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教育保有梦想与浪漫
日期:2019-05-27 11:15:23 作者:郑朝晖 来源: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 阅读:

让教育保有梦想与浪漫

  那是一个暮春的午后,我在一所建成不久的学校。门廊宽敞色彩淡雅,所有窗子望出去都有婀娜绿植,虽然是一个突然降温天气,但是老师办公室里却有着春风骀荡的怡然。在办公室里与老师们聊天,一搭眼,望见了一幅书法,四个字“海棠依旧”,潇洒不羁,是一种个性十足的风格接待我的老师说,这是安子校长的字。他们介绍说,因为这个办公室里坐着语文地理老师,所以安子校长称这个办公室是“诗与远方”。我的心里一动,直觉里就觉得这是一所很有意思的学校。

  老师们拉过椅子让我坐,还不忘记介绍说这是安之校长的座椅,他虽然不在这里办公,但到这里聊天,就坐这张椅子。我也觉得纳罕,安子校长究竟是怎样的神圣,我甫进校门耳朵里竟然充满了这个“安子校长”。就着,老师们又开始张罗:“把安子校长叫下来吧,就说郑老师来了……”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事儿,不是把我引见给校长,而是让校长到办公室来见访客。安之校长当然没一会儿就施施然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潇洒不羁,一如他的书法。寒暄之后,就是文学文字教育、学校的纵谈,我也注意到,有旁边办公室的老师推门入来,很自然地找了椅子坐下,专心地听我们神侃。我在这样的办公室里,不禁有了一种感动,我多少次描写过学校应该有的样子,不过都是一鳞一爪,现在我所感受到的场景大概也可以算是学校应该有的一个场景吧。

  我所感觉到美好的场景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种安详平和氛围。没有校长与老师之间的隔膜,也没有所谓上下级之间的拘谨压力,按照现在有些学校样子来说,这样的情形简直是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校长没有校长的样子。——但是谁说校长和老师就不能够是这个样子呢?我喜欢一个喜欢和老师们聊天的校长,我也喜欢老师们用敬佩眼光望向校长。那种不由自主围拢来的感召力,既来自校长本身的人格魅力,也来自老师们求知若渴专业成长态度,而这个的背后有的就是一种叫做文化东西。我想,这样的场景在蔡元培、梅贻琦、胡适、竺可桢那里一定都是有的。

  这个美好的场景里面,还应该有一点诗意。学校不知什么时候褪去了浪漫外衣,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名利场分数比率等级,围绕着这一切的评比竞争勾心斗角机关算尽,让我们离诗和远方越来越远。更可悲的是,这一切的改变我们都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借口:“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在想,一个学校离开理想主义憧憬,离开了对于童年青春尊重,离开了对于一切单纯而美好的事物情感追求,让生活还原为势利市侩和平庸真的是为了孩子们好吗?“诗和远方”、“海棠依旧”,那是一位校长为学校贯注的美的生气,它能让对于“美”的崇敬、追求的风尚,成为一个学校的主旋律

  我还希望有一个特别能够张扬个性的校长。那个能与当时的总统谈笑自若目光平和的校长,那个对当时的总统都敢饱以老拳的校长,那个敢于聘用连大学学历也没有的教授的校长,那个以一生努力自己的教育理想变为教育现实的校长,都会在我们民族的教育史上彪炳千秋。而把校长当作CEO,甚至是一级官僚管理的教育,那种用项目经费级别绩效捆住校长的手脚的教育一定是缺乏活力,缺乏激情也缺乏进取心的教育。像今天所见,一位校长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里随便的一坐,在老师们的围聚中臧否世风点评人物,颇有名风度的样子,是我看到的学校应该有的另一种场景。——当然也未必需要每一个校长都有名士风,但是那种春风风人,蔼然仁者的样子,应该也是一个学校最好的风景

  我并不反对学校管理越来越科学严谨,有考核评估。因为管理精细化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趋势。但是我心底里总还有一点梦想,那就是让每个学校都拥有一点做梦的权力空间……

  我之所以隐去这所学校的名字,是因为我不希望将这篇文章写成某个学校的报道展示。因为走马观花的感受未必能够反映这个学校的真实面貌,我也只是写下匆匆一瞥中的感受而已。不过我还是很感谢这个短暂的午间,让我忽然又一次感到教育还是应该保有梦想充满浪漫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教育保有梦想与浪漫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