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云端的哈利》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21 03:01: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云端的哈利》的读后感10篇

  《云端的哈利》是一本由[日]城井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60元,页数: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一):人生的别离

  【关注菽麦|一起阅读】

  说实话,看完这本《云端的哈利》,我是忍不住泪奔了。书中温暖的配图,简单的文字,就像一把利剑戳中了我的内心,仿佛小哈利就在我们眼前,羊妈妈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和一个放不下母亲的孩子之间的羁绊,也是一本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绘本,

  这种爱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到身边的亲人们,想起我们牵挂的人,想到身边已经离开的亲人,是这么一个滋味儿。

  小羊哈利的突然离开让羊妈妈非常悲伤,她什么人都不想见,也不想吃东西,每天都躺在床上,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小羊哈利想回去看看,于是他刮掉身上的羊毛,回到了地面,他奔向妈妈,一遍遍的喊着“妈妈妈妈”,但是妈妈却没有反应。

  羊妈妈似乎也感觉到哈利在叫她,她想到了和哈里一起的时光,哈利在妈妈怀里撒娇,听妈妈讲故事,一起看星星。后来羊妈妈想到答应给哈利织的毛衣还没织好,她就赶紧去织毛衣,终于在天黑前织好了,羊妈妈终于走出了家门。

  她看着夕阳还是那么美,柔柔的风轻轻地吹,这时毛衣消失了。在云端,哈利感觉自己像被什么东西包裹着,原来是妈妈答应他的毛衣,这时他终于有勇气跨过了那条河,心里放下不安,心情也慢慢变好了。

  晴朗的夜空,出现了很多亮星星,就像和哈利喜欢的那本书一样,星星似乎在告诉羊妈妈,哈利已经平安地出发去天堂了,羊妈妈不会再哭泣,因为她和哈利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都是哈里留给她的珍宝。

  我们人生中和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段缘分,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独特时光。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这种事情。这本《云端的哈利》,却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不是消极,不是抗拒,不是仇恨,不是厌恶,而是心怀期许,带着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更好的活下去,我们离开的亲人会像哈利一样守护着我们。

  就像那首《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中唱的那样:

  虽然不断失去,

  虽然也费解难拒,

  虽然也受尽委屈,

  依然欲挣脱逃离,

  依然要坚信到底。

  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

  紧紧相依,去感受守护的气息,

  所以请你相信孤独时别伤心,

  我将化作星辰守候着你。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二):有人牵挂多幸福

  绘本《云端的哈利》虽然有个萌萌的主人公:小羊哈利,却让人读得眼眶湿润。

  小哈利死了,羊妈妈茶饭不思、伤痛不已。在云端的哈利也想念妈妈,他把自己身上的毛剪下来,结成绳子从天而降,去拥抱安慰妈妈。可他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妈妈看不见他。天上的守卫把哈利抓走了,羊妈妈突然感觉到被拥抱过的温暖,想起和哈利共度的时光,开始编织一件先前允诺哈利的毛衣。毛衣随哈利而去,哈利有了独自前往另一个世界的勇气,也让妈妈恍然有了慰藉。

  倘若你曾失去过至爱的人,一定能体会哈利和羊妈妈的心情。死别固然悲伤,但有一天,我们的眼泪不为失去而流,而是为逝者生前予我们的温暖感动。对我们所爱的人来说,生命纵使短暂,终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我们牵挂着彼此、感谢对方的陪伴,回忆给我们勇气,可以把牵挂偕在心里,继续前行。绘本中的小哈利,和妈妈有着共同的思念:共读关于星星的童话、妈妈手把手教会哈利使用剪刀、夏日替哈利剪下过全身的毛,还有那件凝结妈妈的爱、也是哈利最最期盼的温暖牌毛衣!小哈利有能耐悄悄留下天空,就请放心,他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妈妈终于停止了哭泣,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她也能让生活继续下去,如同哈利还在身边。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痕迹,那些我们对彼此生命的改变,或许已经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个性。

  羊妈妈想到,自己对哈里曾有怨言:能不能不要在我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来抱我?可是,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当我们嫌弃一个人的时候,可能藏起了深深的爱意——那份太自然、太随意、没想过要修饰的爱——它也是十分贵重的啊!有一首名为《兔子先生》的歌,唱出的就是这番微妙的感情:“小孩小孩哭着说/啊兔子先生我不要回家/家里有个唠叨妈妈/时常挨骂/屁股开花/兔子先生笑着说/啊小孩小孩请你快回家/有人会牵挂/让人羡慕啊/别惹我哭啦。”

