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壁纸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日期:2019-05-06 07:45:09 作者:礼节君 来源:有礼有节微杂志 阅读:

壁纸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

  今日立夏,意味春的离去

  同时代表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进入立夏以后,万物繁茂生长

  故,夏是一年中最为生动热闹季节

  有些声音只有在此时才能听见:

  塘畔蛙叫声,树中蝉鸣声,

  巨雷轰隆声,骤雨哗啦声。

  有些景色也只能在夏季才可看到:

  蜻蜓点水过,彩蝶绕花舞,

  池塘波绿皱,圆荷浮小叶。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古人根据四时气候变化

  将一年所刮之风分为八大类别,称“八风”。

  立夏为清明风,

  又被称为“东南风”、“暖风”等。

  这阵阵的暖风,

  吹走了连绵的春雨,吹走了料峭的春寒

  送来初夏时节,特有的清爽暖和

  送来绿阴幽草、飞莺舞蝶。

  正如白居易诗中所形容的那样 :

  “树木正华滋 风清新叶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立夏,为百花争艳的时节,

  牡丹,被世人赞为“花中之王”。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

  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让洛阳城的百姓为其疯狂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它的美,千百年来让无数文人骚客

  争相为其赞美吟唱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

  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

  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则有“花中君子”之称。

  荷花因濯清涟而不妖之姿

  获文人的高歌咏叹。

  除可远观亭亭玉立之姿外,

  嗅幽幽荷香,自有一份惬意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听雨打碎荷声,别有一番雅致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做一次古人。

  携一壶好酒,冰一篮瓜果

  划一叶扁舟,撑入田田荷叶

  在酒香花香果香中,

  赏花饮酒听曲,最后兴尽而归。

  阴阴夏木啭黄鹂

  ---

  万籁俱寂时候

  窗外的黄鹂在繁花盛开的枝头

  舒展喉咙

  作为大自然的“歌唱家”,

  黄鹂用清脆悦耳歌声

  与清风流水汇合一首夏日鸣奏曲

  为人们驱赶夏日的烦闷,带来心旷神怡

  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

  观罢美景、赏罢百花,听罢鸟鸣

  更需好好品味立夏时节的种种美味

  旧时,每到这一天,

  人们会自备美酒佳肴,与“春”告别,

  这场宴会,名为“饯春”。

  它是旧时人们特有的一份浪漫

  立夏三鲜中的鲥鱼、樱桃蚕豆

  是“饯春”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三样美食

  加一掬沁人心脾井水

  用舌尖品尝初夏的滋味

  让味蕾感受意想不到鲜美

  一握清风,暂喜怀中

  ---

  宋元时期折扇出现

  但此时的折扇

  还不曾为文人雅士所赏玩。

  直到明朝,折扇开始普遍流行

  先起宫廷,后及社会

  至于骚人墨客风雅之士,

  开始讲究扇面书画,使之更近于工艺品

  折扇成为明清扇子主流

  立夏看夏

  ---

  我们农谚有着“立夏看夏”之说,

  在立夏之后,

  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增多,炎暑将临,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夏收作物年景也基本定局

  冬小麦扬花灌浆,

  油菜接近成熟

  人们在炽热的夏初期待秋季的丰收。

  从今天起,我们满怀期待,拥抱夏日

  ---

  时光易逝,转瞬之间,

  夏天已正式到来。

  在这一季,我们感受着万物蓬勃的生机

  百花齐斗艳,蝉蛙共合唱

  我们在春天播种,在夏天期待,

  在秋天丰收,在冬天沉淀

  24个节气串起了一年四季

  跟着日历过日子

  将每一天都过得新鲜有趣

  让每一天都充满着诗意的浪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壁纸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