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都知道,侣行的英文名是OnTheRoad,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在路上”。侣行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路上。
我们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跨越千山万水,走过一个个大洲,跨过一个个大洋,只为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听到完全不同的故事。
这次我们在加拿大,我们就碰到了一群有意思的人——“雪崩制造者”,他们专门制造雪崩。
因为我们去的这个地方位于落基山脉,这里常年被冰雪覆盖,属于全世界总容易发生雪崩的三个地区之一。
雪崩是怎么发生的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山坡上积雪太多,然后这些积雪在山上待不住滑下来了,越滑越多,最终形成了雪崩。
大规模的雪崩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交通中断等严重的后果,所以这里的人就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一定的区域封锁,然后用炮击的方式制造小型的人工雪崩。
发生小型的人工雪崩以后,山上的积雪就少了,从而也就不太可能再发生大规模的雪崩了。
这就是当地人在面对大规模雪崩这种自然灾害时产生的一种智慧,他们把这叫做“预防性雪崩”。
刚一见面,这里的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说了一大堆注意事项,然后递给我们一个带有GPS功能的位置搜索器。
工作人员说这是为了一旦发生雪崩以后,用来定位、搜救的……
做好了准备工作,加拿大的这些皇家炮兵们就把制造人工雪崩的炮拉了出来。
这些105口径的榴弹炮弹道特别好,可以打得很准,所以特别适合做人工雪崩的时候用。
人家不愧是皇家炮兵,特别严谨,开炮之前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演习。
演习的作用,是要通过一步步的演算,算好弹道和炮弹最终的落点。只有让炮弹在预定的目标处爆炸,才能达到制造“预防性雪崩”的效果。
但毕竟“预防性雪崩”也是雪崩,也可能会造成危险,那么在这些士兵们制造人工雪崩的时候,怎么保证附近行人、过往车辆的安全呢?
冰川国家公园为此做了一套实行区域控制的许可系统,只有拿到它们这个许可才可以进入雪崩的危险区,而且它们有一个网页,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查看这一区域的情况和实时的监控画面。
而为了能够掌控每天降雪的情况,从而在需要进行人工雪崩的时候开展作业,冰川国家公园还有一个24小时的雪情监测系统。
这里的工作人员还向我们展示了怎么用小块的积雪做模型,来判断这一时间段内雪崩发生的可能性,真的是“涨姿势”了。
了解完雪崩的控制和预测系统,才知道人工的雪崩也不是随意的决定,而是经过缜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之后的判断。
这时候,皇家炮兵们的榴弹炮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来吧,用榴弹炮造一场雪崩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