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审丑:万物美学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4 11:0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审丑:万物美学的读后感10篇

  《审丑:万物美学》是一本由[英] 史蒂芬·贝利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一):当美已成俗套

  “丑”书的源起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们在直上天堂,人们也在直下地狱。”如果想要强调修饰一下自己所处历史年代的独特性和分裂感,具备一般健全思维及常规判断力的任何人——“装睡”者与拒绝基本理性思辨者除外——想必都会对狄更斯《双城记》开篇的这几句深有感触。

  倘若顺水推舟地袭用狄更斯的悖论表述,我们或许也可以说:“这是最美的时代,也是最丑的时代。”当然,很多眼光犀利的人早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美进入极度商业化的时代:“美”已然化身为“生产力”,甚至是“硬通货”——女色(连男色似乎也逐渐有了市场?)与情妇作为价值手段参与其中的利益分配和财富流通,此类的实际案例显然已不胜枚举,而这些世相的背后无疑有着“美”的商用兼社会功能的逻辑支撑。其实,远远早于这个“最美的”时代之前,“美人计”就已是人类世界古老的生存智慧:埃及艳后克莱奥佩特拉(其电影形象由伊丽莎白•泰勒呈现;凭借她那倾倒众生的紫罗兰色明眸,还有那令无数男人折腰的传奇魅力,出演“旷世妖妇”,舍她其谁?)先后让罗马共和国的大英雄尤利乌斯•恺撒与执政三巨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拜倒在她的裙下,以此推延了托勒密王朝的终结。二战以降的当代世界,免除了大规模战争状态下生死存亡的残暴选择,美不再是家国命运之类宏大史诗游戏中的棋子,而是降格为蝇营狗苟的经济与商业博弈中的筹码——职场上的“美貌溢价”就更是俗常景观。既然美已经审时度势、理直气壮地走上庸碌猥琐的世俗逐利之路,因此说这是“最丑的”时代,多多少少也算顺理成章。只消稍稍想一下过去二十年间以韩国为代表的全球“美丽产业”的高速成长,你就能明白这是“最美的”时代。同样,只要想一下如今遇到人造“俊男美女”的机率会有多高,以及人类世界正以前所未有、义无反顾的浩大阵势偏执或迷信于绝对意义上的“肤浅的”生理之美(比如眼下各类女星明争暗斗的焦点,除了所谓的“事业线”,就是看谁的“生日礼服”发育得最销魂),还有各色人等为修饰和提升容貌仪表所付出的长期不懈、破釜沉舟的努力,你大概就不必讳言,这也是“最丑的”时代。

  在这个最美也最丑的时代,过去的几年间,有两本以丑为主题的重量级图书在西方出版界应运而生,而且两者都被引进,中文版书名分别是《丑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与《审丑:万物美学》(金城出版社,2014)。正如《审丑:万物美学》的作者贝利所感叹的:“要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资本主义商业,更不必说浪漫之爱、性、色情、广告、艺术、建筑和工业设计,丑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关于丑的文献相当稀少,还相当简陋,这岂不令人讶然?”不过,究其缘由,恐怕也并不很复杂,综合看来,“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因此,丑的主题论述大都作为审美专论的内生或附属枝节稀释和湮没在美的解析中了。身为罗马帝国皇帝兼斯多葛派哲学家的马可•奥勒留也说过:“丑与不完美就像面包上的裂痕,对整条面包的赏心悦目也有贡献。”虽然如此,在学科细分盛行、况且又是最丑与最美的当下时代,出现几本审丑专著,兴许还是有意义的,而前述的这两本“丑”书便可谓是率先垂范,为通俗审丑学(说不定会有更多好事者来推波助澜吧?)的演出拉开了帷幕。

  “献丑”之人

  《丑的历史》由享有“当代达•芬奇”美誉的意大利人翁贝托•艾柯编著。这位“文艺复兴人”的大名早已不胫而走,连在中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知识界也都如雷贯耳,因此我就不必赘言。《审丑:万物美学》则是出自英国人史蒂芬•贝利(Stephen Bayley)之手。此君是设计、艺术与通俗文化评论界的一位大腕级人物,曾与特伦斯•康伦爵士(Sir Terence Conran)合作创办了“锅炉房项目”——英国第一个永久性设计展览,也即后来的伦敦设计博物馆。他同时是多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事务所的顾问,并为绝对伏特加、可口可乐、福特、宝马等诸多品牌提供咨询服务。贝利著述颇丰,杂志与报纸专栏文章之外,已有《良好形制:工业产品风格》(1979)、《性、饮料与跑车》(1986)、《品位:事物的隐秘含义》(1991)、《白痴辞典》(2003)、《女人体的文化史》(2009)等多本图书面世。他以旁征博引、诙谐练达同时又桀骜不驯的文风在国际上,尤其是英语国家,赢得广泛读者的追捧。但迄今为止,国内只翻译出版过他主编的《两性生活史》(2000,中文版2007)以及与特伦斯•康伦爵士合撰的《设计的智慧》(2007,中文版2011)。

