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躺赢?是这个时代的新标签
日期:2019-07-05 12:02:33 作者:霍群菲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阅读:

躺赢?是这个时代的新标签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摄影师 / Sydney Sie 

  有人说过:“懒,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原动力。”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机械蒸汽机的一声巨响解放劳动力,成为科技发展的终极方向。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现代大多数人再不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成为传说

  手机网络、AI技术,终于把“解放劳动力”的科技革命推向了高潮人们实现足不出户互联,躺着就可以赚钱,“躺赢”是这个时代的新标签生活中处处一键完成,看似少了“制作等待”的过程。使得成功学泛滥、急功近利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对智力工作者礼遇父母们更是陷入唯读书论的胡同里,除了智力发展以外的所有活动、都被忽视和屏蔽在现实生活之外。

  现代父母拥有汽车家电,代劳洗衣、做饭、行路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多一步都舍不得让孩子走。使得孩子们没有体验参与完整生活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只有“大脑”被看到了,他们被认为是死去一半的孩子。

  或许,不久的未来人们只需要大脑里插入芯片,躺在冬眠仓里就可以体验想要的任何生活,只需大脑活着,其余都允许死去。

  摄影师 / Sydney Sie 

  同时各种不明原因疼痛失眠焦虑抑郁、自杀等,成为这个时代的风险标签。那么,被解放的“懒惰的四体”真的就能当它死了?它会心甘情愿的死去,连一声哀鸣都没有?

  1.

  高发的失眠症:过剩的体力不安灵魂

  我的一个因为顽固性失眠来诊的病人,这两周睡眠超级好,询问原因竟然是:“家里老人生病后,日夜奔波操劳,每天倒头就睡,顾不得失眠了!”

  可见身体生来就渴望劳作,在使用工具、打猎、决斗、耕地的过程中它们进化的更加有力,在制作工具、采摘、洗衣、做饭、缝补的过程中它们进化的更加精细,在劳作中身体体会存在意义

  肆意挥洒汗水的身体是行走的荷尔蒙,如今青春期的孩子仅仅被指定做很少的动作——敲键盘、弹琴、写字、画画、吃饭、原始生命力压抑和阉割,无处安放的生命力,变成夜里的不安和莫名的躁动。

  所以,用了一天的脑说:“累死了好想睡。”闲了一天的身体说:“这就睡了?感觉今天除了坐着,我什么也没做。”想睡睡不着是被忽视身体的抗议

  儿时的哄睡套餐 = 妈妈怀抱 + 轻柔节奏的拍打 + 摇篮曲。身体和灵魂同时得到抚慰,才是高质量睡眠的基础

  “人生来就有惰性,”也许是体力和脑力竞技过程中,大脑对身体撒的最大谎言

  2.

  高发的抑郁症:无意义身体的自我攻击愤怒

  不止一次听到奔跑,瑜伽,参加体育锻炼,徒步旅行,手工制作等治好抑郁症的案例。这些被抑郁折磨多年的病人,怎么就会通过奔跑、瑜伽、徒步、运动等,得到比药物更好的效果呢?

  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改善疼痛、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提高兴趣。同时,运动还能使体内与抑郁症相关的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失衡的神经递质转向正常

  通俗说,运动可以使人快乐剧烈的有氧运动甚至会带来巅峰体验,你使身体感受存在,身体就会使你感受快乐。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人类的身体,在农业产生之前的十几万年中,进化出了最适合采集狩猎生活的体质。他们更适于长期行走并奔跑,追踪动物,更适于攀爬树木岩石,采集果实。”那是身体存在感的全盛时期,很少有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多见于从事脑力劳动丧失身体运动能力现代人,只被要求读书的孩子和坐办公室的人。

  摄影师 / Sydney Sie 

  可见,“抑郁”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体机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副作用抑郁症患者会有深深地无意义感、和无来由的痛苦情绪。这种深深的无意义感和难以描述痛苦,一部分来自于潜意识对被阉割身体的愤怒和悲伤

  3.

  内心冲突:被阉割的身体,有着不完整的认知

  心理冲突指:个体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是心理不平衡重要原因。

  想得多做得少,眼高手低,想要不劳而获,到哪儿都想吃奶,是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常常会有访客诉说着各种对未来的担心和焦虑,对现实工作不满意,对自己不能自律的焦虑,玻璃心,一转眼就从盲目自信模式切换完全失去自信模式。

  摄影师 / Sydney Sie 

  当你深入的访谈后,你会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性,就是想得多、做得少、计划多、实施少、要得多、付出少。这种行为模式多产生于,早年与养育者的互动过程中。

  幼年时,他们想要什么,只需要表达一下想法自然就会有人积极帮助实现。甚至是吃饭弄脏了嘴,都会有人自动帮忙擦。多么的全能?我只需要想想一切就都能实现,然而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幼年时,他们没有计划,计划都是父母给的。上什么课?学什么才艺?自然有安排,计划实施当然也就没有自觉可言,都是别人给做的计划,当然要在逼迫进行。长大了这些人往往不自律,内化的父母不断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要求,空有许多计划却不懂如何去落实

  幼年时,不需要洗衣、做饭、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多一步路都懒得走,他们从没参与过生活的琐碎。长大了,突然面对生活的全部,甚至要为人父母去照顾一个孩子,他们当然承受不来,这让他们显得脆弱和神经质。

  这些溺爱孩子的父母,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养育。他们只养育他们在乎的那部分,给孩子提供“限制”的教育市场上的浮夸宣传,什么赢在起跑线,智力开发钢琴艺术绑架了他们的意识,遮蔽了他们的双眼。

  他们没有想到身体的锻炼,一餐一饭穿衣出行的参与和体验、同样是人的本能需求一个四体不勤的人,他们有不被觉察的悲伤和愤怒情绪,这悲伤和愤怒来自被杀死身体的无助绝望

  4.

  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发展,才能得到完整的快乐

  高级创造头脑风暴与身体精湛技能结合成果,好的创意都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田园诗意生活,从来都是人类潜意识最向往的生活,左手田园劳作,右手诗意生活——只有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发展,人类才能体会到完整的快乐。

  在教育上今天的孩子,鲜少有机会参与农耕活动,筋疲力尽挥汗如雨,身体力量发挥到极致后的松弛,他们很难体会。但体力脑力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能需求,在学习之余,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洗衣、做饭、打扫、感受真实生活带来的自我效能感。多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运动,奔跑,竞技,挥汗如雨,做行走的荷尔蒙,散发年轻身体的魅力。肆意的青春,应该让生命力得到最全面的滋养

  摄影师 / Sydney Sie 

  如何提升身体的觉醒:

  ❶ 内观,觉察,全情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身体是灵魂的容器,承载着人的喜乐愁苦孤独。当潜伏在灵魂深处的愁苦被意识觉察,愁苦也就不存在了。正如欧文亚隆所说:“孤独只存在孤独之中,一旦分担 ,它就蒸发了。”

  ❷ 千言万语不如一个抱抱。当我们感受到爱,当身体产生了情感连接,那些意识层面矛盾将自动瓦解。

  身体是灵魂的罐子,它们苦乐相通,无法割裂。如果父母养育不当,那些被阉割的年轻身体,总要以各种病痛,昭示着自己的存在。要知道,身体是不会说谎的。

作者:霍群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治医生,中科院心理治疗咨询专业硕士,在自我身份认同的路上,遇见精神分析遇见自己。RECOMMEND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躺赢?是这个时代的新标签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