  而我们真正应该珍重的还是当下,是那不在云端、更不该被视而不见的至爱啊。允诺的毛衣,或许早就该送出,有一颗心在等待着我们,一旦回首便不忍辜负。曾见过,父母情绪激动地与人争执时,默默拥抱拉扯的孩子;曾见过,子孙离家时凭窗目送、久久不归的老人;也曾读过东野圭吾笔下,代罪羔羊的老母亲装疯卖傻,只为唤醒儿子的良知。不要把它们抛向云端,不要无视心底的温柔。绘本中温暖的弥补,在生活中实在是奢侈难得,我们只能自己多多回头,少留遗憾。

  ——丁酉年读《云端的哈利》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三):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人生终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去,走出悲伤不易。但是,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离别并不是这段关系的终点。那些失去的东西,并不会真的离开。那些爱过的日子,也将变成记忆,永远温暖着我们。

  在YouTube上,有一个关于小羊的动画短片,短短时间内,竟突破了1,800,000次点击量。

▲「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

  各国网友看完视频后,纷纷热泪盈眶,留言讲述自己的感动。

▲YouTube上网友的评论

  短片来自于日本乐队RAM WIRE的「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 《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 )歌曲MV。

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9.2RAM WIRE / 2015

  全长只有4分多钟,没有任何文字,单纯用动画和背景音乐,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戳此处可跳转至视频)

  短片中,羊妈妈失去了心爱的小羊,每天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在天国的小羊看到了这一幕后,决定剃掉自己的羊毛做一条绳子,穿越云层去见妈妈。

▲小羊在云端看着自己曾经的家,羊妈妈因为他的离世变得一蹶不振

  然而当小羊冒着大风终于落地后,却无法触碰到妈妈。

  灵魂扑在妈妈怀里只几秒,就被重新带回了天空。

▲小羊被狼守卫重新抓了回去

  值得安慰的是,羊妈妈虽然没有看见小羊,却似乎感受到了他刚刚来过自己身边。

  于是,与孩子在一起的片段不断在记忆中复活,她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给自己的孩子织一件毛衣。

▲羊妈妈想起了曾经与小羊在一起的日子

  羊妈妈重新振作起来,把织了一半的毛衣从床底拿出来。

  终于,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毛衣完整地织好了。

▲羊妈妈拿着毛衣走出了家门

  羊妈妈拿着毛衣走出了家门。一阵风吹过,羊妈妈低头一看,毛衣消失了。

  风带着妈妈织好的毛衣和祝福飞上了夜空,飞回了小羊身上。

▲毛衣终于飞回了小羊身上

  小羊穿上妈妈的毛衣后,开心地过了河。

  奇怪的是,成了天使后,小羊的王冠消失了,身上的毛衣却一直没有消失。

  而且,小羊发现,狼守卫背上少了一块毛。

▲变成天使的小羊

  原来,小羊去见羊妈妈时,那根绳子上多出来的灰色毛绒就是狼守卫的。

▲小羊用绳子穿过云层去见妈妈

  最终,羊毛绳子化成了一道耀眼的星光,照亮着云端的小羊和地面的羊妈妈。

  从此,他们不再孤单……

▲羊毛绳子化成一道耀眼的星光,照亮着小羊和羊妈妈

  整个短片虽然悲伤,却也处处透露着温情与安慰:

  羊妈妈对小羊的爱,小羊为了见到妈妈所做的努力,狼守卫的出手相助,还有背景歌声中默默唱出的鼓励。

  歌名的最后很有用意地留了一个停顿号——《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 。

  正如歌词里所唱:“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却能因此紧紧相牵。当你孤单一人时请别迷茫,因为我无论何时都不会放手”。

  动画制作者城井文的上一部作品《象之背》,依照秋元康同名小说绘制而成,作为歌曲「旅立つ日」的MV,也曾让无数人感动落泪,被日媒评为“最感人的七分二十秒”。

旅立つ日~完全版8.8Juleps / 2007年10月31日

  而在创作这部 《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时,城井文说,在与制作人讨论剧本的过程中,她提出,一般大家都会觉得在云端的都是年长的人,但是因地震离去的也有许多年轻的生命,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

  这样的想法被制作人接受了,从而有了在云端遥望着妈妈的小羊角色。

  在动画播出后,城井文也把这只小羊的故事重新以书本的形式画了下来,完成了绘本《云端的哈利》。

▲绘本《云端的哈利》封面

  绘本延续了温暖的画风,将MV中仅以片段呈现的画面,构筑成了一个完整故事——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和一位放不下母亲的孩子之间的羁绊。

