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食梦者》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30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食梦者》观后感精选10篇

  《食梦者》是一部由大根仁执导,佐藤健 / 神木隆之介 / 小松菜奈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梦者》观后感(一):脱离原作太多,但依然很燃!

  限于电影的篇幅,原作剧情人物设定被大幅删改,例如男二的女朋友角色美女小说画家角色都被cut掉,因为没了女二这个角色,所以干脆连两位主角笔名“亚城木梦叶”也没了。主角的责任编辑原作中的积极主动性格在电影里变得很废。但是,独立看电影,真的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友情努力成功要素虽然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大概不是真中二,但是电影还是很燃的。蘸水笔、铅笔等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bgm交杂在一起形成得听觉冲击,简直就是音控的福利,莫名很燃。原作中,最受欢迎的角色是主角亦师亦友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新妻英二。他,在漫画上是个天才,对漫画有着超强的感知能力,以及创作能力。让他颇具人气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可爱小天使。夸张的肢体,自带音效的画稿方式,以及真诚呆萌,让他变得与众不同,又魅力十足。大师辈出的年代,是一群天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结果。新妻和主角三人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过,电影中对这个角色的改动极大,相对于原作中痴迷漫画的小天使,电影中更显得阴郁,像是个反派大Boss。当然,这部作品是没有反派的。

  以主演二人的形象来说,他们适合出演的角色应该跟现在相反,但是演出效果依然是非常棒的,角色塑造都很细腻。当然,砂糖的角色不论原作还是电影版都是第一主角,所以给了很多大特写镜头细节展现空间更大,发挥空间也更大。DD因为形象跟原作差距有点大,中二角色演多了,演的还是有点夸张。关键是角色发挥空间也不大,完全沦为一般配角的设定。

  比起原作中不经常出现灵魂女主,电影中更是被边缘化了,甚至是人设也做了巨大改动。一个可以永远等着你的暖天使,变成了电影里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的“恶”角色。这话还是在男主赶稿累倒在病床上的情况下说出,异常的伤人。之后,男主拖着带病的身体拒绝编辑部停刊的决定坚持画漫画,大概也是受了女主的刺激。我不太懂,是女主故意这么说刺激男主呢,还是只是说出了自己心里话?不论是原因,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女主演挺美的,就是演技有点麻麻,眼睛也没有什么神采。

  总之,这是一部音乐很棒,演员演技都在线的电影。很燃!

  不知道,有没有第二部。

  《食梦者》观后感(二):最棒漫改电影之一!

  看完了感动的我哭的稀里哗啦的!!!

  导演的视效创意故事节奏把控的实在太棒了!!

  (剪辑风格颇有马修沃恩风范)

  最主要的是电影拍出来漫画版和动画版中完全没有的现实感,燃烧着灵魂所画出的原稿以及漫画作者绝不会妥协的自尊“这是我自己的漫画,不可能有人画的比我更好”,看的我泪流满面!!

  另外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和其他漫改电影把漫画情节乱塞一通只为塞更多原作情节不一样,导演懂得筛选自己需要的情节和角色,所以才能拍出这么一部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电影!这片放在漫改电影中几乎可以排前三了啊!!!!连End Credits都制作的如此用心啊!!!(可以在End Credits发现很多现实中的小彩蛋)

  顺便吐个槽,佐藤健演的让人真的相信那些原稿是他画的,线条有力度,也很流畅

  但是染谷将太描线的方式就让人觉得演员真的不怎么画画,看得出电影中画画完全是演出来的,

  电影里新妻的戏份不多,染谷的演技也没得到太大发挥(不如说这次染谷真没演好)

  不过电影拍的真的太好了这点无所谓

  人设改动得更为贴近现实了,但是把新妻的气场和戏份安排的太像反派了,这点对于没接触过原作的路人观众来说效果非常棒,因为可以在几场染谷和砂糖的对戏中起到足够的戏剧效果,但对看过原作的读者来说可能还是会有那么点不适应,但“电影终究不只是拍给粉丝看的”,这点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进行的改动是值得理解的。

  亚豆比起原作中少了那么些纯真感(特别是让我们这些看过《渴望》的人要如何直视小松的亚豆啊2333)