  艾柯被奉为“博学大师”、“当今西方世界读书最多者(之一)”,对此,艾柯好像不曾有过推辞。或许,在他而言,也是当仁不让吧。贝利则稍稍“低调”一点:他曾一度被誉为“英国第二聪明人”(没有跨出英伦三岛的范围,更没涉及“宇宙中心”,也可算谦逊了。然而这里依旧有个问题,谁是英国第一聪明人呢?应该是霍金吧,反正英国王室或首相肯定不参与此类评比),但这一名号似乎并未推广开来。相较于李大师那白话文有史以来前三名都是姓李名敖的自我鼓噪,无疑是谦逊了许多。贝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还相当“好斗”,由此在设计与文化界结下了不少“梁子”,但他仿佛挺享受打嘴仗的,比如在伦敦“千年穹顶”项目上与工党政要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的争端,为此,他还在1998年出过一本《工党阵营,“劳改营”》,再比如他在《审丑:万物美学》中跟拉斯金纠缠不休,以及对罗伯特•文丘里直言不讳的攻讦。有必要澄清的是,作为贝利的译者,我从未觉得“与人斗其乐无穷”——起码,你去与之“斗”的这个“人”的筛选条件要非常精确,那样才可能会好玩一点。

  贝利的这本书中,对拉斯金的挖苦嘲弄几乎贯穿全篇:拉斯金拿腔捏调的“圣经体文字的夸饰”、那“如便秘般……的宗教虔敬信念”,还有,“地狱从没有远离”,“既然拉斯金非常富有,就很可能对地铁不屑一顾……拉斯金曾猛烈炮轰……新铁路,不过,他每次倒是照样乘火车……去他的乡间居所。要追求一致性和连贯性,那是一种幼稚的念想——当然如此。”只是,对于一个乐此不疲的“好战分子”来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存在物,或许莫过于身怀顶尖功力的论辩敌手(陷于“孤独求败”的境地多无聊啊),所以,贝利在心底里还是乐于看到自己与拉斯金被人相提并论的——个人网站上,他的简介传略如此收尾:尼克•福克斯(Nick Foulkes,工业设计与社会文化品位研究者)评价约翰•拉斯金,“这是19世纪的史蒂芬•贝利”!

  谈丑论道

  丑与美是互为观照的一对概念,所以艾柯于2004年炮制《美的历史》之后,很快便推出了《丑的历史》(初版印行于2007年)。这一美一丑的意大利姊妹俩都是先迅速换上英文的打扮,随后又穿上了中文的衣服。中文着装均由台湾人彭淮栋根据英文版剪裁而出,再经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出版。从此,两位“姑娘”便任由汉语读者去打量……

  贝利的“丑丫头”原本就是个英国妞,我尽量按原样把她搬到汉语中。举例而言,第253页的“干货”(请恶搞的Chinglish拥趸们注意,这里可不是在开fucking goods的玩笑),和第258页的“宽达一英里而深仅一寸”(请正经的English学习者注意,这里可以关联记忆一个神似的近义习语spread oneself too thin),都是依样画葫芦译出。采用如此策略,目的只有一个:让读者体验到丑之有趣。当美已成俗套,丑就越发有趣,再加上贝利那时常玩世不恭甚或插科打诨(比如“色情与性爱的区别在于光照”,再比如将《圣经》故事讥为“淳朴的乡村神话”)的写作笔法,丑就显得尤其有趣。

  艾柯是大学问家,笔下的丑当然也严肃庄重一些。因为内容相关的缘故,贝利就不免顺带打击了一下艾柯:《丑的历史》“并没有任何地方真正地触及到我们现在要讨论的这个主题。该书固然引人入胜,但其中详述的内容却只是怪诞滑稽、畸变异形和恐怖邪魔之物的大结集。这跟丑并不完全是一码事”。贝利此说,固然并非无可指摘,但也有合理之处。打开《丑的历史》,放眼所及,畸形怪怖、丑恶离奇之图像确实琳琅满目、无处不在,很有视觉冲击力,也很有效地配合支持了每一章节的表述要点。只不过,丑难道仅仅是扭曲恶心、血腥可怖、比例失调、衰老肮脏的一系列外在表征?

  艾柯主创的“图像志”出版物,已经有过数本,都是以某个核心文化概念为主线,然后搜罗串联起相关的艺术图片、影像材料与文字片段,围绕这个概念加以细分阐释,呈示其观念、形态和表现方式的演化进程。这一进程,通常涵盖了从史前、古希腊直至当代的漫长时段,其中借用和援引的传世名作与大家著述都浩如烟海,令人目不暇接,让读者顷刻间便叹服于他百科全书般的渊博。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博大庞杂、鲸吞天下的撰述意图,艾柯看似并无兴趣对其笔下的个体理念加以深度思辨或解析。比如说,侏儒、畸形人、怪物(尤以人兽同体的虚构生命体为最),这些现象恐怕对“丑”的严格意义不能带来什么本质性的贡献或启示,因为前两者属于遗传变异——举个极端的例子,霍金那变形的生理特征与丑该如何关联?而后者则更多是人类娱人娱己或骇人骇己的想象力操练,要么就是“自然的意外事故”。不过,话又说回来,艾柯的此类出品旨在提供通俗文化学读本,所以他的努力停留于“介绍+梳理+简述+图示”的层面,非但无可厚非,而且已经算功德圆满了。此外,在这样一个影像泛滥的读图时代,艾柯及其团队仍能凭借一流的甄选眼光,为读者发掘出众多难得一见、怪趣盎然或毛骨悚然的图片,自是功莫大焉。同时,这些文本相关图片也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丑的联想空间,更是迅速抬高了我们对丑的抗击打心智成熟等级——再看到红绿头发“洗剪吹”之流的后现代农业“黑炮普”、“杀马特”,那种丑的震撼力度就无足挂齿了!

