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守望者 下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30 05: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守望者 下读后感精选10篇

  《守望者 下》是一本由[美]阿兰·摩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守望者 下》读后感(一):阿兰摩尔——黄昏

  原帖作者Multivac

  阿兰·摩尔曾有一部传说中的幻之名作,一直停留在大纲阶段,却对DC漫画造成了深刻影响,名叫《黄昏》,亦称《超级英雄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Superheroes)。显然,这个题目来自于“诸神的黄昏”。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极其黑暗而又宏大故事

  那是1987年,阿兰·摩尔和DC漫画还没有闹翻的时候。摩尔希望把时间因素加入到超级英雄这一类型当中。他这个想法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在摩尔为《黑暗骑士归来》所写的序言中,他提到:

  “我们最精彩,最古老的传说都承认时间会流逝人们衰老和死亡。若是没有最后那支决定罗宾汉葬身之地的流矢,罗宾汉的传说就不完整。假如没有最终的诸神黄昏,北欧神话就会大为减色。”

  基于这一思想,摩尔开始构思DC英雄的大结局。他向DC提交了一份大纲,就是《黄昏》。故事发生在DC宇宙未来。英雄们分成几大势力,展开大战。而阻止他们的人,并不是什么大英雄,而是约翰·康斯坦丁。故事非常黑暗,充满了变态背叛、谋杀和权力争斗。但由于摩尔和DC反目,这个企划最终没有完成。后来摩尔的大纲外流出去,不知被谁放到了网上。

  在大纲的前言中,摩尔首先提到了《黄昏》可能带来的商业效益:像漫威的《秘密战争一样,可以推出各种周边。他又再次夸赞了米勒的《黑暗骑士归来》,以及时间因素的意义。他提出,可以把《黄昏》做成像《守望者》那样的12集系列。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故事的前奏,是未来的超级英雄军团和时间大师瑞普·亨特(Rip Hunter)等一拨人于2000年落入时间陷阱,并遇到了2000年的康斯坦丁。后者告诉他,去找1987年的康斯坦丁,警告当时的英雄们,未来将会发生巨大灾难。瑞普·亨特脱身以后,果然来到1987年初,找到了康斯坦丁,两人展开了行动

  原来,在1995年左右,正义联盟终于决定采取主动,消灭了绝大部分超级恶棍,并借此机会掌握了巨大权力,同时禁止外星人涉足地球。唯一的例外超人,他已经没有外星同族,而且又是在地球长大的,于是获得了合法身份留在地球。到了2000年,英雄们分成了几大“家族”,统治世界:

  钢铁家族:超人一家,位于东海岸。超人和神奇女侠已经结婚,后者改名超级女侠。他们有两个孩子,超级少年和超级少女

  雷霆家族:神奇队长一家,位于西海岸。主要包括神奇队长、玛丽·神奇、他俩的女儿小玛丽,以及原先的小神奇队长。

  在东西两大家族之外,还有一些势力较小的家族:

  泰坦家族:原少年泰坦成员组成。首领是已经变得冷酷无情的夜翼。星火在之前的反外星人事件中死去,现在留下的只有战鹰、赛博格、兽小子、鸦女等。

  神秘家族:魔法人物组成,包括恶魔艾崔甘、幽灵、扎塔拉、命运博士、亡灵等。

  秘密家族:残余的超级恶棍组成,包括卢瑟、小丑、大猩猩古鲁德、猫女、寒冷队长、星蓝石等

  正义家族:原正义联盟(当时的JLI)成员,包括原子队长、蓝甲虫、次代水行侠(原来的Aqualad)、次代神奇女侠(原来的神奇少女)、闪电侠、女闪电侠、彗星队长、次代光博士(女的那个)