  最高和高木对比起原作来说性格改动也都比较大,但每一处改动都可以看出是因为戏剧性所需要(比如最高第一次看见编辑长的反应如果放到漫画中可以算OOC了,但放在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却能制造出不错的戏剧效果,也更能体现出“现实感”这一要素)

  电影虽短但对每一位漫画作者角色都塑造的非常立体,角色塑造上最好的莫过于福田了。福田对原作进行的改动是“彻头彻尾的不良”,原作中刚出场虽然也是不良,但没有这么彻底。但就是因为电影进行了如此改动所以高潮部分的“友情努力胜利”才显得极为感动。

  (一个小细节,导演甚至用了每位作者不同的作画习惯刻画角色性格,这点太用心了)

  导演非常聪明,他没有和其他漫改电影导演一样按着“原作这么多我第一部先拍到这,后面的留给第二部再拍吧”这种思路来写剧本,而是“我就只拍一部,把最好的内容都放在这一部给观众”这样的思路。

  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是每分每秒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且没有像其他漫改电影一样留过多的尾巴,成为一定要有续作才能成章的“残次品”,而是极大程度上的做到把“漫改电影”拍成了一部有头有尾的“真正的电影”。如此巧妙的方式,就算后来没有拍摄第二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棒最棒的一点是,电影真真实实的反映出了现实中漫画作者们的现状,努力、热血但又残酷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故事想出来的点子,也许这一次能拿第一,下一次就可能被腰斩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漫画才会那么有趣

  导演大根仁也给了其他想要拍漫改电影的导演们指了条明路:漫改并不是无脑的还原原作场景和原作情节就是好的,这首先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一部“漫改电影”,没有做到讲好故事、刻画好角色

  ,那再怎么还原也只是一部高成本cosplay剧罢了。

  (最后,电影中蘸水笔在纸上作画的沙沙声听着超舒服!w(゚Д゚)w )

  《食梦者》观后感(三):追逐前方梦想

  此片类型明确指向粉丝受众,例如导演安排那场虚拟的打斗能增强感官刺激,已经无法跟类似《编舟记》文艺细腻的成长相提并论。整个剧本进程意料中的顺利,拍得很阳光欢快说白了就是泼洒正能量。他们吐槽的“友情”、“努力”、“胜利”三俗元素尽在故事里展示:请外援加Buff,硬抗病魔执念坚持,终于拿下排位第一。所以呢,电影很难评高分(打高分的都是真爱粉)。虽然我的童年也被日漫浸淫过,但对于“漫画创作”并不感冒,本来看完就罢了,不过观影过程被高频音乐和眼神特写震撼,竟然有些许触动,于是写下了一堆啰嗦的感想

  斗心重要吗?身边有朋友批评做事斗心过强影响不好。其实自己也知道,尤其在才华撑不起野望之时,往往失败后即使不被旁人挖苦,也会暗自沮丧。但是电影中的他们,安静校园生活近乎无干扰状态,就偶尔会被老师拍醒,更重要是失败也没有被嘲笑(除了新妻的挑拨和主编佐佐木的实话实说)。很客观说,这样算是“鸡汤”:给你看见最好的而忽略残酷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羡慕(嫉妒)争强好胜的他们,这是一种保持活力秘诀

  什么是梦想寄托?因为真城一直暗恋亚豆(日本人读书阶段没有暗恋过几个异性不好意思说是校园青春)。其实呢,饰演亚豆的小松菜奈在日本女星之中不算美,但很有魔性,每一个轻柔动作的镜头足以诱惑大多数男生,能与这样的女生相约承诺,不冲动答应才是傻子。至于高木,他的热爱漫画动机描写相对薄弱,我当时还在想:日本文坛不是也很火吗?每当看到陈列漫画柜子就异常兴奋,或许只能用“因为爱所以爱”强行解释简单来说,无论是亚豆的微笑魅力或者漫画陈列的冲击诱惑,动机都像被“美图”渲染过一样,跟自己想象白日相似,拼命追逐着前方饱满萝卜