  与《丑的历史》相比,《审丑:万物美学》的姿态,根据创作意图的表述,似乎更“高端”一些,就是要探讨丑及其意义,而不仅是满足于表象的描述和图像的罗列(后者中的丑怪畸变图像,无论是数量,还是狰狞可怖程度,都远远逊于前者)。

  综观全书,贝利以令人莞尔的陈述语汇与妙趣横生的阐发招式,庶几达成了他的写作目标。

  此书选择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期间为重点研究时段,以工业革命前后与维多利亚时代(狄更斯的感慨便是源于这期间从古典浪漫向现代主义裂变的现实)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生态剧变为核心切入点,再关联到其它必要的历史时期,来观照丑的形态与概念变迁。既然拉斯金是维多利亚时代艺术趣味的代言人、“美的使者”,所以就注定了贝利与他的“纠葛”。在旁敲侧击、妙语逗趣之际,贝利并未忘记对丑的理性思考:

  “畸形怪物是基因灾难的产物。而丑,由于有着一种社会和文化的关联,而不仅是简单的物理医学特征,所以要更为复杂……丑几乎根本不是偶然的意外现象。对丑这一概念至关重要的,是思虑评议、有意为之和有所图谋这些理念……说某物丑,这就意味或暗示着你已经建立起一个参照系,有多个偏好参数。比如说,生理残障,可能是令人不悦的,甚至是让目击者痛苦纠结的,但是生理残疾却没有丑那种故意而为之的表现意图。”(p.194)

  据此可见贝利与艾柯在丑这一主题上的差异,甚或分歧:如果说后者关注的是笼统意义上大概念的丑,那么前者更注重的是丑化。

  政治宣传画中的敌人,遭到垃圾、煤烟与矿场侵入的自然,这是常见的、明确的消极丑化;克伦威尔的肖像,那不加修饰的疣包、痘疹,却是画像主人坚持真实的结果,是主动的积极“丑化”。不过,美与丑是一对狡黠、飘忽的概念,在很多情形下,两者间的界限实际上并非泾渭分明。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是当代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摄影作品让工业化的平庸图景流露出诗意。当然,美化也不可突破安全边际,倘若只属意于“某种表征化的过度美化”,那,“浅表层面的美化与深度层面的丑化实则很难区别。”(p.181)这就让人不由想到了曾经的或尚存的少数特例国家,那里随处可见器宇轩昂、光辉伟岸、程式化的领袖像;这些地方涉及官方意志的展示时,一般都特征鲜明:恢弘激昂的规模气势,整齐划一的动作规范,再辅以深情款款的造作姿态。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国度的统治者与完成洗脑程序的民众则由衷地笃信(或至少是统一装出笃信的样子),那既非美化亦非丑化,而是事实,甚或是,真理。

  如今,当你看着随便哪位“俊男美女”在马代小岛上或卢浮宫前留影的曼妙身姿,脑中不由冒出kitsch一词,那就意味着你已悟得媚俗的真谛。如果你看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世界的盛会》,或者看毛时代那红宝书舞动的海洋,又想到kitsch,那就证明一切媚俗之举都已难逃你的法眼。如果你看到这个暑期,沿318国道骑行进藏者那热闹拥挤的单车队,依旧还是想到kitsch,那就恭喜你:你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又掉进“媚雅”的圈套了。

  媚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特定时代情境下反方向的媚俗——这便是媚俗的撩人之处。

  最后的扯淡

  贝利的这本“丑”书,虽然总共仅约11万字,但所包含的信息量可谓巨大。在亦庄亦谐的阅读体验中,领略了令人解颐的幽默华彩(知道美也有衡量单位吗?“海伦毫”是也。能猜到二十世纪初的曼哈顿闻起来是什么气味吗?那里养着十万匹马,每匹马每天排泄的粪便是20磅左右,同样的这匹马还要喝差不多95升水——别以为所有这些水都会转化成汗水蒸发掉)之余,你审度美丑的思维也许会更敏锐、更活跃吧。

  “根本就不会有不够‘巴’的巴洛克”(p.33),这样一句俏皮话能否诱发你对巴洛克艺术的“邪恶”联想?

  假设你是一位典型的中国车主,审视一下你车内后视镜上垂挂的种种护佑“神符”与吉祥坠饰,你会再次想起kitsch吗?

  “越是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群,就越是可能会表现出喜欢花哨装饰的倾向”(p.154),这个论调有没有让你觉得受到了冒犯?

  假设你恰好拥有一台(奇瑞)威麟X5或者2005款的双龙路帝(Rodius,亚洲汽车产业的这两个“骄子”车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能昂首挺胸地放言:这是在挑战工业设计形态学的媚俗潮流?

  从维多利亚港一路北上,突然之间就已进驻颐和园,竟至于在全国各地掀起“黄色旋风”的那只鸭子,曾在今夏热浪滚滚的黄浦江上被变形为“烤鸭”——丑的出现是否构成对俗套审美边界的逾越与开拓?

