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失物招领》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3-28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失物招领》观后感精选10篇

  《失物招领》是一部由戴夫·穆林斯执导,杰克·布赖特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物招领》观后感(一):遗失的美好

  导演戴夫·穆林斯是绘图师出身,参与过《寻梦环游记》《头脑特工队》《飞屋环游记》《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换句话说,近15年皮克斯的片子,都有他的一份心血

  故事经典的皮克斯式鸡汤

  一堆被小朋友无心遗矢的物品在失物招领箱里成了精,不仅能分别找到各自主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还能有七十二般变化。在默默守护校园同时,顺便教育了一个喜欢霸凌别人的小坏蛋。最后每个人都找回了属于自己东西,小坏蛋也找回了心中遗矢的美好。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味道流畅的编排,精湛的技术温暖结局,看完之后不乏会心一笑,却也不至于拍手叫好

  这部短片我最喜欢的,是片名的设计

  失物招领的英文是LOST AND FOUND,L、O、U是其中三个字母。而开场画面里的那个失物招领箱,又恰好丢掉了LOU。配合剧情不难发现,片名与影片文本,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互文。

  突然觉得,一部皮克斯的作品,令我印象最深的,竟然只是片名。好像有些难过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印象最深、也是最喜欢的一部皮克斯动画短片,还是1997年的《棋逢敌手》(Geri's Game)。那是我所见过的,关于孤独幽默描述

棋逢敌手 (1997)8.41997 / 美国 / 动画 短片 家庭 / 简·皮克瓦 / Bob Peterson

  我也挺怀念那个年代的:那时候的迪士尼尽管强大,但也绝非今日一般稳坐霸主地位,皮克斯正在步入创作力最旺盛时期蓝天工作室即将迎来它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梦工厂也才刚刚成立

  一切看起来都是欣欣向荣样子

  《失物招领》观后感(二):那些短评里说什么洗白的,你们的内心实在阴暗

  一个小孩子,因为小时候被bully过,留下了心理阴影,同时其实他心里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同,很可能就会也采用bully的方式,从而可能会更加被孤立,这样的话对小孩子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反社会人格,缺乏信任感,安全感。但是经历过和lou的谈判后,小男孩完成了两大救赎:1,找回了小熊(直面被bully的过去——这也是自己成为bully的原因之一——找回遗失的美好)。2,把抢来的东西还回去,以及帮助更多的人找回丢失的东西,获得了同学们的感激和认同,以后可以和同学们正常地玩耍了,不再需要通过bully的方式,这对小男孩未来的成长是一件多么重要的里程碑。而当你见到这么美好的一件事发生时,第一反应居然是:这也能洗白!?我接受不了。凭什么被bully了就可以bully别人!?

  《失物招领》观后感(三):失物是纯真,招领回初心

  一个被霸凌过的男孩,以为这个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就只是霸凌与被霸凌,所以也去霸凌别人,抢走所有人心爱的玩具,就像当初霸凌他的人那样。如今他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直到所有失物变成一个可爱的小东西,发现了男孩衣服上的名字,找出了男孩失去的东西,并强迫他把他所有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东西都还回去,才肯把他丢的小熊还给他。

  男孩失去的小熊,包括所有人失去的玩具,都象征着他们最宝贵的东西,也象征着他们美好的童年,更象征着他们最初的那份纯真和初心。

  失去了,不是从别人那里抢就可以重新得到的,抢的再多,也比不上自己失去的那一个!因为自己失去过,才更应该明白,失去是什么感觉,才更不能去抢!

  你有没有想过,当自己的东西被别人霸凌抢走,要么以后自己也会成为男孩一样霸凌别人的人,要么自己心里从此缺了一块不会再开心……

  你霸凌五个,他们五个再去霸凌五个,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世界都会变成地狱!或者你自己伤心,霸凌别人,让别人也伤心,全世界都成了伤心太平洋!

  短短几分钟,从被霸凌,到迷失,霸凌别人,再到强迫求和,得到原谅,直面霸凌,抵制霸凌……立意简直不要太棒了,而且是用这么可爱这么童趣的方式!

  失物招领小东西,拼拼变换的样子,简直不要太好玩小女孩得到玩具后,从背后的一个拥抱,简直不要太可爱!用温暖的色调、童趣的小孩,讲述沉重残忍的霸凌,让人们不再恐惧,充满希望。

  你有没有被别人抢走或者自己丢弃自己的小熊,你有没有被人抢走或者自己丢弃曾经的纯真?去把它招回来吧,不要伤心,不要报复,招领回初心,人生依然会继续美好!不要把你的纯真变成失物,失去的初心赶紧去招领回来。

  希望世上所有霸凌别人的,都能够像小男孩一样回头弥补,希望所有被霸凌的人,都能像小男孩一样跨过伤害,希望世上再也没有霸凌,希望所有小朋友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失物招领》观后感(四):这么有创意的短片,只想给满分

  短片倒置了“失物招领”的逻辑原本丢失的物品得由丢失者自己四处找寻,如今是失物自己找上门来了。但这还只是一个初创的想法,尚无能力衍生为一个足以留人回味的故事。一种能感动人的鸡汤必须注入其中,“浪子回头”作为母题因此被加入进来。

  这是短片中做坏事小男孩的遭遇,因为想要拿回那件于其生命中有重要意义的玩具,他现在必须与“失物”(演变为人)进行角力。条件进一步谈妥了:只要他将自己以暴力夺取的玩具交还同学,并为每一件失物巡回主人,他就能再次获得那件毛绒玩具。

  整个故事的巧妙在于那个通过林林种种变换形成的人形玩物:红色连帽卫衣充当了她的躯体,两颗垒球被当做眼睛使用……随着身体运动,附着在它身上的失物也随之一起摆动。这是被遗弃之物凝结成的生命体,失物身上似乎还残留着小主人的魂灵,急着回到他们身边。

  这股力量成了抗拒小男孩暴力的筹码,在给予他教训的同时,让自己“物归原主”。小男孩因此成了一件使用工具:“失物”的魂灵不是降临到他身上,超控他运动,而与两者都以具象的方式组合为灵与肉,前者给予思维意识,不断操控作为躯体的后者。

  有一种说法是,任何被使用之物都将带上使用者的魂灵,用得越久,这种能量便越强。短片似乎由此而来,不然如何解释“失物”换身为一个拟人之物?使用者不断使用物,因而令其带上自己的灵魂,遗失后的物就像走丢的狗,终能凭着气味找到回家的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失物招领》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