  《食梦者》观后感(四):怎么看都舒服的热血剧

  看了好几遍了。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几乎所有的演员表演都很到位,由于改编的原因女主戏份略少,忽略不计。砂糖这个角色的不服输和他本人很像。神木弟弟无论怎样都是可爱,好污挑剔。染谷将太出场不多,但是非常抢戏,神态,动作,说话的节奏,让人过目难忘!一众配角也没有一个是吃白饭的,熊猫扮演的编辑,少年jump的主编,宫九扮演的男主已故漫画家叔叔,还有获得手冢奖的各位新人漫画家,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鲜活可爱。

  故事从开始就非常流畅,特别舒服,每一个阶段都设置了一个小的兴奋点,一步步努力,一点点进步,特别引人入胜,既不突兀,也不会让人看着累。里面关于漫画的特效也是神来之笔了。

  还有关于漫画创作的艰辛与残酷,作品也进行了描述思考。主编独自翻阅爆漫王,回忆已故的作者时,简单的场景却意味深长作为漫画产业的从业者和漫画家之间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微妙关系,在这部电影中也娓娓道来

  电影中最感动我的情节不是真城和高木拿到读者评价的第一名,而是他们竭尽全力完成稿件新一期刊物出版后,各行各业的读者在不同的地方阅读他们的作品的场景。对于作者来说,有更多的人阅读你的作品,这可能是最大的幸福

  《食梦者》观后感(五):来自是否从不曾热血过的我

  隔夜还是喜欢不得了,忍不住来写长评。

  我的童年和漫画完全没有接触,jump作品看过个位数,一两部很喜欢,除此之外,对热血主角完全不感冒……

  整部电影的发展相当带动情绪,两个人第一次拿漫画给编辑看,翻看的时候我也紧张不行

  遇到新妻宣战,啊啊火大,心里也为他们鼓劲加油。

  创作出了新漫画,在工作室里的场景是我全片第二喜欢的,画笔声音和投影效果结合,好爽,愉悦

  电影节奏把握刚刚好,问卷排位的变更,两人疲倦焦躁,我的情绪上升到一个点后,最高看着马桶里的血倒下,剧情急转直下

  我是现实主义者,满脑子想的都是未来还很长现在把命搭上哪里值得。

  “陪我赌一把”在预告里看很燃,电影里看时更大的念头是你们这些成年人就不能拦他一把么。这是我和jump系本质上的不同吧。

  但是当新妻都几乎要来帮一把,横加干涉,最高落下眼泪,暴击,全片我最喜欢的场景,导演说这里意识到“他也是伙伴……”,不过传达到我这里的大概是更复杂的情绪,很难用言语说清,也有最高之后台词的那一层含义

  明明不认同做法,但是最后终于拿到一位,我也是眼泪哗哗的了。

  片里的爱情部分,妹子出现就自带柔光,可以当调剂,因为特别的画面感这部分都挺抽离的,像是梦境,她就像是个恋爱代名词,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

  tkr一直说自己这个年龄高中生很不像。成果是,确实不像,前期违和感一直存在,而且大概是为了装嫩,不时嘟嘴说话,很奇怪,听得也不舒服。(《父子刑警》里Junior这么做就很可爱很符合人设)

  后期却被他带进了情绪里,尤其知道眼泪是台本上没有的,他并非自知的演技部分真是天才。

  很多人说两位主演选角反了,不过我看下来倒是难以想象反过来的选角,难道是原作人设大改了吗?

