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8000字填坑,跟着二胖同学,从头来讲孩子的英文启蒙!
日期:2019-09-29 09:17:10 作者:钱儿妈 来源:Michael钱儿频道 阅读:

8000字填坑,跟着二胖同学,从头来讲孩子的英文启蒙!

  前不久韩先生发了一个二胖讲“伪外语”的视频,顺便给我挖了英文启蒙文章的新坑,真真感动中国队友啊?。

  回想哥哥从零开始学英文,到如今能够流利自如阅读表达,旧时我与他较劲、试各种方法,踩坑绕远不断校正的日子,真是历历在目

  为了让他坚持读牛津树,韩先生更是生生扮演了一年多“无知小学生,离了M老师就不能活的架势。每每想起这些,就觉得那些说有了二宝亏待大宝的话,真别太放在心上。

  一转眼我家二胖君也到了3-4岁这个坊间传说中的语言启蒙“不得不开始”年龄老母亲当然不会放任不管,但无论方法还是心态上,都佛系太多,也科学更多了。

  而其实从她出生起,阅读就没有停止过,所以真正的启蒙时间,没办法界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可以说是伴随状的,而未来也依然会是如此。

  语言的首要功能——交流

  在讲英文启蒙的一切细节前,我一定要先来强调这个看似“老生常谈”,其实真的非常重要理念——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一切启蒙,都不要磨灭孩子表达的愿望热情

  暑假里带孩子们去日本探望朋友,顺便小住了一段时间。因为不是住在繁华的旅游和商业区,而是最普通民居区,在那附近,我们英文再流利也使不上劲儿,所以最初几天,好几次出门办事时,都因为看不懂也听不懂的日文,外加网络信号不佳导致翻译软件罢工,把天儿给聊死了?,关键容易误事。

  有一天儿子认真地说,妈妈,我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地想要把一门外语学好,等咱们回去了,你能帮我请个日语老师吗,在这儿看着他们一直说话,却完全听不懂的感觉,太不好了。

  这其实也是我的想法,我甚至还没回家呢就研究了两个在线课程,外加几个学外语的App,每晚睡前都抽空学一点点。那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四口的基础日语词汇增长了一些,因为很上心,是出自主观意愿,并且有强烈使用需求

  让我和韩先生觉得很有趣的是,中英文尚在初级学习阶段的二胖,竟然也同步学习了数句日语。没几天时间,再去超市时,她已经从干瞪眼,到能从容地讲出“考你急哇”(你好),回到住处进门会喊:“他大姨妈”(我回来了),听到别人说“奥里嘎多够咋姨妈斯”(谢谢)时,她会用中文冷静回答知道了,不用客气

  咱们当然没办法每去到一个国家,就让孩子学一种语言,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连现在学的外语,都未必有机会去到当地好好实践一番,但这不代表着孩子就不能把外语学好。若能够认清语言作为交流和思维工具的属性,在孩子语言启蒙阶段,尽量让孩子能够互动中和使用中学习,而不是强制性的无趣重复记忆同时尽力去呵护孩子的表达意愿,就更容易少花一些拙力,甚至获得事半功倍效果

  回到开头那个视频,除了第一句日语和中间的数数,其他部分差不多九成都是二胖“自创”的英文。虽然没一句能被外国人听懂,但她强烈的沟通意愿,以及她认知中,这种语言与母语中文所不同的样态,一目了然

  在这样的状态下,她对这种语言就有很好的接纳度,一旦你给她正确东西,她能很快吸收掌握很好。而作为父母,在这种时机下,也不妨抓住机会多“喂”孩子,皆大欢喜

  英文启蒙,要不要翻译

  在明确了语言的工具属性后,关于“陪孩子英文启蒙时,是否要翻译”这个很多人都会问的前提,我觉得就不难做出判断了。

  自从“浸入式教学法”被推广,“培养孩子用英文思维,而不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教育理念流行起,很多家长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唯恐自己给孩子启蒙,亲子阅读时中英文都讲了,就剥夺了孩子英文思维建立的机会。

  其实如果你真的切身从孩子出生起,一直陪伴阅读到小学高年级,甚至更大,你就会发现,在孩子有自主意识能够给自己拿主意了之后,尤其是中文开始作为强势母语时,如果你还没开始英文启蒙或者没给孩子一定积累,如果他就在国内的中文环境下,那么仅就阅读这件事而言,想全部用英文进行而不借助中文,相当大部分家庭,都不容易顺利推进,甚至有些还没开展就被孩子拒了。

