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望春风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1 10:40: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望春风读后感10篇

  《望春风》是一本由格非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望春风》读后感(一):一点观感

  最初的印象可以落实了,《望春风》果然是格非最好看的小说,读到中间的时候一度不太满意,觉得有点拥挤,作者试图在一个小村庄里安排下百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三种传奇人生:能奏唐代古琴的古雅文士、参加过滇缅战争的西南联大学生、顺势而起纵横捭阖的当代商人。且因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对政治的天然兴趣,忍不住讲述了许多成败兴亡的故事,似乎想让这个村庄负担起某种庞大的象征意义。我一直不是很喜欢这种有野心的做法。然而,作者用一个绝佳的结尾挽救了这一切。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的、落魄而缄默的叙述者,用他那隐忍、克制而又长久的情感成全了这个故事,尽管从女性角度看,这种等待人送上门来才肯顺势就范的做法并不讨喜。作者一直有对于乌托邦的向往,这部小说也不例外,他用那么多浓重的笔墨渲染江南乡村春日的妙曼,似乎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人世变幻都可以淡成缕缕轻烟。作者对被金钱改变的人伦图景怀有深重的忧虑,在这方面用力不免稍过,但这也许是我年岁尚轻、过于乐观的缘故。作者注重文字的锤炼,尽可能表达得雅驯而妥帖,这应当是读多了中国旧书的结果,而且毫无疑问,他是有文字洁癖的。总之,这是一部可以打九十分的小说,我愿意把它归入伟大的行列。

  《望春风》读后感(二):故乡,回不去的故乡

  故乡,回不去故乡

  ----读《望春风》有感

  听闻格非先生要来附近的一个书店(广州方所)参加新书《望春风》的分享会,立马推了之前报名的活动,一脸欣喜地跑去了那家书店。短短的两个多小时里格非先生给我们谈了许多文学上的理论,也回答了不少疑问,总之收获颇丰。回来后,用了两三天看完了这本并不厚的书,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语言上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长句也不多,很是简洁有力,沾之即懂。情节上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讲了1958-2007年里发生在儒里赵村各色人物身上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都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分批次,反复介绍,让人看玩这一节的故事还想着下一节又会发生什么。而且值得一提的事,许多节的叙述都留下了伏笔,伏笔又在后面的叙述一一展开。这样一来,让本看似松散的结构又显得浑然一体,就好像一张地铁图。不得不说这是格非先生独具匠心的处理,正如茅奖奖词说得那样“细腻的叙述,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人物,格非先生说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一点,“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古典小说,像《红楼梦》、《金瓶梅》等。我觉得我现在有能力驾驭三四个人物。这本书出来之后,情节、结构等不谈,至少人物这方面还是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的。”

  所有作品的伟大之处终究还是在于思想内涵,《望春风》也不例外。它给我们提出一个值得反复深思的问题:当故乡消失之后,我们该怎样追寻。

  地理上的故乡是在农间、在乡村,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是上看,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我们自小生活的土地,也许祖祖辈辈已生活三代、五代、十代.....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感是独特的、浓蕴的,当我们离开故乡时这一切在心中就更加沉重。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正加速乡村的消逝,越来越大的年轻人出生于城市,总也体会不出父辈祖辈们对土地的情感,对乡村的热爱。“日本学者柄谷行人说,’当一个事物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追求它的起源‘......可是我们都知道乡村在中国的社会开始终结,也就是说乡土文学也开始终结。我们今天,比如说我在写《望春风》时,脑子里一直有个恐惧,这个恐惧就是说我不知道这个90后、00后在读《望春风》时,他们会怎么想?我作为一个作者已经开始有这样的恐惧了,说明现实的变化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了。“格非先生如是说到。

  地理上的故乡消失,住在城里也无妨,可要是精神上的故乡消失了呢?格非先生提到小说的起源时说到,“不要以为小说是自古就有的东西,其实它很年轻。为什么会有小说出现呢?因为曾经的美好时代消失不见了。为什么奥德赛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故乡就一切风平浪静了?为什么《一千零一夜》里的每个水手最终都会回到故乡过上美好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现在感受不到这种生活了?小说的出现正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去理解,去认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代,回到《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描述的时代。”现代社会人们看不到劳动的整体性,看不到生存的意义在哪。人人都想追求桃花源,可当有一天他们发现连桃花源也不是一片乐土,那又该如何呢?格非先生反复提到蒙塔莱的《也许有一天清晨》(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即拢集过来的树木、房屋、山峦,又是老一套幻觉。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这其中,就表现了诗人的担忧:当然也是我们的担忧。当我们回头一望,只看到一片虚无,那该怎么办?

