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4-24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精选10篇

  《到乌龟国去》是一本由刘旭恭著作,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元,页数: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一):让我们一起慢下来----评《到乌龟国去》

  如下社会中,我们总是处于快节奏生活模式中。行色匆匆背影之后也着很多的习惯自然成人世界如此,及至孩童们的成长也亦然如此。但是我们是否有曾真正放慢脚步去细细回味一番“快节奏“背后那对”慢“的追求呢?

  绘本读物《到乌龟去》是最近让我比较感触深刻的读本。尽管这部作品以绘本的形式推出,但是身为家长的我却更感觉这是一本大人小孩都共同值得拥有的绘本读物。小动物的乌龟素来以慢著称,那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来到乌龟国又会经历如何的奇遇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步入这本立意明显很是别出心裁的绘本之中。“快和慢,总是相对的;慢下来,就会有所发现。 ”“带孩子走进一个慢悠悠的世界,享受慢的美好,体味慢的哲学。”真正进入这样的慢活世界,我才诧然间感受到了原来生活其实也可以如此美好。一如众多的绘本读物特色,书中的文字采用了最为简洁明了介绍。唯有那色彩朴素,却又大版面的画面形式颇为引人瞩目。围绕着小兔子去往乌龟国旅行的经历,我们借助着小兔子的视觉角度在乌龟导游的引领下逐步地揭开着慢节奏生活下的那份精彩。慢悠悠的餐厅点餐,花上是一个小时电影观赏,一百亿年前的古迹旅行,很古老很古老的大众浴室泡澡------于快节奏生活着的人们而言,这样的景致于我们面前忽闪而过会不见了其中美丽风景。而于慢下来的角度之中,我们却实实在在地欣赏到了别样的风情。至少书中那只小兔子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沦其中,不能自拔。它从最初的每只乌龟都长得一样,到最后返回之时总结式地陈词每只乌龟都长得不一样。同样的小兔在不一样的节奏下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致。而书外的读者们则会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十足蕴藏哲理的绘本故事品味出了与众不同味道。原来慢节奏的生活也会如此多姿多彩。而于小读者们而言,他们也许同样会产生好奇,一窥不一样的快慢人生

  除了这本绘本自身内容上中折射着的深刻寓意,书后还配合故事内容精心设计亲子互动板块。于亲子互动延长线中,家长和小宝贝们可以共同慢下节奏来感受慢的乐趣。做做小习题,忆忆小细节,慢中自有慢的无穷精彩等待着我们的发掘。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二):慢出生活的旋律

  慢出生活的旋律

  木心先生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诗,叫《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翻开这本《到乌龟国去》,映入眼帘的是故事的主人公,乌龟和兔子,我们印象经典的《龟兔赛跑》的主人公这次又将演绎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原来是做客的故事,做客的故事我们看到过很多,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的故事。而这次兔子和乌龟,两个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动物又将演绎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

  带着疑问,我跟女儿翻开了这本书,小兔子第一次到乌龟国,既兴奋紧张,画面上的大大的停机坪,一辆大大的飞机,还有一脸懵懂的小兔。机场太大了,差一点就迷路了,小兔子穿过乌龟国有乌龟特色的广告牌,找到了接他的乌龟。

  小兔子跟乌龟一起来到了餐厅,六个小时,上了一碗面,吃完面,小兔子跟乌龟一起回家,走了好久好久,他们来到了乌龟家,小兔子惊叹地说:你家好大好漂亮啊。乌龟家墙上挂着好多乌龟的照片,乌龟爷爷,乌龟太祖父,是个大家族

  乌龟带着兔子去了古迹,泡了温泉,看了电影,买了纪念品,正当小兔子面对分别依依不舍时候,飞机坏了,他不得不在乌龟国再待六个月。

  这就是到乌龟国去的故事,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其实细细品味意义深远。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停留下来看看日升日落,看看四季变化,看看云卷云舒?

