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广岛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06 04: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广岛的读后感10篇

  《广岛》是一本由约翰•赫西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广岛》读后感(一):《广岛》:那颗我们都知道但又不知道的原子弹

  《广岛》:那颗我们都知道但又不知道的原子弹

  文/盒饭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掷了名为“小男孩”的新式炸弹——原子弹。

  这句话我们一直当做常识认知。仔细想想频繁民族争端屡屡被提及,二战(日本侵华战争)被多次搬上银幕,但我们对“原子弹”的认识好像仅仅停留在名字上。

  之前看冯克力《当历史可以观看》,里面有很多老照片,那些老照片作为历史的细节补了历史课本之缺漏,甚至那些老照片让课本里的“历史”面临尴尬。看那本书时,我当时脑子里一直萦绕着一句话:当历史有了细节,你会看到完全不同世界

  约翰·赫这本《广岛》,买了好些时间,却一直没时间看。工作稍缓,终于用了一周的下班时间把它看完。在里面又看到和《当历史可以观看》里相似的历史观。

  前言刘柠《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里,提到通常认为日本拒绝《波茨坦宣言》,而遭到美国核打击现实并非如此,日本裕仁天皇讲话中接受了宣言。只是作为美苏争霸,以及美国原子弹项目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需求,广岛长崎成了即便接受停战,即便马上就要投降了,也要把原子弹的“实验”做到底的对象

  在日本侵华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有理由憎恨日本。但也不妨看看,广岛那颗原子弹投掷当天及以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广岛》从6个核爆幸存者经历入手,去呈现了那场开先例的核战源头

  罐头厂的女孩佐佐木敏子、藤井正和医生、中村初代太太、克莱因佐格神父、佐佐木辉文医生和谷本清牧师,他们都是广岛的居民,他们相互之间可能朋友邻居,六个人命运在战争中和战后都常常缠绕在一起。他们都是原爆受害者

  原子弹爆炸当天,他们像往常一样生活平静安逸,但就在那一瞬间,一道强光闪烁,他们的人生在强光下发生了转折。作者约翰·赫西用第三者角度叙述这几个人的故事,他们都向他描述了那颗改变他们人生的原子弹。

  强烈的光,并没有发生剧烈的炸弹爆炸声,然后所有人都感觉自己所在地方被击中了。

  从此他们被挂上了“原爆者”的标签

  这个标签代表苦难。这个标签还代表着歧视。这个标签更代表着平民作为战争受害者,承受战争代价同时,不得不自己爬起来,没有人可以依靠。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罪有应得,或许是吧!六年前,电影院上映了一部电影《南京!南京!》,陆川拍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我们会慨叹,日本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却站在了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呈现了一个日本兵的视角,他不忍杀人,也不忍背叛祖国,最终他选择了自杀。我相信有这样的人,那部电影的角度一改抗日神剧的风格触动了我,当时我写了一篇影评文章《历史的残像》发表报纸上。

  因为南京大屠杀,我们有理由恨日本,这种恨到底来自何处?这种恨在《广岛》这本书里,其实并不陌生。广岛被炸之后,作者约翰·赫西接触的人里面,有个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高喊着为天皇献身。然后还有很多人像书中的中村初代太太一样,恨美国人恨日本政府,他们发动战争才把自己卷入其中的。

  一直以为原子弹爆炸,会发出巨大声响。《广岛》解除了我这种疑虑,它还解除了我另外一种疑虑,就是之前一直我认为爆炸的核辐射区域几乎寸草不生,比如福岛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地区都被封闭起来了。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十余万人葬身其中,更多的难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下来。政府并没有太特别救助他们,美国占领日本后,在广岛建立研究中心,把广岛人民当做实验室的小白鼠对待。换句话说,当时难民们靠着自己在那片土地上自生自灭式地站起来了。他们继续在那片土地上生活。

  原子弹爆炸后,主角的6个人各自逃难求生,他们相互遇见,然后又分开。印象深刻的是,佐佐木辉文医生在医院,面对着数以万计涌来的难民,药物资源稀缺,他靠着碘酒,简单的包扎帮助难民。他知道这根本不起作用,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更多难民涌来,然后在医院死去。还有很多难民涌向公园,像动物的求生本能般涌入森林

