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准备回家的舍友,拖着 20 寸的行李箱和我道别,我说:「你这 20 寸的行李箱能放下什么啊?两件羽绒服都放不下。」
他说:「没几天就回来了,不用带太多东西。」说完就关上了门赶飞机。
「没几天就回来了,不用带太多东西。」
「没几天就回来了,不用带太多东西。」
……
这句话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
行李一切从简,因为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工作,到那缺啥买啥,凑合用用,反正过几天就会回来。
怎么感觉,回家像是一趟出差呢?
以前上大学回家的时候,可是恨不得把整个宿舍都搬回去,最夸张的一次,我把宿舍的插排都带回了家。
东西很重,坐车很累,但是每次行李箱一路颠颠簸簸磕磕碰碰,最后重重地倒在客厅地板上的时候,才觉得,这是真正到家了。
老妈一定是第一个从厨房跑出来,卸下了围裙就要开始帮我收拾,然后开始数落我衣服折得不好、洗过的和没洗过的全部混着乱放,袜子永远塞在行李的最角落,说完锅里的煎的鱼也糊了。
一边翻着锅唠叨,说我还没长大,一边又说让我都放着让她来收拾。
那一刻,感觉真的到家了。
01
昨天晚上我自己收拾行李的时候,我也犯了难。
放假 7 天,在家呆的时间不到 5 天。
剃须刀……也不用带了,反正就回家 5 天。
雨伞,到时候下雨就再买吧……
就这样收拾来,收拾去,才放下不到半个行李箱。
上次去北京旅游都带了满满一箱子,把屋里香薰灯都带去了,生怕北京的雾霾对我这个鼻炎患者不友好。
这次是春节回家,反而还觉得箱子大了。甚至觉得还不如出差呢。
02
今天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外出务工的四川人,因为今年收入贫瘠,所以在工地集了 12 个水桶带回家,想给家人日常生活用。
「你觉得累赘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就是他能给的最好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每次离开家和家人的一场「撕战」。这个战争的原因就是:家人不停地往我行李箱里塞东西。
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吃了一颗橘子说了一声「这橘子好甜」,爷爷就能一大早五六点跑到村口的菜市场买个 2 斤等我起来,然后说什么都要让我带着回城里的路上吃。
长大后和老爸在家喝了自己家酿的酒,只要说了一声「好喝」,老爸就能从厨房扛个 10 斤的酒,硬要我带回去喝。
最哭笑不得的一次是前年冬天,老妈塞了两个肉包在我棉大衣外面的兜里,说不吃也捂着,这样手不冻。
嫌弃吗,也不嫌弃,但是就是觉得累赘。我当然知道,这是他们宝贝的东西。只是一想到要提着十斤的酒拿着两斤的橘子在春运的客流里挤来挤去,就觉得是件苦差事。
不过后来我也想明白了,为什么每次都觉得,带着家里的东西回工作的地方是件很累的事儿。
我能尝到的,也就是对家人的思念了。
03
就在临行前,老妈又打电话过来:
「行李收拾好了吗?东西都带齐了吗?身份证?洗漱用品?你那个衬衫一定要叠好,不然熨得我累……」老妈开始她习惯性地唠叨。
「厚衣服穿上了吗?家里很冷。」
「带了,你不是说我穿红色好看嘛,昨天我特地买了一件新的,特地穿回来给你看。」
「我想想……那剃须刀带了吗?」
「带了带了,你不是说我一有点小胡渣就没精气神儿吗?不敢不带。」
「牙刷毛巾就…」
「带了带了,牙刷毛巾带了,雨伞也带了,别担心。」我扛着装得满满的箱子,准备上车。
还是都带着吧,就算是回家 1 天,我也想好好地把对家的思念都消灭个干净。
「傻孩子,带牙刷毛巾干嘛!家里都有啊。」
「哈哈,我真的忙糊涂了。」
对啊,家里都有啊。哪里需要凑合,明明他们早早就准备好了。
「你这孩子也真是………快点回来,我给你煎了你最爱吃的鱼,你爸已经偷吃了一半了,晚了就没了。」
「好好好,在路上了。」
我马上,马上就到家了。
人生 Moment
之所以会把春节回家比作一趟出差,是因为回家时间太短。每次带着简单的行李回去,再带着行李回来。
但其实回家和出差完全不同,因为你不用面对冰冷又陌生的城市,不用纠结和客户谈完工作之后去哪里凑合吃一顿、也不用再用着一次性的洗漱用品和一次性的纸拖鞋。
收拾好行李,好好地和家人团聚吧。
他们已经等你,太久太久了。
关于家人做的一切,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点击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