  每个小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小孩不停地在后面催促,快快快,快走路,快快快,快说话,快快快,快识字,快快快,快背诗。吃饭,读书,成长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着快节奏,家长都恨不得把每一个乌龟小孩变成兔子。

  可是教科书不应该成为孩子唯一的世界,孩子最需要去读懂的,是世界与生活这部大书。在大自然中看山玩水,观鸟听虫,真正的美在潜移默化。席慕蓉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中没有接触大自然,没有摸过大树干裂的树皮,踩过干而脆的树叶,他就没有办法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到美。

  孩子真正属于我们的没有多少年,他很快就长大了,会飞奔向他自己的世界,就如同多年前的我们一样,而现在,他需要我,陪伴他慢慢地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不是单纯快节奏的学习作业

  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愿意更用心更有质量地去陪伴他,在他必然日渐繁重学业中,留给他一个自由灵动,慢慢享受的空间,走出去,玩起来。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三):要慢才有细节

  要慢才有细节

  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董事长 杨茂秀 

  《到乌龟国去》是玩判准、玩抽象游戏,并提供玄而普通的人生哲学,或可以说它是一本生活态度的绘本。

  书名五个字,是手工写印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显现出乌龟的样貌──每一个字都成了乌龟这种动物的“象形字”。“去”有乌龟的动态;“国”是乌龟的背;“龟”有整体、立体及人习惯想象的乌龟样子;“乌”字像是乌龟用后脚立了起来,人模人样;“到”字彷佛“乌龟”走到目的地,斜着身子要开始休息神态。(编者注:本导读根据繁体版封面字形撰写。)

  这本绘本有意思,不只是意象的,也是意向的,也是把整个希腊及其受伊索寓言影响气息,做了一个大大的转变──乌龟与兔子,不再只是在“赛跑”,而是一起去旅行。

  故事一开始,小兔子到乌龟国去旅行,文句,放在白白的纸面,对面那一页图:熟透香蕉颜色的停机坪,上面有兔子刚走下的飞机、引道及行李车,另两架远处的飞机;小兔子站在灰色的机场旅客出口处,一派不知所措的样子。

  “什么?下一班火车要一个月后才会来?”

  “很快吧!这是我们最快的火车哟!”

  从一两句简短对话,我们明白,两班火车之间隔一个月,多久啊,而乌龟却转换话题,一再回答“很快吧!”

  这里提醒着读者,兔子与乌龟观念中快与慢、心理感受的时间物理时间,比较上,物理时间一样,心理上的差别有多么大,并藉此凸显出“快”与“慢”的形而上的意涵。

  接着两个朋友,一条大街。兔子东张西望,他们在聊天。

  “我觉得你们乌龟国的每一个乌龟都长得一样耶,我都分不出来。”

  “会吗?”

  你会这样吗?对不熟悉的、少见东西或人,只是抽象地知道,难以深入分辨。

  我刚到美国时,美国的朋友,我常记不起他们的样子,个个都似曾相识,久了之后,才慢慢会辨识。另外,如果有个美国或英国白人到台湾乡下白人不常出现地方,人们远远就看出来,伸长手指指点点:“那里有个高鼻子人!”他们看出那个白人的特殊,至于两三个白人同时出现,又不太能分辨谁是谁了。

  总之,旭恭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现象;这个现象跨越了哲学、认知学及文化的界域。

  我初读时,读到八页与九页,忍不住大略翻一翻整本书,发现心中的推想是正确的:全书就用白色为底,东西、人物(除了兔子)都是灰的,而金黄,也就是我说的熟透香蕉皮的阳光色,是书中唯一的“彩色”。

  这样的颜色所表达的设计与安排,本身就达成一个层次的抽象作用,引人进入形而上的玄想境界

  到了这个抽象的境界,兔子与乌龟在餐厅吃东西,菜点了三个小时,还没来,而那时,他们正对着大海。可以想象肚子饿,对着大海空等的感觉吗?

  六个小时过去之后,香喷喷的面终于来了。

  “只是,这要怎么吃啊?”

  “来,看好喔,像这样卷起来,蘸一点酱,配一口面包,很好吃喔!”

  读到此,我猜旭恭这里的灵感来自他带小孩,他的第一个小孩认识世界的经验,那是他教他的小孩吃面的经验。

  之后文字写的是傍晚的夕阳、大海、草原马路,金黄金黄,图则画出拖曳出人与物的影子

  “你家到底在哪里啊?”

