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他影响了中国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1 12:28: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他影响了中国的读后感10篇

  《他影响了中国》是一本由叶永烈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一):不唯书,只唯实

  不唯书,只唯实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对于历史人物,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不同区域对同一人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所以对于人物的评价都会有一个官方的版本,然后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断。

  随着个人阅读面的开阔,原先教科书里的一些固定形象,渐渐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说其实不管如何评价,这并不重要。最大价值是发现一些人性的光辉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都会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之前看到一段采访成龙大哥文章,说他如何开始做公益。

  一天,有朋友非拉着他去参加一个活动,说是只要露个面就可以,其他什么都不用管。成龙稀里糊涂过去。到了现场活动组织者就说:成龙特意从百忙之中过来看望孤儿们,并带来了书包等礼物。孩子们激动坏了,成龙反而很不好意思,因为昨晚他一直通宵在家里开舞会喝酒。礼物也是组织者事先安排的,他完全不知情。但是看着开心的孩子们,成龙觉得自己以后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事情。

  我相信这样的故事,让我觉得本来遥远的偶像多了一些真实的质感。而这本书除了各色各样的历史资料,让我更意外的看到了一些类似这样的质感。

  书中有很多类似以下的内容:

  陈云看到血战河西走廊的西路军个个面黄肌瘦,非常难受,大声地对这些九死一生的战友们说:“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以后再说,我给你两个任务,第一吃好饭,第二睡好觉。”接着陈云发报告空运来一批羊肉、白糖等物质。

  我相信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死人的。将军们也不是只在指挥和冲锋陷阵,而是面对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只说好好活着。丰富的细节还有很多,再比如:

  陈云夫人在给其大哥的家书中,写道:“这里的生活,除了吃饭穿衣是公家供给外,还发几块钱的津贴。你问我们要什么书籍,我不需要什么书籍,我有这样一个希望,希望你送陈云同志一直钢笔,因为他没有。”

  这一段也让我很意外。

  作者难能可贵得采访了陈云身边的一些人,其中就包括陈云夫人于若木,书中记录了两人相识,相爱,相守的经历,这些一手资料非常珍贵,也还原了陈云同志真实的一面。

  关于陈云做事的风格,有以下印象。

  “一有错误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不管在任何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实事求是的精神让人佩服。对于这样地位的人物来说,能有这样的胸怀,必定是实干型的人物。

  他做事充满自信的表现,而且的确有他独特的逻辑和风格。“我到一个地方经常是不带肝木的,解放初,从东北进关以后,我是就地取材,姚依林,吴波同志都是华北的,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

  最后再说一说作者,叶永烈可以说在历史人物上创作丰富,记录的大量素材,暂且不论文笔如何,罗列的事实很有价值。之前读过先生写的《邓小平改变的中国》,颇有些好感。本书的内容还是很翔实,叶永烈作为一个老牌科普工作者认真的态度还是值得敬佩的。同样的内容我们在历史书上就学过,但光看历史书总是觉得很做作。

  小刀/文

  2013.3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二):极富政治智慧的红色掌柜:一个出版从业者的奋斗史

  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了解到陈云早期从事过出版行业(在商务印书馆当过学徒工),跟我从事的行业相同。想看看一个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如何步入高层领导人行列的历程,励志一下。

  整本书读完,突然明白书名中“他影响了中国”的含义。陈云建国后一直主持经济工作,消除了十多年的恶行通胀,把从苏联引进的计划经济改造得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在一些关键时刻,他又一改往日的低调,如参与粉碎“四人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抛出五枚炸弹,将会议的主题由“农村和经济”转向“平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所以说,不管过去、现在或将来,他都在影响中国。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三):致敬“永远的小学生”

  有一次,邓小平对陈云开玩笑:“大家封了我‘总设计师’的头衔,我看这里也有你的功劳,你算是副总设计师吧。”陈云,作为中国两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被称为共和国的“红色掌柜”,说他影响了中国,一点也不为过。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一书,通过采访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及陈云的同事、秘书等当事人,获得了大量珍贵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用生动形象的纪实文学手法,对陈云充满传奇的身世、生平、业绩和思想进行了全景式描述,揭秘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陈云多个侧面不为人知的细节,可谓是了解和理解陈云的必备著作。

  陈云见证了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从25岁进入中央,直到1987年十三大后因身体年龄原因退出中央委员会,无论是“文革”前经历的三起三落,还是“文革”中因“身体不好,在家中休养”,但一直都是党最高领导集体中的一员,经历了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陈云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的工作重点很多,领导工农运动、隐蔽战线的工作、军队后勤和政治工作、地方党的工作、中央的组织和干部工作、根据地和全国财经工作、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工作等。细细品味《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的精彩描述,就是一部生动完整的中共近现代党史,更是一部完整的中央领导集体发展史。

