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1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10篇

  《奈保尔家书》是一本由[英] V. S. 奈保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50,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一):“我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对于奈保尔,看的第一本书是《米格尔街》。

  被其吸引是因为别人批评他的那句话,大意是说他庆幸自己离开,不屑于特立尼达觉得留在那的人都很蠢云云。从边缘中心,从无力者到有力者。相信千千万万个奋力从令人不满狭隘原生环境中逃离的人,都会对奈保尔的体会恐惧感同身受。就连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批评小地方的《自我实现高于一切》:

事实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特立尼达的生活方式。要是让我这辈子剩下的时间都待在特立尼达,我想我会死。那地方太小,价值观都是错误的,那儿的人很狭隘。还有,那儿没有什么适合我干的。

  对于父亲想让他回特立尼达生活的愿望,他有清醒认识

但请听我说,假如我那样做,我会因缺乏知识滋养而枯萎。(即使是受过教育的特立尼达人也)见识短浅,思想狭隘,仍旧把特立尼达视作光辉源泉固执己见拒绝承认问题可能会有另一面。自身对读书并无兴趣:跟大多数人一样,他只在迫不得已时才会读书。他不像你,你会为了一本书的风格,为了创造这种风格的人而阅读

  奈保尔对发音、着装这些阶层阶级标志极为敏感(正如《恶俗》、《格调》类书中所说语言衣着是阶级标志),讨厌别人语音粗鄙衣不得体,认为是丢脸愚蠢。即使受过教育的特立尼达人,不关心会议题:“固执地将五十万人口的特立尼达当作宇宙中心,对更大的全球范围内的不公平和恶行不感兴趣。特立尼达就是他的全世界。”

  而特立尼达的上流阶层,根本不知道教育为何物,只会做一些轻浮放荡的事情消磨时间,不看书报对知识没追求,只能称得上是识字而已,让人鄙薄少有尊重之心。

  而重视教育、知识的奈保尔,视“读书”为信仰

接受教育不等于拿学位,教育意味着更多:它应该培养人文情怀,为生命增加闲适片段,让人具备思考能力。......最糟糕的一种现代野蛮人,他认为凭借自己有限优势就有权对所有事情评头论足

  所以,即使是年薪一千英镑很有吸引力薪水,“如果是在特立尼达工作,这样的薪水也毫无价值。看起来我必须通过努力才能找到一个让我有归属感团体。”

  一方面:“当我发现我和家乡的人隔阂日益加深,我倍感孤独。” 一方面无尽地嫌恶和鄙薄自己的同乡(正如最鄙视黑人最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正是黑人自己):“牛津确实是一个好地方。牛津出来的人优雅能干、仁厚——在我看来是这样。当然,牛津有很多特立尼达人,但是他们的无知和愚蠢一如既往牢不可摧。“

  奈保尔对人最惯常的评价是“愚笨”(在其他书如《信徒国度》中也常见),被别人评价为身上有一种“愤世嫉俗强烈色彩”而为人喜欢,对此有父亲这个知音也是幸福

我非常能理解你在牛津的境遇。你在任何地方都能遇到肤浅的人,但恰恰因为他们肤浅,所以他们总是大惊小怪。我们必须学会客观地看人。有远见的人不多,有智慧的人绝不会到处都是。那些拥有远见卓识的人往往是痛苦的: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想想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吧。是的,往往是这些人创造了世界上那些真正伟大事物。有智慧者必然异于常人。有时,在极其孤独的境地中,你会创造出新的事物,那是你在其他处境中无法创造出来的。辨识你同类中的寄生虫和细菌,但别让他们将你带离你的中心。不要说你甘心默默无闻。如果非要说,那么请说你会默默地努力,把默默无闻变成一面盾牌,将你同周围的喧嚣空洞隔开,不要让它变成累赘

  而父亲对他创作上的精神支持和理解鼓励更是让人羡慕:

但我想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完成学业后,如果能谋得一份好差事,那再好不过;如果没有找到好工作,你也完全不必担心。你可以回到家里,过我渴望过的生活:专心写作、读书,做喜欢做的事。这就是我希望能够帮到你的地方。我想让你拥有我不曾拥有的机会:写作的时候,有人在背后支持。有两到三年这样的时光足矣。假如到那时你还没有写出好作品,那么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再找份工作。我怀疑你将来是否会满足于仅有一份工作。我知道其他事情不能让你开心......我的意思是,只有文学上的成就能让你开心。但是,正如我所说,你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份工作,你应该成为一个作家。我绝对相信你会出类拔萃,我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了解你。你可以自由无拘无束地写上两到三年,到那时你会有所收获