  还有个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后来在美国游走,两边不讨好的谷本清牧师。原子弹爆炸后,他没有受伤,他为自己没有受伤而感到耻辱,于是他到处去帮助别人。有个画面记忆犹新,他在河边看到有难民求助,他去拉倒在河边的难民,他拉难民的手,整个手的皮像手套一样掉了下来。他直接就被吓吐了。

  这是原子弹带去的伤痛。《广岛》里面还有好多好多这样的细节。还有更多的在求生本能下,他们变得麻木,能帮助的是那些认识的朋友、邻居,更多的人,他们帮不过来,只能任由他们死活。连军医都这样认为,他们只能救那些轻伤的人,重伤的人等着他们的只有死亡。这时候混乱得你已经没办法道德约束那些见死不救的人,使用原子弹本身就是一种道德问题。

  《广岛》以尽量生动的细节去记录原子弹爆炸后人们的生活百态。

  有四处帮助别人的人,也有像藤井正和医生那样靠着金钱挥霍来满足自己生存本能的人,活着真好,用钱的感觉真好,还有更多人生活艰难,不得不做美国人的帮佣,主动还是被动和美国人睡,然后为那些年轻的美国士兵生下孩子,对他们来说生活太艰难了。还有一些人,因为别人对原爆者的歧视,让他们急于洗刷掉自己被原子弹爆炸的难民标签,只想做个普通人那样活着。

  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描绘了爆炸前后那段时间自救与振作。而后半部分,给每个主角后来的人生走向继续做了跟踪。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结局,而这些结局不管怎样,都被原子弹给改写了。

  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约翰·赫西在详实地描绘原子弹下的苦难与自救时,在后半部分的最后一章里,一边在描绘灾难后人们振作的生活,一边在呈现一些数据——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继续在研究原子弹,并试爆成功

  原子弹的威胁并没有因为广岛的爆炸而消失,反而是以大国核心的所谓势均力敌制造了更多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这是作者没有作表的思考。留给了读者。

  这种思考又有答案么?见仁见智吧。但是到底有人要去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了《广岛》这样记录灾难的书的意义

  记得之前有部德国视角的迷你剧《我们的父辈》,里面有句台词:“战争最大的胜者苍蝇人类血肉喂饱了它们。”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却是个现实。

  我们憎恨的战争中的日本,他们很快也作出过反思曾经某个周末花了一整天看完的3集9个小时的小林正树导演的超长电影《何以为人》,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一个善良的日本人的。残酷不仅仅加诸于中国人身上,在日本人身上同样适用。

  中国除了有抗日神剧,也有《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还有前些时间新闻报道的,那些日本侵华时在中国留下的孩子被中国人养大,他们回来报恩。

  或许报恩的日本人,反思的日本人,反思的中国人,反思的德国人,反思的美国人,以及这本《广岛》,最好的答案就是那种“报恩”的情感吧。

  毕竟,人之所以为人,不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是情感让我们活得更精彩,活得更自在,活得以更少的伤害方式,去思考接下来的路。或许这是《广岛》要给的答案,可这答案又未必能真正解答越来越多的核武器被生产,或许思考还要继续……

  《广岛》读后感(二):慰藉来自何处

  毁灭来得太快,甚至没空歇斯底里。

  纪实新闻的冷酷笔触勾勒出不甚真实场景,人类遭逢灭顶之灾随波逐流形态宛若火苗里的蚂蚁无能为力沉默寡言,数十年后,读者只能从上帝视角隔岸观火

  战争的钝痛绵延数十年,并非每个人的生命从此撕裂,但确实也因为灾难而走上不同的道路

  这么多人物中,最感念的是敏子。相比于其他被生活磨砺市井妇人、或受神性光照的圣职人员,她的柔弱是从内而外的。我一直在想,当她断了一条腿,在大雨滂沱的室外等待救援时在思考什么?当她被推诿辗转于医院,身染恶疾却无人照看时又在想什么?和另外两个伤者在铁皮棚子下面的几个晚上,她是否感到绝望恐惧?还是只有听天由命的麻木?