  原因就在于,既然语言它是工具,是用来交流和思考的,那么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作为背景音伴随状地“磨耳朵”,跟天书也没太大区别

  或许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有用,但需要家长花费较多心思选择素材,并且确保高质量,多时长输入,对家长要求更高,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抱怨为什么“磨耳朵”看不见效果。

  国外母语教学或国内专业的浸入式教学,确实有很多用英文表达英文,而不借助中文方式,比如实物演示,使用肢体动作卡片游戏绘画手工等等,但在家庭启蒙中,能做到的实在少之又少,更别说这些辅助手段,也主要cover一些具象名词形容词和好演示的动词,稍微抽象点的,缺少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多次重复的机会,也未必就能掌握好。

  我家哥哥性情温和配合比较同龄人里较高的,英文启蒙不算早,可即便这样,到四五岁时,纯英文阅读,他已经开始反抗接受

  二胖的自我觉知更早,一岁前倒是老老实实坐着,中英文书都能认真听,可到了快两岁时,就对纯英文绘本抗拒了。快三岁的时候,晚上睡前她自己选书的话,一定会首选中文故事,即便“不慎”选了英文的,也得直接看着英文讲中文,你要敢通篇英文,她就敢蹦下床,不听也不睡了。白天心情好时,有时能混着讲几本英文绘本,但前提也得是她知道故事中文梗概,再听英文。

  所以在哥哥小时候,我一直使用的方式是:

  第一遍共读一本英文绘本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如果英文不是很长的话,就一段英文,一段中文。但若英文句子较长,看到孩子有不耐烦情绪,就宁可牺牲部分英文,而把中文讲下来,让孩子了解剧情

  从头到尾,我始终不会逐字逐句翻译,而就是根据句子的字面意思,讲一个梗概,点到为止同时我也不会用“洋泾浜”的中英混杂方式,比如“这是一个apple,他们一起去了park”,就只用干干净净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言简意赅,保持句子的同一种语言完整性

  如果确实有单词想给孩子认识,那就挑出来好好说,“这里的apple,是‘苹果’的意思,你看故事里他说:‘This is an apple,这是一个苹果’”。

  第二遍再读这本书,看孩子的反应,如果他依然要听中文 ,我会毫不犹豫满足,以保护他对阅读的兴趣为首要务

  通常整本书的中文梗概,不超过三次。当孩子知道这本书大致讲什么,就可以考虑第二或第三遍,叙述旁白用中文,人物对话用英文。

  再往后,只要你选的书难度与孩子能力匹配那么基本就可以慢慢接受英文来讲了。不同孩子肯定会有差异整体来说,越低龄开始,接受度相对越高。

  最后还有一步非常重要,能坚持尽量不要省略,就是给孩子听原版音频在英文绘本读熟之后,给孩子找原版音频,作为规范口音以及内容复习,是极好的。

  市面上很多经典系列,都有制作精良的原版音频,本身播讲和音效、配乐都比较讲究,加上孩子已经对内容心中有数,此时用它们“磨耳朵”,孩子一般不会抗拒,效果也会比较好。

  有了哥哥的前车之鉴,到了二胖这里,我们的“政策”更宽松了。她不着急,我更不着急,听英文就讲英文,不接受就全部讲中文,反正每天都至少有不少于30分钟阅读就是了。

  正是这样给足了她自由,反而让她在出门旅行需要沟通时,在我们和哥哥讲英文或是看原版电影,她却听不懂时,她开始有了努力回应举动,但储备不够怎么办?一边自己“瞎编”,一边兴致高涨地学习。

  到如今,我们跟哥哥的沟通,已经是独立的中英文彻底分开,有不会的内容他会自己查字典,查网络,不需要我们逐字句再去翻译。而从他的英文写作和日常沟通可知,他思维有中文和英文两条线,是相关却也独立运行的。

  他能写地道的英文句子,而不是咱们上学时的Ch,他也能活灵活现地用中文讲超级封神榜和西游记等等古典作品里的各种成语典故信手拈来讲述行云流水般。

  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些语言思维能力,取决于孩子阅读的精度深度,与广度而并不在于儿时你有没有在他英文阅读那会儿,多讲了中文意思。

  妹妹的英文阅读呢,我从手机找出之前的一个视频,是她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字颜色动物单词之后,某个晚上睡前故事时随手录的。

  视频里可以看到,我说英文,她也讲她的“英文”,她说中文,我也回应她中文。因此无论手中是中文绘本,还是英文绘本其实都能“通吃”。

  在家里,我们会把适合她阅读的中英文绘本,都混合在一起放书架上,以及她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不按语种分类。出门旅行我还会给她买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的绘本,只要它足够好看,或者是孩子可能喜欢主题

  用这样的方式,弱化「外语」这个概念对于学说话阶段的孩子,只要她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就行了,非要明确界定「这是中文,那是外语」,反而可能徒增烦恼

  好啦,写在前面的话似乎太长,下面来聊聊一些细节问题

  英文启蒙,几岁开始?