  海德格尔说,”返回故乡是诗人的唯一使命“。也许,返回故乡,回到那些美好时光将是我们生存的追求,又或许,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望春风》读后感(三):格非的江南哀歌

  江南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江南,而是被文人传统熏染出的江南。每一段江南历史的终结,都很难不让人想起旧诗文里关于江南的哀歌。当格非借新作《望春风》重返故乡,在废墟之上嗟叹黍离之悲时,既可以被视作《桃花扇》结尾“诌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的终结,也蕴含着屈原“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召唤。江南三部曲之后,格非再次将笔触置于家乡。

  与当代许多乡土小说不同,《望春风》回避了描写宏大历史进程的野心,也没有采用新历史小说常用的解构、反讽等一系列叙事手法。左右当代农村命运的重大政治运动被掩映于日常生活之下,劳动、政治、情感都在村庄中自然地生发。作者更关注的是作为本体的人。正如小说主人公赵伯渝的父亲教给儿子最重要的学问即观察人、了解人、学会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这种态度让作者对笔下人物常带有一种“了解之同情”。赵伯渝所生长的儒里赵村藏龙卧虎,村中不仅有文士、有儒生,还有前国军、前特务、名妓。每个人都构成传奇,他们竟然在这一个小小的村庄共同生息交往。格非要做的,也正是怀着一种亲切感与使命感,为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立传。

  在文学课堂上,格非曾表示,“文学要重新寻找思路,可能要回到传统,回到叙述,回到汉语式的文以载道。”在《望春风》中,作者也正是采用了“讲故事的人”的传统叙事方式为乡村立传。同时,他也在巧妙地动用着谙熟于心的中西方文学资源和叙事手法,试图与诸多伟大作品发生互文性,典型读者可以在小说中遇到《红楼梦》、《金瓶梅》、普鲁斯特、福克纳等的熟悉面孔。作者不断抛出悬念、铺设线索、进行提前叙事。小说的题记中引用了蒙塔莱的诗:“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秘密在小说中几乎随处可拾,正如我们生命所经历的每一刻的全貌都非线性呈现,而是在“多年以后”才能真相大白。小说里的谜底也往往隐藏在河流下游、河堤两岸、滩涂、暗礁处,读者需随叙事者一起借由时间的河流,重返真实的生命。时间,成为解谜的唯一方式,也构成了小说的内在结构。

  “我”赵伯渝的父亲是个算命的,他擅判人的祸福吉凶,他最精彩的一场表演是在一户人家算出诸事都好、只是膝下无子,唯一的孩子前年在茅坑淹死。“我”向父亲诚心请教,父亲却告诉“我”这些结论不过来源于他对院屋里果树、花台、箩筐、年画、茅坑种种细节的观察。父亲告诉我,“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无缘无故的”,“学会观察,预作判断,将来对你大有用处”。父亲对算命所做的祛魅如同现代侦探小说中的精确推理,似乎将民间叙事的神秘性置换成了实证科学,然而这一节的标题是“天命靡常”,随后的情节恰恰又陷入了一种天命的神秘主义。父亲与“我”绕道便通庵回家,父亲却突然望着古庙陷入悲戚。他所看到的是“池塘边雪白的芦花丛中,有一艘倒扣的小木船……寺庙的屋顶有一半已经坍塌,上面落满了树叶。绚丽的云朵,在树林的背后堆积着,一轮红日缓缓西沉,正在下山。”此行归来不久,父亲开始安排后事,决定自杀。

  有心的读者将会在前面发现端倪。半塘寺有个奥秘,进入伽蓝殿即可做梦,梦中能看到自己的前世未来。父亲所做的梦是自己坐在小船上,岸边积雪,天上白云,水中倒映着这一切,一个背对他的尼姑坐在船头。为了解梦,父亲外出,遇见未来的师傅戴天逵,成为被命运所戏弄的“有名无实”的特务。在便通庵,父亲无意中窥见的,也正是自己命运终结的预兆,是那个梦的谜底。在所谓的祛魅之后,作者却又重新将“天命”引回叙述。