  不知道几十年后的她回看当年那个孤独痛苦少女,给她更多慰藉的是上帝,还是人类对战争的反思。

  抑或她已不再去回忆

  《广岛》读后感(三):一千个疑问

  买这本书是为了凑亚马逊的单。物价飞涨,29元包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下单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1、广岛——原子弹,这是我对广岛唯一的概念。那么买这本书,我想看到什么?到底是对广岛感兴趣,还是因为它是第一个被原子弹爆破的地方而感兴趣。我想更多是后者。

  2、在日本那么多地方,美国为什么要选广岛爆破,而不是我们熟知的东京、京东?

  3、美国爆破原子弹,仅仅是因为日本拒绝美国的“波茨坦公告”?

  4、在爆炸的那一瞬间,广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5、在时隔70年后的今天,广岛是什么样子

  6、整个日本,对美国投下这样大型杀伤力武器是怎么看的?有抗议过吗?

  7、在整个美国,对在日本投下这样大型杀伤力武器是怎么看的?有反对过吗?

  8、历经几十年,当年存活的那些人如何生活?他们的命运如何?

  翻开这本书时,最让我震撼的是刘柠写的序---美国为什么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这其中详述了美国为了赶在德国之前研发原子弹,在三年时间动用十万人耗费二十亿美元。而作为最先发现核裂变会产生巨大巨大能量的德国却因希特勒认为原子弹是'犹太人诡计'而放弃研究。在日本负责原子弹制造的仁科芳雄等物理学家并没有重视这个武器,认为“在短期内不可能造出原子弹”。而远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基于和平期望造出了原子弹,却在看完“广岛”报道后说他后悔造出了这个武器。而作为美国,在日本丢下原子弹远远不是一个“波茨坦公告”那么简单。

  当翻完这本书后,我心中的谜团更重。抛开民族、国家这些界限,我们来看这次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我心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如何去定义善恶?而在大环境趋势洪流中,人如何保持内心的善恶。这不只是几个想法结论就能解释清楚的。于是,我又抛出这些问题:

  1、广岛居民,在受到原子弹爆破命垂一线时刻,都在高呼“天皇万岁”,是什么让他们认定天皇所做一切都是对的,为天皇献身是崇高伟大的事。

  2、战后几十年,日本对侵华事件所抱持的态度以及对美国投下原子弹的态度如何解释。

  3、是什么力量,让满目疮痍的日本迅速崛起

  4、遭受爆破的那一代是否思考过原子弹对自身命运的影响

  5、作为一个人,如何看待核武器与核武器背后代表的一切。

  最后,政治=龌蹉+残忍

  《广岛》读后感(四):广岛

  假设有人现在陷入困境,而你同时也目睹了困境时。毋庸讳言的,每个人都会被帮助他人,使别人解脱因困境产生的痛苦之上的行为所攫取。另一点不争的事实是,这种最初一闪而过执念,终将随着光阴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这个地方上过多停留,以至于你物质精神上的方向都导源于伤口的舔舐的话,怎么样看,都是一个失败的“日本人。”

  面对忠义和孝义应尽的职责。细节上,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想法所付诸的实践母亲看到孩子压在废墟之下,她本能的会爬过去将他挖出来。这样的场景,往往使人感动辛酸。还有,她后来循着耳熟能详声音努力使自己疯狂地喊叫。句句都能直指人性脆弱感伤一面。不过,当她找到孩子,用力将他弱小身躯从块状的混凝土及裸露的钢筋中拖出来时,却不允许他再有时间顾虑到自己的疼痛。给予鼓舞呵护要来得实在,也更符合现状。若是在早上的八点十五分之前,哪怕空袭警报已经拉响了。人和人之间,小心刻意的避免对方因为你的鲁莽感受到你想从中让别人觉得对你有亏欠,以至于误认为你想谋利所应该维持的那点礼貌谦虚。是怎么样都得形于色上的。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当灾难降临后,政府一方面在散布救援正在有序展开的虚假消息,一方面又努力遏制人们过多的关注灾难本身而忽视生活中其他的方方面面。一切总得向前看,关注本身,就是一件或多或少固步自封,拖大腿情况不置可否的事实是,只有那些有共同经历的人,才能互相理解。不是很多人都能深刻体悟到气性坏疽,血色瘢痕,白血病以及因各种辐射性伤害造成的乏力、呕吐、脱发、腹泻等症状的。在这个更多的是一些“行为准则”组成的国度里。人们疲于探究行为背后的意义。当命运的不公降临时,用自身微小的力量予以抗击要比哀求别人的宽恕来获得解救更受人推崇。做为罪魁祸首的美国人显然预估错了,以为对手首先会在道义上做一番思前想后的总结和振聋发聩的演说。没曾想,敌人接受了现实,用一种恭敬、谦卑的态度,像和他们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友邻那样相处。多年之后,在核弹中幸存下来的“被爆者”从国际舆论中受到的关注要比来自国内政府的关切中肯得多。

