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职场狗的总结季、学生狗的考试季。人生处处是考场,谁都躲不过。有人备考备得想出家,直到这条微博登上了热搜,才发现自己只配当个凡夫俗子……
因为即使出家也躲不过现实拷问,从观音学概论、印度佛教史考到各国语言……没有最硬核,只有更硬核。
据报道,近年来终南山因为修行人口剧增,土地租金也开始猛涨,年花费5万以上是在终南山隐居最基本的要求,这对于大部分没工作的租客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
于是那些因逃避现实而上山的人,却因更残酷的现实——经济压力,不得不重新回到庸碌的人间。某位下山的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总算是明白,理想主义的生活终究还是离不开这个俗气的字——钱。”
修道、出家算是比较极端的“逃离世俗”的案例,但要说上班族的终极理想生活,top10里一定少不了环游世界、开工作室、民宿打工、隐居小镇这样的自由梦。
今天,城画君偏偏采访了一些“逃跑失败”的年轻人。一起看看他们做过哪些尝试,又是被什么劝回来了。
逃跑计划 top1 :环游世界
实践者:Lemon
实践时间:2018.4-2018.8
实践发现:为逃避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出走,没想到也会有厌倦新鲜的一天。
以前公司2个女生同事突然有一天一起辞职去旅行去了,当时觉得哇她们好厉害,好羡慕,就开始关注网上各种辞职旅行的帖子。
加上环游世界是唯一没有变过的儿时梦想,我想去实践看看。
△在越南的美奈白沙滩
旅行前半段什么焦虑都没有,四个月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都走了一圈,可是后面因为旅行时间长了,每天都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新鲜感渐渐消失,我感到了疲惫。
路上还遇到过几次危险,有次在吉隆坡订不到住宿又突发急性肠炎,差点以为自己就要命丧破烂洗手间……
这次的旅行经费是自己用工资存下的3万多积蓄,虽然一路都是穷游,但是旅途中预料不到的超支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因为吃?)。钱包也渐空就只好回家,想去的土耳其也没去成。
△在旅途中停下来,突然觉得有点累了
看到过一句话说,老是想辞职去旅行的你,现在一定还很穷吧?在身边的朋友同学好像都过上了传统意义上的幸福生活时,自己的收入基本上都用在了旅行上,现在资产为负。
旅行中确实有一种可以逃避世事的错觉,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又好像有一点什么改变了。
逃跑计划 top2:民宿打工
实践者:吖喂
实践时间:2017.12-2018.12
实践发现:为了逃避压力而去做民宿,没想到民宿比工作还累。
我年纪轻轻就被推去做项目运营单打独斗,工作几乎磨平了我的私人生活,我心态逐渐支撑不住,患上了抑郁症,于是选择了辞职。
静养了2个月后,我发现不能再坐吃山空,在朋友圈看到武夷山民宿招管家的信息,一个月有两千块,觉得归隐深山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想法,我也由此筹备以后去不同的地方做民宿,带着猫走不同的地方,一边做民宿赚生活费,一边过游吟诗人般的理想生活。
没想到在做民宿管家的期间,要当前台迎接客人、倒水、算账、扫地,去客房服务客人的需求、点餐收拾餐桌,半夜客人投诉热水也要去处理……
基本上全天没得歇,那几个月又是旅游旺季,原本说好一天上班一天休息也没有实现。我的幻想开始破灭,当民宿管家,竟然比以前做项目更忙,更少休息。
而且之前说民宿可以带猫去,也不能带了。
我逐渐意识到,民宿与其他企业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压榨员工时间,追求最大盈利。而从我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来看,做民宿不是一件可长远考虑的事情。
所以,我重新回到广州租房子、找工作,尝试回到曾经想尽办法逃离的生活。
逃跑计划 top3:隐居小岛
实践者:阿星
实践时间:2017.4月-2018.1月
实践发现:为了逃避竞争的残酷而隐居 ,没想到闲久了还是会慌。
我毕业的时候正巧在流行什么“逃离北上广”,再加上那时天天去面试不顺,我又与女友狗血分手,对人性失望透顶。冲动之下,我卖了老爸买给我当毕业礼物的车(被骂得狗血淋头),一个人回了早就没人住的老家。
