,

  我的心在燃烧

  悲乎,

  想到我终将

  如一缕

  青烟

  飘过远野

  晚秋小雨落

  我身亦垂垂老矣,

  你的话如

  落叶

  也变了色

  若山牧水--

  让人苦恼的

  气息,从

  我寂寞深处

  摆动着鳍

  游过来......

  与谢野晶子--

  你的唇和

  双手十细指

  是归我统领的

  花:所以我

  吸吮

  山川登美子

  这是我的

  私房草莓--

  给你吃吧,

  颜色恰如我

  唇上之红

  石川啄木--

  长长长长的接吻后人始分开:

  深夜的街道,

  远远的情欲的大火......

  2019,7,28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五):我们只不过相看一眼,即已天明

  “日本短歌”是和歌的一种,是近一千两百年来日本最盛行的诗歌形式。短歌由三十一音节构成,只比俳句稍长,追求转瞬即逝的刹那之美。

  在没有手机、没有朋友圈的年代,日本贵族青年们互相写信交友,往往会通过信上的字体、用纸以及文采,来决定要不要回信。因此,短歌就成了男女恋爱传达情谊、抒发感情的媒介。

  古往今来,日本短歌名家辈出。比如小野小町、紫式部、和泉式部、西行法师、与谢野晶子、石川啄木等都是短歌“大咖”,还有更多歌人,是我们一直无缘一窥其妙的。

  这其中,女歌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她们写人生、写自然、写美丽短暂的爱情。她们的诗歌敏感、热情、勇敢,甚至有些诗歌在当时来讲,是“破格”之作。

  今天我们挑选了六位各具特色的女歌人。读着她们的短歌,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了情爱之美,人生之美。

  理性机智的女歌人——大伴坂上郎女

  大伴坂上郎女是奈良时代的女歌人。《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就如《诗经》之于中国。而这位女歌人就是《万叶集》编纂者大伴家持的姑姑,后成为其岳母;大伴家持之父、《万叶集》著名歌人大伴旅人的异母妹。《万叶集》总共收录了她84首,数量仅次于大伴家持和柿本人麻吕。

  据说,大伴坂上郎女曾嫁给穗积皇子,皇子死后,与贵族藤原麻吕交往。她的大部分情诗都是写给这位贵族恋人的。

  比如以下这三首:

你骑黑马踏过水中石,夜渡佐保川而来——我要你的黑马,一年中如此不断……说来,却时而不来。说不来,所以我等待你来,因为你说不来不要割佐保川岸崖上的密草,春来时,隐身繁荫处幽会

  印象中,女诗人的诗总是感性,但大伴坂上郎女的诗却相对理性、机智,善用文字趣味。这不仅显现出她诗艺高超,也展露出她对爱的直觉与执着。

  痴情女子——笠女郎

  笠女郎是8世纪奈良时代的女歌人。她与我们刚提到的大伴坂上郎女是《万叶集》中并峙的杰出女歌人。她可以算是一个“痴情女子”,收录的29首诗都是写给歌人大伴家持的。

看着我送你的纪念物,惦记着我吧——我的思念,历久弥新缠绕其上为朝雾般朦胧一见的那人,我死命恋他、爱他一生……千想万想未料及——无山阻,无川隔,与你之恋如此苦!

  她是大伴家持有过恋爱关系的已知名字的十四个女性之一。笠女郎虽然写了如此之多的情诗给大伴家持,但不知是充耳未闻或有口难言,大伴家持听闻后,只回了2首短歌。其中一首如下:

应当沉默无言语,因何相见生恋心,明知无以遂此情……

  少见的贤妻良母——赤染卫门

赤染卫门,约956—1041,平安时代中期女歌人。“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

  赤染卫门的丈夫是当时驰名远近的学者、文人大江匡衡。他们生有一子举周,一女江侍从(亦为歌人)。

  她是女歌人中少见的“贤妻良母”。为丈夫公务出主意,雪天奔求后妃为儿子谋官职,为病重的儿子舍身求神护佑。她也善于社交,与著名才女清少纳言、紫式部、和泉式部等皆有往来。她的短歌恰如其人,虽不算天赋过人,但优雅高贵,技艺娴熟。而她和丈夫大江匡衡之间的对话短歌也十分有趣,显示出这位女性的持家智慧。

  当时,他们家新请了一位奶妈,但身上能挤出的奶稀薄得可怜,一家之主大江匡衡博士于是写了下面这一首评定奶妈不靠谱。

没奶没才,居然以为挤个两三下,就可跻身为博士家的奶妈!

  赤染卫门身为家庭主妇,心胸却似乎比这位汉学造诣闻名遐迩的丈夫更加宽广。她写下这首短歌回复丈夫:

虽然诚乏儒者之智或乳汁——何妨以平和心尊重此大和之材留她为奶妈吧!