  儒里赵村绝非是桃花源。天命靡常、各奔生死,这种带有宿命论的悲剧性因素从一开始就笼罩在小说人物身上。赵伯渝离乡寻母后,他在邗桥图书馆的同事沈祖英时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每个人都在奔自己的前程,也在奔自己的死亡。”父亲生前给出的命运判词日后将降临于每个人头上,然而命运之轮的转向并非是完全形而上的,它蕴涵着每个人的品性,更受时代之手的推动。宏大的历史进程在幕后左右人的命运,当事者有的浑然不觉,有的默默忍受。“活阎王”梅芳曾在村中十分威风,然而她最终被丈夫及众人抛弃、离群索居时,才恍然意识到“我以为自己沐浴着时代的光辉,其实一直生活在耻辱之中。还不如一条狗。”小说中更受时代摆布的一个人是“我”的母亲章珠,她在村民大会上突然发言冲撞政委,却被任命为农会副主任。这一形象几乎是“十七年文学”中李双双的翻版,她们同样爽朗直言、追求进步、被树为典型、并“大义灭亲”批评或举报落后的丈夫。然而章珠懵懂地被严政委献给南京的首长,又出于党性举报前夫的特务身份,却使得自己和身边所有人落入悲剧的命运之网。

  格非曾讲过一个童年的故事:小时候村中有一个老头爱说一种神秘的怪话,谁也听不懂,每次都能逗得小孩们发笑。当他长大之后回到村里,再次听到这个老头的怪话时,他惊异地发现自己全部都能听懂了,原来那是英文。这个故事被移植到小说人物唐文宽身上,当“老菩萨”唐文宽隐藏多年的国军身份被揭开时,知青小付将他流利的英文翻译过来:

  “一年当中,有三百六十个日日夜夜。这些日子就像一把把刀、一把把剑,又像漫天的霜、漫天的雪,年赶着月,月赶着日,每天都赶着你去死。等到春天结束的那一天,花也败了,人也老了,我们都将归于尘土。这世上,再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些人曾经存在过。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来。”

  熟悉《红楼梦》的读者会发现这完全是《葬花吟》的白话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那种人生如寄的悲剧美学也渗透在小说当中。当时间的河流终结、所有命运的谜题都被揭开时,我们将无法忽视《望春风》中的沉痛感,它笼罩于每个人身上,几乎成为本书的题旨。窥见自己命运的父亲赵云仙、将“死”作为人生第三件大事的赵德正、为自己的冲动举报而痛苦后半生的母亲章珠、亲人全部横死只剩自己和吸毒败家儿子的春琴,他们生命中未尝不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刻,却又都要忍受如履薄冰的煎熬,惶惶不可终日。正像是法国作家塞利纳《长夜行》开头引用的诗句:“我们的一生是一次旅行,在严冬和黑夜之中,我们寻找着自己的路径,在全无亮光的天空。”他们的衰败也是江南村庄儒里赵的衰败。江南属于春天,而春天结束的那一天,也许“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来”。

  因此一曲挽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说儒里赵村的实体、格非的家乡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一本《望春风》,它将带所有人重返时间的心脏,那时乡村还是中国的主要基体。儒里赵村充满了明争暗斗,即使从儿童赵伯渝的视角看来,也不乏冷酷、通奸、欺骗、阴谋。可是即便如此,他们所构成的共同体仍然遵循着儒家传统道德,存恤遗孤,急难赴义。农会主任赵德正是个孤儿,村人合力将他抚养长大,成年后又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德正随叫随到的帮忙,这是村里不言自明的、朴素的道德秩序。村民曾两次以“集体”的名义共赴急难,一次是赵德正落难,另一次是为遭遇车祸的国义讨公道。面对外部强力的威胁,村人事不避难、义无反顾、忘却平日所有嫌隙。这种行动与人们如今所信奉的明哲保身的价值观如此相悖。而故事开头“我”所憎恨的梅芳在这两次行动中,一次冒着风雨提醒自己的宿敌德正勿入白虎节堂,另一次则在落魄之时挺身而出率众人为乡亲讨公道,也的确验证了父亲所叮嘱“我”不要只从自己立场看问题的忠告。

  当代许多新历史小说都着眼于历次政治运动对乡村道德体系的重创,认为革命摧毁了农村的士绅文化,也改变了依托于宗族乡里、绵延千年的深厚道德基础。格非的小说也触及了土地改革、文革等重大运动,然而它们显得轻描淡写。政治运动并非没有牺牲,格非用极克制的方式一带而过,却也能“于无声处听惊雷”,赵孟舒因批斗时拉裤子自杀,严政委被逼在厕所吃屎后用刀片自杀。那种“不辱其身”的态度正是传统文士的价值观。但政治运动中乡亲的温情和善意仍然根深蒂固:赵孟舒作为地主被批斗,押送他时却如同“给劳模颁奖”。文革中被陷害的赵德正,也被政敌安置到祠堂。

