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现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9 21: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现场读后感10篇

  《现场》是一本由馒头老妖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场》读后感(一):刑警最可贵的两项品质:对法律忠诚,对生命敬畏

  馒头老妖:本名陈晟,法学学士,有机化学博士,西华大学生工程学院博士讲师。果壳网谋杀现场法医小组、果壳网谋杀现场法医小组官方微博“拍案惊奇负责人同时《新民周刊》、《法治周末》等平面媒体写法制类新闻评论和科普文章作品主要发布在果壳网、百度《知道日报》等平台代表作《现场》。

  说实话,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不知道馒头老妖这位大神。收到《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之后,对“馒头老妖”这个名字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便在网上搜索他的资料,然而寥寥无几。我想大多数人看到书名时都会有一个疑问,一线刑警主要是做什么的呢?他们主要做案件的现场勘验,调查走访取证,确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并形成案卷提交检察院批捕。

  故事背景设定在金宁市,江海省的省会,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人口众多的城市。显然金宁市是个虚拟的城市,但是我们可以从“七朝古都”的名号推测出它的原型。主人公“我”叫小叶,是一名刑警,二级警司警衔。女警小汤是队里的心理分析师、谈判专家。“我”的师兄王警官负责痕迹鉴定。还有刘予宁法医,主要负责对尸体进行检查人物集结完毕,故事就此开始

  整本书一共分为八个案件:

  一、我是凶手

  二、高跟鞋秘密

  三、被害妄想症

  四、寻人启事

  五、蓝VS绿

  六、啊!踩空了......

  七、你好,快递

  八、嘘!

  《我是凶手》结局比较耐人寻味,尽管凶手详细地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手段,但警方却没有找到任何能够与之佐证的物证,甚至连一个证人都没有。更何况最后一起双杀案件,凶手有非常过硬的不在场证据。最后这个案子被搁置了下来,打破了我们“命案必破”的观念作者提到“只可惜我们警察也是普通人类,只能做好尽力维护法律的措施,做到问心无愧而已”。《寻人启事》从老赵的失踪开始说起,警方收到市民的报警展开调查,最后根据监控视频赶到了云泰县,和当地的派出所一起调查此案。结局比较唏嘘,原来当地民风比较保守老年人呢百年之后不愿意火化,都想要留个全尸搞土葬,于是便有了这场“偷梁换柱”。这起案件的精彩之处是证据,我不想过多透露哈哈。

  然而有几个案子还挺无聊的,可能是我看过的同题材书籍比较多。总体来说,整本书显得过于中规中矩,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故事的完整性倒是很好,引子介绍故事背景及相关人物,而最后一个案子又为整个故事收了尾。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刑警最可贵的两项品质:对法律的忠诚,对生命的敬畏。

  《现场》读后感(二):非常好看的侦查手记

  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以为是一本刑侦小说,没想到这本书给了我大大的惊喜,竟然是真实的案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一群在一线执法岗位的警察们一起执法、收集证据、破案。

  如果不是看到作者的简介:馒头老妖(本名陈晟)是博士讲师,我还以为就是书上的主角,是名足智多谋的刑警呢。

  只有执法人员才懂得执法的风险和其中的辛苦,那种艰辛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在看完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里面剧情的精彩、破案思维的缜密、人性复杂,而是在执法过程中的风险。

  无论是派出所的民警,或者是刑警大队,或者是卧身于社会之中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警察们,都是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克制个人情绪本能,身处险境也要勇往直前

  看到女警小汤,作为谈判专家与身怀炸药的嫌疑犯谈判时,我不禁为她担忧;看到小孙因为犹豫了一下就被犯罪分子用枪击中腹部,甚至被医院下法病危通知书时,我不禁泪流满面。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不顾自己安危的可爱的人,我们才有这么安全幸福环境

  因为是真实的案件,所以看起来更有味道,相当有真实感,里面的描写没有任何的违和感。虽然我看过不少侦探刑侦小说和电视剧,但这本书里的几个案件,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作者揭露谜底,才恍然大悟

  比如那个寻人启事,我一直想不明白,犯罪分子要拐个老头干嘛?一开始以为是要器官移植,但是正如书中所说,不是说想移植就能移植的,要经过各种配对,符合了才有用。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为了土葬这种风俗,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还有那个游戏杀人事件的,说实在的我本人对游戏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完全不知道会有这种案件的发生

  第七个故事,想换掉妻子老公简直太可怕,为了娶小三想杀死妻子,然后制造了爆炸案害死无辜的人,只因为想混淆警察的破案的方向,这种在我看来只存在小说或电视里的竟然是真实的案件,果然艺术源于生活

  这书里有为财、仇杀人的,有为游戏杀人的,有因为精神病杀人的,有得到法律制裁的,有戴罪立功的,有躲过一劫的。而真实的世界远远不只是这八个案件,更复杂得多。总之看完的感触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后,向所有为人民服务的执法人员敬礼!