  还有西班牙巴伦西亚法雅(fallas)节上,那色彩俗艳、造型怪趣的“法雅”人偶(比如臃肿肥硕、皮肉下垂的大卫像);这些波普意味十足的民间创作,与杜尚的长胡子的蒙娜•丽莎,与伯特罗(Fernando Botero)笔下那圆胖笨拙、憨傻呆萌的男女老幼相比,到底谁更接近审丑的精神宗旨?

  你不会不知道北京地标之一,CCTV新大楼吧?这个被列为“世界建筑奇迹”之一的“最强悍”工程,在几年前还引发过一场“色情隐喻”的罗生门式争议:黄河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郑光复(东南大学建筑系)、萧默(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陈一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等学界名流与诸如潘石屹这样的当代地产大佬指斥此楼是“歪门”、“邪门”,是男女性器的象征对应,是殖民主义者拿中国开涮的一个淫秽玩笑,是“世界第一危楼”、“灾难性的建筑”,更有堪舆“大师”们看出此楼反国学反风水、“上梁不正下梁歪”、“气场混乱”,还提醒在此办公的央视员工要防范心脏、神经、颈椎之类疾患(!),而大楼的设计者,荷兰人库哈斯(Rem Koolhaas)则否认自己有如上不良居心。

  如果必须提交我个人对“大裤衩”的看法,那么,首先,任何类型的浩大工程,也无论是成功塑造了政绩形象还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的,只要是涉嫌靡费公帑,我一概反对(然而,像CCTV之类的豪门望族,不搞点“奇迹”出来岂不有负盛名?——更何况,人家有的是钱);其次,我可以有保留地接受民间舆论对此楼亲切通俗的指称,但是,草根阶层与精英群体共同认定的“女体”与“男根”之说,我却无法认同。要论建筑界的男根之丑,还有哪一栋大厦比伦敦的“小黄瓜”(the Gherkin)更色情?

  当然了,“大裤衩”也绝非清白无辜。贝利说库哈斯“认定丑要比美更有趣……却不曾费事去定义过丑或者美……他对丑的兴趣甚至是始终不渝、连贯恒定的:……他在餐馆中也喜欢点吃‘丑食物’”(p.261)。既然如此,我怀疑库哈斯在这里还是别有用意的:“大裤衩”双腿壮硕,属于雄性,顶部前伸凸出的一块是全套阳具,表明此男并未遭到阉割。这样说来,库哈斯是在暗示对央视的期望?还是在对中国“雄起”婉转地表达敬意?

  库哈斯们的想象力其实有限,眼光只是驻留于下半身而已。论及建筑之丑的无限乐趣与极致境界,那还得数北京燕郊的“福禄寿”天子大酒店。设计这个作品的低调无名高人,凭借其卓越超绝的另类趣味,实在应该穿越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去为“疯子”路德维希二世出谋划策:这位自命为“夜晚之王”的巴伐利亚君主,性情乖戾,想入非非,在世时常在林德霍夫宫的维纳斯洞窟水道上享受孤独,而他乘坐的小船,除了现有的金色造型(说天鹅也好说贝壳也罢),没准还会有微型龙舟与鸳鸯小艇来轮番助兴!

  译者杨凌峰

  相关书目:

  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丑的历史》

  史蒂芬•贝利,《丑:审美万物》

  黄河清,《应当绞死建筑师》(《文艺报》2003年8月23日刊)、《魂兮归来哀中华》(2004)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二):丑到极致就是美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三):丑中的美感。

  虽然是一本审丑的书,可是整本书却做得很精美,大开本,精装,全彩印刷,大有一副把丑老老实实揭示给你看的意思。

  图文搭配间,既内容丰富,又适当留白,让人有喘息的空间。本以为看完这本书应该会情绪抑郁好一阵,却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美感,反复翻阅,竟欣喜起来。

  确实,与《丑的历史》不同,作者并非想把丑掰开了揉碎了展示到你的面前,而是仿佛更想要告诉你丑中的美感,和美中的遗憾,一如这本书的副标题《万物美学》——说了半天丑,我们还是在谈美呢。好吧,那我们说的是美学吗,仿佛又听到作者笑着说,嘘——我在和你讲哲学呢。

  正如封面这副丑陋的伯爵夫人一样,据说她是最丑的公爵夫人了,鼻子和嘴唇间遥远的距离,凸起的额头,乌暗的手指,倘若不说她是一位夫人,认为是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大爷也不为过。在书中更是将她与曾因为美到极致、引发战争的海伦排成对页形成对比。可也是这位公爵夫人,无论细数多少丑陋的细节,她思考中的眼神,紧闭的双唇,略抬起的手,组合在一起,仍然觉得有种专注与威严之美。

  而书中的大部分图片莫不是展现了各种美的姿态,如缺憾之美,笨拙之美,密集之美,对称之美,天真之美,随意之美。繁复之美,古朴之美,天然之美,小到鲜花,大到建筑,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48页的“大象人”那一大小小的眼睛,扭曲的头颅,和歪掉的唇齿,可看到他的第一反应哪里是丑,早已被其中显示出的力量所震撼。

  正如作者所说““美”并不总是令人满足的。”正如人的心,不像一个纸箱,说填满就填满,所以,丑一点,又如何呢,比一个美丽的大闷蛋要好多了。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四):美丑并济