  而关于具体的写作策略,父亲也有细致切实可行有价值忠告

创作小说的时候最好多读好小说,优秀的创作离不开良好的阅读。( 保罗·奥斯特说过类似的:“我无法想象有谁能成为一个作家而年轻时不是一位贪婪的读者。” ) 相信我,读得越多,就有更多的书要读。 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话要说,但如果只在自认为说的话是对的的时候才动笔,那就难得动笔了。 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D.H.劳伦斯就是一位不折不扣艺术家;总之,眼下你应该像劳伦斯那样想。谨记他常说的话:“为自己而艺术。我想写才写,不想写就不写。”......多年前,我还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跟你现在一样:渴望创作,但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完全是在努力编造,因为我写的或者说我尝试写的东西毫无血肉。我写的故事生活中没有映照。我现在知道了,如果我写拉普奇,在写的那一刻我就是拉普奇。因此我必须对拉普奇了如指掌,把自己变成拉普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完全是我;但也完全是我笔下人物。我以为这就是人格化,就像演员们所做的。我觉得这是触及事物核心秘诀。你意识到自己缺乏这种才能本身就说明你努力的方向没有错。 想得出才能写得好。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作者必须设身处地想角色所想。你若能把这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带到你的任何作品中,那你不管写什么,都会熠熠生辉。我认为,一个人在其作品中有这种自然流露,大部分是因为不焦虑。他没有为自己立下太大、有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我若是想讨好读者或者雇主,就会产生焦虑,然后通常会失去平衡,搞砸一切。我开始不那么专注于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转而开始琢磨写什么最能讨好那个人。结果自然是矫揉造作。(现在的大多数公众号不是这样吗?)除了你自己,不要去讨好任何人。只须考虑你是否准确地表达出了你想表达的东西——不要卖弄;带着无条件的、勇敢真诚——你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因为你就是你自己。许多人都会对此心存疑虑,即使是给通俗报刊写东西,也要保持这样的心态。你必须做你自己。一定要真诚。一定要把说自己必须说的作为目标,并且说得明白晓畅。若是在追求晓畅的同时不得不忽略语法,那就忽略吧。若是为了追求发音的和谐悦耳不得不使用很长的单词,那就用吧。我的上帝啊!你觉得文学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呢?要发自内心地写作,而不是为了脸面。大部分人写作是为了脸面。要是一个半文盲的罪犯平常时候给他的心上人写了一封很长的信,那么,这封信会和这类人平日写的大部分信件差不多。要是这封信是这个罪犯在临刑前写的最后一封信,那就是文学,就是诗歌。这就是班杨的《天路历程》伟大的原因。这就是甘地的作品伟大的原因。在我看来,关键不在于这些人的外在,而在于他们可以召唤出另一个自我。他们可以让自己沉浸于某种精神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让他们创作出作品。

  奈保尔的其它书看过的还有《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重访加勒比》、《信徒的国度》,准备系统看下他的书,然后对他应该会有进一步的感受看法,目前了解不是很多。此篇只是摘抄看书时留有印象精华片段以备忘而已。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二):学习一种健康家庭相处方式