  明日家族:曾陷在时间陷阱里的人组成,包括瑞普·亨特,超级英雄军团等

  绿灯家族:主要包括绿灯侠和其他外星种族。在反外星人事件中被逐出地球,在火星的一个卫星建立基地

  另有许多不属于某一家族的人,这里不一一写了。总之康斯坦丁和一个美女相爱了,共同生活了多年。绿箭和黑金丝雀去办报纸了。至于蝙蝠侠……多年来没有人见到过他,他也许还在秘密活动,也许早已死了。

  但作为一个读者,立刻就会反应过来,作者绝不会把蝙蝠侠这种超强角色弃之不用的,对不对

  当然。蝙蝠侠其实多年以来一直在暗中策划,想推翻所有超能家族,让人类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蝙蝠侠一伙的都是源自通俗小说的人物,比如魅影侠(The Shadow)、人猿泰山、萨维奇博士等(摩尔写这篇大纲时,魅影侠漫画是由DC在出版,但DC应该并不完全拥有魅影侠的版权。而且DC也没有泰山和萨维奇的版权。摩尔也只是有个大致想法而已)

  而掌握一切事件关键线索人物,就是康斯坦丁。

  故事的序幕发生在纽约一间酒吧。这是1987年年底,康斯坦丁悲苦地喝着闷酒。一个美女进来,问他借个火。康斯坦丁抬头看着这个女人,然后故事以倒叙展开。

  回到1987年年初。康斯坦丁遇到瑞普·亨特,后者告诉他未来将要发生灾难,需要他帮助。康斯坦丁答应帮助他,穿越时空游说各方势力。

  2000年,钢铁家族和雷霆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决定让超级少年和小玛丽结婚。这完全是一次政治联姻。超级少年是个问题儿童,有施虐和反社会倾向。小玛丽很讨厌超级少年,但也只能嫁给他,因为她不能嫁给小神奇队长——小神奇队长一直在和小玛丽的母亲,玛丽·神奇通奸。

  其他势力都不愿看到两大家族坐大。康斯坦丁则在各个势力之间奔走,鼓动泰坦和正义等家族进攻两大家族。他找到神奇队长,请他不要帮助钢铁家族。神奇队长问为什么,康斯坦丁只是微笑着点燃一支烟,说你早就知道原因了。神奇队长在火光下畏缩了,然后笑着答应了。同样,康斯坦丁也说服蝙蝠侠一党不要贸然行动,要等到最有利时刻;他鼓动外星联军入侵地球;他找到Metron,向他要那张能穿梭时空的莫比乌斯椅,之类等等。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婚礼当天,泰坦家族、正义家族和秘密家族联合起来,向两大家族发动了攻击双方均伤亡惨重。进攻的三支家族基本被摧毁,次代神奇女侠被超级女侠所杀,超级少年也被杀,小神奇队长和玛丽·神奇趁乱私奔了,超级少女也跟他俩一起跑了。神奇队长因为早得康斯坦丁警告,毫发无损,但超人却伤的不轻。

  紧接着,绿灯军团、火星人、鹰族等外星势力入侵地球。更多的人战死。但超人认为自己和神奇队长加起来还是可以同他们一战的。

  这时候“神奇队长”揭露了真相

  原来,神奇队长家族有一个共同问题:他们都是由一个凡人孩童变身成为英雄的。但由于某种原因,孩童身份的年龄不会增长。小神奇队长和玛丽·神奇干脆抛弃了凡人身份,只以英雄身份生活,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神奇队长则不愿抛弃比利·拜森这个身份,所以他还是会不断使用咒语变身。

  但比利·拜森是个小孩。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心智已经成年,但身体仍然是孩童。这让他的心理出现问题,特别是性心理方面。他有时会装扮成年人跑到SM俱乐部去,结果一次就在他被一个美女捆住,戴上口塞之后,那个女的现了原形,原来是火星猎手变的。因为戴着口塞,比利没法喊出变身咒语,结果被火星猎手扭断了脖子。他死后,火星猎手变成他的样子,取代了神奇队长——他对火焰的畏惧就是证明

