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望春风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望春风经典读后感10篇

  《望春风》是一本由格非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望春风》读后感(一):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两天匆匆翻完了格非2016年的长篇新作《望春风》考研的时候看过一些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张清华老师常常提到先锋已死的问题,读完望春风我也很自然地想起这个议题,格非的新书的确显示出昔日先锋文学日益萧条的前景,曾经还算得上是先锋的实验的笔法如今看来已成带着学术气的俗套炫技,又不情愿于老老实实的写实叙述,呈现出这样一种捉襟见肘格局也是无法避免。

  望春风首先在整体格局和细部安排上就没有任何协调可言,全书主要人物多到令人发指注意这里是说“主要人物”,本来人物多并不能构成一种威胁,但是主要人物多就不一定了,除非有红楼梦一样圈定的活动空间,有百年孤独一样的命运重叠。按理说,就作者小说中隐约流露出的一些意图来看,最主要的人物应该是父亲这一形象,但是作者分散的叙述和对事件时间维度上的整合使得这个人物被打乱了,在前半部分,父亲浑身都是秘密,而父亲的真正气质就藏在这些秘密中,然而到了后半部分开始解开这些秘密的时候,叙述的情感中心却倒向了章珠和春琴,父亲的事情的交代反倒成了累赘。而除了父亲之外,还有一众其他主要人物,而且这些人物都是开辟单章来讲述的,导致叙述中心东倒西歪,不成系统,某个人总是毫无征兆地被拎到聚光灯底下,然后“被交代”。显然这里面是有作者对于结构的一些积极用心,但是我还是觉得,在结构上下功夫之前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内核在,这个内核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种感情,甚至,可以是某种形式实验热情。但是,望春风中,这个内核没有被成功塑造起来就滑入了作者熟悉的结构迷宫编织之中。

  除却结构和人物问题,格非在这本书中的一些语言也让我觉得费解,读到一些句子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在看郭敬明。其实对于中国现代白话,我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欣赏,以何标准。我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语言就像一锅粥,如果谷粉都溶解在粥中才是好的粥,如果总是有一个个的面疙瘩搅不开化不掉就是一锅坏的粥。这也就是为什么《望春风》中有些段落让我有种不适感。“到了那个时候,大地复苏,万物各得其所。到了那个时候,所有活着和死去的人,都将重返时间的怀抱,各安其分。到了那个时候,我的母亲将会突然出现在明丽的春光里,沿着风渠岸边的千年古道,远远地向我走来。”这是全书最后一段,前面作者还化用了艾略特《荒原》中花园尸首的那句诗。整个结尾都像是一种拙劣的情怀表演,大地复苏,千年古道这种词语就像一个个面疙瘩让喝粥的人硬生生地咬开它去品尝包裹在里面未熟透的粉末,那种味道可想而知。不得不说最后所写的场景真的是古风盎然,颇能够解释格非近些年来对传统叙事的回归,但这真的是回归吗?回归所要求意义对接完成了吗?何为古典?为何古典?我很怀疑。

  读完望春风,我思考的问题很快偏离单单针对格非的意见,2016年的望春风实则是前代先锋们在当下时代话语中的又一次文学脱轨,望春风的故事背景是文革十年,虽然格非在书中淡化了文革叙事,情怀当先,历史靠边,但是除了显示作者本人的某种趣味偏好之外,看不到任何锋芒。发表在名作欣赏上的韩松刚的一篇关于《望春风》的批评文章,说到格非前后期小说的对比“格非早期小说虽然格局并不开阔,但是依托于他天才般的语感和先锋气质,始终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叙述的快感阅读享受;相反,后期的小说虽然在结构上具备了一种不凡的气势,却又输在气象上。”说到底,先锋气质的褪去,让先锋小说家的一些形式外衣穿不住了,而先锋气质的褪去又不是作者的主动放弃,而是与时代语境之间不断拉大的距离让那些原本能够介入的语言变成自言自语。这就是先锋总不能避免的命运,毕竟任何的姿态需要观众

  诚意亦是寥寥无几。这不是一句批评,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色”,不知何故,八十年代之后的小说在醉饮西方现代主义美酒的时候好像单单过滤掉了“灵魂”的维度,中国小说家热衷于表现那种与历史背景搅合在一起的情绪,那种广大的虚浮的气息,即便是余华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浓烈短篇小说,我们也能感觉到残酷笔触每每游离于真正的主体性之外的步伐。如果真的要寻找当代先锋小说与古典文学之间的联系,我想这一点才是最本质的——在主体性缺失的缺氧环境中去晕开一种实体化的气氛。现代文学中是有灵魂维度的,但是先锋又没有了,又开始写“整个”的东西,也许这不失为一种回归。