  看完《奈保尔家书》后真是既感动又羡慕。奈保尔一家富有,但是幸运团结。哈佛大学的塔尔博士在他的“幸福公开课”中说,幸福的人并不是不经历痛苦,而是能比较快速的从痛苦、挫折中恢复过来。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幸福的家庭也是一样,他们也需要度过各种各样难关,像财务危机子女上学的难题等等,但是像奈保尔一家,他们能在苦难面前紧密团结,相互鼓励直到渡过难关,而这个过程中,幸福和爱并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对奈保尔一家来说,西帕萨德奈保尔是一家人能保持和谐、稳定、有尊严地生活的支柱。首先他自己的行为孩子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表率。一生困顿,但是从不放弃乐观;40多岁了也不愿放弃梦想,与自己年幼儿子一起位梦想奋斗。这让我想起郑渊洁经常在节目里鼓吹的他对儿子郑亚琪的教育。这次回家过年,我在《开门大吉》中又看到郑亚琪带着爷爷孙女讲述他们家的教育故事。郑亚琪避开了他父亲最引以为豪的部分(比如不让他上学),他认为其实父亲对他最具有正面意义影响是每天早上4点雷打不动起床写作。他说父亲给他讲的很多道理他都忘记了,但是父亲清晨伏案的身影却一直印在他脑海里。塔尔博士也说,有时行动力量要大于言语。这也是中国人总是讲的“上行下效“的力量。 西帕萨德奈保尔先生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他坚持自己的梦想的同时,尊重孩子的梦想。他很幸运,大儿子与他拥有同样的梦想,他像所有父亲一样,愿意屈居于后,帮助儿子实现梦想,但同时他和儿子一样勤于写作,父子之间在梦想上不是一高一低,而是像笔友一样平起平坐、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讨论关系。这对于中国那些把自己全部梦想与希望都投注于下一代身上,只要孩子稍有叛逆大发雷霆、极度惶恐家长来说,无疑是最最需要反思的。 对天下所有正常父母来说,无私地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共性。但是奈保尔一家的关爱还多了一些坦诚和理解。作为一位明智的父亲,西帕萨德先生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体谅,他深知一个人在海外交友的需要,并不阻止维多抽烟、喝酒,甚至在家里负债累累情况下,皆尽绵薄之力想方设法给孩子多寄几支烟,或者从口粮费中挤出一两英镑,缓解维多在交友上的尴尬。这对孩子来说,真是值得大喊几句“理解万岁”!更重要的是,作为父亲,他也期待子女的理解。西帕萨德先生对孩子们表现出了可贵的坦诚。他在走投无路之时,并不隐瞒自己的困窘,在信里向维多抱怨道:“我感到手头拮据。如果教育费用变得那么高,我觉得我负担不起。”这跟中国式的父亲太不同了,中国的父亲们以厚重、隐忍的爱为自豪,不愿意让孩子们知道有关家里的坏消息,这看似是一种体谅,但更多的是一种不信任。我现在每次想起来我对家里曾经发生重大经济危机一无所知就感到心疼难受。孩子不仅需要被保护,他们也应该为家庭付出,哪怕只是语言上的相互鼓励。有了父亲的坦诚,子女才能坦诚起来。西帕萨德先生没有刻意隐瞒自己在经济和梦想上的窘迫,所以才能得到儿子维多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没错,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家庭的苦难反而会使懂事的孩子快速长大。像卡姆拉,在父亲去世前还曾给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闹着让父亲给她贷款300元要买船票,但收到钱后又拒绝回家,并且绝口不提钱的问题。但是,父亲一去世,卡姆拉立刻表现出了长姐的担当,自动负担起照顾全家的角色。不能不说,灾难也使人成长。 阅读而能产生共鸣,是因为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很多地方我都觉得,对,家人之间就是这样的。比如维多说他在离家后安顿下来的第一顿就是吃家里带来的鸡,尽管很干,但是他觉得很美味,因为这是家里的味道。我大学第一次远距离离开家也是这样,会特别舍不得喝妈妈给装满在路上喝的水,我总是跟自己说,少喝点吧,喝完了,家的味道就没有了。很傻的行为,但这就时想家的感觉。维多说,很少有贺卡让我同时感到快乐忧伤。对我也是,可能对很多离开父母的人都是,不能回家的除夕夜,那个给父母凌晨拜年的短信,既有快乐,又有悲伤。 奈保尔一家的相处之道应该是很多中国家庭应该效仿的典范。不是关于如何爱子女,中国父母给孩子的爱已经够多了;而是如何在爱孩子的同时爱自己。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非打即骂的教育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适当给予鼓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同时,作为子女也也应该反思,对于父母的感激和赞扬,我们真正能说出口的有多少?我对包括我自己家在内的那种中国式的“内敛”真是痛恨极了,父母从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鼓励,孩子也不敢对父母说同样肉麻的话,这种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失去了给予别人鼓励的力量。缺少鼓励和感谢的父母永远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缺少鼓励和表扬的孩子也总是自卑贫瘠的教育知识让父母和孩子都陷入了一种觉得自己很差劲尴尬的境地。不过,好在科学的教育越来越普及。我现在在家经常听到我四岁的外甥夸姥姥姥爷“你真棒”。有一次,妈妈高兴地跟我说:“小家伙看我蒸馒头很辛苦,跑到我身边给我贴了个小贴画,还跟我说‘你真棒!这么多馒头都是你蒸的!'”我听到后觉得可笑、可爱又欣慰。真好,10后这一代可能不用像我们一样,一直生活在自卑中了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三):逆流而上,守得云开见月明

  生活是如此的残酷而凶狠,常常是还没有从前一个浪头的摧残下爬起来,就被下一个浪头狠狠的继续拍倒。对某些人来说,活着,就是人生最大的折磨。希望,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唯一可能来自于永不停歇的奋斗,奋斗,深刻的思考,继续奋斗,人类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以至于,只有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侥幸胜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出人头地。

