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欢迎关注
文 | 江晓白有道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万事万物,都有“度”,一旦逾越,就是
过犹不及。
具体到
人和人的
相处上,可以
总结成两点:别熟得太快,别走得太近。
01 别熟太快,用时间识人如果要赏花,那就必须先种花。在迎来它的
盛放前,
需要花费时间
准备种子、
挑选土壤、浇水松土、除虫修剪;如果想品茶,那就必须要泡茶。在尝到茶味回甘前,需要花
费时间挑选
茶叶、准备
沸水、
清洗茶具、冲泡
等候。
做事时,时间是检验用心与否的尺子;同理,处人时,时间是丈量情缘深浅的度量衡。一时的嬉笑打闹很
容易,一世的相契同行很难,但很多人,因为
知己难求、
真心难遇,常常会错了意,把“一时”当成“一世”。
张爱玲的
少女时代,有个
闺蜜叫炎樱。彼时,两人同进同出,
要好得如同
连体婴儿。张爱玲出书,炎樱担任插
画师;张爱玲出席
社交场合,炎樱前往助阵;张爱玲的
作品被人
批评,炎樱
据理力争。
年少衣衫薄的
青春岁月里,张爱玲
称赞这个
相亲相爱的
小伙伴“无法
替代”。但此去经年,好景难再。当张爱玲
落魄地避居在美国时,炎樱不仅
置若罔闻,还时常
炫耀自己过得很
风光。这种
袖手旁观的
冷漠,寒了张爱玲的心。至此,昔日的交好拉上
帷幕,二人再无任何
交集。李敖与胡因梦,也是“
短暂相爱”的
代表。两人初识时,李敖
邀请胡因梦喝
咖啡,带她
到家中
见识自己的十万册
藏书;同居时,每天给她做
早餐、准备
报纸。但
体贴和
柔情,也仅仅限于此了。两人签字
结婚的当晚,李敖作“翻身农奴把
歌唱”状,坐在马桶上
指挥胡因梦:“你现在约已经签了,我看你还能往哪儿跑,快去给我泡茶喝。”胡因梦把
结婚证书一撕为二,这段
维持了115天的
婚姻宣告
结束。
作家苏岑说:“世上最
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
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
世界分给了你。世界那么大,有人肯陪你,
人们总给‘爱’添加各种含义,其实这个字的解释也很简单,就是:有个人,直到最后也没走。”
人海相遇,道一句“
你好”,只需要1秒钟,但一声“知己”,却须得
千山万水走遍,才唤得出口的
称谓。水,要试才知深浅;人,要交才懂
好坏。时间是
老师,
教导我们识
人心、
明人性;时间还是
利器,能帮我们
过滤掉不
合适的,
分辨出真心交好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人和人别熟得太快,慢慢处,才看得透。
02 别走太近,用距离爱人有道是:距离
产生美。钱钟书因为要保持与
外界的距离,
婉拒了准备登门拜访的美国
读者:“假如你吃了个
鸡蛋,觉得
不错,那就没
必要认识那下蛋的
母鸡了。”杨绛因为
坚守友情与
爱情的距离,婉拒了终生“
暗恋”她的费孝通:“
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
知难而上了。”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缘分,始于“别把自己当外人”,终于“也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就像德国
哲学家叔本华说的那样:“人就像
寒冬里的
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
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
感觉寒冷。”这个“刺猬
法则”,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距离
适度,
才能拥抱取暖,否则,只会相互
伤害。曾在网上看过一对
夫妻“零距离”相处的
故事,感觉非常
不适。
妻子对
丈夫的
生活全方位掌控,无论是
职业规划、
工作选择、识人
交友,还是穿哪个
颜色的
衬衣、戴哪个
牌子的
手表,以及早中晚三餐吃什么、喝什么,汲取多少
蛋白质、
消耗多少卡路里,等等等,
事无巨细,都一一
安排。丈夫试图
反抗:“我喘不过气来了,能不能别把我当
机器人,我也有
自由的。”妻子的
回答是:“我太
爱你了,我这是在
关心你、
照顾你呀,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
网友在
评论区说:“太
惊悚了,这个
女人根本不是爱,是在
控制!”确实,爱是
接受,不是
改变,爱是
支持,不是
支配。
所谓“丈夫”,是“一丈之内”的爱人,在这个距离之外,他有属于自己的
独立空间,做妻子的,不能
束缚。
演员刘若英在这
方面就做得很好。她与丈夫只共用
厨房和
餐厅,
卧室和
书房则是独立的。
恰当的距离,让这对夫妻在完婚8年后,依然
温馨如初。
周国平说:“
心灵相通,在
实际生活中又保持距离,最能使彼此的
吸引力耐久。近了,会
厌倦。远了,会
陌生。不要走近我,也不要离我远去……”
比起“亲密无间”,“亲密有间”,才是让情谊永葆生命力的不二秘诀。而“亲密有间”,说的是:与
朋友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因为清
清淡淡,所以不腻不倦;与
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因为
温度适中,所以不烫不凉;与爱人保持一张纸的距离,因为各有自由,所以
恩爱如初。
03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几年前你觉得这人就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了,掏心掏肺
两肋插刀恨不能变成一个人,立誓八十岁也要混在一起。转眼间到了今天,竟然和
陌生人没什么区别。关于
友谊的
誓言有时候竟比爱情还
荒唐。”
人生海海,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我们总在问:为何旧知己做不了
老友?为何牵了手却不能
白头?
答案,也许藏在周国平的这段话里:“一切
交往都有不可
超越的最后的
界限,而一切
麻烦和
冲突都源于想要
突破这界限。”
中国人历来
讲究“度”,饭吃八分饱,倒茶七分满,一切的“最好”,都不及“刚刚好”。
余生,不要和人熟得太快。要
知道,十倍速
接近你的人,将来也会十倍速
离开你。让时间慢下来,让
了解的
过程长一点,才能交到一辈子的朋友。余生,不要和人走得太近。要
明白,用距离来
节制爱,才是最
美好的
爱护与情谊。让
关系淡一点,让
情意的
释放浅一点,才能
拥有一生一世的
甜蜜。朱熹说:“
适可而止,无
贪心也。”花看半开,酒饮微醉,适可而止,才是大美。余生,愿我们戒“贪”、戒“欲”,慢慢地爱,不远不近地爱。共勉。
作者:江晓白,碧读好
书签约作者,自由
撰稿人,在
清风烈酒里,执笔慰
风尘。本文为“碧读好书”
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
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图/摄图网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微信公众号:碧读好书指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