  在我看来,英文启蒙没有一个确切的初始年龄,只看作为家长,到底抱持着怎样的心理预期。如果说在哥哥小时候,我看到他的同龄人,甚至小他很多的孩子,已经能一本本分读物自己指读了,他却单词都不认识几个时,还会心动,甚至有点着急,到了二胖这里,即便她上学前一点规律的英文学习都没有,哪怕一点不会,我也完全不着急,我照样有自信能让她上学后很快跟上来,甚至超越

  孩子小时的一切积累,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你能确保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保持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不间断阅读与输入,那么无论它被花在了母语还是外语上,无论是只当作游戏的零星输入,还是科学规律的学习,都会看到结果

  所以我们不妨说,英文启蒙最佳的时间,就是今天,从你决定开始的这一天。只要方法得当,何时都不算早,从来都不会迟。

  不过我确实看到不少外语学习方面的研究认为,幼儿时期学英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听和说方面,因为孩子的发音器官非常灵活模仿能力很强,较早启蒙对培养较高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主要是发音)能力有帮助,并利于将这优势保持到成人,所以早一点启蒙还是好处的。

  因此,如果你具备早开始的条件,那么还是建议放低预期地较早开始,这样也更容易保持从容的心态,同时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试错机会。

  英文启蒙,要怎么做?

  如今在给孩子进行任何学习时,我们都会首先考虑几个因素

  孩子的兴趣所在,尽可能投其所好

  孩子的个体差异,家庭教育更要重视因材施教

  孩子的接受能力,低龄阶段追低或追平就好,务必杜绝超出孩子能力盲目追高;

  低龄阶段的启蒙和学习,互动性、有趣性和实用性为主;而上学后,则要更重视思维深度、技能专业化,以及视野的广度。

  坚持力量,对万事皆适用。

  基于以上几点,再结合启蒙年龄,大致方式如下

  0-3岁

  孩子三岁前,爸爸妈妈们真的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些,给孩子主要以儿歌童谣动画片简单的绘本,量不需要太大,来初步建立孩子对这门语言的基本认识,并渐渐熟悉与接纳它。

  这是一个语言学习的预备阶段,儿歌,童谣,动画片、绘本等等形式未必全都要用,择其一种或几种,按照孩子兴趣,让它们成为孩子生活中一个可以接受并熟悉的存在就好。

   童谣和儿歌

  传统的儿歌和童谣,常见的有类似——

  1.Wee sing系列欧美经典儿歌

  2.Gymboree金宝贝系列

  3.Mother goose鹅妈妈童谣

  4.Dr.Seuss苏斯博士等等

  这些资源网上很容易找到。另外这个阶段我们总是担心看动画片会伤害视力,而听无疑是最安全的方式,所以孩子玩耍,出行路上,或是洗澡等等时候,都可以作为伴随状听。

  两岁多时候,如果语言发育较早的孩子问起歌和童谣的内容,也可以简单用中文告诉他们。比如这个歌是唱十个手指头的,那个是唱小茶壶和小茶杯的,等等。

  有些孩子还会模仿歌词,若是学习意愿强烈,你也可以慢速重复歌词,帮孩子跟下来,再让他们继续自己听,自己唱或诵读。但若孩子就是听听而已,就随他们开心就好,千万别强求。听到一定时候,很多孩子就会情不自禁地接下句,或者跟着唱读。

  上面这些童谣或儿歌,我基本都给孩子们听过,但更多时候,我喜欢一些比较特别版本

  比如我曾经买到过一张小火车托马斯的MV,不是动画片,就全部是歌,特别特别好听,而且主题和歌词超级励志(虽然孩子可能太小时听不懂);再比如玩具品牌费雪(Fisher Price)也曾经出过50周年还是多少年纪念版儿歌光盘,选歌很经典,唱得也很好听。。。

