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日本锁国》是一部由曾利文彦执导,黑木美沙 / 松雪泰子 / 谷原章介主演的一部动画 / 动作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一):泯灭人性就是英雄?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喝了点小酒,所以分不清,这种郁闷是因为小酒,还是因为片子本身。
电影讲述的是机械化蚕食人类社会的故事,可讽刺的是,该影片恰恰是用三D动画来取代传统二维动画之作。二维和三维完美的结合,就像机械化生命体融入人类社会,无法区分一样。
眩目的战斗画面,华丽的机械设定,还有虽美型却看不出差异的女主角们,似乎都映射着人类社会机械化的趋势。被病毒蚕食而机械化的人们,居然连思想都统一化了起来,为了保卫所谓“人类的尊严”,已经不再算是人类的“东京人”们,带着神风敢死队一般的牺牲精神,投身到拯救者的革命大业中去。
这似乎应该是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我努力的想从头脑的感受中搜索出一些类似“感动”的东西,可结果却无能为力,这种故事太不符合人性了,我无法相信,更无法认同。
几乎所有的“东京人”都愿意为了人类的未来牺牲自己。打开那道隔离开“人间”和沙漠的门,对于机械人来说只代表着毁灭,就算是已经不能完全算作“人”的残缺生命,也仍然还有着人的心啊!面对着这样极端的选择,居然没有任何一位表现出求生的欲望来,只是默默地面对死亡,这才是真正失去人性的标志。遇到危机时的求生本能,其实已经牢牢地刻印在我们的基因中了,那种会为了全人类的将来而无私奉献的整个族群,可能只会存在于动画中吧。
两位女主角的设定,让我更加郁闷,两个分在不同环境中强悍而美丽的女人,居然是同一个面目模糊、毫无特色男人的旧爱和新欢,而且都有为了他而牺牲自己的觉悟,所谓“后宫”有的时候不在数量,而重在质量吧……
不喜欢这个故事,虽然有一定的恫吓作用,虽然机械化部队的对阵部分看的人有些过瘾,但剧本和探讨深度方面都弱了一些,仍然局限在动画电影的领域里呀!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二):绝望的狂欢,空虚的快乐,平静地迎接毁灭——《2077日本锁国》
前几天刚好看到一篇分析营销的文章,从热卖全美、走私泛滥的iphone到曾经铺天盖地广告“轰炸”的波导手机,营销数字得到的结论就是,越是自卑的人越是狂热地追求名牌,越是不去在意真正的功能。而几年前大行其道的哥特风格电影,更是在阴森的画面中溅出一道道肮脏暗红的血液,越是尘埃覆盖的墓穴中,顽强的求生意志竟然钻破表象,以极端趋向死亡的方式告诉观众:我要活!!
电影便是有这样的魅力,画面上清晰可见的爆炸、受伤、死亡的战争场面,却让人思考并向往着和平;狂欢的party、美酒、盛装豪车,却让人深切地感受着腐朽。所以,2077日本锁国,这部CG大片,用我们熟悉的温馨街景、黄色怀旧的色调,描绘出人类心中最彻底的绝望与空虚。那些浅浅的微笑与礼貌背后,是即将被彻底毁灭前最后的体面。他们在“生活”,在保持着曾经还是纯粹人类时的“生活”,即使不需要进食,也要按时吃饭,不需要睡眠,也要上床睡觉。他们寻找着曾经做“人”的感觉,寻找着已被我们遗忘的,做人最基本的乐趣。
这是一部看过之后,需要去思考的片子。也许未来设计的很合理,画面很炫,技术很先进,插曲很性感,但都为主题做了近乎完美的服务。最终所有人平静地迎接死亡的来临,玛丽亚选择了毁灭,日本国彻底消失,留下屏幕前的我们,哑然失语。
我们获得了永生,代价却是随时的死亡。
我们得到了进化,却仅仅是加速了灭亡。
死去的亲人不必埋葬,他们去了我将要奔赴的远方。
灰暗的日子不需要阳光。
为了死亡,假装体面着生活,
为了能哭出来,假装很大声地歌唱。
就让我们一起……享受Jug袭来的,绝望。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三):画面+音乐
浏览器问题,,,第一次居然没有发起,,--//
很不错的电影,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出色的画面效果和出色的背景音乐,很顺畅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虽然中间有些漏洞,故事比较俗套,但是我忽略不计。
说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确便利的人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人类实现的“进化”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而电影就将这种进化推向了极端,干脆把人类变成机器得了,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用睡了,多方便啊·--//
我想起我经常说的一些话,像什么”被现代文明包围的感觉真好·”“我简直无法想象生活在没有电,没有科技的地方”,,现在想来真是可怕,,,在科技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许多许多的同时也吞噬者我们的某些东西,,,这让我想起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以及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述的美国校园枪击案中值得回味的一个细节,,,当我们面临危难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会忘记了本能的用嘴巴呼喊,却掏出我们的手机发送短信~~??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们离被“洪蛇”吞噬的日子也不远了,,
顺便说下,,拥有如此出色画面表现的电影,海报却如此恶劣,,简直......
