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综艺节目《小姐姐的花店》里,宋佳和小S的对话几度发人深思。
小S说,大S经常贬低自己,认为自己虎背熊腰,要不是p图已经尽显老态了。对小S的不快,大S坚持认为作为艺人要接受不同的意见。
此话一出,小S积攒的一肚子委屈好似找到了爆发口,噼里啪啦地宣泄一通。
许是从她的眼神感知到了什么,宋佳心疼却无奈地说道,“小S,从我和你聊天到现在,我发现你一点都不爱自己。”
像是突然间击溃了小S心底的最后一根防线,她红了眼眶,语塞,在镜头面前放下了以往的伪装,小S承认了自己的不自信,眼神里的无助令所有人心疼。
她给我们的感觉就如同宋佳的那句话,“像她那么努力、那么优秀的女孩会活得有点累,有点心疼她。”
想当年《康熙来了》火的那会,只要有小S出现的地方,哪里都跻满人气和话题,不仅是因为她出色的主持能力,还有她活泼真实的性格。
可是现在,只是因为形象被人负面评价,她就陷入了没自信和消极的情绪中。
宋佳在节目里说的一段话很精辟:“人活一世,这么短暂,你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评价你,是很累的。我们自己活着已经够累够难的了,还要用别人的评判去影响自己,伤害自己吗?”
难道40岁就有错吗?小S有她内心的美,她心里有很多爱,也愿意把这份爱分享给别人,她自然就是美的。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自己的人生,你的价值不应该活在别人的一句评判里。
小北说,有一段时间,自己的心情会随着身边人的一句评价此起彼伏,很焦虑,却摆脱不了这种阴影。
他花了三个小时做的报告,在同事的眼里还不如新人做的,这让他很受挫。一句负面评价让他的心情跌落谷底,上班时也是郁郁寡欢。
但在一天晚上,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上级毫不掩饰地夸赞了他的能力,说领导很喜欢他的报告。
对他来说,那种感觉就像压在心口的千斤重石头终于落地,回想起自己由于一句评价丢了魂的窝囊劲儿,好气又好笑。
他说:与其在意别人的评价,还不如把自己修炼好;这世界上有喜欢你的,也有讨厌你的,你不是人民币,没必要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把专注力提升到自己身上,比什么都管用。
我家楼下住着一个单亲妈妈,将近四十岁,身姿挺拔,容光焕发,走到哪都乐呵呵的。
她每晚都去瑜伽会所锻炼身体,周末还会约上老朋友,一起去登山。
儿子的爷爷奶奶不理解,说她不好好照顾孩子乱花钱,周末还赶着出去玩。她一笑置之,她是孩子的妈妈,有义务照顾孩子,也有义务享受自己的业余时间。
生活就是个万花筒,折射出千万种不同的风景,每个人在意的风景都千差万别。
你可以选择在迷恋的景区停留,用自己的角度欣赏景色,但不能因为别人贬低了你的选择,反对你的眼光,就低下头缴械投降,质疑自己。
有人说:“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认同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抱快乐。”
作家张德芬坦言,自己在儿时遭遇过性侵,但从小和母亲感情疏离的她,即使很痛苦也不敢和母亲说,她怕母亲会因此责罚她,纵使这件事不是她的错。
她变得多愁善感,敏感细腻,加上周遭世界对自己的忽视,她整个童年都深受折磨,甚至一度非常自卑,抑郁。
长大后,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上,众人崇拜的背后,她内心渴望的安全感并没有得到补偿。
她说,“我的男人,要么不懂我,要么自顾不暇,无法填补我这一块的空缺。这个创伤,影响了我的幸福快乐,外在即使再丰足圆满,也无法弥补。”
某一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婚变、儿女远行。单身加空巢所带来的孤独感让她措手不及。
这样的心境逼得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地方,在远方找到一处圣地,静静地修炼自己,找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把隐藏多年,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苦抽丝剥茧找寻出来,在阳光下浸透融化,等待它愈合。
当那些“伤害”“痛苦”一点一滴地消融后,她已凤凰涅槃,飞跃到更广阔的境界感知生命,成为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的那一束光。
在潜心多年研习心灵领域后,她陆续写作出一系列身心灵的经典作品,其代表作《遇见未知的自己》已成为国内自我成长领域的经典书籍。
无数人因为读了她的作品而重新找到真正的自己,重拾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张德芬也因此被誉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生,说穿了,就是一场自我修炼的过程。
《钝感力》一书中有段话这样写道:
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
这种钝感力,正是人们向崭新的领域挑战时,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在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时,不妨向内探索,看清真正的自己,修炼出强大的内在能量。只有不被环境和情绪奴役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