  《望春风》在结构上最大的分水岭发生在第二三章之间,第三章各人故事皆为余闻。主人公离开家乡,自此故乡就开始“每天都在死去”。这个民风放逸又信奉道德伦理的共同体最终断送于资本之手,父亲所预言的“狠角色”赵礼平亲自毁掉了自己的家乡,新的领袖高定邦的政治宏图沦为无意中给资本搭桥的“替罪羊”。土地对资本家的最大意义是开发价值,儒里赵村的消失也就在所难免,村民们被化工厂的黑水逼着接受拆迁,搬到居民小区。资本诠释着我们这个时代的逻辑,资本成功之后加冕的道德皇冠则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讽喻。

  然而小说的结尾在资本驱动的大规模拆迁运动中窥见了一个缝隙,它像是花瓶中被剪断根茎、一息尚存的花朵,像是人生将死未死之间“一个微不足道的停顿”,也像是有评论者所指出的另一个版本的“倾城之恋”,在必然的城镇化、房地产开发趋势中是一个绝对的偶然事件,这个偶然却是在格非身上真实发生的。小说中,由于表哥赵礼平资金链的断裂,已成废墟的家乡并未继续开发,而是任其抛荒。“我”的好友同彬在便通庵为“我”和春琴改建了除电之外一应俱全的新房,“我”得以重返童年的家乡——它是“世界的中心”。

  正如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说:“只有当我们与精神家园失去联系时,时间才能成为结构的因素。只有在小说里,恒常的真实与幻变的时序才彼此分离。我们几乎可以说,小说的整个内在动作不过是抵抗时间威力的一场斗争。”作者用高度诗性的语言描绘了“我”和春琴在便通庵的生活,原先急速飞逝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开始变得无比漫长,对于时间威力的抵抗恰恰是时间馈赠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新房没有自来水、电视、报纸等一切现代社会的便利,却得以让他们与万事万物重建关系。赵伯渝与春琴回到了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谈论列斯科夫时所回顾的时代,“那时,地球腹中的石头和高悬的神圣星辰仍然关怀人的命运。不像今天,天地不仁,万事万物对人子的遭际皆漠然置之。”油灯照明,柴火做饭,井水泡茶,地窖储存果蔬,光影判断时序,有些读者将这种生活看作是匪夷所思的乌托邦,这恰好证明当代人已经对传统的乡村生活丧失理解,如果我们再联想到这种中国乡村的常态离我们所去不过四五十年,我们可能更会惊异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变。便通庵实际上危如累卵,它宁静美好的每一天都带着末日的危机,它像是《红楼梦》里众人中秋夜即景联句的大观园,在山雨欲来之时享受混杂着悲音的片刻欢乐。

  故乡已经死去,故乡每一天都在死去。正如格非曾反复谈到的柄谷行人的那句话:“只有当某个事物到了它的终结之时,我们才有资格追溯它的起始。”故事的最后,作者“我瞻四方”,为逝去的那个温情的故乡、那些可爱的乡亲,也为自己身体里难以割舍却终将告别的一部分唱起哀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伽蓝殿里那个悠长恍惚的梦可以回溯过去,也可以望见未来。结尾“我”在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依旧描画了一个极为动人的未来:“大地复苏,万物各得其所”,而“我”终其一生所无数次幻想、凝聚着“我”的爱与痛苦的母亲,将会在春风中向“我”走来。这一抹光亮是格非对故乡的深情,它也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望春风》读后感(四):履霜坚冰所由渐,麋鹿早上姑苏台。——读格非《望春风》

  《望春风》这个书名取得很好。春风将来未来之际,心已经融化在春风里了。

  如果你开始有耐心听一个陌生人,不徐不疾拉拉杂杂漫无目的地说着上世纪50年代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且从12岁一直说到了50岁,那么很遗憾,你应该不是“小鲜肉”了。

  10岁以前,我对于年岁没有什么概念。10岁后,突然觉得每一年都过的缓慢而没有变化。时间是那样的漫长,漫长到有些无聊,唯一盼望的就是自己能早日把这“1”字头抹去,似乎这样就能一下迈入某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地方说不清楚的那点特别,十分的美妙。

  可一旦迈过了一个数字(不知是18,19还是20),就一下快得感觉不到时间流淌,瞬间就移动到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这个10年快得根本就好像不是自己迈过的。像是翻书,一目十行地,来不及细看已经翻去了一小半。

  这种感受与书中的描写是契合的。

  书中几乎有一半的篇幅都集中在了“我”的12岁到16岁之间,是“我”在儒里赵村最为清晰的一段记忆时光。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认识的小村庄,统共不过一两百人口,骑个自行车绕一圈恐怕都超不过两个钟头。房屋、水塘、农田,一眼便能全部兜住,就算是山里有被树林遮掩瞧不见的地方,也丝毫不影响它同样的乏善可陈。