, 日本的电影,包括动画电影,我还真是比较喜欢,,,
哎,,,我们国家好久能拍出这类题材的动画喃??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四):冲着画面给3星
在下在这里给颗三星完全是出于对电脑动画工匠辛勤工作的肯定。如果要单独对剧本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个差评。
之前听朋友说这片酷得像《攻壳》,于是就去看了。
结果耐着性子看完后的感觉却是:一半苹果核战记的战斗一半FF系列的天马行空拼凑起来的没有逻辑关系,肤浅的所谓“深层次”思考,小日本YY加上崇美情节的平庸之作。
气势磅礴的背景铺垫、匪夷所思的科技设定、间谍特工似的人物包装出来的却是一个简单狂人企图颠覆世界的内容。“大和钢铁”的设定是为了警惕“军工复合体”这一幽灵对日本的侵袭吗?“生物金属”的设定是为了暗示高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本质精神的蚕食吗?“sword”的设定是对“黑暗的正义”的肯定吗?事实上,上述任一话题深入挖掘都不错。可惜,这些都是盛白开水的水晶杯,陪衬那索然无味的“主线剧情”。
还没看该片的豆友们,建议看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单纯地接受一下视觉轰炸还是不错的。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五):历史、现代史和将来史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有历史感的时代,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个人和世俗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如同盲人摸象。
而对于有些东西,不是我们看不见,没有人去点破他,或者我更愿意理解为,心照不宣。
比如日本,这个不太正常的国家……
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带任何民族主义的想法,事实上,中国人对日本人有一种潜意识中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或许来源于血缘关系,尽管已经被历史扭曲,但我相信有一天,终究会被我们承认。
一个名义上没有的军队的国家,无论如何称不上是正常的。无法保留自己的军队,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或许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是否应该为此现象的历史原因而感到安心?事实上即使这样,我们并没有安全感。
日本人自己呢?
到此为止,我还没有开始进入影片的评论,但我以为,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基本涉及到了。
作为当事者,日本民族不会比我们对此更加麻木,事实上,我们从他们的每一个文艺作品当中,几乎都能感觉到这种欲言又止的不安。
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把握,这便是日本战败的结局……
科技高度发展,可谓是日本的现状,脱离联合国,这几乎是二战前日本脱离国联的翻版,不可一世的帝国在那个时候有他骄横跋扈的资本。
二战以后,日本和美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影片当中两个国家关系的现实必然,然而,影片当中的美国,对日本并没有约束力,而日本自身,也失去了控制……
几乎没有什么其他需要解释的了,剩下的许多影片当中的细节,有人称为Bug,我倒更愿意解释为留下的问题:
十年里,繁华的都市是如何夷为一片没有山川河流的荒漠的……
政府是如何被商业集团取代的……
议长对人民发表的讲话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把“噬尸”放入城市……
最终,日本是否还存在……
有过尖端的科技,有过繁华的都市,但导演在不断的提示,其实,这并非是这个民族真正需要和渴望的。
这并非一部灾难片,与其说是自虐,不若说是一种强烈的不安,一种玉石俱焚的觉悟。
一个处于压抑状态当中的民族,很难说将来会作出怎样的事情来,这或许只是一种猜测,但放在时代的背景当中,是那样的富有历史的沉重感……
或许,我们有生之年,能够见证。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六):技术真是高~
对于一般的观众来说,日本锁国这部动画结构,情节都是美国式的老套英雄救世界的故事,但是细看来它也有自己很大的特点.