  从战时到战后,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消息、传说,有假的也有真的。人们猜想,飞机投下了燃烧弹,抑或者洒下易燃的镁粉。根据一些烧伤的事实作为依据来看。确乎有点可信。这时,要是能得到一位声望比较高的人的佐证,那么这份肯定会更加坚定。它除了来自集体效应之外,更是在一种黩武式的精神驱策下。这种精神,除了要求果敢,有毅力,坚实的信念。还要求能处变不惊,像成竹在胸的谋略家一样。于是乎,我们就在他们对B-29轰炸机委婉地称为B君,在每一个以为自己要死在废墟之下,对路过的人谦虚的表达:“如果可以的话,请救救我。“以及自己居然能侥幸躲过一场劫难,没有器质性的外伤的愧疚感的柔美”仪式“中感受到其不可思议的力量。

  对现实情况表现出来的勇气,至始至终由一条可以说得通的,普适定律的“义理“所支撑着。有点像中国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五伦,却又不完全是。伤势较重的人,首先得到关注,慢慢地会被还有救治希望的,轻伤的人所取代;突然,救治者想到了生死未卜的家人,即便生的希望渺茫,至少他应该先确认好才能安心;抱死婴的年轻妈妈以及她心心挂念着的埋在废墟下的丈夫。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先后的顺序。

  他跋山涉水与妻子相见,知道相安无事后又迅速地分开。同样跋山涉水去救他在路上见过的每一个即将要死去,而原本被他错过的人。现在,有的人已经死去,有的人正奄奄一息。。。

  《广岛》读后感(五):在废墟中重生

  在办公室看完这本小书,心情却有些沉重。谁叫你上班时间看了,看了这书还怎么愉快地上班啊。

  战败后日本人对战争的看法是怎样的?

  日本人对美国人投掷原子弹是怎么看待的?

  日本普通民众在二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如何?

  广岛、长崎的受难者该如何看待原子弹降临到自己头上?

  中村初代稍微提及了对战争的想法,原子弹的研制问题在P125也一笔带过。

  全文是原子弹爆炸后平民的惨状以及漫长的自我恢复过程。

  有宗教传教士,有普通底层的挣扎的平民,有靠医疗事业发达的医生,不知道这是否具有深层次的代表性。

  真想看看他们的内心独白啊,那些最真实的想法,对战争,对罪孽,对武器,对天皇,对宗教,可惜很少提及。

  也许本书的意义,就是如实地记载,近乎残酷地白描。让读者思考吧。

  突然想读一读《拥抱战败》,幸好淘宝上还有货。

  :文中有几个错别字

  《广岛》读后感(六):比鬼神、B君与核更可怕的,依旧是人心。

  读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再来读《广岛》,一部是动容到疼痛,一部是冷静到惊悚。

  城市变为废墟,等死的被爆者不呼痛,甚至听不到被灼伤到血肉模糊的孩子的哭声。劫后余生的夫妇随意地重逢又分别,大爆炸后万幸存活下来的人们,却被走近河流的人群挤下去淹死,女孩发着抖喊冷突然就死了,这些要命的细节读起来令人恍惚而不安,因为这些并不是一场创造了历史的充满政治吊诡的大灾祸所独有的毁灭特质,而是与每一场洪水、地震、火灾、车祸别无二致的,仅仅是千万种死于非命的花样中最常见的因素: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武器就是武器,既然被制造出来,总有一天会付诸使用。