  超人最终用热视线杀了火星猎手。但外星大军已到,超人终被绿灯侠Sodal Yat所杀。外星人统治了地球。

  这时,蝙蝠侠率部杀到。他们用金属人之一的“金人”做成了金色的战甲,所以绿灯戒对他们无效(当时绿灯侠无法对付黄颜色)。与此同时,外星联军后院起火——康斯坦丁使用莫比乌斯椅来到反物质宇宙Qward,引Qward人去攻打火星、欧阿、塔纳嘉等外星联军各自的母星。

  外星联军只好回撤。地球回到蝙蝠侠等没有超能力的英雄手中。没有什么超级强权了,美国会分成许多小国,自主发展

  康斯坦丁回到1987年。但他也怀疑自己的任务是否成功了,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听从了他的游说。但瑞普·亨特告诉过他,他会和心爱的人在一间酒吧相遇,她会向他借火。另外,曾有人预言康斯坦丁总有一天会遇到比他更狡猾的人,由此会带来一大堆麻烦

  2000年的康斯坦丁留给1987年的康斯坦丁一封信,信里为利用年轻的康斯坦丁道歉。看了这封信,康斯坦丁明白,比他更狡猾的人就是未来的自己。但他没法报复未来的康斯坦丁,除了一个办法,能够毁掉他未来的幸福,也能够避免“英雄的黄昏”发生:

  那美女走进酒吧,问他借个火。老烟枪康斯坦丁抬头看着这个女人,说道:

  “对不起,我不抽烟。”

  那女人耸耸肩,走了。康斯坦丁知道自己就这样错过一生的至爱,烂醉痛哭。

  完。

  多年以来,《黄昏》的故事大纲在DC编辑部和一些作者之间流传。据亚历克斯·罗斯回忆,当他向DC提出《天国降临》企划时,一位编剧詹姆斯·罗宾森(《黄金时代》和《星侠》的作者)看了罗斯的大纲后,问他是否听说过《黄昏》,并给了他一本复印本。罗斯看完后震惊了:早在数年前阿兰·摩尔就提出了超级英雄大决战,他的许多想法(蝙蝠侠暗中策划推翻超人类、神奇队长的身份问题、超人和神奇队长火拼)也与摩尔多年前的大纲不谋而合。而且,阿兰·摩尔的未来世界比他的更为黑暗扭曲。

  摩尔还想用《黄昏》重新塑造多个平行宇宙,或至少是多条平行时间线。不过当时DC刚刚借《无限地球危机》将所有平行宇宙统一大概不会急于这么做。DC再次恢复平行宇宙是二十年之后的事了。

  如果当年这篇大纲能成为现实,这也许会是另一部《守望者》。可惜,我们永远也不会看到这个故事了。

  《守望者 下》读后感(二):过去的问题和现在的答案

  “希望世界能幸存到你收到这个的时候,但坦克已经集结东德,标语挂满柏林墙。”,“丹,所有这些人,他们都死了。他们没法再拒绝或吃掉印度餐,或者彼此相爱。哦,真美好,活着真他妈美好”。就80年代的美国而言,作者想表达生命之美好可贵和活下去的愿望,但就现在而言,活着变成轻易事情年轻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青春”,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好”......回顾自己度过的这些年,在愚昧无知和自我欺骗成长,看过这一切时,才知道自己是一具空壳,一具行尸走肉,把别人的梦想拿来装进自己的身体里,把大众的梦想装进脑袋里,为之奋斗高兴低落

  活着的容易让人忽视活着的意义,在没有了那些紧张背景后,没有冷战,没有核危机,没有大跃进,没有文革,人们怎么从这平淡生活中找出活着的意义?