  可就是这些在“我”的少年时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里发生了那么多无解、可笑、可叹、可悲、可怒、可怜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安放了“我”孤苦的、灰暗的、新奇的、疑惑的、偶有欢愉和悸动的青春,书中与“我”一辈的同龄人也在经历同样的事情,只是多少比“我”幸运些。

  至于上一辈的人,除了极少数人,从书的最初开始,大多已看不出他们原来曾经年轻过。

  书里描写的人物非常多,到了不画张图表都理不清关系的程度。这也很自然,就像父母偶尔提起小时候的某个熟人,也得从头说起他是谁家的谁谁谁,又和谁谁有着怎样的关系,不多连上几条线,你那个关于故乡的回路怎么也无法联通。

  译林出版社的书腰上写着本书的主旨,“曲终人散之时,重返归乡之路。”

  主旨点的既准确又明白。可正是为了保障这个主旨不偏离,却让书的后半段安排略显刻意了些。

  少年时期随意挥霍的不知前路的虚幻美,终于被命运的铁幕逼着在现实里现了原型,于是,这里的中年显得格外油腻。而这油腻本该隐匿在幕布里的人生,又被作者强行到了前台,特特意意把油腻抹去。无论你走了多远,披红挂绿地失去了当年的模样,作者都让你重新回到了人生最初的起点上。回到儒里赵,回到故土,完成命运的闭环。

  我相信作者格非最终并没有回到过去,一直待在那个小村庄里。一个获了矛盾文学奖的大作家,不大会做这样的选择吧。这是他某一个一厢情愿的想象,把自己的一部分永远地留在故土上。

  可却因为如此,我在感受上不能百分百相信这个故事。它提醒了我,推动这些人生活的不止是命运本身,还有一个叫格非的人操纵了他们。

  这是我唯一有点遗憾的。因为书前半段描写的细致深入程度,差点让我相信这是一本自传。

  如果你喜欢看1958-2007年的那段历史变迁,如果你喜欢看乡里乡气却充满人性的村庄生活,如果你对故乡故土故人以及过去的自己隐藏着怀念,如果你想得到一些思考,换一个角度看到世界,坦荡地回望来时路,以清新的面貌面对将来。

  或许你都可以读读这本书,它会让你静下来,在春风里,东南西北四处望望。

  《望春风》读后感(五):这是一部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品

  格非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业余的作家,专业的教师。”他的双重身份,一是清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一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这两个身份其实是相辅而行相得益彰的:文学教授的身份让他在作为作家写作时始终带有一种史家的自觉——他的作品,不单单是写给现在的读者看的,而且是要留给千百年后的读者,他一直在时间的长河中跟这些想象中的读者对话;而作家的身份则让他在作为教师讲课时能够从身体力行,鼓励青年学子们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人生和世界——“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就是这些学子中的一员。

  在追求作品意义和文化影响的自觉下,格非老师的写作,迥然异于当下的流行小说——这些只提供空间,而不提供时间意义的作品,正是格非所忧心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的车轮当中,人生的意义要放到永恒的维度下才能体现。在这个快餐文化消费时代,时间碎片化,营养碎片化,意义也在碎片化,最终消逝。如果一个人每天的文化养料就是各种鸡汤文、营销文、穿越剧,那么这个人的灵魂无疑会慢慢枯萎,因为他所吸收的养料不承载意义,无法引发思考。而在格非看来,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提供有意义的作品,能让读者思考和感悟,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望春风》正是这样一部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一个江南小镇,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007年,大大小小的人物将近50位,浓缩在20万左右的文字中,很见作者的功力。这是一部当代中国乡村的“黍离麦秀”之诗,作者用冷静克制的笔调,描述了一个乡村的消逝及转变,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群体的生活变迁和命运沉浮。这个乡村是作者生活和生长的地方,其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是作者所熟知的,因此他能够从容地在有限的空间内铺开如此众多的人物,而且赋予每个人物鲜明特色和不同道路,使其承担起每个角色的任务,共同完成乡村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转化。

  从小说叙述笔法来看,格非的语言组织功力炉火纯青,对于江南乡村这一题材的驾驭驾轻就熟。阅读中不止一次发现格非埋下的桥段和伏笔,在后文都得到极其完美的处理和完结,说明作者对读者心理的把握和挑战恰到好处,这也是格非作为文学教师和文学评论家对其写作的帮助。《望春风》的内在结构非常完整且巧妙,主线是“我”从孩提时代到退休的人生,加上父亲、母亲的经历,而春琴、同彬、礼平、龙英、梅芳等众多人物的起伏则是一条条旁支,繁而不乱,虽隐而光。