  遗憾的是,那些盘是哥哥小时候买的,现在早都找不到了。好在可听的依然很多,除了经典款,还有功能款,比如之前写过两篇儿歌和童谣的文章,里面都给了歌词和简单说明。

  儿歌文章之一:戳这里

  儿歌文章之二:戳这里

  这些儿歌不但好听,有的还具备一定的功能性,比如一周七天啊,比如字母的基本拼读读音啊,等等,有趣又有用。

  不过当时的收听方式,已经失效了。同学们可以在咱们的小程序或者App里收听。

   动画片

  这个年龄段可看的动画片还是很多的,比较常见的一些:

  1.In the Night garden 花园宝宝(钱儿小时的最爱,二胖也很喜欢)

  2.Caillou 卡由(偏快)

  3.Maisy小鼠波波和他的朋友们

  4.Peppa Pig粉红猪小妹

  其实二胖在三岁前,还看了很多迪士尼动画,类似《冰雪奇缘》已经非常熟悉,并反复在听原声音乐了。

  所以视野可以放宽一点,多尝试,找到孩子感兴趣的。

  一旦某部动画片孩子看得喜欢了,就可以提取音频,或者到网上去找现成的,引导孩子听动画片的音频。等到孩子习惯听音频多过看视频,再加入更多内容就会开始变得容易起来,同时还减少了用眼时间。

   绘本

  这个阶段给孩子看的绘本,最好选择词汇简单,重复性比较高的种类。

  从最初每页只有一两个词语的简单纸板书开始,是不错的选择。钱儿小时非常喜欢这种书, 除了能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动物说法,还可以扩展讲讲颜色。

  之后难度逐渐递增,可以选些较经典的系列,比如Spot小玻,比如Maisy小老鼠,都是孩子接受度很高的。

  Maisy有贴纸书,但是一次性粘贴的。为此我记得从二胖一岁前后到三岁多,同样的书,我给她买过两三套,就因为她特别喜欢,隔三差五就得贴啊,读啊,当然里面的基础词汇,也都认识了。

  绘本可选择的太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比如二胖格外喜欢动物,所以我们家动物绘本特别多。

  3岁+

  3岁+,只是一个大概的年龄描述,比较具象的时间点大约是,孩子的强势母语(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中文)基本达到一个连贯自如表达,同时对成人较为复杂的语言也能大致理解的阶段。也就是说,孩子用中文能够条理较为清楚地表达意思,也能较好跟大人沟通的时候。

  这个时期,对有的孩子是3岁多,有的可能是4岁甚至5岁,早点晚点都没关系,但这个阶段沟通开始变得容易,较为规律的启蒙也就方便展开了。

  哥哥在这个时期的英语启蒙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原版绘本+分级读物+英文小常识+英文儿歌或童谣。为了不让孩子对英语产生排斥情绪,我还在这个过程中加上了中文绘本故事。

   手把手节目

  按照这样的顺序,我录了六期手把手英文启蒙的节目,在咱们公号回复关键字:手把手,就可以看到音频内容文字,以及具体使用方法。在咱们频道的小程序和App中,也能直接听到音频,都是免费的。

  这六期节目,对钱钱儿的英文启蒙,起到质变的作用,也有很多爸爸妈妈反馈自家孩子因此接受了英文,让我觉得特别欣慰。

  而且直到最近,依然有呼唤继续的留言——

  这些节目里的童谣和儿歌,也都是我很喜欢的版本,推荐大家有空陪孩子听听。二胖这大半年来也断断续续在听,但她一直抗议故事里喊的是M而不是她,所以我也在尝试录点给她的内容,如果能够成行,也会与大家共享。

  相信大家在听过这些节目后,就会一定程度上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节奏和方向。

   动画片和电影

  这个阶段,可看的动画片和电影太多了。我没给二胖专门准备太多专给小小孩的动画,因为她已经跟我们看过一些纪录片和大片,并且很喜欢。

  如果硬要推荐作为语言学习专用的动画,我还是推荐Peppa佩奇继续看(听),外加一个学基本英文表达的老动画片《Big Muzzy》(玛泽的故事),作为标配,够用挺久的。

  另外我们很喜欢的一些电影,可以参看这篇文章,以及下面的留言——这几年,我家孩子们刷过10遍以上的电影!