首先对于我这个媒体学生来说,不管是日本锁国还是最终幻想,都是极其不错的作品.对于平常的观众来说,它只是一部3维动画,2维画面效果的娱乐片,但是我们做这行的就被它流畅的动作效果,场面的制作惊呆了.技术上真是强的不能再说,不比那帮美国的指环王特效组差到哪去,只是风格不一样,表现不一样.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相关的内容,等你了解了,自然知道好在哪.
还有一个特点,也是比较突出的,就是它的主角为女性,和美国一贯以男性英雄的电影截然不同,这也是日本动画的某许特点,就象宫骑君的大部分主角都是小女孩一样.他们好像喜欢用女性的柔美去对比那些残酷的现实,表现更为强烈.
内容上没有一丝悬念,让观众看的一清二楚,这也不一定不是好事,简单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画面上--它的重头戏,它毕竟是个商业大片.不能象古典那么文雅,不能象戏剧那么颠倒,它需要的就是简单,和场面的宏大,它做到了.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七):《2077日本锁国》:日本人的美国梦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反乌托邦作品大都出现在和乌托邦社会形态没多大关系的国家,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例如《1984》,《动物庄园》,《黑客帝国》,《大都会》……这难道是验证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句古话?在17世纪,日本的确把国家搞得很封闭,那时候中国、朝鲜也纷纷禁海和闭关,这些当权者的政策往往被后人认为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将来”的国力发达日本仍然采取了这种政策,这似乎在预告一种潜在的忧患。前些日子的《日本沉没》同样在预告类似的忧患。
故事的根源是生化技术。日本的生化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领先于世界。但是这种技术没有成熟,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大力谴责。于是日本在2067年退出了联合国,断绝与任何国家的来往,切断了一些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任何卫星在日本上空都探测不到一点信息。编剧把故事背景设置的很顺理成章,但是我总觉得电影与现实相比要单调很多。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在猜想,当世界各国都抵制日本的时候,日本的青年有没有去抵制家乐福、肯德基什么的。拿着别人的国家说事可能会惹麻烦。当然,我是说拿着一些脆弱的国家说事,例如咱们国家。英国人可以拍《总统之死》,美国人看了哈哈大笑,我猜想,如果拍的是《主席之死》,那咱们的愤青真要气爆了。日本拿自己的国家说事,可以任意的毁灭。这其实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就像美国电影中白宫、自由女神一次次的被外星人和怪物摧毁。咱们不行,谁要是把天安门给拍成废墟那就麻烦大了。
在这样的一个政治背景下,美国人肯定闲不住。世界警察开始行动了。一群帅哥美女大兵“SWORD”潜入了日本。此时,日本已经锁国10年了。美国兵们吃惊的发现,整个日本已经没多少人类了,全都被机器化了。日本政府首先在日本散布病毒,造成恐慌,然后把能使人变成机器的药水伪装成疫苗注射到了所有日本人的体内。从身体到大脑,日本人全都变成机器人了。我们可以称那些人为“脑残”。然后还有一些大脑尚未被完全机器化的人在顽强的和政府做着最后的斗争。他们是脑残堆中的“精英”。当然,贯穿本片的还有一个美妙而凄凉的爱情故事。后来,在美国大兵和日本精英的共同努力下,政府被摧毁。同时,日本也消失了。一种类似贪吃蛇的东西吃掉了日本所有的金属还有已经变成机器的人。日本就这样彻底的毁灭了。