  对于诸多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及其可能引起的审查,作者很自如地运用春秋笔法,不回避,但也不直接评判。他让书中的人物仰卧在时代变迁中,从个体的沉浮来观历史之兴衰。这些小人物无疑是不能左右历史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历史的车轮从自己的身上碾过,碾平了一些人赖以生存的乡村,也碾平了另外一些人魂牵梦萦的故乡。就像格非老师自己所言,我们的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它已经不在那儿了。而他对故乡的写作,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一种祭奠,如果没人记录下来这些人这些事,那么以后的人就无从知晓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这些事,也许是鸡零狗碎,都属于“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但对这片土地而言,却是宝贵的土产。

  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经常浮现贾樟柯《山河故人》中的一些画面,以及Go West的曲调。虽然对于这两部作品,都有评论说是半部好书或是半部好电影,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两部作品对时间和意义的关注,是远超乎众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上的。东方未晞,残月在天,我们每个人,都必将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踏回时间的河流,追问人生的意义。这是我们的宿命,无法逃脱。你可以选择麻醉自己,也可以放纵自己,但最终,你会在温暖的春风中寻找自己。

  《望春风》读后感(六):故乡虽远去,未到告别时

  我朝东边望了望,我朝南边望了望,我朝西边望了望,我朝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这是一个关于故乡沦陷的故事,类似的故事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广大的乡村,那曾是数亿中国人的故乡,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今,不在了。 有人评价说,《望春风》是类似题材的告别之作,言下之意,已经有很多,但是这本将“盖棺论定”,我感觉,这样的结论恐怕为时尚早。因为,亲人疏离了,故居倾颓了,田野荒芜了,原生态的乡土中国逐渐解体了,很多人梦里的故乡远去了,精神的寄托找不回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游子心态产生了。这是一个解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推进了很长时间,还要继续大幅度推进,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即便解构的工作完成了,重构的过程却远未结束,甚至还未真正开始。 有花就有实,有因就有果,乡土中国的解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可以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心酸可以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苍凉可以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遥思可以有,但是把乡村的消亡等同于精神家园的沦陷而一味的陷入凭古吊往的顾影自怜与期期艾艾却不应该一直有。这种纪念应该是为了忘却和涅槃重生,而不是让伤痛刻骨铭心。乡土中国的解体是既成历史,但不是最终目的,重构和新生才是出路,而致力于重构从乡村里走出来的现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文学努力,恕我孤陋寡闻,目前,好像还真不多见。 主人公沿着冥冥中的宿命之路回到了面目全非的家乡,带着他的爱人春琴,青山依旧在,物非人亦非。在与现代文明几乎隔绝的状态下,主人公拿起笔,开始缅怀和祭奠这片热土以及在这里曾经用力爱,用力恨,用力生活的可敬可爱的人们。春琴问他,我们回不去了吗?他的眼里含满了泪水。“我朝东边望了望,我朝南边望了望,我朝西边望了望,我朝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 现在,还不是谈论“告别”的时候。

  《望春风》读后感(七):荒草与春风

  这是一部绵长而深情的土地变迁史。 作者对植根的土壤怀有天真的眷恋,同时也很清楚地知道乡村在庞大的外力下必将崩塌、被废弃的事实。 乡村人有丑恶的嘴脸,庸俗的灵魂,同时一并也有某种朴素的信念与单纯的美德。而人性是复杂的,具有着某种缺陷却不可称之为坏。即使是有着最蠢笨的头脑,也很难说他没有分明的是非。 而在浩荡的荒草丛生的现实里,却还有春风一点,还有最后的温情与希望。好像所有不能被现实解决的创痛,还有虚拟可以敞开最后的宅邸,还有某种不会被消灭的东西在支撑着。

  同样是描写乡村的时间之流逝,其中交织的复杂绳索令人嗟叹。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就像纵生的藤蔓,说不清谁交覆着谁。相比流畅而简单的《活着》,《望春风》的笔力更为深劲。虽然显得过于枝蔓,却在反复的张合中最终将所有人的命运引渡到了一条相同的河流。而相比之前的江南三部曲,这部小说更充满某种浮凉与衰颓,某种辛酸与坚忍。

  在回忆的悠长叙事中,细微的人物,只是时代的的点缀。我们敌不过变迁,但我们仍拥有恒常的希望。所谓荒草,还待春风来。

  《望春风》读后感(八):我朝四周都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

  又要开始我的列表式书评了。

  1.读格非的第一本书,其实对这个人也没多大了解,正式看之前查了一下知道是写先锋文学的,但什么是先锋文学呢我也不懂,各种流派我都不懂。看的时候倒是频繁想起苏童,后来发现苏童、余华和格非都是先锋文学这一块的,可是这两人写的比格非好太多了!