  比鬼神、B君与核更可怕的,依旧是人心。

  《广岛》读后感(七):谷本清的疑虑

  谷本清还差五万美金,其中的一万他准备在他的巡回演讲中筹集,剩下的四万只能靠美国本地著名节目《这是你的人生》来帮助筹得。

  谷本清来到了节目录制地,节目现场的灯光让谷本清难以睁开眼睛,主持人拉尔夫身后的时间牌在倒计时,连同摄像机一起,所有的时间和焦点都对准了原子弹爆炸的那一秒。然后就像《梦之安魂曲》里老太太迎来的突如其来的舞蹈一般,节目开始了。

  一系列“盘问”之后,谷本清的朋友和孩子登上了台,他们都是节目组秘密邀请过来的,在这之前都没有和谷本清联系过。

  谷本清望着奔向自己的三个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节目结束,谷本清收到了来自美国社会的捐款,四万美金,可以实施一部分所谓的“原爆少女”的计划了。

  而我猜,谷本清那一夜或许站在电视台前的街道上,看着驶到面前的凯迪拉克,打开车门的手不知道往哪搁才好。

  《广岛》读后感(八):普通人的生命图景

  爆炸只是一瞬间,真正的考验是之后漫长的生命岁月里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吧。

  没有经历过的人,其实并不能明白当事人的感受,也因为这样,对于书中的《战后》这一章节感触最深。幸存者们遭遇到的歧视,在贫困中的勉力挣扎,对那段可怕经历的刻意疏远,面临的来自社会的非议,以及出于各种目的的人们的支持或压制……这种境遇,不仅仅在广岛的受害者身上发生,在其他的战争受害者(如慰安妇、大屠杀幸存者等)身上或多或少都上演着。

  然而,这些问题仅靠道德是无法解决的。

  对于个人来说,只要活着,还能喘一口气,那么曾经经历过的都将会成为过去,慢慢地变成久远而模糊的记忆。但是对于集体呢?作为旁观者,甚至是后来者,所期望的其实是一种真实,没有被扭曲涂抹过,没有被删减增补过的真实。

  只有坦诚的面对发生过的一切,好的、坏的,才能生长出理性的花朵啊。

  :其实很难抽离出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常常带着“受害者”心态去做比较,究竟做不到百分百的客观。

  《广岛》读后感(九):历史即是残酷现实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二战的时候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原子弹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宣耀了它的存在。然后呢?

  我们所有的认知仅止于那一句话而已。而简单认知的背后,成千上万的人们的真实情况,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当时在做什么?爆炸后他们经历了什么?后来他们怎么样了?这恰恰是最至关紧要的。书本上的历史在降落在每个人身上即是活生生的现实,过去、当下、未来。已经死去的人已无法陈述,未来降生的人一无所知,只有那一刻当下的人,亲历了每一秒的残酷,当他们出来讲述,抽象的历史于是有了具象的演绎。

  《广岛》里的6个人:东亚罐头厂人事部职员佐佐木敏子、私人医院医生藤井正和、裁缝遗孀中村初代、德国传教士威廉神父、年轻的外科医生佐佐木文辉、卫理公会牧师谷本清,在原本的生活中可能有所交集也可能无所相关的这六个人,在强光闪耀的那一刻获得了一个相同的身份:被爆者。从那一刻起,与这座不幸的城市一起,他们的人生轨迹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连同千千万万人一起。