  桃花依旧笑春风。你看依旧二字透漏了多少疲惫。介入总是那么难,自我又往往是注定失落的桃花源。

  《望春风》读后感(二):一块温润石头

  格非的小说,我这看的是第一本。去书店里面想买方芳的《软埋》,店员说书没有,给禁了。随手翻了翻书店里面小说类的其他书,看到这本,书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你把石头埋在土地里,不能指望它能长出庄稼。”这句话一瞬间击中了我,就买这本了。

  这是一个浮躁社会人们只问收获,不问耕耘。甚至连石头都没有埋,却指望收获大把的庄稼。

  这本书不是一本浮躁的书。它写得有点散漫。用娓娓道来的笔触书写了一个江南乡村从50年代开始到新世纪初的演变,而着墨最多的是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篇章。相对于书的字数而言,书中的人物是比较多的。父亲,母亲,我,春琴,德正,虎平,雪兰,等等二十多号人物。没有特别着力写,但短短篇章了也基本概况了这个人。宛如从前的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幅乡村水墨画,就可以道尽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本书读起来是比较轻松的。宛如一块温的石头握在手里,温暖不冰冷,光滑无棱角。可是这样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书的最后,作者安排了一个乌托邦的结局。可是作者也知道这不现实。正如他自己最后写到的:“你把尸首种在花园里,不能指望它能开出花朵来。”

  《望春风》读后感(三):拿什么安放你,我的乡愁!

  喜欢格非的文笔,喜欢格非讲故事的能力。能在一部四百页不到的作品里刻画十几位栩栩如生的人物、能讲如许多的故事,真是他的本事!而这些故事与人物盘根错节在一起,让整部小说初读第一遍时有点紧张、迷惑甚至有点无助之感,于是,读第二遍。

  是的,这是一部可以重读的书。作者将他骨子里对回归故土的哀伤溶解在其每一个字、每一段话、每一个故事里。故土的变迁和物是人非永远也抹不去的哀伤,他的故事,荒诞着,合理着,出乎意料着,又情理之中着。他的文笔,只要读进去,就溢出江南的风、江南的雨、江南的春夏与秋冬,读出那种刻骨铭心伤感,漂浮在你的眼前,钻进你的心里。

  沿袭了“江南三部曲”的风格,但这次不是“桃花源”,不是“乌托邦”,而是难归故里的乡愁!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都是放不下、舍不得的乡愁……

  我朝东边望了望。

  我朝南边望了望。

  我朝西边望了望。

  我朝北边望了望。

  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

  独怆然而涕下!

  《望春风》读后感(四):《望春风》:回不去的地方,忘不掉的乡愁

  文/吴情

  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一个对中国当代小说家的文学创作具有深远影响重要人物。他倾尽了毕生精力书写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通过描写“一块邮票大小的地方”,细致展现了人生百态,也寄予了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对生活在乡土中国的小说家而言,描绘“一块邮票大小的地方”,描绘故乡,几乎成为创作的黄金法则作家们纷纷抢占文学阵地:莫言有高密东北乡,苏童有虚构的“香椿树街”,而作为“先锋作家”之一的格非,则有属于他的“江南”。

  所谓“江南”,多数人想象的或许是苏州园林式江南,小桥流水精英分子的活动范围所在。可对格非来说,江南并非知识精英的专属,相反,普通人才是理解江南的基本单位,无论是“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中的江南,还是《望春风》中的江南。格非笔下普通人承载了时代和历史最多的密码,也担负着宿命机遇最多的戏弄。

  《望春风》是格非凭借“江南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这一次,格非再次将焦点集中在江南,涉及的空间有城市和乡村,以乡村为主。城市有南京等地,乡村则包括儒里赵村、窑头赵村和半塘。数十个人物活动在这些场地,没有谁能真正被视为小说的主角。或者,不妨说,乡村本身获得了某种“正名”,成为自我和历史的主角,人物因而成为配角。中国当代文学中,“十七年文学”中的作品在描写农村时,总侧重于书写农村的政治运动,忽视了人物的衣食住行和乡村的风俗习惯,而后者,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小说的传统;格非毋宁很好地承接了这一文学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并将之发扬光大

  小说主要处理的是1949年建国以来江南某处乡村发生的社会转型。关于这一段历史,多数读者想必不会陌生,但如何书写,成为摆在作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十七年文学”以政治为中心,乡村的变化与政治同步,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成为人物活动的主要舞台。可于格非,乡村的主体性似乎更为重要,尽管政治不断深入乡村的根基。儒里赵村也好,窑头赵村也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儒家文化这一大传统的影响,另外,民间与性意识,也是解读的密码。这样的乡村,表面上以儒家伦理组织起来,秩序井然实质上则充满了美色、权力欲望。有人尽显骨肉亲情,有人玩弄阴谋诡计,有人几乎超然物外,有人试图超越却终陷于泥淖。

