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从前一天起就风雨欲来,第二天果然台风还是来了,打开手机飞常准软件,看到航班一排红色的取消字样撑满了整个屏幕。过了一会儿,我收到短信:“今晚的活动由于天气原因取消了,非常抱歉。”我长舒一口气,把本来已经挂烫好的一字肩连衣裙又收回了衣帽间,晚上那场五光十色的品牌活动虽然去不成了,这一天倒是可以安安静静在家过个周末,什么也没安排,可以肆意发呆。
如果晚上活动照常进行,我当然也可以白天享受一段孤独的时光,但跟完全没有安排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很多人有跟我似曾相似的感受,就是那种即便你的身体在照常运转,有个事情像个小铅块被吊在心上,时不时坠一下,提醒你要提早打算,守时赴约,化妆更衣,对着镜子练习面带微笑。
多谢台风天,我彻彻底底进入了“省电模式”。从人到手机的省电。有了一整天的独处时间,我愉悦地开始虚度时光,都做了些什么竟然不想说出来,就像小时候不想把最真实的感受写在交给语文老师的日记本上。我想起了米开朗基罗,很多人说他不合群,做雕塑的时候习惯一个人,生怕后生偷师学艺,生怕同行知道他的绝技。我想这也许只是一个方面,也许他真的很享受独自创作的过程呢,一个人独自雕刻大卫,在心中酝酿要凿掉几斤几两的石料,全靠手腕的力去实现,满怀期待地打磨每一个关节,搞不好一个嘈杂的噪音就破坏了他的判断。
▲电影《痛苦与狂喜》中,米开朗基罗对前女友杜丝娜说:“人间的爱是有限的,艺术却是永恒的。”世间一切都无法超越艺术在他心里的地位。
在文艺复兴时代,享受独处的艺术家不在少数,他们个个都是璀璨夺目的星星,不像今天的一些艺术家,习惯被助理和学生们注视着工作,喜欢混在圈子里找存在感。瓦萨里在第一本有关文艺复兴人物的书《艺苑名人录》里写道:“任何想要全心投入艺术的人都必须回避社交生活。事实上,一个将时间用于研究艺术的人,永远不会感到孤单。”
02.
这些年我开始感受到独处对我的重要性。比如读书、写作、看展,很多时候都在一个人的时候完成的。这种独处不光是物理层面的,有时也代表着不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不过分关注流行,我错过了一些一夜爆火的流量明星,他们瞬间爆红,又瞬间消失匿迹,整个过程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所以我更不用担心自己会脱节,因为真正好的东西会在波涛汹涌后留下来,吹捧起来的虚假货会被海浪净化掉。
我好像特意避开那些最流行最热闹的事物,等它们冷却降温了,才开始打开。在集体狂欢的综艺节目也许会非常让人亢奋和快乐,但我又很怕结束时那种转瞬即逝的失落。那些所谓的最燃的展览常常让我失望,因为太多观众一起,完全丧失了欣赏艺术和思考人与术之间关系的空间,常常看到都是商家为了逐利安装的粗糙劣质的场景,供人们拍照打卡。我也担心自己在集体的狂欢中丧失理性的判断力,受大家情绪的影响而误以为自己也有相同的感受。
适当保持距离,适当有一些时差,等热度冷却一些,等大众的理解沉淀一些,自己像大火之后的幸存者开始出门行动,那种感觉就像乐队的表演已经结束,大家已经散场,舞台上还有乐队,舞台下也有垃圾,一切面目清晰,再也没有在天空比划的手臂遮挡你的视线,你终于可以跟主创聊聊天了。
潮流与经典,热闹与孤独,都不该被赋予偏见,可转瞬即逝的东西消磨了太多我们的意志。我有时感觉自己,不是那么容易被点燃的一个人,收获的快乐却很绵长。
在国内去餐厅吃饭,如果看到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大家就会觉得奇怪,忍不住猜测这个人是不是失恋了,或者有孤僻症,特别是一个人吃火锅尤为可耻。一个人真的是可耻的吗?别忘了根据梵蒂冈的传统,尊贵的罗马教皇必须独自就餐。当看到越来越多一人食餐厅出现,我想也许那些需要独处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很多美食家都是一个人品尝,他们需要几乎更加纯粹的、不被打扰的味觉体验。我也试着一个人去体验吃饭、旅行、喝咖啡,一人食时不再草草结束,而是更加重视。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专注于食物,调动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来体验食物不同层次的味道;也获得独自喝下第一口咖啡时的宁静,低头看书或者观察身边的人;一个人在巴黎街头散步,心里想着那些作家们在这些街道上的故事,双眼仿佛“快照”的摄像头;一个人逛美术馆,遇到淡季,没有旅行团来袭,你也可以跟某幅世界上最知名的作品独处上一会儿;你也可以在独自发呆的时候灵魂出窍……
03.