  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里写道:我们一生中,要遭遇离开心爱之人的痛苦,那可能是分手,也可能是死亡,即使我们早有准备,也无力承担。人类唯一应该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面对这种痛苦,但是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我们都是独自默默忍受,默默摸索,默默绝望,没有答案。

▲《云端的哈利》内文。羊妈妈失去心爱的小羊后,躺在床上一蹶不振

  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每个人都终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去。走出悲伤不易,但是,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离别并不是这段关系的终点。

  那些失去的东西,并不会真的离开。那些爱过的日子,也将变成记忆,永远温暖着我们。

  这是这只叫做哈利的小羊和羊妈妈教给我的。

  (注:以上部分素材来源于本书责编:方叶;如需转载请豆油。)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四):让花儿在多元宇宙中绽放

  让花儿在多元宇宙中绽放

  ——读《云端的哈利》

  文/全心爱

  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人们常规范畴内关于死亡的定义,属于是生物学概念,而在哲学概念上则是生命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兰扎相信,人死可能会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当人死后,可能人生就如四季不断生长的花,回到多元宇宙中绽放。世界如此之大,无奇不有,有很多的网友也表示,之前自己有过濒死经验,眼前光景如关掉电视屏幕一黑,接着出现在一个广阔无边的光亮空间中,当时感觉并不可怕,却充满科幻元素!更有一些舆论认为:人死后可能有“来生”,将进入多元宇宙。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数科学家会认为,人类死亡之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概念不是荒谬之论,就是缺少可信证据。目前,一位专家指出,从量子物理学角度可证实“人死但未消失”。关于死亡,你是怎么想的?

  在插画家城井文的暖心绘本《云端的哈利》里,缺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死亡后的世界,它融合了生物学和哲学上关于死亡的解释,在看到绘本封面时,会被它清新的淡蓝色和米色所吸引;读着故事内容,会不自禁地泪目,无论是读着书的大人还是听着故事的小孩;看过了故事,久久心情都不能平静,为羊妈妈的悲惨遭遇叹息,为小羊哈利的温情感动,更是为最后母子两人的释然莞尔。每一个曾经经历过失去的人应该都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的用心,也能对绘本会有更多的解读。

  不知道什么原因,羊妈妈失去了心爱的小羊哈利,每天沉浸在悲伤之中。自从小羊哈利离开后,羊妈妈茶饭不思,即使有人送信来,她也都不出门,整天躺在床上,深深哀伤。在世间离开了的小羊哈利在云端之上也是很想念妈妈,他为了再见一次羊妈妈,想尽办法来到了地上。但是世间跟云端不同,羊妈妈看不到哈利,就通过哈利给予的暖心拥抱,妈妈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借着感受到的温暖,羊妈妈回忆起了跟哈利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从冬天一起在被窝里给哈利讲关于星星的睡前故事开始,到春天教哈利使用剪刀一起做皇冠,再到夏天剪羊毛感到凉意而拥抱,最后时秋天约定要织一件漂亮的毛衣……在记忆中,羊妈妈感觉到她还是跟哈利在一起,而且很快乐,很温馨。她明白了,哈利留给自己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难以取代的时光和喜悦。

  “人死可能会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当人死后,可能人生就如四季不断生长的花,回到多元宇宙中绽放。”我们失去的东西,并不会真的离开,而是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存在着,那些爱过的日子,将变成记忆永远温暖着你。前段时间流行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也是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死亡并不是终点,而记忆才是最为重要的。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五):生命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生命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读《云端的哈利》

  封面上,一只小羊站在云朵之上,满是心事地俯瞰着大地,越升越高;封底是羊妈妈牵着小羊漫步的背影图。为什么小羊哈利会在云端?他要干什么?《云端的哈利》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云端的哈利》也是死亡主题的绘本,但不同于以往死亡主题绘本中“长辈”的死亡,这个故事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探讨了父母面对孩子离去之后如何活下去的深刻命题。故事一开始,羊妈妈因为小羊的“离去”悲痛欲绝,她萎靡不振、茶饭不思、大门不出的状态,是很多人的常态,有一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失去”的阴影,在悲伤中耗尽自己的生命。在云端上排队过“河”的哈利看到妈妈的状态,想立刻回去安慰一番。

  作者在故事情节设置了几处伏笔,其中一处是排队过河的羊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生前最重要的东西,那是他们和亲人们爱的见证,唯独小羊没有。那么小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和妈妈之间爱的回忆和见证有哪些?