  一将功成万骨枯,奈保尔的成功就是从父亲的森森白骨上开出的花。他是父亲毕生的心血所在。还好,最终,终于开出了一束艳丽的花,却已经是将多少人生生的熬成了渣。

  作为一个男人,父亲的一生谈不上有多么成功,始终生活在别人鄙视的目光里。生活赋予了他另外的一种练达和睿智,却也始终饱尝贫困的艰辛。为生活所困,为儿女所苦,只能一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悄然离开人世。

  纵观全书,奈保尔姐弟在外求学的日子里,各有各的苦涩,各有各的艰辛,一定程度上也就忽视了家里人的痛苦,尤其是爸爸的痛苦,妈妈的艰难。不能责怪他们,他们自己也只是孩子,不成熟的孩子,不足以顶天立地的孩子。很多他们的任性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在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子女多的家庭,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利己主义者,否则难以生存。但是还是很大程度上痛恨他们两个那些年里的无所事事,和任性妄为。

  如果他们能够多长点心,也许父亲就不会那么早去世。当然,父亲也有父亲的不是,竟然又给家里添了新人口。这大约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钱不是万能的,然而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所有的理想,梦想,都要首先能够生存下去。我虽然喜欢看那些个写书的人写的故事,但是对他们的为人处世,却是有很多看不惯的。

  这是今年读完的第二本书信集,总的来说,没有失望。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四):奈保尔的精神财富

  奈保尔的精神财富

  ——读《奈保尔家书》

  ◎ 东渔

  一个人的书信包容了这个人的生活轨迹和各种心境,他的世事过往,人情世故,以及思想的变化大抵都会在书信里反映出来。奈保尔作为一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出色作家,一个被大众所承认的文学大家,他的思想、他的成长经历都在读者的关注范围之内,而书信集《奈保尔家书》较全面地为我们呈现了关于他年少求学那一段迷惘的岁月,在这其中,我们得以体会到他的思想变化,以及身心成长所留下的印记。

  《奈保尔家书》以维迪亚·奈保尔在牛津求学期间与家人之间的信笺集合成书。通过书信显露出各人物的本真性情和梦想追求,以及他们维系家庭的那份亲密之爱。字里行间除了普遍的亲情,还有对生活的点滴领悟,共同分享一些欣喜或烦忧,也有写信者对宗教、政治方面所阐发的意见,比如维迪亚谈到对英国税收的看法。书信里还掺杂着对故地特立尼达的复杂感情,以及对牛津充满了憧憬。最后,因为对写作的热爱,维迪亚满怀自信打开了文学的大门。

  年少的维迪亚独自在牛津打拼,也常惦念着家乡和亲人,书信里有着与天下家书相同的开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然而字里行间无不透着维迪亚的坚韧豁达,还有睿智的思绪。他与家人彼此分享生活的琐屑,同时也展露了优美的文笔。他书写思乡情:“我总觉得离家不过是昨天的事。天气晴朗的日子,我会清晰地想起家乡的道路……”而当他心情苦闷想要释放自己,甚至频临抑郁必须去看心理医生时,自我寻求排解的方法至关重要,幸好他意识到了。维迪亚在学校里为学业努力,争取奖学金;为生活奋斗,打工赚钱,锻炼了自己坚强的品格。在贫穷中顽强建立起穷小子的励志形象,也明白一个道理“内心的安宁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围绕维迪亚的书信主要在两个人之间展开,即是维迪亚的父亲和姐姐。在书信的往来中,人物性情跃然纸上,从父亲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他的热情,对儿子的关爱和对文学的热爱。维迪亚与姐姐相互探讨的更多是,各自的人生走向和精神诉求。

  他与父亲拉家常,一种相敬如宾的感觉。维迪亚向父亲倾诉对世界的新鲜认识,对文学的认识,对时局政治的看法。父亲的形象也从很多书信展现出来,他的隐忍,他对小奈保尔的生活极为关切,却又因为家庭的贫困不能大力协助,只能尽力而为。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他们热情虔诚地探讨写作,就像两位老朋友。他们彼此分享发表作品后的欣喜,也谈到谁可以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怎样去写。有时候,维迪亚甚至更像一个前辈,他劝解父亲——去写吧,写作的关键就是去写。他们更像是朋友的关系,没有父与子的威严面对。父亲西帕萨德在信里坦然地写道:“我知道,我以警告的口气跟你说话一点用也没有。”对儿子的关爱和信任自然显露出来。某些细节处,也能看出他们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偶尔有些隔阂,又慢慢疏解。维迪亚对文学很有信心,也离不开父亲的鼓励。父亲关心儿子的作品能否发表,也关心自己的书能够尽力出版。父亲想要维迪亚回到特立尼达参加工作,而维迪亚的理想不在那里,他有更高的追求。父亲西帕萨德将自己的处世经验也分享给儿子,并以朋友的口吻相互探讨,他开导儿子说,你必须否认那种黑暗的抑郁,因为它不真实。你必须对自己说:“这不是真的。它会过去的。”