  格非是个叙事高手,曾撰有《小说叙事研究》的他,对种种叙事技巧的使用,堪称娴熟之至。《望春风》一书总体采用第一人称有限叙述,以“我”,绰号“小呆子”的视角,观看乡村数十年的风云变迁。小呆子为人善良正直乖巧懂事,但有些时候显得木讷笨拙,过于顺从。小呆子似乎没有太过强烈的情感流露,即便当得知父亲去世那天。因而,叙事者的感情基调几乎克制到不轻易察觉的地步。不过,从诸多细微之处可以发现,对于乡土社会的剧烈变化,更多的是手足无措和难以适从。除却第一人称有限叙述,在相应的部分还辅以第三人称有限叙述,使得整个故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多了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令人生疑,也回味无穷

  在创作完成《望春风》后,格非曾说,“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发现老家没了,整个没了,全都是一片瓦砾……”对于乡土中国的远去,我们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解释,社会学方面的、政治经济层面的,但在各种解释的有限效力下,我们最终仍将面对乡土已然远去的事实。故乡,一旦离开便无法复归的地方,一处无力承载却承载最多乡愁的地方。现代性的加速中,格非笔下江南这样的乡土,应当还有很多很多。乡愁是一杯苦酒,饮不尽;酒不醉人人自醉。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刊载于《珠江商报》,时间:2017年1月31日,链接: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_new.asp?Fid=124001&FlayoutId=35531)

  《望春风》读后感(五):断的章与取的义

  手边有全书和收录了本书上半部的《收获》杂志

  《收获》上第一句诗是刘禹锡的“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在全书扉页上已经被换成《诗经·小雅》中的“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兔葵一句出现在书里最后一章。

  第二句蒙塔莱的诗,“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 恍惚觉得像格非先锋时期《褐色鸟群》的结尾,“这些褐色的候鸟天天飞过水边的公寓,但它们从不停留。”

  刀笔赵锡光先生家挂的字:“屡霜坚冰所由渐,麋鹿早上姑苏台。” (《周易》;荒台麋鹿典)

  同彬妻子班主任给狱中的同彬写的信末尾:“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倏忽复明,人皆仰之。” (《论语》)

  沈祖英口头禅:“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蓝采和《踏歌》)

  赵伯渝翻看堂哥赵礼平送的励志格言出版物:“这些格言警句,早已无关世诫,也无关警劝,读起来,倒更像是对这个世界露骨的讽喻。”

  赵伯渝返乡:“天空陡然间变得更加阴沉幽暗,但也不是全黑——就像《诗经》中所说的‘如晦’,其实并不是如墨般的黑暗,而是灰灰的一派清冷,暧昧不明”

  “世界的中心。”

  第三章看东西南北;第四章望了望东南西北。

  时间,时间,时间。

  《望春风》读后感(六):回不去的乡村

  《望春风》

  作者:格非

  译林出版社

  纸质书

  2017年5月26日在学校读完

  在冬天开了头的书,在春天竟是毫不费力地看完了。意蕴悠长,回味久久。

  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词这样写:

  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明清小说传统的修复和转化,细腻的叙述、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

  故事在乡村中展开。乡里邻舍,人物交织。关系好的因为一些事情反目,落魄的不久得转机。有简单纯朴,有背后算计。就像所有的乡村生活。读着不禁联想:这个人物像我们小村里的谁?偷鸡摸狗的事情小村里是否也有发生?还有那些逐渐消失的行当,我们乡村里也真的寻不见了。

  读罢故事,想起许多儿时记忆。那时的乡村虽然没有丰衣足食,牛羊满圈,但真是人烟凑集,四时清明,万物各得其所。如今已是回不去的、逐渐小时的乡村。

  乡村生活刻在生命里,是生命的一部分。走到哪里,总会牵挂着、思念着,忘不了。是不是这样的初衷才有了《望春风》?

  《望春风》读后感(七):春风何日再绿江南岸

  仿佛在说着自己的家乡,仿佛在说着自己身边的人,江南水乡的味道是儿时家乡的味道。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那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一个个跃然纸上。像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一样,儿时的经历深切,美好,不了忘却,但是离开的时间长了,就去风筝,线头虽然还在那里,但是也只能是一种远远的俯瞰了。这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半部好书的由来。

  但是,没有后半部,我与春琴的重合,没有一众小人物的生老病死,人生怎能会圆满呢?怎么从终点回到起点,成为一个圆呢?怎么如四季的轮回,带给人虽然渺茫但还依稀的希望呢? 春风何日能又绿江南岸呢?面对狂飙突进的时代战车,几人被抛弃,几人稳坐车头,几人能理解,几人能判断?大多数人哀婉着过去,随波逐流着现在,迷惘着未来。

  《望春风》读后感(八):文字细腻自然,情感真挚绵长

  读完合上书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什么感受的,无所谓伤感或欢喜,只觉得故事到此结束,挺好。

