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由徐静蕾执导,徐静蕾 / 黄立行 / 莫文蔚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一):爱与死──杜拉拉的两柄飞刀
佛洛依德认为在生命本能中存在着两种此消彼长的力量:爱欲与死欲。
爱欲主宰创造力,遵循快乐原则。从白居易纳妾无数到杜牧于折梅戏柳间妙笔生花,从热衷春宫图的唐伯虎到痴迷咸湿剧作的不文鬼才黄霑,足见对于爱欲的运筹直接关乎艺术上的造诣。巴西队的教练显然深谙这一点,在重大比赛头一天绝不敕令禁欲,甚者还对着麾下的大将打气:有了快感你就喊。
死欲主宰破坏力,强调绝对服从。从人性泯灭的奴隶主到弱肉强食的独裁者,从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到汪精卫的“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专制与霸权成了死欲所饲育的两条鹰犬。凯撒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豪言: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
这两种本能在最近热播的职场白骨精杜拉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两千多年的男权体制似乎让人忽略了女性自身所独有的一套斗争哲学。在压制与反抗的博弈中,女权主义的抬头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杜拉拉凭智商进入职场,靠情商获得了提升。在斗争中不断地磨砺IQ和升华EQ,不仅成功挑战了办公室杜绝恋情的戒律,还屡出奇招将对手一个个活活地挑筋剔骨、逼上绝路。敢爱敢想敢恨敢做的杜拉拉在我看来并不像黛西(剧中人)所说的那么“纯粹”,“百般算计不如一颗纯洁的心灵”(夜宴的经典台词)在职场斗争中只是一个天真荒谬的判断。杜拉拉从一个灰姑娘变身职场达人的历程说明了:竞争法则永远不会劫富济贫,你死我活才是竞争的本色,所谓弱势和纯粹只不过是职场厚黑学武装起来的一层保护色。智者若愚,巧者若拙,凭着独有的一套斗争宝典,杜拉拉无论在情场和职场的拉锯战中都成了最后的赢家。其实,杜拉拉不仅仅是职场上的一枝红杏,她应该是一个泛化的霸王花的形象符号,难道武媚、慈禧不正是官场上的杜拉拉,花木兰、穆桂英不正是战场的上的杜拉拉吗?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二):有志于办公室恋情的同仁,建议可以批判性地学习下此片
我没看过原著,但我想《杜拉拉升职记》一书之所以集万千瞩目于己身,肯定不是因为杜拉拉和王伟的办公室恋情,而是基于“升职”两字的神秘魅力。
但显然,老徐把这部电影当做一爱情片来拍了——就跟你看到的绝大多数不咸不淡的都市男女故事没两样。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欺骗那些为原著或“升职”二字走进影院的观众——因为,除了看徐静蕾和黄立行谈恋爱,并为之首次秀内衣、秀玉背外,你什么也瞧不见。但,他们又没把恋爱这活儿谈感人了:反倒有些生硬,甚至个别片段,老徐演得还有点做作。
但有志于办公室恋情的同仁,建议可以批判性地学习下此片:一来,杜拉拉和王伟藏得挺好,谈得很开,天天一起上下班、逛街、同居、见家人,竟然都一年多没被同事戳穿,简直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二来,它也告诉你,无论奇迹多神奇,办公室恋情这事儿,早晚还是以一方或多方辞职收场——这大概,是《杜拉拉升职记》交给你唯一的职场经验。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三):杜拉拉***记
写于2011年1月18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额,怎么说呢,本身对于徐静蕾是不喜欢的,源于从多年前那部青涩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到现在有点徐娘半老的绯闻风波。
回到影片上来说,我感觉剧情不太吸引我,升职太戏剧化没有说服力,没有杜拉拉具体努力工作的过程,倒是很多广告插植其中,商业气息浓厚。
唯独有好感的是影片视觉效果上带来的享受,俊男美女还有服装盛宴,以及雷厉风行的都市丽人作风,从行政助理做起,挺符合我们的专业。
通片看下来,与其说是杜拉拉的升职记,倒像是她的***记,对感情如此不负责,野心勃勃上位,从一开始就铺垫了这种上下司关系,好像王子与灰姑娘的老套手法,很容易让人对她的升职起不单纯的评定,最终虽然两人在一起了,但是我可不看好他俩的感情。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四):杜拉拉升职记