  另外,她还“驭夫有术”。有一回,大江匡衡迷恋上另一个女子,多日不归。赤染卫门写了一首短歌让人送到神社,以“家松”和“野杉”(神社常以杉为神木,周围多古杉)比家中黄脸婆与外头的标致女。

我们家松树没标志不标致——换作是别有其香的杉林就会让你流连了

  大江匡衡读了吓得半死,回了以下这首短歌即刻奔回。

我不知你在家等候,山路徘徊彷徨,我迷途忘返了……

  渴望情爱的才女 ——和泉式部

和泉式部(约974—约1034),平安时代中期女歌人。“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与《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并称平安时代“王朝文学三才媛”。

  和泉式部是越前守大江雅致之女。她的“情史”十分丰富,十九岁时嫁给比她年长十七岁的和泉守橘道贞为妻,次年生下女儿小式部。不久进入宫内,与为尊亲王、敦道亲王兄弟先后相恋,后嫁于丹后守藤原保昌。

  她多情风流,诗作也感情浓烈,自由奔放,富情色亦富哲理,尤其表现出对情爱的渴望。

竹叶上的露珠,逗留得都比你久——拂晓消失无踪的你!

  日本古代男女一般在天暗时幽会,天亮时分开。这首诗就是和泉式部描写春宵苦短,缠绵未已,拂晓别离之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情诗,她其他诗也让人十分动容。她的女儿小式部内侍也1025年在生产时骤逝,让和泉式部极感悲伤。以下这两首诗就是她写给她的女儿以及外孙的(即小式部所生的孩子)。

你为什么逸入虚空?即便易碎的雪,方其落时,也落在这世上弃你的孩子与我而去,你会为谁心更悲?你当会更想你的孩子,一如我想你……

  当世最美女子—— 小野小町

小野小町(约825—约900),平安时代前期女歌人。“三十六歌仙”中五位女性作者之一。日本最早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序文中论及的“六歌仙”中的唯一女性。

  小町是出羽郡司之女,任职后宫女官。她是一位传奇人物,后世关于她的民间故事很多,据传是当世最美女子,但晚年据说沦为老丑之乞丐,十分凄惨。她擅长描写爱情,构成她诗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炽热强烈的情感。她为后来的歌人们留下了视激情、情欲为合法、正当的诗歌遗产。在她之后代代歌人所写的诗歌中,激情洋溢的女子从不缺席。

秋夜之长空有其名,我们只不过相看一眼,即已天明在此岩上我将度过旅夜,冷啊,能否借我你如苔的僧衣?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首短歌的由来是,小町有次访石上寺,天色晚了决定在此过夜,听闻“六歌仙”之一的僧正遍昭在此,就写了这首带有调侃、挑逗味的诗歌,探其反应。僧正遍昭也机智地回咏以一首短歌。

这遁世的苔之衣只有一件,不借未免薄情,两个人一起睡好吗?

  但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男性,她的态度就180度大转弯了。下面这首短歌,就是小町对那些追求者立起的“铁壁”。

我非海边渔村向导,何以他们喧喧嚷嚷抱怨我不让他们一览我的海岸?

  到了晚年,她的短歌也透露出孤寂的心境。

此身寂寞漂浮,如断根的芦草,倘有河水诱我,我当前往

  女性主义先驱者——与谢野晶子

与谢野晶子,(1878—1942),明治至昭和时期的短歌与现代诗作者、社会改革者、女性主义先驱者

  与谢野晶子生于大阪附近的甲斐,自幼喜好古典文学,中学时接触现代文学,1900年加入以与谢野铁干为首的东京新诗社,成为“明星派”成员,之后离家到东京与铁干同居,并于翌年结婚。

  终其一生,她与铁干生育了十二名子女,写作逾二十本诗集,并且将《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等古典日本文学名著翻成现代日文。

  她的第一本诗集《乱发》出版于1901年,收了399首受其与铁干爱情激发的短歌,崭新的风格与大胆热情的内容轰动了诗坛。

春光短暂,什么东西能不朽?我让他的手触摸我饱满的乳房快来啊,若有一秒怠慢,眼前男人嘴唇不是你的,我也会吸吮!冬夜星光闪耀:不只一颗星——满天星辰都是君……

  第一首诗中,抽象、崇高的“不朽”一词,恰与具体、可感的“乳房”形成强烈对比。大胆的诗风为传统和歌注入新的活力,她营造的浪漫光环始终为日本人民所敬爱。

  还有个小八卦是,与谢野晶子的密友山川登美子当初是她的情敌,她与晶子并称“明星”双秀,但最终晶子掳获了铁干。

你的心不在一夜共寝后我们晨别时你诗中写的那些梅花:去年秋天,是她——倚着这柱子

  此首短歌中的“她”显指山川登美子,“你”则为与谢野铁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夕颜:日本短歌400》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