  透过他们的双眼所看到的爆炸后的图景,即使时隔半个多世纪,也依然让人颤栗。无数房屋倒塌,城市几乎被夷平,散落在路边的人们无可计数,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无望呼救,成千上万幸存者涌入医院,怀抱着希望却最终绝望地死去,生的丝线这一刻还勉力维系,下一刻就已悄然断绝……然而在这样一幅令人绝望的景象之中,却充满着令人感怀的地方:一个妇人如何怀抱着死去已久的婴儿不放,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丈夫,因为“他非常爱我们的孩子,我希望他能再看孩子一眼。”;一对被掩埋在废墟之下的父子在生已无望的情况下决心为国牺牲,高喊“天皇万岁”之后竟奇迹般地感到镇定平和,继而逃出了生天。更多的日本人,在遭逢大难获得陌生人的帮助时,仍不忘向对方点头致谢,濒死之际,隐忍着巨大的痛苦不发出声音,安静地离世。在爆炸的几个月后,房屋废墟的地基上,野草野花茂密得令人恐怖:爆炸非但没有摧毁它们的根,反而促进了它们的生长。

  作为“新新闻主义”践行者的约翰•赫西,将映入被爆者双眼、沉淀在他们记忆中的一个个重要的场景用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出来,与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所闻所语一同呈现于世人面前,让旁观者不仅如同身临其境,也轻易感知到在这漫长的时刻中人们的慌乱、惶惑与迷茫。

  而延续着爆炸的余波,约翰•赫西的笔也没有停止书写。一如时间不会停止流逝,而生活必将继续往前。约翰•赫西接着用近一半的篇幅描述了这六个“被曝者”往后的人生,并由此展现了战后日本人民的疗愈过程。

  如今广岛已经在废墟上重生,建设成了新兴的大城市,已不见爆炸的痕迹。但是对于历经了这一切的人呢?时间能让创口复原,然而伤疤却会永远留存,时刻提醒着他们曾经经历的一切。

  《广岛》读后感(十):新闻工作者需看

  约翰荷西,是在1945年得了普利策奖之后,获邀到广岛采访还原核爆历史。他的方式是采访了6位幸存者。平民历史虽然很难站到国际政治和格局的高度,但它却是最容易接近多数人心灵的方式。书中描述的很多情节很血腥,但相信看到书名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而没有预见到的是,看这本书文字的时候,看到的确实画面感强烈和细腻的影像。可以说作者是讲故事高手,而且具备电影编剧素质,几个人的故事多线穿插的形式,不是人人能够掌控,更何况它是真实的历史。

  相信因为研发原子弹而后悔终生的爱因斯坦,看此书之后人生更加灰暗了吧,据说此书出版后,他购买了上千本。

  我们看完之后会则会问新闻人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报道这些。

  有读者说约翰荷西的笔触太过于冷漠甚至冷血,但这正正反映了此书新闻写作方式的旁观者特点。而讲这些故事的行为本身,就不是冷血的行为。因此你也可以说它其实充满人文关怀。

  战争的历史必然是残酷的而又冷峻的,因此新闻体的写作,表述平民历史,或许能让读者在看待这段历史时,既客观冷静,又留下震动心灵。

  “人类原子时代开始的那一刻,在这个罐头厂,一个人被一堆书本撞倒在地。” 这句话很能够体现本书“平民历史“ 风格。以小人物的故事反应一个大时代,往往能另更多人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感受。

  ”他年过五十,身体健康,了与交际,沉稳,喜欢和朋友义气喝威士忌……战前,他喜欢苏格兰和美国的威士忌,现在日本最好的三得利威士忌让他也很满意。” 这是对主人公之一藤井医生的描写。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不知道普通读者会不会感觉人物有了立体感,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下意识地就会去琢磨,作者是如何做采访的。刚刚提到本书有很多画面感强的细节,这不仅仅指对周遭环境的描写,例如原子弹爆炸那一刻,克莱因佐神父的教堂里是“圣坛装饰有华美的丝绸、铜器、银器和精美的刺绣……做完弥撒,神父在做感恩祷告时,空袭警报向来起来”等等这样试图令读者身临其境的描写,还有很多内容,如果用记者的思维去想的话,就会知道作者进行的细致采访,不仅包括受访者对灾难的感受,而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和人的个性,相信作者还很可能对主人公身边的人做过采访,以了解他们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

  当然了,现在有很多纸媒的新闻特写也是这样的形式与风格,或许有很多读者看着看着也就不觉得特别。但题材的特殊性赋予了此书较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对于纪实性小说来讲,应当成为代表作,或成为新闻课堂的参考读物是再好不过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广岛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