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留守中国》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23 03:0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留守中国》读后感10篇

  《留守中国》是一本由刘旦 / 陈翔 / 王鹤 / 徐铮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守中国》读后感(一):留守:差距衍生下的痛

  ⑴青年阶层:一窝蜂的拥向城市,大城市的择优法则就会被唤醒。壮志未酬的大部分人会被推挤到城市的边缘,一边是背井离乡,一边是优胜劣汰。他们注定是进退难为家的人!这就是明显的“城市边缘人”。

  ⑵留守童老:劳动力的外流,建设停滞,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说留说守,更像是仰天长叹。

  ⑶留守:差距下的诟病,贫富有别,福利有别,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分类的事情可以有,可但凡大事小事都分出个三六九等的,最终都会酿出隐患。理想的状态下,最好是能挖掘因地制宜,政府加以扶持。城乡问题一把抓起。

  回归生活,现实和理想却总差了那么些,当亲情、爱情天各一方时,中间夹着的那份痛楚,就叫做“家”!

  《留守中国》一书就从乡村的视角看城市,再透过城市一窥现代化进程中,那块被孤立起来的伤疤!

  《留守中国》读后感(二):变迁之痛:留守者的城乡夹缝生活

  不断地目睹留守人口在沉重压力下自身及家庭所上演的 一幕幕悲剧,任何人都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他们的 失责、冷酷、无情甚至轻贱,这样的悲剧恰恰是这个畸形发展的社会所造成的,在那样的生计压力下,任何人都不可能 做得比他们好。

  倘使有所选择,每个爷爷奶奶都希望看到孙辈绕膝承欢, 而不是哭喊 ;倘使有所 选择 ,每个母亲 都希望 陪伴子女健康成长,而不会 在丈夫外出 时在 孤独与无助中绝望地扼杀自己的骨肉;倘使有所选择,每个女性都希望活得尊严体面,而不是面对生存的压力无奈地出卖肉体;倘使有所选择,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父母面前撒娇嬉闹,而不是因为缺少管教,性格扭曲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不幸的是,这样的选择已经被增长导向的现代化发展碾在脚下,农村家庭的幸福成为了社会经济增长的牺牲品。

  农村留守人口现象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以及社会转型 过程中产生的众多社会问题之一,它的产生受社会发展、家 庭环境以及政策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又与其他农村 社会问题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农村留守人口在一定社会发 展阶段中必将持续存在。

  近年来,很多针对农村留守人口的支持性举措出台,如学校教育中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社区互助组织的成 立、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等等。这些活动为维系留守家庭 与外出人口间的沟通、缓解留守人口的劳动负担与心理压力起到了积极效果,有助于留守人口生活现状的改善。但对留守人口现象的解决不应该抱有任何工具化、简约化的理念,这些支持措施只能是 积极“ 缓解 ”、“应对 ”留守人口现象,而无法解决留守群体的核心实质问题。农村留守人口在经济发展和货币化生存的压力下所遭遇的家庭分离、亲情缺位,并不是社会支持活动的“工具包”能够解决得了的,更不存在万能的政策良方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留守人口面 临的所有问题。

  留守人口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整体以经 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因此,留守群体 现象的彻底化解,从长远来看有赖于一个城乡协调、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改变对农村和农民生存资源的挤压与攫取,还原和重建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停止以“现代化”和“效率”为名对农村土地、人力、资金、教育等各种资源进行的汲取,杜绝以政策手段加剧农村社会的凋敝;同时将财政投入和扶持政策真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以地方特色和农民意愿为前提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居民实现本土生活的安定富足。

  目前的农村发展现实似乎是,农村社区越来越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城市偏向、物质增长和商品观念的主导下,农村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物质化与商品化,这对于家庭和社区支持网的建立和社区信任与活力的重建都是巨大的挑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民被迫征地上楼、教育进城、工业和资本下乡……目前的发展政策仍然在以“现代化”的模式 加速农村共同体的瓦解。

  在这样的村庄,很多村民感到的是死寂、空荡、沉闷、 落寞、陌生和凋敝,远不是农村留守人口能够守望相助、获 得支持的宜居家园。面对沉重的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在我们的发展政策、思维意识和日常生活中,也许应该思考的最根本问题是,农村居民真正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国家的发展又该还他们一个怎样的乡村?