  无知痛苦,也许我该多看些书,多看几遍《活着》?或者谁来偷偷告诉我一个答案。

  《守望者 下》读后感(三):《守望者》乱弹

  《守望者》

  感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完整的引进了《守望者》。连原作后面的相关文章翻译了,还增加了种种注释和提示,让我能够原汁原味欣赏了阿兰摩尔的神作。

  摩尔大爷在书中详尽表达了自己对人性失望。从头到尾都是这个氛围人人有黑幕,事事有暗箱。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这书了,因为相似的话,大家都说太多了。

  分析下人物吧:

  曼哈顿博士:一个人如何摆脱所有的低级趣味变成一个神!首先他要有妹子,年轻漂亮的妹子,然后看她慢慢变老,然后……就释怀了!——成神!他最牛的地方是,始终保持着谦逊,他对丝魂说:“我和你们一样是牵线木偶,只是我能看到线而已!”

  笑匠:反英雄。蒙面义警里最无趣的人。表面上什么都看透了,能够笑对地狱,可其实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没道理,等你活到三四十岁,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看透,可还是该干嘛干嘛,还必须要带着笑脸,不是吗?但作者对他很是青睐,至少他的结局不错啊。(我真心觉得不错!)

  法老:这种人离得越远越好……如果真要和他打交道……先下手为强吧……哦对,无论头脑还是智商都不是他对手……操!枭雄级的人物,但我实在很讨厌这种为了所谓***大义可以理智地随手杀光所有情人和心腹的人。从头到尾讨厌,最后居然把博士送走了……只可惜,作者给世界留了一本罗夏的日记本!命运终究不是人可以玩的。

  丝魂:好一个奇女子!奔放,现实,柔弱,有正义感,想脱就脱。这应该是男人心理想女性形象。最后作者给了她一个不错的收场,万年备胎就是好用

  罗夏:作者刻画了一个真正能让人摸到的圣武士。他的正义是扭曲的,他的正义的狭隘的,没有人可以走近他,但他内心深处比谁都渴望朋友。罗夏的魅力在于他非常真实。他可以为了正义去死,去牺牲一切。他喜欢笑匠,觉得他很强大,能面对一切,其实他比笑匠强大的多。面对最终审判,笑匠也只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大哭一场,而罗夏可以坦然地求死,大声地说:“决不妥协!”作者把他写的非常令人讨厌,其实,这类人大多如此。你可以歌颂海瑞,有冤可以找他伸,有刀可以找他挡,但现实中你绝对不会想去做他的朋友同事邻居……你绝对受不了的。在这个故事里,只有夜枭愿意接纳他,忍受他,因为他知道罗夏的痛苦,

  知道罗夏的可贵。他从不抱怨罗夏三番两次破门到他家冷嘲热讽吃他的喝他的临走还要顺手带点东西。在所有人当罗夏是疯子变态时,这个发福的中年人穿上装备说:“我要去监狱救他出来!”当他选择与法律为敌,与警察为敌,杀入监狱后,丝魂数次抱怨,罗夏对他们一句谢谢都没有。但夜枭不需要,虽然他和其他人一样讨厌罗夏,但他接受罗夏。在整个故事里,最打动我的不是曼哈顿博士的超凡视角,不是法老的冷酷救世(其实作者就是把他当希特勒来写的),不是笑匠的痛快淋漓,也不是夜枭最终抱得美人归……最打动我的是笨嘴笨舌的夜枭和尖酸刻薄的罗夏这对搭档!两个中年人之间的种种隔阂,种种默契,作者拿捏得非常精准,几乎都是蜻蜓点水……在第十章,面对罗夏的刻薄,夜枭终于爆发了,骂完,他又沉默,然后道歉……他惭愧的转身不语,罗夏在他背后伸出一只干枯的手说:“丹尼尔……你是个……好兄弟。 我明白。 很抱歉……有时我很难相处。”夜枭转身和他握手:“呃……嘿……别放心上,没事的伙计!……没事的!呃……(转移话题)”他们的对白从头到尾没有任何煽情的,也没有任何英雄模式的豪言。但全书我只有看到这一段时,眼眶是湿的。