  2.槽点在哪里呢。首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有完整的情节吗?我说不出来。当然,一本书完全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和跌宕情节,但是这个叙述也很不完整啊,这本书要表达什么呢?书中的主人公是谁?是我吗?更奇怪的是我这个人物,感觉他又融入又没有融入儒里赵庄的生活,融入是说他推动了很多情节,不融入是指这个叙事手段啊,是以我的视角来看待和讲述村庄中的其他人,那我要么有先知的意味,要么也只能写出他所看到的那部分人格,可是具体到每个人的章节,展现的人物应该是完整的啊,只凭作者的视角还有好多好多事没说出来吧。这里想到《红高粱》和这个差不多了,有时候重看一次,记得当时的阅读体验应该比这一本要好。

  3.槽点之二,本书的人物完全没有立起来啊!不饱满啊!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人是谁呢,我应该是春琴吧,但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说不上来啊,唉,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本书像个回忆录,也许就像书里交代的就是几十年后想记录下来给后人听,怎么说呢,有必要出现这么多人物吗,一个跳一个的,平铺开来,到底矛盾在谁身上啊,立了那么多扁平的像,一个活灵活现的都没有啊,交代一下就完了。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红楼梦》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无出其右!

  4.槽点之三,最让我产生混乱感的是年龄,年代,时间。本书的时间跨度很大啊!50年啊!可是我一直觉得很错乱,没有那种时间渐渐流逝的感觉,虽然文中核心人物一代换了一代,但是“我”这个人物,感觉一直是游离在主体之外的,没有能够很好地引领我进入吧。

  5.这本书和格非的自我经历有很大关系,离家多年,回家后发现残垣断壁,心中的怆然和信念的倒塌,嗯,这个可以想象,有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吧,就是哪里都不是家,哪里都不算真正落脚。因此本书要表达的其实也很明白,时代的变迁,儒里赵庄几代人的兴衰,这本书到后面确实色调变灰暗了,和主人公老了也很大关系吧,老了,自然也念旧了,也没有力气新生了。其实呢,我觉得村庄的产生和消亡都是自然过程,这边歇了,新的生命和朝阳也起来了。人生如戏,残阳如血。

  6.文笔还是不错的吧,描写的挺细腻,结尾出乎意料地好,怎么突然出现了一个桃花源啊!乌托邦一样,我以为春琴和我的结局,会老,会死,会寂寂无名,但没想到作者建了一个桃花源!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就让它在小说里实现吧。

  结尾最后:

春琴抱着我的一只胳膊,将脸贴在我的身上,轻声道:“假如新珍、梅芳、银娣她们都搬了来,兴许就没人会赶我们走了。你说,百十年后,这个地方会不会又出现一个大村子?”我没有吭气,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泪水。我朝东边望了望。我朝南边望了望。我朝西边望了望。我朝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

  还有一段没摘上来,不过到这里也足够了,结尾真好。

  7.突然想到,文中的那些人物也挺可爱的,有的明明闹别扭,可是关键时刻却来通风报信,不过是因为一点小事,也可以置气到一直不往来,乡村里的人就是这样啊,小心眼地十分生动,城市动物很少遇到这种场景了。

  8.这是用kindle读完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是《人间失格》。我太喜欢我的kindle了不离手!虽然因为买它,这个月有点超支,但我还是好爱它,对它的爱足以抵消金钱,庸俗!

  9.因为这本书去听了同名专辑,虽然二者并没有一毛钱关系。听了邓丽君版陶喆版凤飞飞版齐秦版,都是闽南语的,最后来到童丽版,啊这个声线!心都要酥了!而且是国语版的听得懂啊!开头那段古筝听着真舒服啊,令人平静,然后童丽开头,要瘫软了,比心。

  《望春风》读后感(九):读后感

  的确,还是那个格非,作品有着世外桃源的悲。说世外桃源是不够确切的,因为这位作家的写作其实带有较强的历史感、现实感,说悲是不够具体的,冷静地道出现实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不着重展现乐观的一面,现实存在就是现实存在,所谓乐观悲观,那是人为赋予的。笼统地说,世外桃源的悲,也是有的,掺杂着作者对故乡、童年的依恋。

  格非很在意自己语言的简练性,一方面跟他之前的先锋文学创作经验有关,寥寥数语,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也跟作家本人的文学素养有关,格非的文笔含蓄隽永,简洁雅致,富有古典韵味。描写环境,“冷雨飘瓦,雪霰打窗”,八个字,瞬间将读者引入所构之境。在营造氛围方面,他功力深厚,一般作家很难与之媲美。