  “快了,快了,翻过这座山就可以看到我家了。”

  小兔子仍然对乌龟国陌生,而且,对乌龟绝对信任

  第二天,乌龟带小兔子去一个很酷的地方,小兔子从头到尾都张大了嘴“哇!哇!哇!”地叫个不停。

  乌龟说:“这可是一百亿年前的古迹哟!”这让我想到桃花源,想到男人女人共同努力做人、做教育的起始。

  接下来,旭恭不断使用对比,持续经营快与慢,以空间隐喻时间,并将时间与空间藏在图与文交汇的过程中,把他的生活哲学及形而上学“种”在灰、白与香蕉成熟时皮的金黄颜色中。

  也许,慢慢、慢慢地认识,在空旷等待中慢慢成长,在星空安静睡着,比一直赶要有意思多了。我是说,这种人生才有细节,而细节是一切故事的根本。只重情节而无细节的事件,不可能成为好故事。

  (摘录自《张老师月刊》103年2月号)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四):慢,是生命的节奏

  慢,是生命的节奏

  巴哑哑(童书编辑

  木心先生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诗,叫《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反过来说,就是现在快。并且,现在的一切还在越来越快。我们的计算机每秒计算数千万亿次,飞机以超音速飞行,从起点终点现代人渴望直达,不想停留,更不想走弯路,做无用功。快等同于高效,而慢则被视为落后。慢吞吞,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慢,果真就一无是处吗?也许身为现代人,染着现代病,我们自己也无可奈何。但当我们每天急吼吼地朝前奔,偶尔也会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吧?

  《到乌龟国去》就是这样一本教我们“慢下来”的图画书。然而充满悖论的是,若没有慢下来的心情,也很难发现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

  第一次读《到乌龟国去》,我也只是匆匆浏览。表面上看,这本书并不那么吸引眼球。故事角色是我们的老相识:乌龟和兔子。情节冲突也不剧烈:从头至尾都是淡淡的问答,走走看看,好像发生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图画也并不炫目:用色单一,浅浅淡淡的几笔,勾勒出角色神情远近景物

  然而,奇怪的是,这些清浅模糊的印象,却并不那么容易忘怀。似乎有一种魔力,这本书召唤着你再回到“乌龟国”去——去真正完成你的阅读旅行。很好,让我们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从马上下来,徒步而行,留心去看。

  故事一开篇是这样的:“这是小兔子第一次到乌龟国去,它既兴奋又紧张。”问题马上接二连三地跳出来:小兔子为什么要到乌龟国去?他和乌龟什么时候成了好朋友?是那次著名的“龟兔赛跑”之后吗?作者的文字,犹如蜻蜓点水,触一点而牵动一片池塘。不过,只这样短短一句,读者们依然能够判断,这个小兔子到乌龟国去旅行的故事,与“龟兔赛跑”之间有着奇妙关联。两个故事之间跳跃性的空白,正好供读者的想象去自由驰骋。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小兔子领教了乌龟“慢也可以赢”的厉害。那么这一次,在这样一个慢得超出了想象的国度里,小兔子又会领略到什么呢?最快的火车要一个月才到,点完菜三个小时还没上,电影要演十一个小时,一百亿年前的伟大古迹——透过所有这些慢得出奇表象,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跟随小兔子的脚步,我们首先在这个慢悠悠的国度里,感受到了“空”的存在。你看,空旷的机场、空阔火车站、宽宽的街道,对着一片安静大海的吧台。特别是那张乌龟带着兔子慢慢地走回家去的画面,空到了极致,远山横斜,落日金黄,令人想起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兔子和乌龟拖着他们在夕辉中长长的影子,在这样巨大的空间里慢慢地走着,给人一种“时间在变慢而他们内心默契却在生长”的感觉。是呀,看看此时的乌龟和兔子,是同一个步调哦。谁说我们心灵的空间,与外在的空间无关呢?

  乌龟国里,有一种很安静的感觉。就在他们步行回家的这幅画里,似乎能让人听到脉脉的风在流动。回到家,大家都睡着了,乌龟首先提醒小兔子的是:嘘——不要打扰到别人。小兔子在星空下睡着了,当它在梦里的时候,它的窗外星河横亘,默默上演着自从宇宙诞生便一直演着的星星的舞剧。

  在这样的空旷和安静中,我们像小兔子一样,终于可以放松全身神经,慢下来了。小兔子发现,其实每一只乌龟长得并不一样。慢下来,发现了细节,也发现了美的存在。大片的蒲公英随风而起,慢悠悠飘向四方,这个美丽的场景,现在怎能逃过小兔子的眼睛?