  对于姐姐卡姆拉,他们在情感诉求方面显得更亲密一些,维迪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避讳她,与姐姐聊聊自己的日常生活,各种烦忧小心思之类的事情。他对姐姐倾诉与女孩们怎样恋爱的事情,本真又逗趣。当维迪亚在困惑中寻求慰藉,他对姐姐卡姆拉写:请常常给我写信,让我感觉自己还活着。

  父亲的死是一道坎,一下子让人打开痛楚的情感。当维迪亚得知父亲去世,从震惊和悲痛中走出来,他写了一封坦然的信,鼓励全家重拾信念。他也说,“在某种程度上,我总是把自己的生命看作他的生命的延续,这种延续,我希望也是一种现实。”随后他一直为父亲的书能够出版做着努力,一九七六年父亲的小说集《古鲁德瓦的冒险》终于出版了,圆了父亲生前的梦想。虽然小说不尽完美,但维迪亚认为要把它看作地方文学宝贵的组成部分。而维迪亚继第一部小说《通灵的按摩师》之后,接二连三地佳作不断,也算是对父亲最好的慰藉。

  这些家书系统性地呈现了奈保尔家族的面貌,注重于维迪亚的成长动态,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诺奖大作家,一定有他的天赋和努力,我们从书信里看到了维迪亚的人生轨迹和文学之路。维迪亚·奈保尔的本真都在书信里显露,父亲一生的寄托也在这里留下印记。是的,家书抵万金,它更能抵得上奈保尔的精神财富。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五):高贵的生活

  我猜,很多爱读书的人都对文学创作者的写作生活充满好奇,而这些人又很少谈及自己如何创作。正如我喜欢的一位作家——木心先生,在他的一部谈创作的书——《木心谈木心》中所说:“最杀手的拳,老师不教的——写作的秘密。”

  不给学生教的杀手拳,又怎会随便打给普通读者看。无奈之下,如我这般的普通读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偷窥一下这些创作者们的日常生活,哪怕只是作息时间,也好啊。若是有幸得知其一二癖好,便简直如获至宝,考虑着自己也培养起来,万一有助于创作呢,这种事,宁可错试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带着这样的“雄心壮志”,我翻过一些书,有关于生活的,有关于写作的。比如梅森·柯瑞写的《创作者的日常生活》,毛姆的《作家笔记》,村上春树的《无比芜杂的心绪》,艾克曼的《歌德谈话录》,卡尔维诺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木心的《木心谈木心》……凡此种种,读时赞叹感佩,立志做他们那些习惯和技巧的信徒。然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千回百转之后,我承认了自己是个成不了气候的模仿者,于是,再退而求其更次——为自己寻找同类。一听到有朋友讲“不知怎地,最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或者,“好几个月没写东西了”,我就由衷激动——原来你也这样!早说啊,我也是!

  而当遇到以下这种情况时,我不仅激动,简直激动地跳起来:

  理想状态是边写作边编辑,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同时做好这两件事。到目前为止,我只写了两篇报道,从圣诞节前几星期到现在,我还没有动过笔。(84页,父写给子)

  我停止写作了,我突然觉得文思枯竭。我只能写点令人反胃的陈词滥调,就是写不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所以我停笔了。其实,过去的三个星期,我什么都没写。挺好的。让脑子稍稍休息一下比较好。(76页,子写给父)

  读这两段,觉得激动是因为找到了同类——动辄文思枯竭、无从下笔的同类;激动地跳起来是因为他们不只是我的同类——第一段话的叙述者是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第二段话的叙述者是V.S.奈保尔。两段同出自一本书——《奈保尔家书》。

  《奈保尔家书》收录V.S.奈保尔和他家人的书信往来共249封。其中最打动我的,当属V.S.奈保尔与其父西帕萨德·奈保尔之间的书信。

  这对父子不只是我在文思枯竭时寻求安慰的同类,他们更是远在我之上的杰出的创作者。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虽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作为记者,也屡发文章。虽不时碰壁,但他自信自己的文章很不错,起码自己读来很喜欢。他之伟大,不在于自己成为了什么人物,而在于在他和风细雨的滋润下,儿子V.S.奈保尔终于在文学上有了巨大成就。他在一封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不要害怕成为一名艺术家。”

  不害怕,在文思枯竭的时候尤其不能害怕。我把西帕萨德·奈保尔说给儿子的话,说给我自己听。因为,像这样的话,我父亲说不来。我的父亲并不懂文学,他只对我说过一句似乎跟文学有关的话——“你将来是要指着笔杆子吃饭的。”