  这应该是一本需要一定美学基础的人看的书,自己也肤浅的了解一些,但是再次证明确实是肤浅的了解。对于建筑设计,对工业设计,对于艺术作品等门类众多的方面都有所涉猎,证明了作者的专业功底。同时,自己又能把这本书是懂非懂的看完,证明,这又确实是一本通俗的科普读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问题一直是人类常常争论的原因,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对于一件物品,哪怕知识生活中的一个小物品,角度不一样,体验也不一样。正如我手中这只笔,它是我女朋友送我的,所以自然寄托了不一样的情感在里面。先说说是一只什么样的笔吧,这是一只通体浅蓝色,PVC硬塑料材质,和通常的圆柱形笔杆不同,这只笔杆为六边形,长度大约15cm,书写流畅,整理设计简约,没有多余繁复的装饰。从描述中你也会发现这只市场价也就大概5元左右,在市场种类繁多的笔中,它也体现不出什么竞争优势,非得说的话六边形设计比较特别一些吧。这只笔要说美,远远谈不上,这支笔也只是现代工业的批量产物,丑就更加不是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支笔很美,因为我觉得这支笔是我最爱的人送我的,它寄托了不一样的个人感情在里面。所以我认为一个物品的美与丑,除了大众化的常规因素影响之外,个人角度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个人的感情。而大众化的常规因素又是些什么,且听我慢慢分解。

  大众审美通常是由所在文化和时代决定的,现代人大多看不懂后现代艺术,因为大家认为只有未来的人才能看明白这种艺术,我想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再者,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审美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唇盘族,地球人大部分都不会觉得美,但是本族的人就认为盘越大越美。审美口味众口难调,并且大家对于美的定义,准确的说是认同和观念,也是不大一样,但至少一些标准还是众人认同的,因为大部分的地球人都处于工业化文化之中,简约的设计,干净的外表,丰富的内涵,卓越的性能(如果有),就电子产品则看苹果,机械工业则看特斯拉,等等,这些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典范。自然之美,现代人则崇尚纯粹的自然风光,最好是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否则则稍逊一筹。

  好了,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丑,首先美和丑是一体的,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衬的。正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比如国画,存在留白的技巧,这点有牵强,但是有残缺,才有意境,正如“古道西风瘦马”单是任何一个物品,也不能称为美,但是这个美在于一个称为意境的东西。这个被称为主观心理,正如断臂维纳斯,正是在于断臂给了人们无限的意境,在于人类的想象。

  其实关于美和丑的定义和争论几千年来一直喋喋不休,谁也没有办法给他们一个最后的结论,我认为,美和丑正如太极的阴阳双鱼一般,相生相克。这是一组比较概念,有了美才有丑,有了丑才有的美,当还有更美之物,原本的美便成为了丑。

  漫漫宇宙,有太多的事物,上至浩瀚星海下至分子原子,他们都有各自的美和丑等着我们去鉴赏、把玩、品味。最终美和丑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正如最美的风景不在终点而是在路上。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五):擦亮双眼审视这个美与丑的世界

  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应该是从人类初进化以来,经过优胜劣汰,逐渐被镌刻在感觉最深处的东西吧,婴儿自小就会对美丽的脸更感觉亲切,情窦初开的少女总是最容易被又高又帅的男性吸引,有些时候,我们对于美的感知似乎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而被感知,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直觉,所以直觉中也会带给我们很多错误的思维定势。比如,我们只喜欢美的东西,而讨厌丑的东西;又比如某种东西就一定是丑陋不堪的。 而看完这本书之后,相信很多人看待美与丑的方式会大大改观。其实仅从书籍的标题与副标题就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美与丑本是共生的两面。如果没有丑,那么谁来衬托美?没有了丑,美也必定是单调无趣的。而书中对于一些流派的介绍更让我们理解了,就是因为有了丑,有了让人厌恶讨厌的丑,人们才会奋力去创造美,所以丑也是诞生美的方式。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美与丑,思维开阔,旁征博引,为我们论述了自然、建筑、现代工业以及艺术在美与丑方面的进化与体现。同时书中还引入了哲学、艺术、历史、建筑、设计、数学等学科,甚至还介绍了平时很少听到的新学科——垃圾研究以及神经审美学,让读者在研究美与丑的过程当中,对于这些学科也能进行趣味性的了解。 而每个人心中的美也是见仁见智的,从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好恶,他尤其痛恨的就是现代工业革命,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的丑,掠夺了自然的美。现代工业革命那蓬勃的生命力与爆炸性的发展,确实对于环境及人类认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脏乱嘈杂、铁路延伸对于自然山体的割裂、现代机械简洁美丽的外表与实质罪恶功能的矛盾、大批量生产以及随之产生的媚俗,这些都创造了大量的丑,但是不可讳言,在这样被不断创造出来的丑中间,还是诞生了新的美以及新的流派。从中我们也可以感知到美是具有流动性的,是在变化中的,旧时的美也许可以是一把简洁优雅的椅子,而新的美也许诞生在形态优美的飞机以及城市的垃圾场中。而这两种美,现在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许我们会发觉,原来我们并没有特别讨厌丑的事物,丑也许代表了一种醒目、一种突出而更容易为人看到并且记住。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纠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误区,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很多平时我们接受并乐于追求的东西也许是丑的,而我们平时回避的、常见的许多东西也许是美的。或许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以及角度,世界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六):时尚很大,生活更大