  故事没有把重点放在小羊因何早早逝去上,而是选择了“离去”过程中,小羊如何想办法来到羊妈妈身边,唤起往日美好的回忆,让妈妈正视“失去”。当小羊用剪下的羊毛搓成绳子再次来到妈妈身边,紧紧拥抱她,唤醒妈妈和他之间的“温暖回忆”:冬天里共读星星的故事书,春天里一起动手做生日王冠,夏天里剪了羊毛在妈妈怀抱里取暖,秋天里用羊毛搓成毛线织毛衣……妈妈也终于从悲伤中走出来,把没有织完的毛衣织完。故事的结尾让人动容,小羊哈利在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河边,穿上了妈妈亲手织完的“爱”的毛衣,勇敢地过了河。妈妈也在“人间”看见了羊毛绳子化成繁星点点,他们之间跨越生死的“爱”深深触及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读者会发现小羊过河之后,王冠消失了,“爱”的毛衣仍在。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狼守卫的角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不仅负责维持过河的秩序,还负责把小羊带回云端,甚至在环衬页上的他后背少了一片毛,读者可以猜测在哈利用羊毛搓成绳子的时候,狼守卫也被小羊和羊妈妈之间的真情所感动,贡献了他“爱”的狼毛。

  读着日本作家城井文的这个故事,很自然地联想起之前的江歌案,江歌妈妈现在的情况一如羊妈妈,相信善良懂事的江歌,会和小羊哈利一样,给妈妈传递爱与能量,让妈妈好好活下去。

  死亡是每个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无法避免的生命历程。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人还是孩子,如何面对和正视生命这一课,还有可待提升的空间。《云端的哈利》给读者提供的便是一种“疗愈”方案。羊妈妈在小羊的帮助下完成了“疗愈”,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我们看到了小羊哈利的不舍与努力,看到了羊妈妈的沮丧与振作,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爱”的记忆与延展。我们现实社会中有些父母,在子女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或者痛失子女之后,擦干眼泪,倾其所有全身心投入到拯救更多的“羔羊”中去,相比于在悲痛中耗尽生命,这种源于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所激发的“疗愈”内心伤痛的方式,支撑着他们笑着活下去,并滋生出巨大的能量。我们不可避免亲人的离去,但却可以选择怀念的方式,“那些爱过的日子,将变成记忆,永远温暖着你”。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以绘本的形式得到很好的表达,无论是引进的国外绘本还是国内的原创,从不同角度给孩子讲述“死亡”,让孩子对死亡有所了解,化解悲伤的情绪,做好心理建设,从中感悟生命的价值。《云端的哈利》和《獾的礼物》《爷爷的红脸颊》《建筑男孩》等绘本一样,让我们在和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得到疗愈和成长,让读者认识到,生命教育就是一场关于爱的教育。

  《云端的哈利》读后感(六):Remember or forget 记住还是忘记 ——《云端的哈利》书评

  《云端的哈利》是一本有关生命与死亡的绘本。但它与我曾经读过的类似书籍不同的一点是:这本书是讲孩子的逝去,而非长辈的离开。

  可爱的小羊哈利,在不幸离开凡尘后,默默地伫立云端,俯首陪伴尘世那悲伤难抑的妈妈。为了在过河(像黄泉,隔开阴阳)前见妈妈最后一面,让妈妈走出悲伤,它借来剪刀剪掉羊毛,搓成绳子爬回凡间,用各种办法提醒推动拥抱妈妈,希望她从床上起来不再哭泣,可是妈妈却毫无察觉。狼守卫(像黑无常或西方死神,但我们或西方的死神都是人,为什么羊的死神却是狼?我不由又脑洞大开……)毫不留情地将哭喊挣扎的它带回云端。这时,妈妈终于有所感觉,回忆起与哈利在一起的幸福的点滴时光,也回忆起自己曾对哈利的抱怨和尚未完成的约定,爬起来为了这个约定急急忙忙地编织完毛衣,让哈利在过河前终于拥有了自己最重要的生前的物品,这物品寄托着自己和亲人的情感,是联系自己和尘世亲人的纽带,让它安心地渡河。而高大冷酷的狼守卫,原来也是个外冷内热的好人,将哈利编织的羊毛绳子变成了闪闪发光的星星瀑布,让羊妈妈在孤独的夜晚感受到哈利的陪伴,心有所安。