莫文蔚,吴佩慈,李艾这三个大配角,身材,造型,衣服,演技都比主演要出彩。莫文蔚饰演玫瑰,一个非常懂得进退的女强人,气场很强,真有外企高级主管的气势,在付出了许多得不到相应的职位回报,同一堵墙下两人连想法都要用手机来沟通,是谁都会对生活和感情失望,要看通看开,要多大的胸怀啊,所以,在公司年会上,玫瑰与曾经的爱人共舞,一步,一圈,一个转身,那种眼波流转,那种妖娆,谁说女人四十豆腐渣,人家就是黄金圣女越老越美。吴佩慈把大眼睛单纯八卦的helen演的很到位;凤凰卫视的王菁瑛,只是客串了一把,但表现挺抢眼,很艳丽也有气质,红色的衣服非常美。电影的画面艳丽至极,仿佛每个镜头都带你到时装SHOW!整个电影节奏明快,幽默,养眼。很好看,也有不少小片段搞笑又轻松。李艾和吴佩慈也相当鲜活,每天衣着光鲜在公司里扭来扭去,咋咋呼呼,表演浮夸却非常搭调。 这部电影总体上令人振作,它是中国跑步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我们可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奋力奔跑的代价。这里没有什么大地和天空,但这里有丰富的物质,这是品牌的世界,品牌是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和保证,人们创造品牌,享受它,他们当然要付出代价。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五):有多少杜拉拉们,就有多少对生活的期待
无疑,徐老师的杜拉拉,把商业、物欲、美女、帅哥。。。拍摄出感觉了~~
试想在这样一个队什么都充满希望的年纪,观看完杜拉拉,无疑给你打了一个强心针!
想要这种生活,来外企吧,这里有高素质的人才,有高薪的待遇,有国外游的激励!哪怕只是从一个行政助理做起,都有可能成为HR总监!
这也是电影美好的地方,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所有的天真少女们,也许都会抱着这么一种理解,不屑奋斗着。。
而当有一天到了30+,发觉再也没有力气奋斗的时候,发现电影永远是电影,不过那又有什么呢~~人生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戏码,更别说职场了。。呵呵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六):符合我的全部想象
我是看过原著的,确实认为可以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职场手册。当然,书归书,我从来都没有奢望过这部电影也可以起到某些程度上的教育意义。把它当成一部职场上的爱情片来看就好,当然,它相比一般的爱情片,总是多多少少地加了些职场元素,看看就可以了。
许多人都把它归结为烂片,导致我错过了很久。不过,最终想冲着黄立行去看,却觉得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许多。
他们在办公室相识,在泰国擦出火花,回来后若无其事,最后情有所属,然后争吵分手,又再度重逢……每一个片段我还是看的比较津津有味的,因为有我对职场的一切想象。好也好的自然,分也分的在情在理。
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完全就是我眼中完美一对的形象。老莫还是那么性感,也是我眼中完美职场女性的形象,总之就是perfect.
在职场上拼的努力,爱也爱的火热,赚够钱了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我这意见又是和大多数豆友相斥了,不过没关系,至少我真的看的很过瘾。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七):不是真正的职场电影,是披着职场时尚外衣的爱情小品。
你如果把充着看一部职场菜鸟经过一步步见招拆招的历练,在霓裳幻影般的职场中百炼成钢的奋斗史的人搞到电影院,他们肯定会破口大骂,这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你如果给想看一部爱情片的青年观众看这片,他们也会骂老徐怎么胆子那么大?自己竟然敢出演一个二十多岁的职场达人?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导演在都市时尚方面做的还可以,选择莫文蔚,这质感就有了。
但是更多的篇幅是在说爱情,杜拉拉在职场中的光彩照人与一开始端着汤锅挤公交有些脱节。有些虚幻的感觉,这种飘的感觉在引诱观众的同时,不一定能给观众带来好感。
10年,票房过亿是个很不错的成绩,市场对这一类的题材需求量大。
再说说优点,从人物设计到故事主线构架,是一个商业电影的样子。
杜拉拉与黄立行之间从一开始的不解之缘,到擦出火花,到确定关系。
然后剧情急转之下,有误会,误会扩大到分手,最后又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爱情。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八):何必啊何必
看之前就知道结果不容乐观,结果还是巴巴的看了。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唉,何必呢?
我是说我哈,我可没说别人。
早年间看到《杜拉拉升职记》要拍电影就被囧了一下子。搞笑了,难道拍科教片?
小说没看完,但是仅凭看了的部分,不明白怎么就畅销了的,拜托,那些职场tips还没有后宫文里写的深刻。不过无所谓啦,看就看了,比起很多说红楼说论语的还不算骗钱。但是,拍电影?你确定?