  美与丑,本身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如果谁宣称找到了一个客观科学而且通用的评价标准,我相信他只是满足了大部分人,因为众口难调。但是,那些雕塑、绘画和其他的艺术作品从古代流传至今,必然是因为后世人对该作品传达的思想产生了共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同时期对于美丑的理解有何不同?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是否存在,它们是否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两部分?……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作者进一步的思考。在每一章开头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后,史蒂芬.贝利都会在其余的篇幅展开讨论。作为一个文化评论家,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在他选取的海量据有冲击力的图片的进攻之下,你很难不进行思考。每当看到这些插图,我都要感慨一番自己浅薄的艺术知识,然后再用“术业有专攻”来安慰自己。

  很多人会觉得艺术的内容丰富又厚重,谈及艺术就想当然的认为那是脱离生活的阳春白雪。其实不尽然,他们只是处在艺术之中而不自知。《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有这么一段,是梅姨饰演的米兰达给下属进行有关时尚最重要的一节科普课,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玩意儿?哦……我知道了,你觉得这和你没关系,你去你的衣橱里……而你选了……我不晓得……一件粗毛衣? 因为你想告诉世人,你看重的是自己的内在,而不介意自己穿了什么。但你不知道那件毛衣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蓝色那么简单,既不是青绿色,也不是宝石色,实际上是天蓝色的;而且你还天真的不知道……2002年奥斯卡德拉伦塔发布了天蓝色系列女装,后来我想可能是伊夫圣落朗,他不是发布了天蓝色军装服吗?然后很快出现了八个不同服装设计师的作品,最后它从百货商场被踢出去,流入了可悲的休闲专柜,毫无疑问,你就是在清仓大拍卖时从那里掏来的。然而这个蓝色代表了上百万美元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好笑的是你自认为选了一件不属于时尚界的衣服,而事实上,你所穿的这件毛衣就是这里整间屋子的人齐心为你选的……从‘一些玩意儿’选出来的。”就连已经和我们生活融为一体的A4纸,其规格并不是制标准者随意为之,而是因为在现行标准下的A4纸对折之后仍能保持之前的长款比,这正是黄金分割0.618的魅力所在。

  诗人夏尔.波德莱尔曾经说过,“丑的愉悦…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渴望,还有对可怕糟糕之物的喜好”伦敦国立美术馆商店出售的明信片中,《丑公爵夫人》(封面图)的销量位居前列;封底的中国冠毛犬连续三年在“世界最丑犬只”大赛中获得冠军,一场场“畸形秀”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的展开…当然,这种畸形秀应该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因为以现在的眼光再怎么看这都是没有尊严和人权的事情,虽然那些马戏团或畸形秀的成员不一定这么看待自己。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是上映于1932年的《畸形人》,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里,所有的畸形人都是演员们的本色出演。如果单纯的把它看做暴露丑态的猎奇向电影是有失公允的,导演更探讨了美丽的内涵,外表美丽内心肮脏,抑或是相反,哪种才是真正的丑陋畸形?有传言说许多演员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都受到打击纷纷自杀,其实这是谣传,他们几乎都喜欢拍电影,享受随马戏团走南闯北的生活,并借此获得丰厚的报酬。几乎所有人——除了一个多毛症女演员,而她在那里的普遍评价是“自我评价过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手段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丑”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秃顶、缺牙、断肢、兔唇等不完美都可以改进;前人畏惧且厌恶的侏儒症、多毛症等疾病,都可以通过注射相应的激素来治疗。不再视身体有缺陷者为有罪之人,这是社会文明化的体现。上文中提到的电影演员们,应该是一群比较“幸运”的人,我相信其他人的命运应该和敲钟人卡西莫多或者歌剧院幽灵埃利克,有美丽的心灵和聪明的头脑,却没有一副好皮囊,即使美好触手可及也只能受尽歧视,躲在阴影里生活。和他们相比,真不知那些被遗弃的早夭孩子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时尚界对美的理解不断变化,有时会闪现一下复古,比如T台上的麻花毛衣,或是姑娘们脚上的尖头皮鞋。但是这种时尚感越强的东西,反而越容易过时,“变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一些经典款的单品。对于日常所用之物,我喜欢的也是那些摒弃繁杂花哨外观、只保留最基本功能的物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简约主义”,从震颤派到奥奈达公社,从包豪斯到无印良品,那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设计放在今天也毫无违和感。现代社会里吃饱饭的人们开始回忆过去的田园牧歌,可他们总是有选择性的忽略了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且不说供养60亿人的“田园”该有多大,单是马匹和农家肥低下的效率就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性。所以,对于作者引用“这时候的人们开始买自己的家具,而不再是看似更具贵族气度的继承父辈的家具”来表明美越来越廉价、丑越来越流行时,我还是不能苟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从祖上继承字画、摆件和家具,但所有人都应该有追求美的权利(至于他们有没有追求美的鉴赏力就仁者见仁了)。追求美的行为不应该局限在上流社会的小圈子中,让大众都能够获得的办法就是将其变得廉价易得,虽然好的设计并不廉价,也不易得。

  丑是什么?如何去审?作者到最后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不是一本快餐书或者“时尚宝典”,没有“错误搭配个个评”“一百句扮丑真言”“读了它,以后的设计绝不犯错”之类的文字,这本书适合的是慢点读,边看边记录和思考,顺便再查查背景知识。时尚很大,生活更大,愿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七):还丑一个公道