  整本书的画面是清浅的淡色:白云、蓝天、绿地、木屋,就像羊妈妈那忍住的淡淡的悲伤,生命死亡的沉重、悲痛和压抑,在这里被城井文刻意地淡化了,突出了小羊哈利的天真、纯洁和善良。这正是羊妈妈在以后的岁月中反复思念和回忆的一切,也是作者希望我们读者记住的一切:生命已逝,逝者已矣,悲伤于事无补,活着的人不如好好活着,记住爱,记住温暖,记住希望,记住才能永恒。

  这本绘本的画风与日本绘本作者土田义晴的绘本《爸爸》极为相似,色彩清淡明朗,情感不沉重,线条则更为简洁明快。比较起来,从内容和手法上而言,《云端的哈利》适合幼儿阅读并学习绘画,而《爸爸》适合小低儿童阅读并学习绘画。

  这本简短的小书,读起来很容易,思考起来却很不容易。对于死去的亲人,Remember or forget,记住还是忘记?哪一种选择更好?哈利希望妈妈的选择是将自己的离开淡化,虽然记住,但是快乐地记住,不要刻意地、强硬地、悲伤地记住,如果那样,何必记住,不如忘记。

  Remember or forget,记住还是忘记?于当下而言,江歌案件的判决结果已出,江妈妈的痛苦却远远未结束。她的前夫是早已离她去远方,她的爱女如今已离她去天堂,她的老母年迈也将离她而去。万丈红尘,可以想见的将唯余她一人,披上自制的坚硬的铠甲,孤独地彳亍于这冰冷的尘世。她的前半生是为他人而活,童年青年是为父母而活,成年后是为女儿、为了向前夫证明自己的选择无错而活;她的后半生,若不出所料,亦将是为他人而活,为了给女儿复仇而活。这个选择,对江妈妈而言,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念,是希望导致女儿无辜惨死的仇人能最终被绞杀。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自我,没有阳光,没有快乐,更没有希望,有的只是负重忍泪含恨独行。这种跳崖般孤注一掷的选择,活着的老母不愿意看到,死去的江歌也不愿看到吧。忘记已经逝去的惨死者,是亲者痛、仇者快;但活着的亲人如此悲痛的活着,又何尝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如果这样,何必记住,不如忘记。

  Remember or forget,记住还是忘记?于正在热映的迪斯尼梦工厂出产《寻梦环游记》影片所展示的墨西哥文化而言,亡灵若无世间亲人记住,灵魂将消散在天地间。所以肉体可死去,灵魂和名字却必须被记住,家族的老祖宗更是必须被恭敬供养(这和中国的宗族祠堂供奉何其相似)。而生之尘世和死之阴间是平行的世界,各行其道,通过亡灵节的万寿菊桥连通(这与中国的祭奠用白菊或黄菊风俗也相似)。

  亡灵节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为主导的印第安文化(曾有学者认为印第安文化源自古老的中国,周王遣人寻西王母而流落于南美大陆)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印第安土著的亡灵节在每年七八月间(这个时间恰与中国的中元节鬼节和中秋祭祖时间相合),土著人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这个认知也与中国的传统中元节、中秋节习俗相类似,中国古代的中元节是一个盛大的狂欢的节日,而非如后世这样压抑恐惧)。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大陆后,把西方的“诸圣节”、土著的“亡灵节”以及土著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风俗结合起来,创造了今天的亡灵节,日期定在11月1日和2日。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种生死观又与中国何其相似。死亡于此,不管是墨西哥人还是中国人,都选择记住。“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Remember or forget,记住还是忘记?就老庄和释佛而言,当选忘记。逝者已去,亡者需要安静地踏上往生之路,如果被怨恨和绝望纠缠,如何放下一切走向往生?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黄叶被嫩芽萌发了,如雨水被泥土吸收了,如寒冰被暖日融化了,如夜幕被灯光驱逐了,如砂砾被蚌贝磨砺了。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死亡不该是可怖的,死亡应该是如一片叶子落下来,如风吹过大地,如辞旧迎新,如四季轮回,是平淡从容、淡然随意、随缘而去的,是鼓歌而戏,是各自安然,是蜉蝣一日,是三生精魂,亦是沧海桑田。你在或不在,我在或不在,不论生死,光影流变,随遇而安。

  备注:清明节推荐20本生命主题绘本http://blog.ci123.com/cui_huafang/entry/1116795

  18本关于生命轮回的绘本 http://baby.dangdang.com/4-23_smjy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云端的哈利》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