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 新 读 书 会
好 书 不 贪 多】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有天生的因素也有后天掺杂于一起的个性,或者说是气质。
有时候我们总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你真的对自己足够了解吗?
5本书,让我们一起审视自己的性格吧~
01《中国人的性格》作者:亚瑟·亨·史密斯
豆瓣评分:7.6
书虫小语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人的性格是怎样的?从这本美国作家撰写的畅销书中,我们不妨看看有没有偏差。
由于时代发展的原因,里面有些内容会显得过时,不过正好有助于我们一窥祖先们在外国人心里的印象。
书中每一章都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一种性格,简明扼要。里面有赞扬我们的坚韧与务实,也不乏诸如缺乏同情心,拐弯抹角之类的批判。总体而言写得还是挺客气的。据说一生剖析中国人性格的鲁迅先生对这本书赞誉有加,晚年时一直希望有人能将其翻译成中文。
相较于心理学,小书虫觉得倒更倾向于社会学,还补充了大量历史课本中没提到的新鲜知识。例如中国人对时间精准的漠视,对货币计量的模糊等。
尽管当中许多性格特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有所改变或者演化,但是这种根深于民族的烙印,大体上还能看到一个残影。
我们个人的性格或多或少会受这种民族性格的影响,这本书从外来人的眼光帮助我们体察自身,可以说是由大及小,开了一个好头。
02《FPA性格色彩入门》作者:乐嘉
豆瓣评分:7.2
书虫小语因为一款热门综艺接触到乐嘉,也因为乐嘉认识到这本书,以及书中提到的“以色识人”。
通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和衍生出的两种颜色搭配出的组合来概括我们的性格特点,简单、直观。
第二章是测试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测试的是我们的性格——先天的,而非个性——后天的,但不得不说,小书虫还是测出了两种矛盾的色彩,即红+蓝,书里没有这种组合,说明还是受后天影响较大所以造成了这种结果的误差。好在结果显示的主体颜色是红色,这一点应该不会有错。
通过第二章的测试,我们就可以开始仔细看后面几章具体的性格色彩分析了。显然,作者用大量的事例向我们展示每种色彩性格的优势及这种性格过当造成的不良影响。讲述的十分细致,有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也特别有意思,
除了明确自己得性格色彩,小书虫还对里面关于性格与个性的观点十分认同。与其说是“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是“个性决定命运”更为准确。我们学习性格色彩,会发现每种色彩对应的动机,才是掩藏在内心深处的行为本质,因为行为可以通过父母影响,环境改变,职业训练,但是动机是没有办法真正改变的。
如果你面对自己有诸多困惑,想研究想找到那个“原本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找到“遗失的自我”。
03《请理解我》作者: [美] 大卫·凯尔西
豆瓣评分:8.3
书虫小语作为一本性格学世界级畅销书,看到封面那么多的推荐语,自然忍不住打开来研究一番。
这本书逻辑很明确,所以你可以跳着看自己关注的内容。比如先测试明确自己的性格类型属于四种当中的哪一类,然后直接寻找到描述自己性格类型的章节,研究透自己,有兴趣再去看其他三种性格描述。
作为一本工具书,《请理解我》是在MBTI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气质性格描述,操作简单,直击关键,科学性、权威性毋庸置疑。
关注完性格类型在社会的总体印象后,本书还设定了家庭场景和职业场景,分别描述这两种场景下的角色特征。不论你是为人父母,还是尚在择偶;是担当领导还是作为下级,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问题之道。
最后插一句,“请理解我”这句话其实是要对自己说。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要求他人真正理解你,别人也没有办法真的做到。我们能做的是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求同存异,放能与这个世界和睦共处。
04《赢在性格》作者: [美] 奥托·克劳格 / [美] 珍妮特·M·苏森 /[美] 希尔·路特莱奇
豆瓣评分:8.2
书虫小语值得欣喜的是,本书的性格分类和分析对我们的工作以及与领导同事的人际关系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完成每天的工作,而你也可以通过认知有效应对和化解职场中的各种人际冲突。
小书虫由此书第一次认识MBTI,作为一个不错的自我认识工具,尽管测出来的结果准确性还有待证实,不过根据后面章节的详细分析,大概能得知自己属于哪个类型,毕竟这当中的性格,很多两种同时都有主要偏向于后天的训练和改造。
运用MBTI性格类型观察,你会发现每个人在对待工作的问题理解和处理方式上都各有各的看法, 这是十分正常的。如何避免这种不同造成沟通协作上的困难和障碍,最大限度的消解这种摩擦对工作的干扰,是这本书主要目的。
因此,了解不同人的性格偏好,发挥好每个人的性格优势,尽量用宽容的态度看待这些差异并发掘其背后的潜力,可以让我们从容应对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也更好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短板。
同理,这种性格偏好还能衍生到生活中去,给予我们一定参考价值。
05《安静》作者: 苏珊•凯恩
豆瓣评分:8.1
书虫小语如果不看这本书,你是否知道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者。
如果你恰好属于这三分之一,是否常常被贴上“安静”的标签,显得不那么合群,甚至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无疑,这个世界大多数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受欢迎,这也就要求像小书虫这样的内向者不得不为了迎合而做出伪装外向的改变。
从这本书中,内向者能找到归属感,排除内心的疑虑。你可以为了喜欢的职业或者生存需要在特殊的环境下演练成外向者,也可以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回到家恢复元气思考人生。而对于外向者,与内向者沟通合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思考方式,可以更好的互补共同协作。
而对于父母而言,与内向的孩子相处不必对他们的羞涩和独处感到担心和难为情,善于发掘内向孩子特有的兴趣点和长处并给予鼓励,你们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内向者只是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内部世界,因此外部世界的力量仿佛不那么重要,强加这种外部力量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和疲惫不安。了解这一点,性格其实并无优劣之分。最后,内向者的优势会让你感到自尊、自信,明白这个世界同样不可或缺内向型人才。
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下载“智慧书房”app来共享书店免费借书,缴纳99元押金可借阅2本150元内的图书,并拥有十天免费阅读期。
消除阅读成本
拆掉阅读门槛
增加阅读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