  还丑一个公道

  ——评《审丑》

  文|杜子腾

  还丑一个公道?如果不坐下来抛出这样一个命题,恐怕我们很少会特意的去讨论“丑”。是的,我们的注意力被“美”已经牵制了上千年,以至于我们都不能好好的谈一谈“丑”。审美成了理论,成了学说,甚至发展出量化美的单位——海伦毫。丑却招人们鄙视,且不明所以。

  史蒂芬•贝利尝试以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这个被我们厌弃且搁置多年的课题。美、丑的概念其实一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属于人类价值观的事物总是左右难辨,界限既模糊又动态。当我们在谈论美,实则丑也在我们的谈论之中隐含。因为作为相对的概念,每一次对美的提及都是对丑的侧面修正。

  对美的哲学的思考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如今不胜枚举的美学家的出现,一直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见解。对蒙娜丽莎微笑众口一致的欣赏,倾倒于海伦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神话,发起于“震颤派”克制与隐忍的极简设计风格的流行等等,都是我们对美的不懈追求。但这完全不能解释另外一些现象,比如从达•芬奇速写草图中暴露的其对于畸形与残损人体的异常迷恋,这大大颠覆了其庄重优雅画作给人的一贯印象;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的《丑怪老妇》(An old woman)虽然画的是一位骨骼畸形的老妇人,但却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再简单一点,“光头强”你认识吧?很丑吧?但不妨碍孩子们喜欢他。如此,我们不妨看看对于丑的认识在那些更有洞见的人眼里是如何的。罗森克朗兹的《丑陋狰狞之美学》可谓是开近现代论丑之先河,之后艾柯的《丑的历史》详述了一堆怪诞滑稽、畸形异变和恐怖邪魔之物。似乎离真正的论丑还有点儿远。倒是狄奥多•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说道,“在丑陋(之物)中,艺术必须去谴责这个世界”。如此晦涩的言语相信很难让大众真正了解“丑”的真实面目。于是,史蒂芬•贝利选择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开始他的寻“丑”之旅。

  同样的两种艺术风格,极简主义与巴洛克有什么联系?数学关系下精确的美与其功能性的丑如何平衡?蒙娜丽莎的美和公爵夫人的丑怎么可以同时受欢迎?丑陋与罪恶,美丽与高尚是对等的吗?自然之美从什么时候开始得到认可,品味的出现表现了什么,“贫乏时代诗人的富有”作何理解,种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商业化下美的滥用等等等等。作者试图给我们一幅广阔的图景,带我们一一探寻丑的踪迹。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个学生,仅仅有跟随的机会,沿着作者的目光所及探视整个新大陆。但这不妨碍我虔诚的学习美、丑的知识,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

  当美成为我们的共识,并进入商业化的运作,我们看到了千篇一律的锥子脸,大眼睛。明星撞脸的频繁发生暗示了审美趋势的单调;女色式微,男色当道则让“美”的生产力成为了批量化的代名词。网友倒是很智慧,一句朴素的“与其美得雷同,不如丑的独特”将美丑的微妙关系拿捏得极其到位。

  结合苏珊•桑塔格对阐释的论述,我们是否对美、丑也少点儿过度阐释?美,我们已经了解的过多了,对丑,我们还停留在主观的偏见中。是否应当掀起一场对丑的“复兴”?那倒大可不必,我们只需还丑一个公道,让丑在我们的视线下回归本真。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八):对不起,这里不提供绝对的结论

  读完此书,假如你感觉一头雾水,那不是作者的错误,也不是你的责任,恐怕是你与这本书相遇的时刻不太合适:一个拒绝提供绝对结论的作者遇到了一个尚习惯于寻找“领袖式”明确意见的读者。

  假如除了一头雾水,在雾气迷蒙的前方尽头,似乎还能看到或明或暗的一缕白光,那你读此书大概已经有所回报。正如一条评价所说:这是一个“启发式美学读物”。

  “没有不‘巴’的巴洛克”,暗指所有的巴洛克艺术都带有纵欲的色情意味;书中这一意见只是提醒你去另眼看看巴洛克,而不是说你家的巴洛克式装修——假如恰好有读者住在这样装饰繁复富丽的屋子中——就一定是为了上演夜夜笙歌的戏码,或者是为了勾起什么索多玛式的刺激联想。

  再比如,阿尔伯特亲王纪念塔(174页),那可是为维多利亚女王的老公(!)建的;一般国人一见或一听之下,大概都是如此反应:贵族风范、皇家气度、宏伟华丽、高大上啊、美不胜收...但书中提出异议:畸形、怪诞、堕落、卑鄙污浊。

  你意见如何?我倒觉得这塔还没那么下流,但比例失调、过于俗丽、挺怪。

  作者的写作有十九世纪英国随笔的调调:洋洋洒洒、无拘无束、信口道来...不怕写得散,就怕文笔无趣、面目可憎。

  对不起,这不是美学教程,也不是审丑百科全书,只是闲谈美丑。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九):被忽略的“丑”

  丑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美相反。认识美大概是人的天性,原始社会人们制作的陶器上会画上鱼刺、人面一类的花纹,可看成人类追求美的最早阶段。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并追求美,进而有了“审美”。可是,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忽略的是“审丑”,丑一直遭到摒弃。丑的人物、面貌、心灵、动物、作品等,有美就有丑,这本《审丑万物美学》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个话题的空白。