故事节奏紧凑紧张,动画做的也异常精致,伴随着刺激的金属乐,让人觉得很过瘾。大多数的3D动画作品往往画面精致故事没劲,但这部片子画面背后的信息同样让人惊叹。早些年的《黑客帝国》曾经探讨过“控制”的问题,《2077日本锁国》的主题与只有些类似。但是更可怕的是此时的控制者是人。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再是奴隶社会,也并不崇尚“人吃人”,但是这并不排除一些人将另一些人“虚拟化”再吃掉。比如通过各种文化、理想等虚拟价值将原本有肉有欲的人驯化成“机器人”,然后完成对“机器人”的操纵与盘剥。电影中使人变成非人的工具虽然是“药”,但是“药”蕴含的民族、爱国、和谐等乌托邦词汇更具有杀伤力。终于,日本人全部变成了机器人,全部被控制了,全部处在一个虚假繁荣的和谐社会。同时,对外界进行封闭和仇化,这也是乌托邦政治的一个典型间接控制手段。同时,集体化的思维又使任何独立思想都变得“反动”,每个人必须要服从集体的、国家的、民族的大利益,不管这些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正如福柯所说,“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已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这个办法妙极了:权力可以如水银泻地般地得到具体而微的实施,而只需花费最小的代价。”
因为片中的美国人都是亚洲人的造型,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是日本人在革自己政府的命。后来才想到那是些美国人。这部电影中这位日本导演对美国人的态度很可爱,同时片中的日本精神也掺杂了美国味。例如在日本精神中占很大地位的牺牲精神在这部影片中掺杂了大量的儿女情长英雄美女元素,在面对各种灾难时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似乎也像美国人的思维……
我们是个改革开放的国家……
魏晓波
2008-4-27于长沙科教新村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八):让我想到1966中国锁国
影片本身与同类型的其它影片相比,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锁国这个词让我联想很多。
我想到我们的10年内乱,那其实也是一场锁国运动,从1966到1976.
影片中日本锁国的结果是把人变成了机器,而中国锁国结果便是把人变成野兽。
锁国的最终下场往往是自取灭亡。
影片中,日本全体国民为了保护世界和平:),全部牺牲了。
而我们锁国的结果是礼崩乐坏,到今天都没矫正过来。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九):完全没有生气
这部电影其实很不好看。
我看它完全是冲着电影的背景:《VEXILLE(ベクシル)2077 日本锁国》,是设定近未来的日本为舞台的科幻CG动画。21世纪初,由于日本的生物科技产业高度发达,所制造的生物机器人对人类寿命的延长起到了显著效果,而这一产业的庞大市场也为日本一国所独占。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职责,联合国对生物科技的使用采用严格控制。日本政府为了摆脱联合国的约束,退出了联合国,自1633年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以来,再次进入了完全的锁国状态,并自2067年至2077年保持这一状态长达10年。
高科技闭关锁国,真的很有创意。而且在这部电影中,日本人居然全部灭绝了,就凭这一点,很多愤青就应该尖叫。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很差劲。片中主角完全没有生气,感觉不到一点情感。我还是喜欢看有血有肉的真人电影,那样更能让人共鸣。
如果你看过《苹果核战记》,并且不喜欢,那么一定不能看这部电影,它们彼此彼此...