我老家在一座偏僻的小渔岛上,我也只是很小在那里呆过。就是因为有天晚上我梦到了小时候的我光溜溜地在老家的海边跑,开心坏了,突然觉得乡下的生活多无忧无虑啊,筹谋了一周直接溜了。
△海上的夕阳
岛上没剩什么人,到现在居民也还是靠出海打渔为生。我也不可能去打渔,就打算先这么歇着,每天真的就端个凳子在门口坐着晒太阳。
一开始,还有几个朋友慰问我,替我操心要闲到什么时候;渐渐的大家都忙自己的去了,除了父母隔三差五打来骂我,一天很难有个人跟我说句话。
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也不怎么刷微博、朋友圈,出去也不是方便,处于和外面的圈子半隔绝的状态。直到一个母胎单身的哥们结婚了,去参加婚礼,和以前同学聊起来,每个人聊起的都是自己的工作,惊讶才半年时间,每个人怎么成熟了这么多。
我才开始警醒,在同一起跑线的一群人,好像只有我听到发令枪吓得后退。现在好了,连别人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打算回深圳,开始看招聘信息的时候,才开始慌得一x。因为离开的时候我还是实习期,再回去既不是应届生,也没有工作经验,面试的时候也无法解释我那一年到底做什么去了。于是只能听我爸的先帮他打理生意,离我自己真正想进的行业越来越远。
说实话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那时候太任性,人生阶段如此黄金的一年,我却因为屁大点不顺就浪费掉了。这辈子估计都要为这次的“对自己的不负责”还债……
逃跑计划 top4 :开工作室
实践者:屁导小蔡
实践时间:2018.5月-至今
实践发现:为了逃避体制内而做工作室,没想到要妥协的更多 。
我就属于“想脱逃,又没钱”那类吧。我在杭州运河边租了个阁楼,当工作室自己住,经过一番折腾才发现,想逃避庸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开办工作室最初的契机是因为比较喜欢杭州的老房子,环境比较舒适。我看中了运河边上的水乡人家里一座清末民初的阁楼,开始想在那里一边接活一边写作的话,会很美好。
△小蔡工作室所在的古街
于是我筹备起来自己的视频工作室,开始实践自己下铺上宅的理想生活。
当时以为创业成本花销大但如果长远来说的话是划算的,但现在生活压力太大,店面一年租金加装修在20万左右,摄像出活平均下来一天小几千。我苦苦支撑着,在想要不要妥协。
而且我精神洁癖比较严重,有时候接一些赚快钱的活会非常痛苦,比如杭州市场比较大的网红经济,网红视频我倒是不会拍,技术可以,但心态上接受不了,觉得很油腻。
我现在想的是,如果要卡在中间可能就不做这行了,因为内容作为立身之本的话,可能一旦妥协了就会慢慢消磨,不如在别的地方先生存着,再追求自己想要的。
未来可能会更加谨慎,确保有兴趣+前景+利润再做,实践理想还是要有根基,稳中求飘才行。
△小蔡在上戏研修期间的毕业作品
在采访结束不久,小蔡告诉城画君,她接了一个电视台的项目,看起来工作室开始有了起色。在两难境地中迷茫不已的她,似乎在这次交谈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主义与残酷现实的平衡。
在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被海量信息绑架,因为各种压力无法喘息。于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隐居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内心的向往。
诚然,确实不少勇敢的人成功实践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一直以来,人们似乎只看到了这些故事美好的一面,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脱离社会既有轨道的路,往往更难走。
呈现这样一个主题,并不是为了新年刚开始就泼大家冷水,只想呈现“别处的生活”也有“别处的不易”,那些看似的轻松、潇洒和光鲜背后,其实需要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或是付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努力。
#讲讲
你有做过什么样的隐居梦吗?
你对逃离都市生活有怎样的看法?
评论区来聊
?更多好看?
✒️
今日编辑|EDITOR
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