  很好的电影,回味无穷

  《食梦者》观后感(六):笔记-互相较量,相互成就

  这种创作者的热血故事总是这么让我感动呀。

  1/4进入多组对象+对手+主编反派。

  创作背景为分镜介绍创作的流程。几组手冢奖都开始连载,生活都不容易

  王道系路线单纯借鉴,没有连载。

  体育馆获得分镜灵感,回到初始以亚豆为灵感画女生。

  去看另外几人的画,都有秘籍和积累

  街头看漫画的小孩,给予他们叔叔的漫画。【互相较量,互相成就】

  点醒的话:我们的优势不是天才的王道而是邪道,是与普通高中生的生活离的更近,更多人像我们一样。

  1/2不再忐忑期待表扬,而是自信等待回音。主编:可行

  亚豆也要录音了。

  新妻已经要出单行本了。

  70.连载日技术跟不上,名次不断下滑。编辑服部也在着急。两人开始吵架,没时间睡,赶紧画。太辛苦了。掉出前九名可能被砍掉。

  把主角杀掉,换成女主,已经画过很多了,亚豆萌到了编辑。主编让做彩页。排名上升,几人的进行交流

  80.中井的美食漫画被砍掉了,回老家了。

  82.crow和这个世界金钱智慧平手了。尿血晕倒。

  清醒过来,不断发生什么我会画的。主编让他们休刊。好不甘心。

  97.亚豆前来告别,经纪事务所不可以恋爱,我不能一直等你,我先走了。

  重新去画画,友情努力胜利。

  漫画家帮助画,中井也帮忙画背景。

  画完最高的,再画他们的原稿。

  100.英二的彩页可能要被废掉,但他也在努力画。最高疼的无法忍受,各人都到极限,还有三页没画完。英二赶来帮忙。

  104.英二在批评之后直接帮助画,快住手,这是我的漫画,没有人可以比我画的好。那我等着你们。

  108.带着彩页去找主编。站在漫画家一方才是真正的编辑。

  110.获得问卷第一。但也是唯一一次第一,后来就急转直下。

  未来要做什么,考虑了新题材。

  《食梦者》观后感(七):他们的三俗是我向往过的梦

  也许是洲立引进的缘故,仅MCL院线独家而且场次非常少,好不容易在休息天挑时间,位置已经满满的了,环场扫视,年轻女生占八成,三两成群窝一堆。想想也对,除了热血励志漫改卖点,偶像男阵容强势:佐藤健×神木隆之介×染谷将太×山田孝之。

  故事讲述高中生双人组合(大场鸫和小畑健?)结成漫画创作团队的成长和出道历程,而且实名《少年JUMP》背景(宣传片),导语提及到全日本约有三成读者看过《JUMP》,就冲着这定位,日本票房都有一定群众基础了。

  此片类型明确指向粉丝受众,例如导演安排那场虚拟的打斗能增强感官刺激,已经无法跟类似《编舟记》文艺细腻的成长相提并论。整个剧本进程意料中的顺利,拍得很阳光、欢快,说白了就是泼洒正能量。他们吐槽的“友情”、“努力”、“胜利”三俗元素尽在故事里展示:请外援加Buff,硬抗病魔执念坚持,终于拿下排位第一。所以呢,电影很难评高分(打高分的都是真爱粉)。虽然我的童年也被日漫浸淫过,但对于“漫画创作”并不感冒,本来看完就罢了,不过观影过程被高频音乐和眼神特写震撼,竟然有些许触动,于是写下了一堆啰嗦的感想。

  斗心重要吗?身边有朋友批评我做事斗心过强影响不好。其实自己也知道,尤其在才华撑不起野望之时,往往失败后即使不被旁人挖苦,也会暗自沮丧。但是电影中的他们,安静的校园生活近乎无干扰状态,就偶尔会被老师拍醒,更重要是失败也没有被嘲笑(除了新妻的挑拨和主编佐佐木的实话实说)。很客观说,这样算是“鸡汤”:给你看见最好的而忽略残酷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羡慕(嫉妒)争强好胜的他们,这是一种保持活力的秘诀。

  什么是梦想寄托?因为真城一直暗恋亚豆(日本人读书阶段没有暗恋过几个异性都不好意思说是校园青春)。其实呢,饰演亚豆的小松菜奈在日本女星之中不算美,但很有魔性,每一个轻柔动作的镜头足以诱惑大多数男生,能与这样的女生相约承诺,不冲动答应才是傻子。至于高木,他的热爱漫画动机描写相对薄弱,我当时还在想:日本文坛不是也很火吗?每当看到陈列漫画柜子就异常兴奋,或许只能用“因为爱所以爱”强行解释。简单来说,无论是亚豆的微笑魅力或者漫画陈列的冲击诱惑,动机都像被“美图”渲染过一样,跟自己想象的白日梦相似,拼命追逐着前方饱满的萝卜。

  有热血竞技必有“宿敌”之论。读书时期,你跟班里的某同学争成绩排名之类,顶多也就三年,万一真从初中、高中、大学到工作还在争?恭喜你!有个好对手了。想起F1题材电影《极速风流》有一句经典台词:“别把生命中的敌人当成诅咒,这是上天的恩赐”。新妻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漫画天才,并且他很早就盯上了真城和高木,显然是受到屡屡挑拨才燃起二人的斗心。要有被认可的天赋,还有难得一遇的“机遇”。