   分级读物

  英文启蒙中到底用绘本还是分级读物,这本身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是分级读物的受益者,所以两个孩子,我都会有步骤地给他们读分级读物,因为绘本的难度和词汇太参差了,而分级阅读材料,编纂是非常严谨并科学的。

  难度缓慢递增,词汇有意图地重复学习,都是很适合孩子的。

  唯一可能的一点小遗憾是,相比起绘本,有些分级读物的趣味性可能碍于内容的要求,会或多或少有损失。但一些经典系列整体还是会尽力去弥补这一点,我的想法是,补充搭配绘本,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是最好的。

  善于调用资源

  如今处在一个资源爆炸的时代,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取之不竭的资源,一天24小时不吃不睡也用不光,所以首先咱们要擅用丰富的音视频资料。

  除此之外,各种电子产品,也是避之不过索性别避的。

  手机和平板上,有不少好的App,其中不乏英文启蒙方面的。我们从不阻止哥哥和二胖用,只是要提前约定好时间,尽量保护眼睛。

  二胖用Starfall比较多,还有一些其他的App,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找机会单独写一次。

  另外亚马逊的kindle fire是个好东西,里面也有包括游戏在内的很多资源,可惜目前国内还没有,在国外下载的内容,回来过一段时间也失效不能用了,必须得出去再更新,这多少有点遗憾。

  此外还有一按就能发声的有声书啊——

  以及不但能帮孩子读书,还细致到连书上图片音效都能体现的点读笔,等等。这些电子产品,都能助力,并一定程度上减轻爸爸妈妈的工作?。

  除了电子产品,孩子平日的很多玩具,都可以在英文启蒙中当作教具,让孩子玩着就学了。

  比如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蒙氏布书,学数数没问题——

  比如一些益智玩具(有些明明是哥哥的),拿来学习颜色、形状的英文,也是再方便不过。

  小兄妹俩过着家家,就把房子里的家具,各个房间的叫法,以及不同种类的小动物英文名称,都搞定。

  反正怎么都是玩,不动声色,让孩子不反感地渗透,顺便物尽其用,怎么想都合适啊。

  榜样的力量

  我最近短短时间内,在三场讲座中看到引用这张图片。与儿子同玩手机的妈妈,很不解地问儿子乖乖读书的妈妈:“你是怎么让你孩子读书的?”

  图中要表达的意思,不必多言。我虽然从来就知道“Ch See,ch Do”的道理,但在二胖身上看到无数例子,还是让我常常心惊地自省,我们哪里做得不太好,赶紧订正。

  相比起模仿我和韩先生,二胖更多地是向哥哥学习。

  每天她从宝宝园一回家,进门换洗一番之后,就喊着:“唉,我得写作业去了”,口气跟哥哥一模一样。然后就趴在桌子前瞎忙活半天,直到哥哥回来,再去当哥哥的“小尾巴”。

  别看她才三岁多,对人的观察却非常细致。文章开头视频里,她说话前握拳咳嗽的动作,就是爸爸和哥哥的翻版。

  作为耿直不二的“右利手”小孩——

  大约观察了一周有余,她就开始对照着“左利手”哥哥练习了起来,超级认真投入。可我们从来没人跟她提过这个话题。

  我晚上睡前习惯看会儿书,最早是纸质书,但怕台灯影响她睡觉,就换成了kindle。后来有时不想熬夜却想熬自由,刷手机被她看到,就顺口对她说,妈妈没玩手机,在用手机看书呢。

  当时她应承得挺好,几天后,她拿着韩先生的手机来找我说,妈妈,我也用这个看书,来,给我打开吧。

  我给她解锁,想看她要做什么。就见她熟练地点进视频App里看动画片,还不忘歪头对韩先生说:爸爸别催我啊,我看书呢。。。那一刻我惊觉,真的别试图骗孩子,哪怕并非刻意为之,骗不过的。因此你希望有的好品质,就自己也努努力吧。

  好在我们家里都有阅读的习惯,哥哥作为一个移动的“书虫”,我和韩先生也保持着规律阅读,这让二胖也把这件事当作与吃饭睡觉玩同样自然,却又不可或缺的事情。

  家里有好几个舒服的角落,小沙发,懒人沙发,厚厚的地垫,触手可及的书,都为孩子们提供阅读便利。

  出门旅行,一定不忘给她背着几本书,她能自己静静读很久。

  一本飞机上的画册,都能让她开心半天。

  书店,在她和哥哥心目中,跟玩具店一样值得期待,需要定期去。

  我每天去宝宝园接她放学,都见她这副样子在读书,非读完手中那本,然后书归原处才肯走。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

  我们给孩子进行英文启蒙,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求在低幼年龄就达到多么高的水平,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孩子对英文,或者说对语言的兴趣。

  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兴趣,能够为孩子的终生学习提供帮助。因此方法只是一个侧面,更值得上心的,是用心保护孩子对语言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陪伴终生的阅读习惯。

  若能如此,从把英文启蒙做好,到未来能够高水平地阅读,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更多新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8000字填坑,跟着二胖同学,从头来讲孩子的英文启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