  《留守中国》读后感(三):夹缝中生存

  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1.3%,而1992年,只有27.5%。

  毫无疑问,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在未来的20年中,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70%,与发达国家持平。而欧美等国家实现这个跃迁,用了100多年,中国一代人便将完成同样的跨越。

  快速城市化不是没有代价的,它让有能力的人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却让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不得不留在乡村,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留守人群”,他们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

  老人得不到儿女的赡养,甚至见一面都很困难;妻子不知道丈夫的行踪,彼此情感冷漠;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呵护,他们在孤独中长大……更麻烦的是,留守人群还要承担城市化的其他压力:他们的收入极低,得不到与城市人平等的社会保障,他们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难以阻挡城市向自己的家园排放污染……在城市呼唤社会成长的同时,传统乡村社会却在萎缩,由于作为中层的青壮年纷纷进城,公共事务缺乏维护,村落矛盾也日趋激烈。

  留守问题的产生与制度缺陷不无关系,中国城市化体现为单向流动,城乡巨大的剪刀差让城市将最优资源高度集中起来,很少反哺农村,一方繁荣以另一方衰落为代价,这是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可问题是,在当下的价值序列中,发展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它甚至将传统、文化、理性、道义等都踩在脚下,相比之下,均衡又如何与之博弈?

  对于“留守人群”的种种艰难,媒体也有关注,但往往不够深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眼光来观照他们,以为悲悯一下便可以解脱自己的义务,这里便设置了一句潜台词:这些人是发展的代价,对于他们的处境,我们谁都没有解决方案,只能用补偿来安慰一下他们。

  然而,本书的几位作者则不同,他们深入到留守人群中间,用完全平等的眼光来看他们,既看到他们的困难,也看到他们的努力,并坚信解决方案应植根于他们自己的具体努力中,比如“留守妇女互助组”,比如“全家迁徙”。

  本书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实证精神,做好每个样本的考察与分析,深入去解读现象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急忙给出一个结论,然后用逻辑证明它正确。

  唱一首悲歌,不如听听人们真实的声音,时代需要这样扎实的写作,它比滥情更有价值。

  《留守中国》读后感(四):切中中国城市化的要害

  中国的留守问题,存在已多年。但近年媒体对此问题的聚焦,使得这个中国特有的现象开始浮出水面,引起关注。孩子、妻子、父母留守在家,父亲、丈夫、儿子外出进城打工,家庭由此而撕裂。这种家庭撕裂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学界媒体已多有发声。任由这种撕裂的扩张,社会的稳定整合将会失去基础。留守这种中国城市化病,需要依靠一种人本的城市化方式来治愈。

  人本的城市化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城市化。进城的流动人口如果无法获得一种实际的城市身份,无法使得他们子女能够就近入学,无法让家庭获得基本的可负担的医疗保障,无法得到基本的平等的城市公共服务,使得他们在城市感获得基本的尊严,那么这种撕裂家庭的留守问题便始终无法有效解决。

  依靠奋斗,改变留守家庭的命运,更多的恐怕只是一种甜蜜的童话幻想。尽管存在真实案例,但这种案例更多只是一种孤例,并不带有普遍性。改变留守的命运,并非单纯依靠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如果没有政府投入资源调整这种社会结构扭曲,个人的努力更可能消弭于这种扭曲之中,付出与收获难以相抵。

  经济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财力来承担他们的责任,着手调整户籍政策,落实在城务工人员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利,让在城务工人员的父母妻子孩子能够共同融入城市生活,享受经济和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从而愈合这种存在多年的家庭撕裂。希望在15-20年后,“留守”只是我们描述过去的历史词汇,而非指向当下的社会热点概念。

  《留守中国》读后感(五):留守,无法承受之痛!

  说到留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拄着拐杖,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老公公,以及那年幼的孩子留在夕阳中瘦小、孱弱的身影和充满期待的眼神。为了生计,青壮年们纷纷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去打工赚钱,留下那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在家相依为命!按月寄回来的生活费用或许暂时满足了他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精神层面所留下的巨大的空洞确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的关心和照料,要么精神空虚,缺少管教,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来,给自身和他人造成身体上和心灵上的伤害,要么成群结队外出玩耍,不小心深陷水库、河流,与父母阴阳两隔!据统计,每年因为夏季游泳溺水的儿童中,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不但是精神上得不到慰藉,人身安全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每时每刻都有一些留守儿童永远的离开了他们的父母!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不正常社会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的地步了!留守,已经成为我们无法承受之痛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留守中国》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