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旅馆》是一本由[日] 小川洋子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以为内容就如同封面一样小清新,借回来之后被里面的重口味情节着实震撼了一把。
女主玛丽是个美丽的十七岁少女。八岁的时候父亲死于意外,高中读了半年就辍学去照顾店里的生意,每天生活在母亲的管制之下,没有朋友,为了旅店的生意奔波忙碌,生活如死水一般毫无波澜。第一次遇到翻译家的时候就被他威严又冷静,如大提琴的声音给吸引了,对这个年过中年,头发稀少的男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春期的懵懂,再加上早年丧父,对父爱的缺失,玛丽深深陷入与这个男人的恋情中。最后恋情暴露,男人为了逃避警察和世俗的眼光,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船溺水而亡。
玛丽的自卑和无知使得翻译官对她的性虐毫无反抗,渐渐沉醉在其中。母亲的管束,家里帮工对她私人物品的长期偷窃,早早辍学,教育和校园生活的缺失,激起了她的逃离的欲望。而翻译官,妻子死于意外事故,长期独身,为人孤僻,与邻里之间关系极差。两个孤独的人在逐渐彼此了解的过程中,互相抚慰,紧紧抓住对方作为救命稻草。
周围明明有这么多人,我却感觉在这世上只有你和我似得。
最后翻译官死去,玛丽又重新回到孤独一人的日子当中。
我们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孤独才是生活的本质,这种情况永远都不会变。或许,这就是小川洋子在这本书里想表达的。
《爱丽丝旅馆》读后感(二):日式浪漫
日本文学中弥散着的死亡气息在这部小说中尤为浓烈,虽然日本文学读的不算多,以前看挪威的森林不太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只觉得美好而又恶心,这部小说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恶心要远大过于美好,或者说,美好只存在于他们互相折磨时的一瞬间。
其实只是被书名和封面欺骗了而已,以为是本小清新的讲述一座旅馆中发生的一些琐事,类似深夜食堂那种。。。结果看出了感官世界的味道,也是深感无奈。
不过说到感官世界,那也是SM片中的丰碑了,跟这部小说一样,充满了日式浪漫,带着死亡的气息,将生(性)与死(SM)结合起来。仔细的想想,日本文化中本就透着对死亡的崇拜与渴望,死亡在他们眼中是如樱花绽放般浪漫而急促的,绚烂美好而凌厉凄冷。
《爱丽丝旅馆》读后感(三):孤独者永远孤独
“我”
一个从小缺乏父爱缺乏男性关怀的未成熟女性,渴望被关怀渴望被爱,可是却因为妈妈没钱而辍学帮助家里打理旅馆,孤独一人,相依为命的妈妈对她来说就像拥有自己卖身契的老板一样,掌握着自己的自由,而自己也只能算得上是妈妈的长期工人。成天面对的是客人,响个不停像蚊子嗡嗡一样的订房电话,以及窗外一片空空荡荡的蓝色的海。旺季就忙上忙下,淡季就呆呆地坐在前台一整天。没有朋友没有心理上的亲人,更没有恋爱。而她渴望父爱,要是有父亲在的话,自己就可以不用成天这么无聊了,和许多青春期女孩子一样,她同时也渴望爱情,即使自己对爱情一无所知。“但是谁会来给我父爱呢,谁会来跟我这个无聊无趣的穷旅店女孩交朋友甚至恋爱呢?”都是空虚时候的臆想罢了。
她是孤独的
翻译家
早年丧妻,便一直未娶,搬去岛上,和周围邻居不相往来,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看似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有性需求的时候不用和更年期的女人做着一成不变的事情。他表面上风流:嫖娼。实际上内心苦闷无比。妻子的死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的打击,也可能是他后来产生性虐癖好的原因。 他便在有生理需求的时候嫖娼,把妓女绑在椅子上施虐。但又有多少妓女接受得了这种特殊嗜好的客人呢?所以自始至终,翻译家都只能生活在亡妻的阴影里。他施虐的过程也是他寻找自己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他寻找死去的妻子的过程。
他是孤独的。
无独有偶,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了。
喜欢上一个人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她在妓女的大吵大骂中喜欢上了翻译家,喜欢上的仅仅是他那命令式的说话方式“居然连骂‘婊子’都这么有魄力”,这对生活环境几乎没有男性的她来说又喜欢又好奇。在街上跟踪翻译家,尾随其到轮渡码头。直到两个人相约在广场的长椅上。
“小姐,你为什么跟着我?”
她渴望的是男性的爱,是父性的爱,翻译家渴望获得生理的慰藉,顺理成章地两个孤独的人就在一起了。
而这本书里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性虐的描写了,小川洋子对整个性虐过程描写的细致入微,第一人称视角更加逼真地“还原”了整个过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为小女孩捏一把冷汗。
她并不觉得有多么快乐,从有点刺激、害怕到痛苦最后无法呼吸。但是又极度寂寞,对翻译家的爱没办法抗拒但骨子里又流着渴望。后来寂寞得偷偷和一个没有舌头的男人(翻译家的侄子)发生关系。
“我”家人报警,翻译家跳海溺水身亡,一切又回到从前了,翻译家死了,他有他的妻子相伴,翻译家的侄子去留学不会再来了。
最终她是寂寞的。
小川洋子结尾过于草率,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恰到好处
——————孤独者永远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