  这本小说的故事线铺的有点长,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儒里赵村的20多个主要人物悉数登场,乡村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我”的叙述交叉着人事,“我”是其中一员又仿佛游离之外。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从小被母亲遗弃,幼年时父亲自杀的半个孤儿,是一个“小呆子”,“我”在不断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观察着村里的人;在离开村子之后,过了二十几年孤单冷寂的生活,又一步步更靠近家乡、回到乡村。

  小说里的人物众多,读到最后感觉就是所有人都在“我”的生活中真实存在又如过客般缥缈。儒里赵村的人,有老辈人老福奶奶,有尖酸“刀笔”塾师赵锡光和老婆冯金宝,有遗民古琴家赵孟舒和他带回来的妓女王曼卿,神秘的说书人“老菩萨”唐文宽,有做了村主任的孤儿赵德正和比他小二十五岁的媳妇春琴,有村干部高定邦、高定国兄弟,有最恨的妇女主任梅芳,有木匠赵宝明和媳妇龙英,有一直准备死却活到九十多岁的如皋,有“红头聋子”朱金顺和他救火队队长的儿子朱虎平,有长生和媳妇新珍,有同龄的赵礼平、同彬、斜眼儿、雪兰、金花……故事交错叙述、人物个性穿插描述……即便是刚读完不久,也不那么容易记起每个人物的形象,但是这些人物组成生活的地方儒里赵村,却是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景象,那是“我”的故乡。

  跟随“我”的视角,乡村里的人在变,乡村的面貌在变。最后乡村没有了。 “其实故乡的死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故乡每天都在死去。”踩在村子的废墟上,经济发展后带来的乡村灭失,不需要太多笔墨刻意渲染,也能感受到那种回不去故乡的伤感和寂寥。

  小说最后一章用了很长的篇幅,写春琴。那是“我”始终握着的秘密。跟着算命先生的父亲去塘里村走差,是故事的起点,那时的春琴十四五岁,用凌厉的眼光瞪着“我”;故事的中段春琴嫁入儒里赵村成为我的“婶”、丈夫去世、送走“我”、儿子吸毒、婆媳不和;故事的最后,“我”和春琴在父亲自杀的庵里过着几十年前乡村自足的生活,春琴是“我”的妻。

  我朝东边看

  我朝西边看

  我朝南边看

  我朝北边看

  不管朝哪个方向眺望,我在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亲人。

  个人推荐阅读的理由:格非的文字不矫情,不刻意,不故作深沉,也不假装随意,是细腻自然的,是真挚绵长的。

  《望春风》读后感(九):望春风

  能够感受到作者是怀着充沛的情感写下这个故事的,对乡土中国深切的热爱并对当代社会家族集体消失的无奈与妥协都使本书充满沧桑和哀愁。所有写作者可能都会有个轮回梦,借由笔下的人物去重新经历自己所处的时代,可以借他们之口去解释人生中每一处岔路口的彷徨与抉择,也可以去幻想另一条路上的种种风景,在决定人物命运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灵魂归宿。本书的缺点比起优点更加明显,线性叙事和人物叙事的交叉是故事结构稍显混乱,将虚构类小说仿照成纪实类小说也并不讨喜,文学笔触不统一,偶尔爆发的自省与整体不搭调。但对于读者来说像植物一般从土地中汲取营养是阅读的必要形式,只要能跟着作者的文字代入到故事中,书中那些命途多舛的乡人终将得到读者的理解。

  《望春风》读后感(十):赵伯渝是个成功的文学形象

  开头,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英雄暮年的案例。

  不怎么精巧的叙述,笨拙的口吻,还有无数中老年男作家钟情的乡村人伦八卦背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会是一部格非的好作品,直到,我真正看懂“我”这条故事线,看明白了作家从开头到结尾给讲述者“赵伯渝”所立的人设,瞬间觉得这个小说绝妙起来。

  这一次,作家没有化身故事人物叽叽歪歪惋惜流金岁月纯粹往昔,而是完完全全地隐身于故事之后,让一个“活起来”的讲述者来讲一段七零八落的故事。挺妙。赵伯渝的人设太地道。

  什么乡村变迁史诗的评价,我觉得那是出版社、营销者的野心,也许带点儿作者的野心,为了宣传拔高而已。这个作品最令我佩服的,还是作家对故事讲述者赵伯渝的成功设定。

  凭着“赵伯渝”的写作水平,《望春风》写成这样也就可以了,可格非让赵伯渝的《望春风》写成这样,蒙了读者全程,直到末尾才游刃有余地把叙述者的角色进行剥离、转化,完成它的故事功能,这让我真心觉得,格非还有才啊,还有才,没有陨落。

  见了太多作家晚节不保的例子,这一本书让我稍有安慰。因此推荐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望春风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