  《现场》读后感(三):听,那些物证在诉说

  警察,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很特殊角色

  从正常理解,大家都清楚,警察叔叔们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追踪抓捕犯罪分子等正面的社会职能。这个角色不可或缺

  但有些时候,警察所起到的作用,又让普通民众感到很矛盾。那就是在法和理不相一致的时候。警察执行自身角色,依据的是法律,民众生活中却不仅仅是法律,首先应该是道德约束。所以我们就看到,如同日本漫画《死亡笔记》中所写的那样,虽然主人公的目的是惩戒坏人,但脱离的法律的框架一样不被允许。

  在《现场》这本书中,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份纠结。当很多社会性的问题发生时,警察首先要做到的维持正常的秩序。在没有明确证据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无法对那些明知不对事情和人进行处置。比如医闹。书中描写的情节,在现实中似乎很难发生,当我们把医院、医生医疗体系区分开来的时候,我们会对真正的医生的真正的职业操守所感动。在发出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同时,他们已经对自己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艰辛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使出现了书中所说的伤逝,也轻易不会拿起手术刀来复仇。

  这里,想讨论的不是案情。我们可以看到,在老馒的笔下,刑警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当面对这种犯罪时,他们首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作为人,他们又有另一层的心中的恻隐。

  因为在这本书中,破案的过程,不仅仅是线索的追踪,更是对人性的剖析。当犯罪动机浮现出来的时候,真正的凶手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比如,看到一个留在盗墓洞里的饿死的人,背后必然有一个背叛的故事。作为一个几千年的老行当,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得是亲人搭档。上面和下面的人必须相互信任。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把几个看似不相关的人联系在一起。

  这本书里,更多的是关注现场物证的细节。比如,看似一个简单交通事故,却因为两个充电宝,让人看到了不合常理之处,从而挖掘出最终原因。再比如,从一个擦得崭新的旧电饭煲,看出一个人失踪的离奇。

  刑侦推理小说,一直是大家都很喜欢的题材。妙在构思的奇和侦探的神。作为现场物证中追寻线索的代表,无人出福尔摩斯之右。不过,现实生活中,那样的离奇和巧合,毕竟还是极少数。高智商犯罪看着虽然过瘾,但是却也脱离现实生活。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刑警的时候,心中更容易引起共鸣

  最后想说一点。现在大家越来越多的喜欢上了犯罪现场、法医断案等等题材的故事。这些确实有趣,但有一点大家不要忘了,那些精彩,是隐藏在众多繁琐枯燥工作之中的。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们,首先应该值得我们去尊敬。

  《现场》读后感(四):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最近书读了不少,对比了一下国内与国外的同类型作品,我发现每位作者在诠释自己熟知领域的作品中,都会带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想象力,与其说是国度不同造就同类作品的叙事方式不同,表现手法不同,不如说,是这些作者对某个领域的熟知程度不同,知识储备量不同,造就了这部小说的观赏度不同。

  写了上面这些做铺垫,接下来进入主题。我之前看过刑侦小说《女法医》系列,还读了一本徐龙震著的《罪案现场1》。《罪案现场1》是作者根据第一手资料,来讲述如何攻破罪犯的狡猾,直至破案的故事。《女法医》是根据尸体检验找到蛛丝马迹,更侧重介绍法医这个职业。而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刑侦小说,是网络红人馒头老妖所著的《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部书的作者功底深厚,据了解,馒头老妖,本名陈晟,法学学士,有机化学博士,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讲师。果壳网谋杀现场法医小组、果壳网谋杀现场法医小组官方微博“拍案惊奇”负责人。同时给《新民周刊》《法治周末》等平面媒体写法制类新闻评论和科普文章。可见其对这类题材应该是了如指掌,再加上这些年的“断案”经验,这部小说自然与众不同,故事叙事更完整。作者写的这些人是警队的精英,是高能刑警,是心理分析师、痕迹鉴定师、法医,他们拥有强大的现场勘查、心理分析、痕迹解读、法医解剖能力,所以不管你是连环杀人、高空坠楼、交通肇事,还是人口失踪都会在他的笔下现出原形。

  据作者说讲,这部小说取决于八起真实案例,这些案例都发生在一个城市,这个城市虽然被作者重新命名,不过开篇的“七朝古都”就暴露了其真实身份,这一点我觉得作者特不高明,杜撰城市没有问题,用不着非得交代那么清楚,让人产生联想,将一系列刑侦事件重新定义给真实的城市,反而会觉得这个城市社会治安很差,将其美好印象抹杀。我猜想作者的真实想法应该是只有大都市才会有这么好的刑侦人力、物力吧,也或许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总之,达到了吸引人的目的。