  时代发展了,但时代还没有超越;陈云过去影响了中国,他的思想现在、将来仍将影响中国。如果说陈云是永远的小学生,我们就连小学生也不如。学无止境,中国永不称霸,《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告诉我们:致敬“永远的小学生”,做“永远的小学生”,这应该是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和学习观。

  (叶雷)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四):一生稳健的伟人陈云

  电视剧《陈云》在央视热播。叶永烈先生也于近日推出了40万字的大作《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一时间,陈云同志似乎成了热门。然而事实上,陈云自1930年9月24日在中共第六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修补委员以来,直到他1995年逝世,除去“文革”前期和初期的一段“赋闲”时光,一直都处在中国政治舞台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邓小平。所以,“陈云热”不应该仅仅“热”在一时,他的一世都很“热”。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以陈云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并不多见。叶永烈和陈云同样是上海人,并且写作了很多中国当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陈伯达、“四人帮”、江青等等,但他一直都没写陈云。其中的原因,叶永烈先生在他的这本《陈云全传》的《序》里面做了解答:“陈云不愿意宣传自己,他很谦逊……正因为陈云非常谦逊,所以关于陈云的报道、回忆文章,在他生前就极少见诸报刊。”于是,叶永烈得出结论:“我深知,陈云健在的话,是无法出版关于他生平的书的。”

  综合来看,“文革”并不是“扫除一切牛鬼蛇神”,而恰恰是“扫出”一切牛鬼蛇神的时代。高尚的人都把高尚写进了墓志铭,而卑鄙者都跳上了梁耀武扬威。陈云在比较正派的人物当中是遭遇比较好的。除了“靠边站”之外,他并没有被批斗和挨整,当然也没有投靠林彪或江青集团。我想这还是和他一生稳健的性格有关。所谓“稳健”,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低调”,陈云为人低调,很少树敌,当然,说“很少”并不是没有,陈云在延安做组织工作的时候就曾审查、批评过李云鹤——就是后来的江青,毛江的婚事陈云也是反对得最强烈的一个。但是,陈云平时发言讲话都能拿得出实实在在的依据,并没有情绪化的东西,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也很难抓到他的把柄。低调并不是懦弱,稳健也不是不发威。正是陈云的低调,才能让他有能力为改革开放贡献一份决定性的力量;也正是他的稳健,才让他在“拨乱反正”的最初,针对华国锋的“两个凡是”连续抛出五枚重磅炸弹,迅速扭转了中国政治上长期不正常的局面,使国家和党的建设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也正是他和邓小平的稳健和务实,才让中国既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困境,又没有出现前苏联国家的“休克”,让中国经济腾飞了三十多年。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有一个问题要和叶永烈先生商榷:《他影响了中国》这个书名似乎并不足以作为《陈云全传》主标题,一是这个词比较轻,很多人都可以说“影响”了中国,而陈云对中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很多人”;二来这个词是中性词,用在正反两个方面都可以,叶永烈先生此前写过的陈伯达、江青都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但要看是怎样的“影响”。所以个人以为,“影响了中国”用来说明陈云同志的一生并不合适。但用什么词句来作书名我也拿不出更多的建议,像“红色掌柜”这类的词只能部分概括陈云的一生,做“全传”的标题也不太合适。用陈云的座右铭来做书名可不可以呢?《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全传》如何?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五):信仰忠诚的报国者

  能够读到这本书的朋友,想必不会是那些纸醉金迷的低级趣味之人。只有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刻关注并牵动心头的人,才会去关注陈云同志,理解陈云同志作出的贡献。我们只有全方位的洞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事情。陈云同志是共产党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然而基于他的研究,一直不够系统,社会各界人士都只能通过凌乱的资料来认知这位共和国史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然而,这本《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的及时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

  此书系统的整合了陈云一生所有关键转折和可以搜集到的珍贵材料,从陈云诞生的故乡到贫困中艰难的成长,从进入中央到进入红区;陈云一生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为祖国为党四处奔波,延安岁月、转战东北,以“中将”身份出现在沈阳,出任副总理主管财经,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经历“文革”……

  陈云一生的经历纷杂传奇,令人眼花缭乱。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多的东西。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身的要求,都值得现今每一个年轻人深思。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还在小学读书的少年陈云朴素的爱国情感。而我们如今的小学生呢,又在做什么?父母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学鞋子一拖就躺在床上玩起了ipad、手机,看起了动画片,等着家长把零食吃喝都送到嘴边。

  1925年,陈云同志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他认识到,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我们如今的小学生呢,又在做什么?父母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学鞋子一拖就躺在床上玩起了ipad、手机,看起了动画片,等着家长把零食吃喝都送到嘴边。

  陈云同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总是强调:“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办法,必须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找寻。”“充分发动群众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陈云同志坚持发扬民主作风,十分注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反复权衡利弊,慎重决策,力求稳妥。

  这也正是群众离不开他,支持他,热爱他的真正原因。陈云同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更是值得后世爱国之人学习的一生!