  《望春风》不算长,甚至可以说有些短,尤其是后面部分,不少读者指出伏笔多,却没展开叙述。我是这么看的,没有完美的创作,文笔精炼的小说在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些什么。格非绝非写不出几十万字作品的作家,相信我们目前读到这部作品不是最初的稿子,必然经历了大幅删减,这位作家典型地不喜废话,不喜平铺直叙,习惯性地将故事揉碎了串讲。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删减,取舍可比删减他人文章中的段落难受得多。更何况字多意味着钱也多。而格非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留给读者的是言简意赅、不完美的《望春风》。

  《望春风》读后感(十):十枚硬币---《望春风》与我的儿时记忆

  因为叔叔一家常年外出打工,奶奶就一直住在隔壁叔叔家中。在我小的时候,和奶奶之间有一场“博弈”。

  那时候她身子骨还很健朗,自己自耕自养了三分菜地,所以时常要外出察看、松土、浇水,我悄悄溜进奶奶房间,发现枕头底下零零散散放着十几枚一元硬币,料想着应该买菜剩下的零钱吧。那时的我还只有十岁,正是馋嘴的年纪,怀着忐忑的心情拿走了其中的两枚去买了棒冰,凉凉的棒冰也无法抑制两颊的通红。

  吃完棒冰,抹抹嘴上残留的糖水,正巧奶奶挑着水桶回来了,我害怕事情被发现,急忙躲回屋,装成写作业的样子。几个钟头过去了,空气还是很安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第二天一早,奶奶又挑着水桶出门,我再一次溜进奶奶房间,小心带上房门,迅速飞向床上的枕头,掀开后惊讶地发现那十枚硬币依旧原封不动、安然无恙地躺在那儿,好像还对着我笑。是奶奶老了记性不好吗?还是昨天的事情根本就是一场梦,什么也没发生?不管了先拿几个去买棒冰。

  就这样我和奶奶玩起了游戏,我拿走的硬币都被她一次次补上了,枕头下永远都静静躺着十枚硬币,每次在饭桌上,奶奶什么也不说,仍旧笑呵呵的。

  多年后,我在格非的小说《望春风》里发现了相同的情节,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和奶奶一直在进行一场“博弈”,奶奶的赌注就是那十枚硬币,赌赢的标志就是我自己悔悟,停止偷窃这个行为,她用那十枚硬币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与《江南三部曲》相比,《望春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些许不同。读者能够轻易发现两个故事的发生地都在被格非“厚爱”的江南乡村,《人面桃花》里秀米的十里长亭、学堂和旧宅,在《望春风》中能找到相对应的意向,共同为读者构建静谧、温润的江南乡村的映像。不同的是,《人面桃花》讲述的更多是秀米视角下发生的故事,从反清开始到被捕结束,乡村只是一个为故事提供寄养的器皿,一个提供演出的舞台,而《望春风》中的儒里赵村本身就是主角,所有的笔墨都在记录这个小村子五十多年来的剧变。从五十年代的风雨飘摇到七十年代的历史剧变,再到如今搬迁后荒凉,格非用他的记录时光的笔倾诉他对故乡的爱恋。

  读罢后最大的感受是,风格清丽的文字和质朴的语言之外,不时安插在书中各个角落里的伏笔给读者增添了大量阅读的乐趣。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借赵伯渝的嘴说故事,更容易使读者阅读时产生沉浸感,仿佛自己正在听乡民谈天,同时第一人称的“我”更能加深小说的表现效果,平凡的我在口述不平凡的时光。

  小说以人物架构全篇,通过描绘各色人物的人生轨迹,编织起一幅巨大的故事网,网的中心是父亲让我对村中小伙伴做出的评价。在此之后,每个人的命运也符合我当时的评价。同彬虽然爱夸夸其谈,但本质不坏;礼平是个狠角色,确实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还有梅芳。唐文宽等人,父亲的预言准确无误,他好像什么都知道,甚至自杀地点便通庵也是我与春琴走投无路后的栖身之所。

  最大的疑问是,父亲为什么要自杀?就算老特务的身份败露,可他的其他同门照样活得好好的,所以这不是合理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作者本人知道、

  《望春风》人物众多,从后半部开始,“余闻”了十七位村民的远情近况,将人物的勾勒得立体饱满了起来。我本身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所以对这些泥土滋养的村民莫名亲近,一些场景也曾亲身经历,一些人情世故也感同身受。可以说这本小说是记录五十年来中国农村的成长史!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望春风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