  除了“三俗”和励志,我还看到“努力的极限”、“勉强无用”等,人要承认自己的能力也要看清处境身位,实力都需要时间慢慢成长,虽然那些障碍都被剧本开挂解决了。而我还是喜欢最后残酷的结局:妹纸没了,连载砍了,他们依然能够振作。爱护能共同进退的伙伴,铭记曾奋发向前的目标,珍惜上天的恩赐的敌人。

  有时候放下眼光,看一场轻松电影,哪怕明知是偶像片,找到共鸣就好了。

  《食梦者》观后感(八):为梦想而废寝忘食,看《食梦者》有感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会怎样?如果一个人有了梦想且尽自己所有的一切去努力行动又会怎样?从《食梦者》这部电影中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点答案。这是一部讲漫画家生活的电影,也是能戳中大多数人内心深刻蠢蠢欲动的梦之魂的电影。

  昨天好友给我介绍了它,因为最近的自己比较颓废,对于曾经的梦想一度放弃,朋友建议我看看这部电影,她说:“你应该去看看,或许看完后会被激起热血,爆发能量去准备”。像我这样中二的人真的很适合看这类型热血沸腾讲梦想如何实现的电影了。所以呢,今晚回到家中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哔哩哔哩而开始了这食梦者之旅。

  电影中有几个细节特别的打动我,第一个细节是当负责剧情写作的高木秋人来到负责画漫画的真诚最高家里时,他说了一句话:“原来你一直想成为漫画家”。听到这句话时我心突然间停滞了几秒,反复的回味这句话。是啊,虽然最高同学口口声声说不想成为漫画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其实他从很小的时候因为叔叔的缘故就种下了成为漫画家的种子吧。这世间没有偶然的梦想,所有的梦想都是内心深处一直想去做心心念念了很久的事情,有些幸运的人自始自终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有些人则需要在某个特殊的时间因为一些特殊的事情才幡然醒悟,原来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

  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隐藏了自己真正的想法,甚至自己也被自己给蒙骗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做的事情,怎样生活都可以。但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问问你自己的内心,你的梦想是什么?在我看来,能够告诉我们答案的就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在做什么时能够废寝忘食?明明已经累得不行了却仍然想要继续做下去,且从做这件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喜悦感,在我看来,所做的这件事就是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吧。

  电影中看到漫画家们认真画漫画的场景,看着他们那专注的神情,那忘我的气场,我的血液都有点沸腾了,但同时内心又有种悲凉的感觉,似乎自己从来没有为了做什么事情而努力拼命过吧。一边看这部电影,我一边在扪心自问,我真正的梦想是什么呢?我一直努力并坚持下来的事情又是什么呢?我做什么事会充满了喜悦和幸福之感呢?虽然并没有特别的画面浮上心头,但却能通过这些问题而排除了些我以前认为是很重要想要实现的目标却事实上并不重要的所谓的梦想。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梦想,然后为之废寝忘食的努力,并最终完成吧。

  电影最后男主角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了,主编下达命令说让他们暂时停刊直到高中毕业后再继续,虽然boss已经发话说停刊了,但是找到自己梦想并殷切想实现梦想的男主却并不想放弃漫画,而选择了不管最后结果怎样都要坚持去做下去。当然,动漫总是要超于现实的,只要主角想要去实现某个目标,作者就会安排各种有利因素来帮助主角实现他的目标,所以最后又上演了一出团队合作的戏并画龙点睛的说出了这部剧的主要口号:“友情,努力,胜利”。

  从上面的口号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如何实现梦想的电影,还是一部诠释纯粹友情最高的电影。双男主绝妙的配合似乎就象征着这部漫画的两位原创作者,两个人互相扶持着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而永不放弃的努力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日本深入骨髓的那种执着而纯粹的精神。最后胜利是支撑着大多数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的原动力。没有对胜利的渴望,没有一种具体的期望,我们的潜力会大多时候在我们身体里沉睡。这世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让这些“潜力”醒来过而变成了庸庸碌碌的平凡人。看了这篇文章的亲爱的你呢?你想让你的潜力继续沉睡还是让它醒来发光发热?