  党的十四大以后,陈云同志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但他依然高度关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始终不渝地支持党中央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陈云同志享年90岁,如今已经是他远走的第8个年头。我相信,陈云同志诞辰百年的纪念日之时,人们不仅会为他一生的卓越功绩所感动,也会感染一批有志青年学习他,效仿他,成为中华未来之脊梁。陈云同志的精神,将成为一笔财富传承下去。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六):低调的调整大师

  低调的调整大师

  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如果不去查阅历史,我们很难厘清陈云同志一生的伟大功绩(不论是战争年代,或者是和平时期),仅仅把他定位为一位有一定成绩的国家领导人,对于这位影响了现代中国进程的国家领导人是不公平的;如果不看这本《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我们也很难了解这个低调的国家领导人有如此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国家领导人的传记能在国内出版尚属少数,但也反映了陈云同志一生除了功勋卓著、光明磊落能经受各种考验,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进一步阐释他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生态度。

  从他位高权重的赫赫声名来看,他的那种谨小慎微、低调务实的作风显得如此难得,战争时期陈云同志从印刷工干起,后来到进入党的工作,直至进入中央常委,他一直都不声张、安于本分完成各项工作,建国以后一直作为主管经济的国家领导人,成为了中共的“红色资本家”,并运用他的智慧把计划经济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从他的个人性格来说,他应该是一个很中庸的国家领导,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并且一直把自己的功绩排在主要领导之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放心的副手。也正是因为他的性格特点,他在历次的政治风波中能昂然坚挺,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社会尽职尽责,并在适当时候悄然隐退,保全了名节。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关于陈云同志的介绍,更多的是经过,而没有情节,我想主要是因为如果要铺陈开来,恐怕不是一本书能完成的。书中更多对于事情只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并没有集中去介绍陈云同志的思想,这恐怕也是本书读者最为不满足的一点。对于陈云同志一生的传奇经历,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珍贵图片,算是可以弥补前述的一点缺憾了吧。

  作为传记,我们当然更希望知道关于主人公的经历、思想及作为,甚至是盖棺定论的东西。这本《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是作者叶永烈通过收集资料、采访有关人员后细细整理出来的关于陈老的传记,对于陈老一生经历的描述,可谓精确、到位;对于陈老对于国家的贡献,也是相当地中肯。叶老师用一种科普的语调给我们介绍了陈老这位国家级调整大师的一生经历,让这位低调的老人更走进了老百姓。

  2013-3-30

  2013-4-1修改

  《他影响了中国》读后感(七):向陈云学习务实与低调

  读罢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件事:

  1、陈云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领养。或许正是儿时的艰苦环境将他培养成如此不畏艰难的乐观平和的心境。

  2、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书生也得闹革命,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如果没有这件事,他可能也未必能踏上今后以革命为主的人生道路。

  3、因工人出身而进入中共中央。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有好出身的陈云在这里得到了命运的青睐,既是他的人生幸事,也是国家的幸事。

  4、提出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建议。比起后来经济危机时不少奸商肆意抬价,某些地方官员以抓捕率先抬价者的做法,陈云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既做好粮食供应不足的应急预案,一旦粮食在某处短缺,将其余有储备的地点的粮食运到短缺处并按合理价格供应,奸商自然无法得逞了。既省下纠察奸商的人力,又从根源上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虽然例子只是粮食,但可以扩展到其他方面。

  5、要求降低钢铁生产指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全国领导人和普通百姓都和打了鸡血一样疯狂,陈云是少数没有疯狂者之一,敏锐地从地方财报等文件与信息中发觉虚报谎报的事实,委婉提出要降低钢铁生产指标,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毕竟如果继续疯狂下去,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惨死在无锅无犁无粮食的悲惨境地里。

  6、被转移到南昌的干部管理所。被苏共盯上后,上级以干部作风整改的理由将他转移到南昌的干部管理所,尽管不明真相者中有不少人因此而疏远陈云甚至蔑视陈云,但陈云依然保持平和心态,这十分令人钦佩。

  谈完这些事,再来说说陈云整体的为人,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位既有才华,又务实上进,并且虚心低调的一位国家好干部。如同刘邦身边张良那样的存在,敏感地觉察四周的环境变化,以应对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法轮功就是一例。至于文中摘录的陈云曾提及的干部政策与用人之道,更是值得人们深思,可以说陈云的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其用处,他的传记也因此而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他影响了中国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