  从科学到风度,从自然到品位,从垃圾到广告,本书分为十个章节列出了丑的十种观象,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颠覆式的解读:原来在人世间,竟然有丑到如此的事物存在。更令人称奇的是,竟然有人专门研究丑。这也是本书吸引读者的卖点之一。在书里,你会看到丑的建筑,丑的画作,丑的构图……同时,作者也与之对应的呈现了少量美的画作,来与丑进行对比。

  如何定义丑,反映了该时期人们的审美潮流。这也是本书讲到的内容之一。研究丑,为美提供了佐证,更能衬托出美的存在。比如现实生活中,心灵就有美与丑之分。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为美;自私自利、道貌岸然、表里不一为丑。为人民谋福利为美,鱼肉百姓为丑。这是当前形势下的美与丑的区别。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丑作。

  “媚俗”是丑陋的现象之一。《媚俗或对恶品位的沉迷》一节讲到,“关于媚俗,一个持久常见的定义是说媚俗提供了一种临摹般的复制体验。媚俗之物模仿艺术的效果,但对艺术本身却不在意。媚俗注重的是一种粗糙简陋的即时性结果,径直指向和追求的是反馈、回应,而不是居间过程中的美学效应。”看到这里思索我们的周围,是不是很有触动?

  《垃圾或无用的禅宗》一节的很多内容能够给当前的城市建设者们许多启示。在全民造城的中国,许多城市的建筑要么千篇一律,要么奇形怪状。即便是大裤衩和一阳指,不也是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吗?

  关于世界上的丑陋,正如与美对应有个成语“美到极致”一样,丑只有你想象不到,丑得出乎你的意料。丑到极致,丑到出奇。《当自然是丑陋的》里面提到了一种名为星鼻鼹鼠的动物,因为看上去无脸而令人惊怖。“从相的的角度来说,星状算子的鼹鼠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危险动物,但某种程度上人们都认同,看到这种小东西会比较反感。”这就是人们对丑的直接反应。

  本书对丑的研究非常深刻非常到位,可以透过本书了解一个之前总被忽略的“丑”的世界。

  《审丑:万物美学》读后感(十):237页提到的帕佐瑞克的原则

  帕佐瑞克认定,有五种类型的错谬可能会导致丑:材料之错、设计之错、装饰之错、媚俗之错与当代之错。这份清单过于德国化,无法全本复制再现,但简化编辑之后的版本——呈现出的几乎是诗歌般的形式——依旧可以部分透露出其论争推理所具有的强大的说服力。

  材料之错

  劣质的材料、多节疤的木材、低品质的合金、有毒物质、廉价的加工工艺、隐藏的缺陷、变形的模具以及有斑点污痕的痕的釉面。

  由人类或动物身体部分做成的器物,包括骨头、皮肤、指心生牛角、鸵鸟蛋、鹿角、牙齿、脊骨、羽专,鱼鳞、蜥蜴、龙虾螯爪~蝴蝶与甲虫、卵膜。还有植物中的坚果、香料、蕨类、菌类。另外还有冰块、面包和着色的沙子。

  那些超出物料承受限度的、勉为其难的过度嗜好。忽视材料固有天然属性的手工艺品。

  任何以昂贵得不近情理的材料所制成的器物。

  加工一种材料,去模仿另一材料的特征。

  表面易破碎的材质。

  以替代性的物料假冒价值更高者,反之亦然。

  设计之错

  扁平图案运用于三维立体物品,反之亦然。

  任何设计得太重或太轻的物件。

  任何有尖利边缘之物、不能顺利倾倒内容物的器皿、握持起来感觉不舒服的把手以及无法便利地加以清洁之物。

  组合功能之物,而这双重功用中,无论优选哪一个,用起来都难以适切顺手。

  谎称的功能,包括建筑装饰。

  功能性器物,但其形式与其目的功用之间无合理可解的智性关联。

  模仿手工效果的机械制造的物品。

  无聊轻佻的创意发明。

  仿冒赝品。

  装饰之错

  突兀冒失的或古怪的比例。

  狂热过度的虚饰和用于掩饰缺陷的装饰。

  无技巧地或不明智地运用装饰,比如忽忽略了天然植物图案的自然逻辑。

  对表面特征的破坏入侵,比如在木材或纸质物料上呈现大理石纹,给陶瓷或玻璃镀金。

  偶然意外造成的装饰,如墨水渍、倾倒泼洒的釉彩、融化的蜡以及恍惚出神间所作的画。

  故作新奇。

  对国徽之类的国家标志的嘲弄或误用。

  时代元素误植与异域情调。

  夸张过度的最后润饰,包括彩虹色与荧光色。

  原始尚古元素与民间艺术。

  媚俗之错

  沙文主义、纪念品、民俗风情、体育与运动明星纪念物以及伪信仰。

  当代之错

  将怂恿攻击侵害的器物野蛮化、残暴化。

  为儿童所制作的物品。

  浪费资源,尤其是一次性或用后即弃型产品。

  污染。

  以动物为战利品。

  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

  对排他性独占权的夸张强调。

  在所有致力于改造消费者意识和艺术教育的革新者——包豪斯学派也包括在内——当中,帕佐瑞克的这些原则,就其认真细致和全面的程度而言,从未有过能出其右者。也许,就其说服力或可靠性而言,也独步天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审丑:万物美学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