《2077日本锁国》观后感(十):为了还未失去的
《VEXILLE 2077 日本锁国》,画面一出就知道,《苹果核战记》的原班人马,连女主角的模样都接近翻版。但是这次曾利文彦无疑请了一个好的编剧,情节曲折不说,还处处带着感人的戏码。当初《苹果核战记》的剧本烂到只能用繁杂混乱的特效来掩盖故事的不连贯和无主题,看得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这些软肋在《VEXILLE》里不敢说是完全没有,至少没有被我发现。对于电影,我并不是一个很苛刻的人,不会力求每一部分每个情节都要完美地串接,所以,《VEXILLE》在我眼里是相当不错的作品。
曾利文彦似乎特别偏爱女性作为主角,而且女主角所担负的往往又是拯救地球这样艰巨危险的任务,而男人只能作为配角和随时准备牺牲的人弹存在。从苹果时代开始,女主角迪娜短发,干练的身手,其实在海报上我一直认为她是个男的,看了影片才知道原来是女的。而男主角布里亚琉斯居然是个死后改造的机器人,他在战斗中担任的是为迪娜掩护的工作。不论是影片中破坏智能装置的高潮部分,还是先前打小兵的铺垫,迪娜一直是最强的存在。到了《VEXILLE》,女子主义依旧延续,维克希尔和玛丽亚冲进了大和的总部,毁灭的邪恶组织,救出了从全剧开头四分之一的时候就被俘没有戏份的男主角莱恩。莱恩的存在在我看来是多余的,只是用来加强这部SF电影的情感羁绊。莱恩的前任情人玛丽亚和现任情人维克希尔几乎是完全无视他的存在,没有情敌之间的嫉妒,反而是伙伴之间的深切信赖感。
影片的基调是灰黑色的,被作为实验场的东京上空在白天是红色的晚霞,而到了晚上则成了漫天的紫色,透着一股股无奈的绝望感,好象在向别人诉说:“看哪,我们的民族正在灭亡。”看出这点的维克希尔对议员说:“这个城市里的人都在悼念那些失去的东西,而玛丽亚他们却在努力守护着还未失去的东西。”一切的灾噩源于如月这个疯狂的科学家的所谓征服世界的梦想,日本民族整个灭亡了。全世界人民都成了机器,就算统治了世界又如何?如月最后被自己的自私和畏惧所毁灭,他红色的血证明了他对部下的背叛。齐藤的愤怒,扼住了如月的咽喉,但是齐藤仍旧死于如月的枪下。不甘心驱使他用尽自己最后的力量,放了玛丽亚和维克希尔,他知道,她们和他拥有同一个仇人,她们会为他报仇。
听见莱恩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去机场的时候,玛丽亚应该是很想回到莱恩身边的吧。可是看到莱恩奋不顾身冲向维克希尔的时候,玛丽亚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她用自己的离去去换所爱的人和他爱的人的幸福。玛丽亚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永远是最美的,却也是片中唯一的坚强的支柱。她向隆扣下扳手的时候,心一定比维克希尔更疼吧,但她选择了忍耐,为了将这片土地还给人而忍耐。她站在晚霞厚重的阳光中说:“我们要战斗,直到最后成为铁屑为止。剩下最后一台也不要放弃,就算只剩下碎片,我们依然还是人类。只要还留有人类的残片,就一定要把这个国家还给人类!”光线从她身周照射过来,就像希望的曙光,烘托着她绝美容颜上视死如归的刚毅神色。为了这个信念,一个一个成员的逝去,议员双眉纠结地低下头,所有人不再逃避,他们放弃了苟活,选择与大和同归于尽。“我感谢大家的决心。”议员的声音伴随着洪蛇的肆虐,从人们的眼中,看见了惊慌,害怕,但更多的是坦然。
作为3DSF片,战斗场景是不得不提的。依旧华丽的特效,注重真实感的爆破轨迹和烟雾效果。影片与《FF7AC》不同,虽说是3D,但更多的是2D的影子。从最后大和总部倒塌的场景来看,根本就是线稿的重叠,并没有真实的那份充实感。但是眩目的特效制作还是令人看得很满足。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声优:
黑木明纱Meisa Kuroki .....维克希尔
松雪泰子Yasuko Matsuyuki .....玛丽亚
谷原章介Shosuke Tanihara .....莱恩
三位主角都是影视圈活动的主流明星,黑木明纱的声音本来应该是代着一些沙哑声的,可是维克希尔的声音听起来时常是激动、明晰的,并没有黑木明纱一贯的沙哑嗓音,这着实让我诧异。经常演喜剧的谷原章介挑战的是沉稳派的莱恩,与黑木明纱一样,像是换了嗓子一般,低沉沧桑的语调,不看CAST名单是根本听不出来。我依稀记得他在《恋爱情结》里的那句“よろぅしQUEEN~”,滑稽的嗓音和莱恩的声音怎么想都想不到一块。果然演技派的人,连嗓子都能自由支配,佩服。
影片的结尾是光明充满希望的,所有的罪恶都沉入了海底,笼罩了10年的晚霞趋散,太阳升起,光芒笼罩了荒芜的大地。
只要对下一世代寄予希望,我们就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