  普通人应该很少接触刑侦事件的,我所在的城市如果发生了命案,那一定街头巷尾会议论,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很多视频都会直播到群中,你不想知道都难。可这起事件的侦破过程,不管老百姓多关注,获取信息渠道就难了,大多都是案件告破后,新闻媒体发的通稿,大家才会知道结果,而调查取证过程,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盲点。选择读这类刑侦小说,能普及一些刑侦知识,让大家了解到简单的案件背后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动机、复杂的手段、贪婪的人性。作者想告诉读者的是,结案,绝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案件侦破的过程,给人们以警示,金钱要取之有道,否则必会受到严惩,不管你是谋财害命,还是报复杀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算是接触过刑侦的。最初读高中的时候,就与警校连在一起,看到高年级学生穿着警服,也曾羡慕过。家里还有一位“福尔摩斯”,年轻时办过很多案件。说心里话,我最初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可是后来却离警察队伍越走越远,好多次可以实现梦想机会都被自己成功错过。通过我的自身经历,我觉得年轻人还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好,千万别随波逐流,甚至不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自己的命运被别人主宰,很可能这辈子就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这样的生活好不好,适不适合自己,都需要你重新经营,但愿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喜欢才不会觉得工作枯燥,喜欢才会加倍努力寻梦,喜欢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读完《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本书的八个故事,可以感受到人性的贪婪可以毁灭别人的幸福,同时也会毁灭自己的幸福。那些凶手都是为了获取利益铤而走险,亦或为财,亦或为报复,总之,当人们的邪恶心理占据上风的时候,他就会失去理智,“大墙内”有多少忏悔,希望能够警醒世人,与其为自己的过失懊悔,不如理智一些,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现场》读后感(五):一线刑警的侦查手记

  《现场》是馒头老妖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八个故事均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人物都有着现实原型,看书的时候确实感觉很真实,通过这几个警队精英:高能刑警、心理分析师、痕迹鉴定师、法医的视角,审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去发现,去分析,仿佛真的走进了犯罪现场。

  这些案件的开端都很不起眼,线索也很乱,看着毫无逻辑。但刑警的工作,就是在这种混乱之中找到异常之处,把一个个细微的异常之处分析透,汇聚成完整、合理的逻辑,顺着这条线索,再去探寻。故事把破案的精彩部分完整记录了下来,有专业度,有深度全程燃爆啊!!!

  除了破案的扣人心弦之外,书中的案件明显多了一些刑事侦查之外的思考,对于复杂人性的探究也耐人寻味。一个人何以成为凶手???寻根溯源,作者呈现给我们了一个人成为凶手的现实根源是什么以及罪犯本身的特质,(后面这点对女生来说,可是防狼必备啊)。人性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在犯罪案件中展现得尤为明显,善与恶的强烈与模糊,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微妙关系……每一个概念都值得深思。

  《现场》读后感(六):一线刑侦警察的日常

  一直以来很喜欢读刑侦破案类的小说,最近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网络红人馒头老妖所著的《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满足了我对这类书籍的要求。

  《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本书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书中一共由八起真实的案件组成,都发生在作为江海省的省会金宁市,这是一座经济高度发达、人口众多的城市。这座城市作者描述中提到了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被称为“七朝古都”,读到这里,想必有很多读者都已经猜到了大概是哪座城市了吧!

  话不多说,现在我就以《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的第一个故事:我是凶手为例,简单的介绍下《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本书,第一个故事的开场由一名中年男子被人杀害于自己的家中开始,既然书的名称是刑警侦查手记,很自然的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一名真实刑警工作的日常,接到案件后,刑警们要立刻赶到被害人的案发地点,对其进行现场勘查取证,接下来法医会对受害者的尸体进行尸检,分析被害者的死因、死亡时间等,与此同时刑警们要对被害者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逐一排查,缩小调查范围,在锁定少量的嫌疑人后,对嫌疑人的作案动机进行推测,当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可以看到刑警每天工作的不易,在调查过程中有些人会积极配合,也有很多被调查人对此是比较排斥或者是拒绝的,而刑警就要在这些亦或配合亦或不配合的人中,寻找疑点,同时现场勘查的描述中也给我们展示了工作的常态,刑警们要对案发现场进行细致入微的取证调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当然我们也会看到无论是调查过程中对被害人生前社会关系的走访调查还是对物证分析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出现对某些人或某些物证的疏忽或者是错误判断,导致案情的侦破出现停滞,这时候案情的侦破工作就要回到起点,我们的刑警们就要重新开始所有的工作,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刑警工作的不容易,没有正常的节假日,没有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的界限,基本上只要接手了一件案件,就会一直处于一种大脑飞速运转,体力不断消耗的紧张工作状态,别说陪家人,甚至自己的生命也随时会受到各种威胁,这更显出刑警们的不易。为了守护自己国家、家园人民的安居乐业,就要有人为此做出牺牲,对警察的敬佩也由然而生。刑警们每天努力工作,和时间赛跑,争取将凶手早日绳之于法,但通过阅读《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刑警工作也有很多的无奈,就拿我说的第一个故事:我是凶手为例,因为对凶手缺乏有效地物证,最后嫌疑人并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最终案件以这样的结果而宣布结束,读完后让人感觉胸中有些憋闷,如鲠在喉,但没办法因为法律讲究证据,只能如此。

  读完《现场——一线刑警侦查手记》这本书的八个故事我们也会深深的感受到人性的贪婪,书中几个案件当抓到凶手后,其作案动机都是为了某些利益,亦或为财谋财害命,亦或为了报仇杀人报复,人性中的阴暗也为我们深深的展现,也会为人的多面性和人性引发深深的思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现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