有时有人暂时离开,也许不是因为不合群,而是为了更好的融入。我有几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师朋友,优秀到有个媒体开年度颁奖晚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轮流上去领奖的那种。小圈子常常聚会,大家是同行又是朋友,有不少共同话题,讲着自己行业内才能听得懂的笑话,气氛颇为融洽。可小A来参加过几次活动就不来了,大家怎么约都约不到,其实他是受欢迎的,年轻帅气,彬彬有礼,每次也都带了合适的并贵得令人难堪的酒助兴,讲话点到为止从不跨越雷池半步。
消失了一年多,小A才在微信群里撒了红包,说自己刚忙完成都的一个地产项目,回上海请大家吃饭。红包近乎在顷刻被抢光,他做事严谨,发了正正好好的人头数。老友一见面问的都是,“你这段时间怎么消失了?”小A看上去比以前更硬朗了,打趣地说,“我以前跟你们见面特别不自信。你看大家不是做了这个新天地项目,就是在杭州设计了一个文艺地标,聚会的场地、食物都是你们客户提供的,这么优秀的团体,我必须努力才能加入。”
大家举起酒杯一阵笑声,虽然他说的是玩笑话,但仔细回想一年前的小A虽然客客气气,也很合群,但是神态上缺少了一丝自信,大部分时间也是应和着大家谈笑。即便是享用着朋友们无私给予的美食美酒,美好的夜色也不能完全让他放松下来。
我想起了亦舒的话,“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做出成绩来,全世界和颜悦色。”离开大家聚会的日子,小A有股“独钓寒江雪”的劲头儿,埋头苦干,画设计图,几番跑去成都比稿,一边按照客户的意见修改,一边耐心说服客户接受他的理念。成都人热情好客,过去不能吃辣的小A,在红油火锅的历练下长出了更坚强的胃,最终打动了客户拿下了项目。人往往单枪匹马去作战的样子很帅,他有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似乎人的底气也更足了。
大家再次聚会,他渐渐明白交际背后更深的意义,更像是一个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相互碰撞,有人是甲方,有人做乙方,还有人时间撞车接不下来的项目转给在场的朋友,小A也敢主动请缨去试一把。我试着去理解那些刻意远离的人,他们都很善良,只是需要一些空间。人的成长往往都是一个人的事,一些孤独的时刻帮人看清自己,调整步伐,反而对相处更有益。
我想你肯定知道,我喜欢“寂静”这个词。感谢今天这一场台风,将我跟外面世界的阻隔,关了手机,没有不回信息的忧心忡忡,我仿佛变成了一座孤岛,体验独自漂流的感受。无论是一人成行,还是众人为伍,但愿我们都可以自由切换不同的姿态拥抱这个世界,只是不管何时都要自洽。但愿我们适逢其会,享受孤单或热烈,却不做热闹世界的一名孤儿。
本文作者:祝羽捷
你喜欢一人成行,还是众人为伍?
请留言和我们分享
单枪匹马也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