  也许会有一种担心,生活如果这样慢,还来得及吗?可是看看乌龟国里,缺什么呢?悠闲地享用一顿美餐,看电影,泡温泉,和蒲公英合影,这些都可以慢慢去完成,生活很丰富而且有滋有味。是呀,只有急匆匆的生活,才会什么也来不及!而慢才是生活的真谛。因为慢,包含着耐心,磨炼,更深入的体味,以及对不可预知的容纳。就像做饭一样,想让饭菜有味,需要让食材与调料充分地结合。这“充分”从哪里来?自然从时间的慢火淬炼中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到乌龟国去》首先是一本大人应该认真去读的图画书。因为,当我们大人心急火燎地生活,对孩子是很难做到“慢下来”的。而孩子们又生活在大人主宰的国度里,不得不去适应大人的节奏。如果禁止全世界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说“快点”,我想马上就会天下大乱。

  认真想想看,乌龟国其实也是孩子们的国度。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乌龟,他们不是慢,只是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只有在这样的节奏里,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受,更充分地领略自己的人生风景。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五):学会快活,也要学或慢活

  我们每一天都在上班的路上奔波,即使有空停下来也是抱着手机,抱着电脑,开启一个电子的世界。我们曾几何时能够停下脚步呢?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快的一闪即逝,快的与人无交。也许我们的钱包可能弊之情鼓了一点,网上的朋友圈又多了几个“素未谋面”的朋友,但是我们的心却空了。我们想慢下来,慢慢的走过我们的人生。

  一本童话绘本,让我的心为之一颤。《到乌龟国去》是一本教我们“慢下来”的图画书。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小兔子领教了乌龟“慢也可以赢”的厉害。这一次,小兔子来到了乌龟的这样一个慢得超出了想象的国度里,最快的火车要一个月才到,点完菜三个小时还没上,电影要演十一个小时………每一次都慢慢来,每一段都得放下心中的事,慢慢等待,我们每一个大人何谈不能做一只乌龟呢,他们不是慢,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轨迹,在自己的世界中领略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我们开车走在高架桥上,开车走在高速高速路上,为什么不稍微放慢车速,欣赏一下周边魅力的风景。也许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慢下来的哪一个上午,走到我们的自然中,看看远处的村庄,捡起几片落下的枫叶,吹一吹那吹拂我们脸颊的清风,看一看那即将逝去的晚霞。或者捧起一杯茶,读一本书,听一段音乐,或者和爸妈聊一聊近况。每一次的放慢脚步都会收获不一样的享受,不一样的体会。这是你收获了金钱地位而不曾得到的美好。

  人生的旅行才刚刚开始,人生,是需要有一些时刻,去慢下来,静下来。甘地说:“除了增加速度以外,世界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你来办。”每一天慢一点点,每天慢的时间更长一点点,你会看到人生有更多的快活。学会像乌龟一样生活,学会享受更加丰富的生活,学会发现路上不一样的风景。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六):去乌龟国体验慢生活

  拥挤的地铁、堵塞的交通和不耐烦的司机、匆匆赶路的路人……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每一个人来说,这一切景象都是家常便饭。人们恨不得发明一种药丸,吃了就可以不睡觉,永葆精力充沛,恨不得每一秒都没有丝毫的浪费。打着手机的同时还浏览着网页,和朋友聊天时看着报纸。有没有想过,这样忙碌和匆匆的生活又为自己赢得了什么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非常有禅意的绘本《到乌龟国去》,营造了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让孩子们体会到“慢生活”的恬静适宜,也提醒家长们,应该停下脚步,慢慢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七):包容与接纳

  看到《到乌龟国去》这本书时,我一下就被标题和封面所吸引,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关于游历的故事呢。淡雅色调为主的封面上赫然立着乌龟国一百亿年前的古迹,光影变幻间,满是探险画面的即视感。宏大建筑前的山谷中,一只小小的兔子和一只小小的乌龟并肩仰望,让人迫不及待想要翻看在乌龟国,都发生了什么。