  《食梦者》观后感(九):人生没有如果,疯狂有何不可

  说老实话,我没完整看过《食梦者》的漫画,当初就看了开头几话,后面因为看《破坏兽》。后来听说出了动画版,紧接着出了真人电影版。漫画太长,动画太脱,最后为了弥补遗憾,我直线选择看电影版。《食梦者》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是青春热血,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故事。

  日本乃漫画王国,漫画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可以说是让人发指。两个人高中生突发奇想的从业漫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就如电影中服部编辑所说的,想做漫画家,天赋和努力是很重要的,但又不仅仅靠天赋和努力。作为热血题材的电影,结局当然是比较套路化的大团圆,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们追逐梦想的过程。由于电影只有两个小时,无法将漫画的众多内容和元素容纳其中,以至于影片对原作内容的表达尚未完美。

  最高和秋人两人的漫画生涯,是当代人追梦之路的一个缩影。作为漫画家川口太郎的侄子,最高天生就拥有漫画家的基因,从小和叔叔的生活经历让他培养出了对漫画的浓厚兴趣。秋人最为高材生,拥有绝妙的文笔,能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其他组合不一样,他们两人的组合从一开始就和搭配,不需要任何磨合,直接就能产生化学反应。从电影开始几分钟后,两人就一拍即合的决定从业漫画,这其中当然也有最高的暗恋对象芽豆表白的原因。但没有芽豆的表白,他们还是会去做漫画家,因为他们天生的血液就有这种冲动的基因。

  电影并没有明确说明他们为什么想做漫画家,这也是他们身上最大的特色。没有任何原因,他们画漫画只是为了兴趣,只是遵循他们内心的冲动和想法。当时的两人漫画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单纯喜欢而已。这也是一般追梦人的第一阶段“兴趣”。因兴趣去追梦,在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兴趣。但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很久,很快他们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欲望”。

  电影很快就将他们带入到了第二阶段,导致他们进入“欲望”阶段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新妻英二,第二是问卷调查。首先说问卷调查,这是一个决定漫画是否能继续连载下去的重要标准。最高叔叔烦的漫画曾经被问卷调查弄得腰斩,最后积劳成疾死掉了,所以这件事给最高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所以从一开始,最高潜意识里将问卷调查当做了敌人,一心想要征服它,登上第一名的样子。一旦脑子里有了这样的想法,兴趣就变成了欲望,变成了一种求胜的欲望。然后新妻英二大大加强了最高脑里的这个欲望,英二作为天才少年,是最高最大的敌人。天才都是桀骜不驯的,在颁奖晚会上,英二蔑视全场漫画家的行为迅速建立了和最高的敌对关系。其实英二和最高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桀骜不驯也只是英二本身的性格。但最高当时有强烈的求胜欲望,自然而然的把最强的英二当做敌人。最高想通过漫画证明自己,想打败英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当最高和秋人在jump上正式连载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英二,反而被拉得越来越远。其实原因很简单,抛去天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心态的原因。英二虽然性格张扬怪异,但从影片里看,他画漫画时,已到了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在这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下,画出的漫画质量怎能不高。相反,那时最高心里只有战胜英二的欲望,漫画是一门创作型工作,过多的杂念会影响创作。此时漫画对最高来说,不再是兴趣,而是一种负担。加上截稿日的影响,使得画漫画已经成了一种应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画出来的漫画质量当让不可能高。而最高在很长时间都维持着这一种状态,知道他歩入他叔叔后尘,积劳成疾住院。

  后面的剧情就略微套路,女友芽豆和他分手,最高受到刺激继续画漫画。他的朋友看不下去,纷纷帮他一起画,最后透支了全部的力量,终于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打败英二拿到第一。然后排名下是下滑,不可避免的面对腰斩,最后高中毕业。最高和秋人最后还是被残酷的漫画市场打败了,但他们并非一无所获。拿过漫画大奖,在jump上连载过,拿过问卷调查第一,出过单行本,可以说他们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漫画家生涯。他们的高中生活是十分精彩的,远比其他高中生更有价值。最后在毕业那天,他们不去参加典礼,又开始讨论下一部漫画的题材。这时的他们,又回到了当初的“兴趣”状态。漫画天生就存在他们的基因之中,画漫画对他们而言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有人觉得他们的行为很疯狂,简直把未来做宝搞。但这就是青春,人如果不在青春的疯狂一把,难道在等退休后再来吗?