  不懂文学的父亲,却懂创作。他是盖房子的工匠,会看图纸,会砸石头,会把亲手砸出的各类形状的石头严丝合缝地砌在一起,形成坚实的地基。从给自己盖房子娶媳妇到给别人家盖房子娶媳妇,他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盖房子而已,其实,在我看来,他一直在搞创作。我欣赏父亲汗流浃背的样子,和汗流浃背时看着砌好的短短一截地基志得意满的样子。他毕生的创作追求是不搬大石头,去砌公园花池里的鹅卵石。他说鹅卵石小小的、光光的、滑滑的,好看。

  当我写读书笔记,写到困难时——尤其是关于大部头的书的笔记,我会想起父亲扎地基的样子。我的创作追求大概就是有一天能写出轻轻薄薄的读书笔记,像小鹅卵石一样好看的读书笔记。而一切精巧、轻薄,都要从笨拙、粗糙而来。

  多年前,我还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跟你现在一样:渴望创作,但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完全是在努力编造,因为我写的或者说我尝试写的东西毫无血肉。我写的故事在生活中没有映照。我现在知道了,如果我写拉普奇,在写的那一刻我就是拉普奇。因此我必须对拉普奇了如指掌,把自己变成拉普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完全是我;但也完全是我笔下的人物。我以为这就是人格化,就像演员们所做的。我觉得这是触及事物核心的秘诀。你意识到自己缺乏这种才能本身就说明你努力的方向没有错。(51页,父写给子)

  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对儿子说的这段话再有道理不过了,尤其是那句——“你意识到自己缺乏这种才能本身就说明你努力的方向没有错。”——是因为缺乏而不是拥有,我们才努力。

  当我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的时候,常感到焦虑。当焦虑持续到一个月的时候,心情会降到最低点,觉得人生少了些什么,多了些什么。少了的,是那种从床上一跃而起趴在书桌前对着键盘的敲击;多了的,是翻了一页又一页别人的书却写不出一个字的空虚。不过,与其说写不出,毋宁说是想不出。

  想得出才写得好。

  你的成功就在前方。但请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在抵达之前会有无数闭门羹。对此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这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热身……(51页,父写给子)

  自己就吃过无数闭门羹的V.S.奈保尔的父亲深知创作之难,更知道作品获得别人认可之难。不过这些难并非无法克服,再难克服,也必须想办法去克服。因为在父亲眼里,作家的生活才是高贵的生活。

  一九九九年七月,V.S.奈保尔的经纪人吉伦·艾特肯为《奈保尔家书》写了篇简介,简介中如是描述这对父子的关系:

  对于西帕萨德(爸爸)而言,精神生活——作家的生活——即一切:用一双敏锐、幽默、仁慈的眼睛记录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带有自己的独创性,这就是高贵的生活。他在长子维迪亚(V.S.奈保尔)身上发现,这种信仰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共鸣——说不可思议,是因为儿子并非刻意要跟随父亲的脚步,父亲也不曾力劝儿子这么做。这两个人步调一致,完全没有因分属两代人而难以沟通——写下本书中第一封信的时候,维迪亚才十七岁。(1页)

  在奈保尔父子身上,我所看到的,是父对子无声的教育,是子与父无息的默契,就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这种教育,也是许慎《说文解字》所解释的“教”、“育”的含义所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眼中,“善”可以通过写作获得,因为精神生活是高贵的生活,这种高贵,与出身和家境关系不大。

  奈保尔家是一个贫困的印度移民家庭,父亲是不得志的记者,终身不弃笔耕但从未正式出版过一本书,虽然他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过不少类似的话:“我开始相信我可以成为一名作家了。”“我有自信,我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

  他靠微薄收入养活七个子女,不仅养活,而且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两个儿子获最高国家奖学金入读牛津,其中,V.S.奈保尔继承他的信仰——忠于文学创作,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五个女儿也各有所成。这是一个精神高贵的伟大父亲。

  童鸣在谈及木心时,也用“高贵”二字予以评价。他说:

  木心作品的品质,也是一种高贵。他是“贵族”,不是社会阶级意义上的贵族,是精神上的贵族。木心的话说得更准确。他说他是“贵族”,不过是“贵而不族”的贵族。

  我的父亲不懂任何一种关于“贵族”的定义,他给我的教育是最自然的管教,自然到我几乎不太记得他有管教过我。我总是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淘气到没了规矩,被一声“断喝”阻止,然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蔫在一边。不过,在外人面前,最基本的家教是有的,待人接物,出入进退,都懂分寸的拿捏。最可贵的,是我在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正义感,他不用“正义”这个词,他说“公道”,这倒让我想起了吴献书先生翻译的《理想国》,他将希腊语“Δικαιοσύνης”,译成“公道”,而非“正义”。