后来听说是徐小姐自编自导自演,我承认我看不到过程,但我知道了结果。以前看她演《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时候,老徐还不是老徐,是小徐妹妹,四小花旦,也算如花似玉加清纯。然而其他三小花旦都有当高龄产妇的了,连我都从红领巾到适龄女青年了,时光如流水哗啦啦啊,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老徐要对自己下这样的狠手。
不是没看过老徐博客,唉,怎么说呢。反正我一直以为才女是个骂人的词儿来的,真的。
不管怎样,红颜老了就老了,博客装了就装了,至少从各方面看,徐姐人做的还是不错的。然而,这次,唉,何必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还是来了。看到黄立行那张哭笑不得的脸,和徐姐粲然一笑之后的满脸皱纹,我心痛的闭上了眼睛,心呼,哦!My Gaga。
不可否认,尽管主演和剧情都及不靠谱,广告植入也比较很好吧非常没品,结局也比较琼瑶比较雷,里面的女人和衣服还是很好看的。好吧。我们暂且放开这是一个写职场的戏,尽管下次最好还是找一个半个真正混过职场的编剧和服装,但是作为本片唯一的可看之处,我们看到了老徐的良苦用心。她不惜站在一群摇曳生姿的麻豆里把自己笑成一朵不仅神似而且形似的向日葵,这是什么境界,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什么品格,这是什么胆量!为了我们的钱不白花血不白流,她牺牲了自己,换来了春天,这就是高尚的人,伟大的人,纯粹的人!嗯。
真是何必呢!我说我,真的。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九):一部电影而已
1-真是个广告大片!满眼都是大大的logo。这部电影是不是不用票房都可以赚翻了呀?老徐不愧是“才女”。
2-男女主角确实是在“演”,语言表情等等都极其不自然。尤其是男主,是谁最开始说他很帅的?看来是我的审美观异于常人呀。我只看到他在努力表现的很酷。
3-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白领生活吧,我们确实只是蓝领。看服装就看的出来。DB很不错,允许员工上班时间穿成这样。他们的男员工很有定力嘛。
4-这是爱情片,不是职场片。职场不是这样的,至少我的职场不是这样的。Helen和拉拉第一次说话就是讨论自己老板的是非,这种人是怎么在职场存活下来的呢?还有在洗手间大声说别人的是非,甚至在工位上讨论,很不怕得罪人。很好,很强大。
5-不是说公司对内部恋爱管的很严吗?两人胆子真大,敢在办公室里亲热。佩服的紧啊!
6-跟弟弟说自己和上司的***,看来他们姐弟关系那真不是一般的好。我要是有这种事情,打死也不会跟我弟弟说的。大概是我们关系还不够好吧。
7-港台腔还真是流行。
10-第一次给一部电影写这么长的影评,也是因为同样人在职场吧。其实也是我太闲了。不过是一部电影而已,又不是记录片。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十):去泰国旅行吧!
刚刚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作为时尚片无疑是很高水准,作为商业片就看那无处不在的联想、立顿、智障招聘等众多植入广告,我想应该也是成功的。作为爱情片一般般,作为与原著翻拍相符性,却几乎没有原著中那种剑拔弩张和激动励志的感觉。
谁说一定要照着原著拍,它的票房记录也不就说明我们都是视觉动物吗?
呵呵,我是视觉动物
冲着泰国碧海,冲着那份想试试味道的吵饭,冲着上个月看得一堆泰国电影,我想去泰国了。
其实,电影中最喜欢的是玫瑰。她在等待失去了耐心,所以,她以借口去了美国。她在爱情过后仍有余温的时候,她会问王伟是否可以再来过。她在知道他的女朋友是谁后,却努力大度地做她应做的事。她在知道爱情已失去时,随自已的感觉洒脱邀请对方共舞,然后决然离去。她也在发现自己坐上了一直梦寐以求的位置却发现不快乐时,她也勇敢的辞职了。我们都是感情的动物,无法说不爱时就不爱,因此,当我们无法做到一些事情时,我们能做另一些事。
没想到吴在其中扮演的是海伦,有一点让人吃惊,但感觉还不错。
拉拉或许是每一位格子间的灰姑娘的一个梦想。
有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一步一步朝着梦想去实现也是一件充实的事情。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王伟在其中说,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很重要,但在公司没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是啊,我们都是可以代替的,所以,为什么不为自己活着,不为自己的职业梦想活着。
联想的本本买回来一年中大修一次,第一次是换硬盘,第二次今天上午换了喇叭,现在终于可以不用耳机听音乐了。或许是我比较倒霉了些吧,不过,维修服务还算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