  但是,其实呢,在乌龟国,并没有发生什么啊,电影还是那么长,班车还是那么慢,只是有一只小兔子来过,又离开了。

  《到乌龟国去》整个绘本的基调就是慢、慢、慢,慢的悠然又回味绵长,日子俱是麦兜讲话般慢吞吞的节奏,连画面的主色调都选取了黑与灰,以符合乌龟国缓慢怡然的风格。黑和灰容易带来压抑和肃穆之意,大面积暖黄色调的加入增添了暖意,也增添了可爱的气息,暖黄色与灰色融合后纯度降低,完美的避免了不同色彩相遇的突兀感,使整个画面体现出恰到好处的韵味。正如同快手快脚的小兔子来慢手慢脚的小乌龟家做客,截然不同朋友,却没有意想中的冲突,反而让人看到不同个体交往中的“有所得”。

  小兔子背着包站在偌大的机场,等待着他的朋友小乌龟,雀跃的心情跃然纸上。新奇的小兔子在陌生的地方快乐极了,除了——他还分不清每一只乌龟长得有什么不同。在乌龟国,他过着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一切事情所花费的时间都成倍的增长,小乌龟安然自得,而小兔子虽然总有忍不住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急躁或是发脾气,而是尽量放慢步调,和他的朋友小乌龟一致,再一致。慢慢的,慢慢的,小兔子在热情好客的小乌龟的陪伴下,在乌龟国悠哉悠哉氛围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他的眼睛可以看到更多以往急匆匆忽略掉的东西,他分清了每一只乌龟的不同,读懂了夜空那闪亮的星星,明白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当快与慢相遇,并不总意味着冲突和排斥,还可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现出一个你从未曾到过的美好国。

  离别的时候,他突然舍不得乌龟国,作为读者的我也舍不得就此结束这本故事,然而我却也期待小乌龟去兔子国的故事,期待小乌龟能和小兔子一样,发现另一种生活,感受另一些步调。如同我对孩子的期待,我期望他既有选择和坚持自己喜好的能力,也有接纳不同喜好的涵养,是为了尊重他人,也是为了让自己不错过美好。

  孩子们在相处时,常会遇到相持不下的情形,轻则各不理睬,重则互相打闹,让孩子明白事物的多样性,远比一次分出胜负重要的多。我们崇尚和追求个体的多样性,允许孩子表达自己,遵从鼓励和引导孩子发现自我这类教养方式,就必然产生不同个体意见相左行为不同之类的后果,教会孩子包容与接纳的含义,让他们学会如同书中小兔子般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才是解决冲突之道。即便无法包容和接纳,至少他们会懂得另一种方法、另一种生活也有存在的价值,也是值得被尊重的。

  不将自我强加于人,不视他人为异类,不做键盘侠,不满嘴道德绑架,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从小小的绘本《到乌龟国去》开始,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修炼包容的气度,提升接纳的涵养,以谦逊且欣赏的态度去发现不同的美。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八):慢慢的爱——评《到乌龟国去》

  “妈妈,看这里,跟我说C……卡嚓嚓”

  这简直成了糖豆看完《到乌龟国去》这本书以后的口头禅!拿到任何像相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给我拍照!

  在孩子眼里,动物的世界和我们人的世界是一样的,有兔子国、乌龟国、海豚国、企鹅国、大象国……每种动物都生活在自己的国家,然后可以坐飞机去旅行。

  小兔子就收到了小乌龟的邀请,第一次乘飞机出行,来到了乌龟国,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接下来的假期,让小兔子慢慢的开始适应,也让我们这些读者看着很向往。只是,习惯了快节奏,拥堵的城市生活以后,乌龟国的日子简直太慢太慢了!

  机场、月台空旷得简直要迷路,最快的一列火车竟然要一个月以后才会来;宽敞的街道,没有车水马龙;所有的乌龟乍一看,几乎都长得一样。吃饭的餐厅有一面很大的窗户,正对着大海,连乌龟国的大海都安静得如同时间停止了一般。点完餐三小时,果汁还没喝完,六小时,香喷喷的面条才上来。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乌龟超级大的家,但已经是深夜。小兔子躺在顶楼的房间,有一个非常大的窗户,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在乌龟国,有一百亿年前的古迹,有漫天的蒲公英田,有十一个小时才能看完的电影和很古老很古老的大众浴池。

  小兔子一直耐着自己的急性子,尽量跟着乌龟慢悠悠的脚步,体会着乌龟国的慢生活。在假期结束,要回家的时候,小兔子已经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节奏。她会把面条卷起来,沾点酱,配一口面包,美味地我都流口水了!她会仔细观察身边的风景,也最终看到了每一只都不一样的乌龟!