  如果非要说我的父亲在文化上给了我什么熏陶的话,大概就是他很爱写字。不是用毛笔写,而是用除毛笔字以外的随便什么东西。树枝、石头,都可以。他最爱写的,是家里人的名字,变着花样写。那是我见过的,除了扎根基和逗我玩儿之外,最有耐心的父亲。

  V.S.奈保尔的父亲也将极大耐心给了儿子,让儿子把耐心给写作,而我们,最好耐心地读完以下这一段精彩无比的教导:

  你若能把这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带到你的任何作品中,那你不管写什么,都会熠熠生辉。我认为,一个人在其作品中有这种自然的流露,大部分是因为不焦虑。他没有为自己立下太大、有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我知道因为我是过来人。我若是想讨好读者或者雇主,就会产生焦虑,然后通常会失去平衡,搞砸一切。我开始不那么专注于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转而开始琢磨写什么最能讨好那个人。结果自然是矫揉造作。除了你自己,不要去讨好任何人。只须考虑你是否准确地表达出了你想表达的东西——不要卖弄;带着无条件的、勇敢的真诚——你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因为你就是你自己。许多人都会对此心存疑虑,即使是给通俗报刊写东西,也要保持这样的心态。你必须做你自己。一定要真诚。一定要把自己必须说的作为目标,并且说得明白晓畅。若是在追求晓畅的同时不得不忽略语法,那就忽略吧。若是为了追求发音的和谐悦耳不得不使用很长的单词,那就用吧!我的上帝啊!你觉得文学归根结底是什么呢?要发自内心地写作,而不是为了脸面。(58页,父写给子)

  不焦虑,要真诚。不悦人,要悦己。这是这位父亲给儿子的忠告。在给儿子的信件中,他说:“劳伦斯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总之,眼下你应该像劳伦斯那样想。谨记他常说的话:‘为自己而艺术。我想写才写,不想写就不写。’”(50页)而作为记者的父亲却不大有这样的机会和自由,他说:“是时候写些我在就想写的东西了……是时候做我自己了。我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呢?”(50页)

  真诚地表现自己,便不会焦虑。一旦焦虑,便丧失了高贵,也就等于丧失了写作这种精神生活的真正面貌。真诚表现自己,“自己”,往往是一个多面体:

  在我看来,关键不在于这些人(作家)的外在,而在于他们可以召唤出另一个自我。他们可以让自己沉浸于某种精神状态。人能在那个片刻成为他想成为的任何人。难怪威廉·詹姆斯说人拥有多个自我。他也许是对的。我认为他是对的。你可能会唤醒创作的自我、或者政治的自我、放纵的自我、诗人的自我、神秘的自我、圣徒的自我。(59页,父写给子)

  诸如此类父亲对儿子写作一事的细心指导,在《奈保尔家书》中随处可见。随着儿子的写作渐渐步入正轨,父亲也成为了需要儿子支持的一方。在写作的路途之上,父子之间相互照亮。

  我不想让你觉得我的写作时一种短暂的爆发,可以这么说,我是慢悠悠地、一点一点写出来的。这比完全不写要好。你那些鼓励的话。让我感觉尤其好,因为我知道你不是在奉承我,我对你的评价很有信心。不过,我仍然不希望你对我抱太大希望,因为我要是达不到,你的希望会破灭的。这对于我们俩而言,都是一种痛苦。听着,我并不是说我没有信心。我知道我能写,但我很容易感到疲乏,这也是事实。(143页,父写给子)

  得知父亲对写作感到感到疲乏后,儿子如是说:

  你手头的素材足够写一百篇小说了。看在老天的分上,开始动笔吧。你很清楚你能写。别找借口了。你一旦动笔,就会发现文思泉涌。不要刻意寻求戏剧性的或很幽默的情节……还有一点,尽可能立即动笔。一两天之内。你会觉得文思干涩,但很快就会恢复状态。我不想对你这样说教,但是我很想听你说你在写作,我想听到你说你一直在写,一直在写。……思考,思考,思考,写作。

  我没法告诉你怎样写,我只能督促你写。不要犹豫,甚至打错字也不要去改。尽快写完。记住,想要把小说写得连贯完整,那么最好不要犹豫。相信我,一旦养成立刻动手的习惯,你会发现,肚子里还有几百篇没有写出来的小说……现在就写。风格会自己慢慢形成的。去写吧。写作的关键就是去写。(162页,子写给父)