  最后我说一下漫画《死神》,我本身也是一个漫画迷,《死神》是我做喜爱的漫画之一。《死神》马上就要完结了,看过的人都知道,《死神》烂尾了,而且烂的很厉害。但作为我人生青春的痕迹,就算烂尾我也会看下去。如果实在太烂,大不了去贴吧吐吐槽。根据网上的讨论,《死神》烂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被腰斩强制完结,另一个是作者不想画了。不过我觉得被腰斩的可能性不大,《死神》顺位在前几年就一直很低了,要腰斩早就腰斩了,不会一直拖到现在,唯一的原因就是久保带人自己不想画了吧。

  《食梦者》观后感(十):二次元与三次元的交叉点

  观影之前就抱有疑问,如此长的篇幅和众多的人物,如何能用两个小时讲完。果不其然,影片在最高出院,连载被腰斩,两人毕业后结束。唯一登场的女性角色就只有亚豆美保,没有《疑侦探TRAP》没有《PCP》没有《REVERSI》并且连亚城木梦叶的笔名都没有使用,这点倒是颇感遗憾。

  影片开场,便是二人初次投稿,之后倒叙原由,此处与漫画相比有许多删减,让人不自觉的感到进度是不是太快了。不知何时便获得了手冢赏佳作,几名小伙伴也悉数登场。在本影片中新妻被塑造成一个更加鲜明的角色,作为二人对手的感觉更加强烈。新妻从头到尾也并没有表现出对二人有多么佩服,最终则是二人战胜病魔,战胜编辑长,战胜新妻,然后被腰斩。总之,一切都因篇幅所限,删减人物也好,改编剧情也罢,虽说有几处略显突兀,但也有不少巧妙之处,并且在这部电影中,音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蘸水笔上墨的声音,刮网点纸的声音被巧妙的融合在了音乐的节奏里,令人印象颇深。在最高突然看见自己尿血时,所有声音瞬间消失,只有“嗡”的一声在耳边回荡,仿佛让我自己体验到了突然失去意识的感觉。亚豆每每出现的时候也是,无论是配乐还是摄影都令人感觉世界好像就是有点不同。

  这部电影的改编是真正意义上的将二次元变成三次元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人”的改变。

  除了前面说的新妻,秋人也被加了许多漫画里原本是最高对他说的台词。比如说漫画家是指靠漫画可以过活一辈子的人,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才能成为漫画家之类的,在电影里都变成了秋人的台词。这点个人认为可以接受,感觉这种改变使得二人的地位更加平衡,而不是像漫画里总是最高带着秋人的那种感觉。在下来是服部,他身上融合了成熟与脆弱,在高压的环境下更像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当然还有亚豆美保,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影片最后的镜头很值得回味。在亚豆去探望最高时,告诉最高事务所知道了他们的关系,所以不能再见他,临出门前,最高向亚豆确认约定的事,亚豆却留着眼泪说“不会一直等你的,我先走一步了(先に行くから)”。在观影的当时我就坐不住了,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这不就是被甩了吗!这句台词“先に行くから”则是出现在二人连载中的那部漫画,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说的一句话。在漫画中,我最反感两个场景,一是最高自信满满的告诉秋人应该怎么做,秋人表示吃惊之后便相信他是对的。二是最高和亚豆许下了小孩子般的诺言,并且不见面便能爱的如此纯真。每每看到这些场景,我都觉得未免太过美好了吧。电影中把这里改掉了真是让我感到惊喜,亚豆也和前几位一样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大家都是平凡的有喜怒哀乐优点缺点的人,并没有谁是超脱般的存在。

  影片的结尾,原本连载中的漫画《这个世界靠金钱和智慧》中,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说出来那句话后,亚豆也对最高说出了同样的话。结尾,聚焦在最终话的最后一格,依旧是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这次她说出了这句话“我会一直等你的(ずっと待っている)”。很耐人寻味,这是告诉我们亚豆依旧会对最高说出这句话,还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在漫画的世界里,才可能会有一直等候你的女主。结局如何,任由各位想象。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食梦者》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