  夜枭:我想说的是初代夜枭。一个警察,一个普通人,一个不是超级英雄的真正英雄。没有超能力,没有超级智慧,只有一个右勾拳狠一点。他做了很多事,树立了榜样,或许和曼哈顿博士所做的相比,无足轻重,但他完成了英雄的传承,这是所谓超级英雄做不到的。在他的榜样下,夜枭二代也同样变成了一个英雄。关于初代夜枭,在去年的守望者前传《民兵》中有很好的刻画,顺便说一句,那一大堆前传里只有讲述第一代英雄的《民兵》达到了《守望者》的水平,其他的……可看可不看。同样《民兵》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天蛾人在最后一次发病前(当英雄压力过大,导致酗酒精神病……)带着年纪不小的夜枭去了一个地方,他给夜枭做了一个修车铺。夜枭退休后,就干起来家族手艺——修车。这就是朋友,这就是老战友,这就是懂你的人。

  本来只想简单说说的……因为这书怎么夸都不过分。

  值得细细的看。

  《守望者 下》读后感(四):目前读到的最黑暗的漫画小说

  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处在霍布斯状态,即双方在毫无恶意的前提下也会通过理性推理出必须先消灭对方,这在群体间不可避免。想要世界维系和平稳定的唯一方法是让人们相信彼此面临更大的共同敌人,为了避免世界性灾难,这个敌人只能来自地球之外。这就是人性。阿伦·摩尔在《守望者》中诠释的正是他对人性的这种绝望。 这是部黑暗的漫画小说,背景选在冷战时期,军备竞赛一旦触发,这场游戏便会愈演愈烈,没有游戏者能够让它停下。 的确,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并非小说描述的世界景象,在现有的世界图景中,也很难去理解乃至接受那个世界的伦理观。如果没有置身伊拉克那种国家,置身战火中,我们甚至没法相信如今这个稳定社会所依赖的均衡结构其实很脆弱。至少在回顾有限的人生历程时,我们很难抛弃社会一直在进步的信念,难以接受这样稳定的社会结构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真的会崩塌。 这些信念跟死亡一样坚固——即便在老朽之年依旧怀有执念。是啊,谁愿意去相信那些还未发生又让人绝望的事呢。 不过这种黑暗并不否认人性的光辉,尽管霍布斯状态在群体间难以避免,对于个人,却并非生活在这种状态里。我们有种种理由去伤害敌人,这种伤害甚至会赢得道德上的荣耀,但只要我们找到敌人与自己的共通之处,能够与之共情,善意便会由此产生。 作为可以做选择的个人,我们无法阻止群体间的纷争,那不过是幼稚的个人英雄主义,却可以在站队的时候选择更加普世的伦理观。事实上,全球化进程中,现有社会体系确实让人的价值观变得更具普世意义。 可惜这远远不够,就像社会的均衡结构可能会崩塌一样,人的普世价值也会塌缩进更小的圈子里。

  《守望者 下》读后感(五):奥斯曼提斯

  多久以前。在布卡上看的。字太小。买了漫画书。在充满光明的爆炸中。纽约变为灰烬。毁灭的时钟指向午夜的最终点的临界。小字写着‘吾乃奥齐曼提斯,王中之王也,吾辈功业盖世,让尔等叹服’。为了这首诗我特意去买了雪莱的诗集。法老王自此拉美西斯二世。欲比肩于马其顿王国首脑之亚历山大,自以为建立了不世之功,强亚历山大远甚。博士不置可否的评价,让法老王被人赞同的最后希望破灭。幽幽世间,唯法老王一人顾影自怜。最大的成就只是换取他人的妥协。死罗夏一人,是何异于戕害天下人。死天下人。又何异于被盲目所指引而迷失幻灭。自比于王的人。终如黄沙断卧的奥齐曼迪斯毁灭之雕像。唯被黄沙所掩盖。万世功勋被遗忘殆尽。与开启人类思想与军事先河的亚历山大相比,这个自比奥齐曼迪斯的男人不如远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守望者 下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