  同样的,担心儿子因为退稿而心情低落——以至于一个多月没有给家里寄信,父亲很快寄去安慰与鼓励:

  或者是因为,没有出版社肯接受你的小说?如果是这样,不要绝望。你很清楚,很多最伟大的作家也有过连着好几年被退稿的经历。一旦他们的作品开始出版,那些被退稿的作品也都变成了杰作。所以,不要丧气。(194页,父写给子)

  始终坚信儿子一定会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父亲,甚至愿意一个人扛起生活重负,允许儿子毕业之后不必为谋求工作而焦灼,而是按自己的意愿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他认定儿子是一块璞玉,只要经过雕琢,必定不同凡响。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你完成学业后,如果能谋到一份好差事,那再好不过;如果没有找到好工作,你也完全不必担心。你可以回到家里,过我渴望的生活:专心写作、读书,做喜欢做的事。这就是我希望能够帮到你的地方。我想让你拥有我不曾拥有的机会:写作的时候,有人在背后支持。有两到三年这样的时光足矣。假如到那时你还没有写出好作品,那么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再找工作。你考虑一下。我是认真的。我怀疑你将来是否会满足于仅有一份工作。我知道其他事情不能让你开心……我的意思是,只有文学上的成就能让你开心。(233页,父写给子)

  但是,正如我所说,你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份工作,你应该成为一个作家。我绝对相信你会出类拔萃,我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了解你。你可以自由、无拘无束地写上两到三年,到那时你会有所收获。(233页,父写给子)

  就这样,一封一封的信,记录着父子情,记录了父子俩如何彼此成就。做父亲的,虽然最终未能圆了自己的作家梦,但他一生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他已然是一个作家,至少,是儿子眼中的好作家——“我觉得自己还不是个好作家,我知道自己的局限所在。你是西印度群岛上最棒的作家,但是别人只会凭作品评判你。”(162页,子写给父)

  父子间书信往来除了提及写作,生活琐事也占有大量篇幅。他们绝非埋首写作而置生活于不顾的人。在给姐姐的信件中,V.S.奈保尔提到,人应该先理解生活再去创作。生活是要过的,不是通过小说用来理解的。换句话说,选择怎样的生活,就是选择怎样地写作。于是,他们常常聊抽烟、恋爱、疾病、茫然、焦灼等等,这些都是让我颇感亲切的事情。从他们对这些琐事的处理上,足以见出好的写作者所拥有的修为。而众多修为中,彼此信任、各自自信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我无法想象你会写一个不怎么样的故事出来。(41页,父写给子)

  你写得不错。我丝毫不怀疑你会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46页,父写给子)

  儿子V.S.奈保尔最终验证了他父亲的看法,也实现了他十七岁开始萌芽的写作梦。

  1949年,V.S.奈保尔十七岁。9月6日,星期二,V.S.奈保尔在给姐姐的信中说:

  我想写作,但我怀疑有没有哪个作家想象力像我一样贫乏。(18页)

  想象力之贫乏并未影响他后来创作出如此多的杰作:《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大河湾》、“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想象力贫乏之所以不会成为他创作的绊脚石,只因“我想写作”,还因站在他背后默默支持的父亲所说的类似的话——你能写好。你将成为伟大的作家。不要害怕。

  父亲的鼓励是儿子成就自我的重要原因,而父亲自己,在写作上并未如愿以偿。但无论多么失败,有儿子这一句评价就够了——“收到爸爸的信时多么令人欣喜啊。我若是不认识他,一定会说:有这样的父亲多棒啊。他真会写信。”(53页)

  《近思录》有言:“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惟自暴者据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奈保尔父子,一生对写作不懈追求,因其“信”与“为”,故而能不自暴,不自弃。

  记得父亲常这样说我们“郭氏”家里的人——“这家里的人全凭做害了。”意思是,这家里,人才有的是,都害了。这里的“害”,有受命运摆布的,更多的,无疑是自暴自弃了。

  不想自暴自弃的我,想要一生不懈的我,没什么家学渊源,读书写文起步很晚。不知怎地,就喜欢过这样的生活,我想,是被这里的高贵吸引了。

  父亲走后许久,母亲收拾旧物,想要扔掉一些东西。当时远在外地的我,电话里嘱咐:“那块匾,我要了。给我留着。”可惜,最终还是没留下。

  匾很大,挂在老房子里进门右手边的那面墙上,匾上不知何人题写四个毛笔字——“书香门第”。父亲生前常于匾下烧香磕头。

  我能想象,我所行走的路旁,一直有一双目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奈保尔家书》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