  合上书,黄色,灰色,黑色组成的,暖洋洋的基调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还有一只慢慢吞吞的乌龟和像乌龟一样慢的小兔子。真想在夕阳下,跟着小兔子和乌龟走在回家的路上,大海,草原,马路都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让人忍不住想停下脚步,融化在这景色里。

  我突然想到,我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在夏天的夜晚,像小时候一样,躺在院里子的竹躺椅里仰望星空;有多久没有无事可做,就坐着发呆,安静地听听自己的内心;有多久没有好好听父母唠叨,陪着孩子搭永远搭不完的积木?

  我们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每天充斥着各种必须要完成的事。快节奏的生活,总是让我们不停地催促身边的“小乌龟”,快点!快点!只是突然有点伤感,也许等小乌龟长大了,她也会适应我们的快节奏生活,于是我们会不会反过来总是对孩子们说:慢一点,走得太快容易摔倒;慢一点,看看身边的风景;慢一点,看看身边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慢一点,父母都老了,会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脚步!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九):习惯慢

  一开始我一度错误地以为,这本绘本是只适合孩子看的。其实这本书对于孩子和成年人来说,完全是两种意义的,也许对于成年人来说的甚至意义更大一些。书很薄,倘若只是想看完所有内容的话,几分钟就翻完了。但是这本书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会促使你想要重新再翻一遍,而在第二遍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好长。

  快和慢是相对的,慢下来就会有所发现。其实孩子的世界一开始就是这么慢的,只不过因为大人拔苗助长的心理,使孩子加速成长,在我看来甚至有些许残忍。这本书的文字是一段一段的,很少,图片虽然很大张,但却略显空旷。如果第一次看图片中的画时,你最多只会注意到大概的构图还有色彩,却很少有人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

  兔子刚刚来到乌龟国的时候,觉得所有乌龟都长得一个样。直到后来,兔子的步伐与乌龟达到一致的时候,他能够以乌龟的方式去观察,发现了相似东西的不同之处。这些细节只有慢下来才能看得清楚,我看书的时候就是如此,有些人看小说,看的是故事,而我在看故事的同时品位这些文字奇妙的搭配,所以说我看书很慢。对于喜欢的事物,我总是不怕浪费时间,一定要寻遍其中所有的奥秘才会罢休,不会留一点疑问。

  再回过头来看第二遍的时候,我甚至每看一页都会闭眼感受,然后睁开眼再看一遍。果然有神奇的魔力,竟然我又发现了一些细节。有些时候我们拥有了欣赏慢的眼光,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就像一开始他们的对话:

  “一个月?”

  “很快吧!”

  在品味人生的时候,就像喝一杯果汁,一口喝下去确实是解了渴,但是却尝不出其中的滋味。只有细细去品尝,幻想制作过程的繁杂工序,会发现这是一杯得来不易、独一无二的果汁。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电影《about time》,男主角拥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一开始他只是用这个超能力想要去改变什么,但是后来他才发现,这个能力最大的用处不是去改变什么,而是去重新享受一遍过去的经历,同样的经历,如果知道了将会发生什么,并且任其发生,才会更加仔细地观察被视觉盲区或混沌大脑所忽略的东西。

  我的情感变化就是,由一开始替兔子着急,着急要好久才能回家;然后是享受旅行的过程,其实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不多,却很充实;最后是不舍,虽然过了这么久,但是总感觉依然错过了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十):慢

  一开始我一度错误地以为,这本绘本是只适合孩子看的。其实这本书对于孩子和成年人来说,完全是两种意义的,也许对于成年人来说的甚至意义更大一些。书很薄,倘若只是想看完所有内容的话,几分钟就翻完了。但是这本书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会促使你想要重新再翻一遍,而在第二遍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好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到乌龟国去》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